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立的个人简介
孙兆立(1919―1939),江苏丰县孙庄(今属丰县华山镇)人。人生经历
孙兆立烈士,丰县孙庄(今属华山镇)人,1919年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因家境贫寒,从小饱受风霜,磨炼了他的意志。他聪明伶俐,深得亲朋的喜爱。
孙兆立七岁时,靠亲友的资助,到邻村一个小学读书,从此跨入学校门槛。 ?出生于佃农家庭,七岁入学。
1934年,考入丰县中学。在中学读书时,他生活艰苦,进步同学便集一些钱帮助他交书籍费、学杂费和伙食费。阶级情、同学爱使他们成了好朋友,以致达成了最后一道参加革命的战友,如王效斌、王绍渊等。他积极要求进步,在丰中读书期间,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搞来大量劳动保险书籍,相互传阅,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孙兆立不但思想进步,学习成绩在班中也是出类拔萃的。
1937年暑假,孙兆立在丰县中学毕业,适逢发生了“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孙兆立等一批进步学生,请孙叔平老师分析当时华北形势,揭露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中国的阴谋,更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认识到:中国再不奋起抵抗,定当亡国奴,必须立即宣传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在李贞x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孙兆立和王效斌、王绍渊、孙式性、段霖等一些同学,组织了丰县第一个抗日宣传队。他们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挂起全国形势图,进行抗日宣传。
是年11月,王文彬同志受中共长江局派遣,回到家乡丰县,从事开辟湖西革命根据地的工作。为了支援全国的抗战,王文彬组织丰县学生西线参战队,并以“民族解放先锋队”的名义,介绍孙兆立、王效斌、王绍渊、李真、常瑞麟等同志去延安抗大学习。途经西安,因敌人封锁很严,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到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队学习。在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学兵队学习生活结束。孙兆立等同志被分到皖北开展工作,因没找到游击队,他们又到武汉,遇到王文彬,后与王文彬一道回丰县做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孙兆立同志回到丰县不久,就担任了三区区委书记。
1938年7月任中共丰县县委书记,对外是县动委会的秘书。
1939年初,为适应抗日形势的需要,建立了丰沛鱼中心县委,孙兆立同时是丰沛鱼中心县委委员。在他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县委机关活动在丰北、丰西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支援八路军主力部队,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开展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孙兆立同志刻苦好学,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经常身不离书刊。由于努力学习,对党的指示精神领会深刻,分析问题能力强,考虑问题周密,办事有条理,讲话生动活泼清晰有力,富有巨大的鼓动性。他团结同志,作风民主,各项工作干得很出色。他擅长写作,诗歌、小说、散文都写得很出色,他的文章对抗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鼓动作用。?
孙兆立同志生活艰苦朴素,工作勤勤恳恳。他衣着破旧,饮食从不讲究,为了工作,全县布满了他的脚印。两年多时间,才回一趟家看望父母和多病的祖父。他公而忘私,为国忘家的感人事例,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着。?
1939年秋,正当孙兆立才华横溢,为党忘我工作的时候,湖西发生了“肃托事件”,孙兆立被诬为“托匪”遭逮捕,于1939年11月间被杀害,时年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