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强的个人简介
宋君强,1962年7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数值天气预报和高性能计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
1979年宋君强考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力学系,先后获得应用力学学士学位、应用力学硕士学位;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兼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研究员;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2004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宋君强主要从事军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工作。
人物经历
1979年9月,宋君强考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力学系,先后获得应用力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应用力学硕士学位(1986年1月)。
1986年1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兼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讲师(1988年3月-1992年12月)、副教授(1992年12月-1996年12月)、研究员(1996年12月-)。
199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9年12月,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至2004年7月)。
2004年7月,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至2008年10月)。同年7月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至2016年6月)。
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2016年6月,担任国防科大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跻身副军级将领之列。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宋君强长期工作在军用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第一线,主持突破制约军用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的系列关键技术,解决数值天气预报利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高效并行计算难题。负责研制的军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先后在总参、海军、空军和二炮等单位投入业务运行,预报产品成为全军各级气象保障单位日常天气会商、预报保障的基本依据,在部队训练、重大军事行动和国防科学试验等任务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截至2016年,宋君强负责完成2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3项。
“九五”期间,宋君强作为技术负责人,负责研制的军队重点项目“第一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空军重点项目“空军航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一期工程”,填补了我军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空白。
“十五”期间,宋君强主持研制的海军重点项目“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二炮重点项目“边界层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解决了海军和二炮气象保障的急需。
“十一五”期间,宋君强主持研制了军队重点项目“第二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人才培养截至2015年,宋君强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一共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40多名,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宋君强培养的博士生情况如下:
年度名称作者学位2015年半隐式半拉格朗日非静力数值天气预报谱模式动力框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杨锦辉博士2015年有限区域浅水波模式的勒让德小波谱方法研究银福康博士2014年云数据中心环境下并行应用与并行负载调度算法研究邓科峰博士2013年集合变分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及其并行算法研究冷洪泽博士2012年面向CPU/GPU异构体系结构的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卢风顺博士2011年GRAPES高分辨率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伍湘君博士2011年面向多核的系统级MPI通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刘志强博士2008年基于QSQL的高效语义Web服务发现及合成关键技术研究任开军博士2007年四维变分同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并行计算朱小谦博士2007年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及并行计算研究赵军博士2004年Toeplitz系统的高效预处理技术和分布式并行算法研究单润红博士2002年面向气象预报数值模式的高效并行计算研究张理论博士2002年数值气象预报变分同化的伴随模式并行计算孙安香博士荣誉表彰 时间荣誉/表彰2001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2年求是奖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2009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1年 : 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9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社会任职
宋君强担任过银河/天河系高性能计算机副总设计师,总装备部气象水文技术专业组成员,国家863主题专家组成员。
人物评价
宋君强是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和高性能计算专家,军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主要创建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