盛鲁的个人简介
盛鲁,字善卷、圣传,号蓼庵、了厂。安徽太平人。曾加盟“消闲社”文艺组织,任《公论日报》汉风版编辑,晚年在汉上鬻印课卦为生。个人简介
盛鲁,字善卷、圣传,号蓼庵、了厂。安徽太平人。曾加盟“消闲社”文艺组织,任《公论日报》汉风版编辑,晚年在汉上鬻印课卦为生。
人物经历
青年时代醉心于书法篆刻艺术,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小万卷阁”,此时从技法上取法明清流派印章,内容上看则是书卷气十足。自刻的两方印“震旦男子盛鲁读经记”、“不露文章世已惊”,表现了一个年轻篆刻家的自信和实力。1916年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厂为其篆“盛鲁印长寿年宜子孙”印(边款为“丙辰春仲福厂仿汉”),同时期徐星洲也为其篆“盛鲁长寿”、“善卷心画”两印。
在篆刻上以吴昌硕苍朴雄强、天然醇厚的篆刻风格作为追求的艺术境界。曾仿缶翁“但使吹竿”一印,边款为“但使吹竽,使工厌窍,虽中节而不可听,仿缶翁作,了厂。”吴昌硕有白文印: “老芝无恙”,他刻有“老牛无恙”朱文印,足见其学中有变、师古而不拟古。
古玺是取法的另一个源头,从其后人保留的《遁庵秦汉古铜印谱》、《清晖书屋印谱(仿汉官印)》等书籍和其现存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对古玺进行了深入的模仿和领悟。“古墨和云写旧山”一印是其融会贯通后的成功之作,其用刀以冲刀为主结合切刀,使线条拙朴而不失爽利,布局疏朗与紧密相得益彰。
经过民国时期的动荡和战乱,盛鲁由青年时期的无意仕途向中晚年时期的淡忘名利、再向老庄玄学中寻求回归,其创作风格由明亮高亢到晦涩忧郁,再到平和冲淡,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红尘朝暮何时了”、“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身”是其后期篆刻风格的具体展现。过去常用的名章“蓼庵”逐渐被“了厂”所取代,“蓼”“了”虽然同音,却不是单纯的删繁就简,蕴涵了其数十年的心理历程。
1938年6月,为发扬民族抗战精神和保卫大武汉,美术界人士在武昌青年会成立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作品展览和义卖,推选蔡元培、冯玉祥、郭沫若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名誉理事,盛了厂和张善子、徐悲鸿、唐一禾、吴作人、叶浅予等艺坛名流当选为理事。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民抗战之中,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锲不舍斋”。
慕于盛的艺德人品,汉上青年才俊竞相投奔他门下学习金石篆刻,其中著名者有邓少峰、曹立庵、汪印农、黄松涛、陈敬先等。“种桐仙馆”是其晚年的书斋名,“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印人的心声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