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龙的个人简介
任慧龙,1995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成果获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工作经历
1995-1997: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博士后;
1996-1998: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讲师;
1998-2003: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2-2003:韩国首尔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3-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环境载荷与结构强度
1)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波浪载荷;
2)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3)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屈曲强度、极限强度和疲劳强度);
4)结构可靠性分析。
2、舰船的环境适应性
学术兼职
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大会(ISSC)2003.8~2009.8 载荷技术委员会委员,2009.8~2012.9冲击载荷与响应技术委员会委员,2012.9至今新能源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力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船级社学术委员会船体结构强度分委会委员、海洋工程技术分委会委员;《船舶力学》编委。
著作
[1] 船体非线性波浪载荷的水弹性分析,中国造船,1995年
[2] 船体结构直接计算法中垂向波浪弯矩的确定,船舶工程,1997年
[3] 船体结构疲劳评估的设计波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
[4] A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Low-Frequency Slow Drift Motions Based on NURBS for Floating Bodies,China Ocean Engineering,2009
[5] 破损舰船剩余强度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船舶力学,2010年
荣誉奖励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3)、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单位集体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硕士生指导教师一等奖、研究生教学“优秀授课教师”二等奖、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一等奖。
承担项目
国防基础研究项目(高速三体舰船研发设计基础技术)、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深水浮式结构物运动耦合及外载荷分析研究-05子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大型船舶弹振和颤振的三维时域非线性水弹性分析)、武器装备预先研究(某型船总体方案仿真验证-04子专题)、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平台振动与噪声分析研究、平台环境设计参数与总体结构安全性分析、桩腿疲劳分析等三个专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课题(深海平台结构的极端环境作用与非线性耦合响应―03子专题)、武器装备预先研究(民船结构设计和评估方法在军船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精品船型的噪声技术指标研究)、中国船级社(船舶与海洋工程波浪载荷软件系统COMPSSS-WALCS开发 )
其它民品和军品项目30余项。
国际学术交流
2009年8月赴韩国参加ISSC大会、2011年6月赴法国参加ISSC载荷与响应技术委员会年会、2011年赴日本访问大版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2012年9月赴德国参加ISSC大会、2013年赴法国参加OMAEu20192013会议和ISSC新能源技术委员会年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