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全真的个人简介
寿佛释全真,俗姓周,名宗惠,唐开元十六年出生于湖南资兴周源山,唐天宝到郴州开元寺出家受戒,后到杭州拜道钦禅师,天宝七年随师进京晋谒了唐玄宗,至德元年到湘源县(全州)开创净土院(今湘山寺),唐咸通八年端坐圆寂,享年138岁。有《牧牛歌》、《遗教经》、《湘山百问》等著作,受五位皇帝敕封,宋徽宗敕封他为“寂照大师”,宋高宗加封他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宋宁宗、宋理宗又累次加封,清朝敕封他为“保惠无量寿佛”。由于他德懋寿高,远近都尊称他为“无量寿佛”、“寿佛老爷”,在江南、港澳台、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人物简介
东宗无量寿――释全真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唐代,被人尊为“东宗无量寿”的高僧释全真却活了138岁(另有一说为166岁)。这是中国历史有记载的最长寿者。
东方寿佛释全真,生于唐朝开元23年(一说为开元16年)。据清光绪十一年六月重修的《湖南通志》卷二载:“妙应,姓周氏,名全真,郴程水乡(今资兴市香花乡)人,母熊氏梦摩尼入怀,生而硕面大耳,骨瘦如柴……”清光绪元年(1875)重修的《兴宁县志》载:“无量寿佛,姓周氏,郴程水乡人……师所生之地周源山,乡人即其地为师建刹二:一龙居寺,一广慧寺。佛母葬龙居寺后,岁时常云雨扫墓。墓旁皆产方竹,人多取为杖。”在寿佛圆寂成佛的广西全州湘山寺设有“寿佛殿”,其《无量寿佛简历》说:“无量寿佛,法名全真大师,俗姓周,别号宗惠,生于湖南省资兴县程水乡周源山……”
生平履历
史载,全真排行第三,自幼聪颖,七岁读书,吐语成词,神悟过人。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全真拜别父母,到郴州城西北的开元寺出家受戒,后经行僧指点,到淮南经山(今杭州市北)拜道钦禅师为师。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全真随道钦禅师进京晋谒了唐玄宗。唐天宝末年(约公元755年),全真离开经山云游,披经悟法,深谙禅理。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四月,全真到达广西湘源县(今全州)开创净土院,开演大乘教义,高僧从者甚众。在他主持净土院78年后,106岁高龄的全真大师为避开一场全国性毁寺灭佛的锋芒,独自隐居釜山(今全州县宝鼎岭)长达12年之久。隐居期间,全真创作了大量宣传佛教的诗歌和偈语,著作有《牧牛歌》、《遗教经》、《湘山百问》,为探索长寿之谜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于农历二月十日佛教“松花大会”端坐圆寂,享年133岁(另说166岁)。由于全真德懋寿高,远近都尊他为“寿佛爷”、“无量寿佛”。公元1101年,宋徽宗加封全真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此后,清朝康熙皇帝为其亲书“寿世慈荫”匾额,咸丰皇帝封全真大师为“保惠无量寿佛”。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楚王马先范因湘山为全真大师坐化之地,向后晋高祖(石敬瑭)奏准将湘源县改为清源县,并置全州。全州以寿佛“全真”第一个字冠名,相沿至今。
寿佛其言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华夏子孙对美好生活的永恒企盼。作为中华寿文化集大成者,寿佛释全真在他著作中,对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了集中而精彩的诠释,被史学界称为“他道之孔孟”。
寿佛释全真的主要思想体现为“和”、“寿”、“静”、“行”、“实”。“和”,即 “与天地而同根,共万物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强调了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精神能促使人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即 “以肉身为寿,寿是有量的;而以无身为寿,则寿是无量的。” “仁者寿,寿者静,静故万物生焉。”则诠释了真心无妄,恬静淡泊之真谛;寿佛还主张“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要注重身体力行,少说多做。寿佛著作中不乏“经世之用”,因人而教,注重实效,如对士大夫则宣扬“忠孝是佛”,对农工则宣扬“勤俭是佛”,对商贾则宣扬“公平是佛”。
寿佛这些闪光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时至今日仍影响着勤劳善良的资兴人民,并在他们的精神和性格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性善、公正、诚信、务实皆是社会和谐的内涵,寿佛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更是一种生态文化,在他足迹所到之地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寿佛寺
资兴是无量寿佛释全真的故乡,寿佛寺源起寿佛,寿佛寺位于美丽的东江河畔凉树湾,是东江湾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背倚周源山,前临小东江,群山环抱,翠竹相拥,山水相贯,风景殊异,总体规划面积30.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1公顷,总投资3500万元。寿佛寺采用唐朝寺庙古建风格,中轴线上依次设山门殿、寿佛殿、大雄宝殿,东面厢布置钟楼、鼓楼、斋堂、客堂等,整个寺院古朴简约,雄劲幽雅。寿佛寺于2007年7月22日奠基修复建设,2009年5月4日圆满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庆典暨全堂佛像开光祈福法会,法会由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长圣辉大和尚亲自主法,各地200余名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参与主法,数万名群众前来参加,盛况空前。现前来烧香朝拜的香客游客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