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言的个人简介
石言,指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际会议(常设)执行理事。
2018年1月10日,荣获“2017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人物简介
刘梦溪,原籍山东,1941年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日韩东亚比较文化国际会议(常设)执行理事。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文史研究;
和思想文化研究;
所涉领域有著作出版;
当代文史学者和文化学者。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红楼梦与百年中国、陈宝箴和湖南新政。
文化语要
◎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以文化复兴为条件。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轴的价值理念,主要在“六经”。国学大师马一浮和熊十力都讲过,“六经”的精神义理,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六经”的文本经过孔子删订,总其大成。孔子和孟子讲的义理,就是“六经”的基本义理。
◎马一浮1938年在浙江大学开国学讲座,重新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提出国学指“六 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定义“六经”为国学,可以和文史哲各人文学科区分开来。同时国学也就可以入于国民教育。如果定义国学为全部历史文化,便不知从何说起。即使定义为固有学术,也不是很多人都需要涉足的领域。惟有定义国学为“六经”,就可以成为与每一个中国人都相关的学问,应该成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内容。
◎我主张读一点经。建议在中小学设立国学课,主要以“六经”的内容为主,从《论语》、《孟子》入手,化繁为简,循序渐进,期以百年、几百年之后,使中华文化的源头经典“六经”,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敬”是具有恒在意义的价值理念,指的是人的自性的庄严。《论语》里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是什么?马一浮认为,“敬”就是一个人的“志”。所以我提出,“敬”已经进入到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
◎孟子所谓“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是这种“敬”的精神;陈寅恪毕生守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是这种精神;《红楼梦》中鸳鸯宁死不做贾赦的妾,同样是这种精神。学者有了这种精神,可以不盲从,不屈从,不妥协,不曲学,不阿世。为了守持这种精神,必要时可以“一死从容殉大伦”。儒家话语下的信仰力量在此,在个体生命的自性的庄严。
◎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自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也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势。但彻底废弃文言,不是明智之举。文言写作的废弃是文化传承的一个损失。文言的好处,在于可以保持文本书写的庄严。文言表达婉曲典雅,可以不失身份地曲尽其情。
◎国家的重要文诰,包括外交文献,适当使用一点文言,会显得典雅庄重,增加文体的庄严。
◎《易经》“系辞”说:“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意思是说,人类的不同在于方法和途径,也就是“化迹”的不同,最终的结点总是要走在一起。所以不同,是因为有同。与其标立彼此之“异”,不如首先认同求同。《易经》“序”卦论证更为直捷:“与人同者,物必归焉。”亦即要达至众望所归,得到他人的认同,自己必须首先“与人同”。“君子和而不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过多地强调人类的“不同”,是文化的陷阱。
◎宋代思想家张载的哲学“四句教”:“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依张氏之义,宇宙间万事万物,不过是对待、流行、校正、和解而已。对待与流行的结果,不是吃掉、消灭,而是通过校正,达至和解、共生。关键是最后一句:“仇必和而解。”鲁迅一首诗里说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最能得张载义理的真传。
◎世界各文明体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却不必然发展为冲突。人来的未来,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是走向文明的融合而不是相反。人类如果因文化的差异与“不同”而呈现对立,彼此当事方应该通过对话,达成“和而解”,而不是走向“仇而亡”。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智慧,也是人类本性和人类理性所应该指向的目标。
学术思想
刘梦溪早年研究文学,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同时研究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想史;后转入文化史、学术史和近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并关注当代文化建构和文化批评。刘先生素以学风严谨、思想明通著称,所涉猎的学术领域均有著作出版,是当代有影响的文史学者和文化学者。
其研究范围主要见诸以下一些学术领域和问题面向。
第一,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重建的研究。这是刘先生近十年致力较多的学术领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价值取向》、《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文化自觉”和“美美与共”》等数十篇专题论文发表。并以此方面的选题多次为部级领导干部及多个省市的文化讲坛作学术演讲。《传统的误读》、《大师与传统》、《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三联书店2012年出版的刘先生的专著《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打开了思想文化研究的新领地,一年内两次印刷,成为学术类畅销书。
第二,国学研究。刘先生系统探讨了国学的渊源、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以及国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主张国学“瘦身”,反对国学虚热,重新阐发国学定义,认为国学应该以经学和小学为主干,认同马一浮先生关于国学是“六艺之学”的学术理念;建议小学、中学和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以“六经”为主要内容的国学课程,从《论语》、《孟子》入手,循序渐进,长期熏习,使“六经”的精神义理,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国学》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国学与红学》两书,是此方面研究的代表著作。另有《国学辨义》、《国学和“六艺之学”》、《国学与诗学》、《国学与国民教育》、《马一浮与国学》等二十多篇专题论文在《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政协报》、《上海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建立了独家的国学论说。
第三,关于文化价值重构的研究。鉴于当前社会存在的价值缺失和价值紊乱,以及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如何在今天发用,刘先生对此方面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他重新阐释“敬”、“恕”、“和”、“耻”等价值理念的文化内涵,提出“敬”是社会人伦的具有终极意义的道德价值,已经进入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而且研究了敬、诚、信的价值关联,认为“六经”及孔子和孟子的主要思想义理是敬、诚、信。发表《“敬”是中华文化的终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如何在今天发用》等多篇论文和演讲。2012年8月23日上海《社会科学报》刊载的《如何填补时代的价值缺失――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和《中国文化报》2013年2月22日刊载的《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中国文化报记者对话刘梦溪》(《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对这方面的思想作了深入阐述。此项研究为恢复与重建中华文化的精神传统,做了学者个人的努力。
第四,学术史和思想史研究。这是刘先生多年致力的领域。《学术思想与人物》、《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苍凉与自信》(学术访谈对话录)等,属于这方面的著作。另有《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白鹿洞书院访学记》、《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角色意义》、《王学的意义》、《晚清新学叙论》、《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制衡──对五四文化启蒙的另一种反省》等专题论文数十篇。
第五,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研究。
此项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刘先生以七年之力主持编纂《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收20世纪人文学术大师的著作,44家,35卷,2500万字,1997年出版,获中国图书奖。刘先生撰写的总序,长6万言,以《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为题首发《中华读书报》,连载四个整版。因李泽厚提议,专门开了一次研讨会,戴逸、庞朴、汤一介、李泽厚、李慎之、余敦康等著名学者出席,讨论热烈。《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后经增订,三联书店出版,成为刘先生第一部学术史专著。对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傅斯年、张荫麟、陈梦家等学术个案的研究,也有专题论文发表。另有《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中国现代学术的四重疑问》、《大师与传统》、《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等综论性论文多篇,在现代学术研究领域,形成内容充实的一家之言。
第六,陈寅恪研究。刘先生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研究陈寅恪的专家,已持续二十余年,发表论文30多万字,包括《陈寅恪的家学渊源与晚清胜流》、《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陈寅恪的阐释学》等。季羡林先生九十年代初看了梦溪先生长文《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认为是一篇“至文”。刘先生研陈,一是连同王国维一起研究,学术界一位长辈称之为“王陈并治”;二是重视陈学的家学传统,和晚清史一起研究,不久前出版的专著《陈宝箴和湖南新政》,是他研究陈寅恪家学渊源的最新成果。
第七,马一浮研究。刘先生集中研究的现代学术个案,一是王国维,一是是陈寅恪,一是马一浮。对陈、马尤其情有独钟。已发表的研究马一浮的论文,有十多万字,有《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马一浮和“六艺论”》、《马一浮与复性书院》、《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熊十力和马一浮》等,提出儒学和佛学是马的两根并立的学问支柱并终身以之的观点,对马的国学论作了新的阐发。其《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一文,称马先生是“儒之圣者”,是“高人逸士”,从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了马一浮在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第八,红学研究。这是刘先生早年涉猎的领域,他的第一篇红学论文是连载于1964年《光明日报》上的《探春新论》,当时二十三岁。后来常欲“告而别之”,但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并未少出,计有《红楼梦新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情问红楼》、《牡丹亭与红楼梦》等,并编选《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上中下三册,180万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及《红楼梦十五讲》等。《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29万字,有河北教育出版社版、中央编译出版社版及台湾风云时代出版社版,是从现代学术史的角度研究红学一科的史论著作。说刘先生在红学界自成一家,应没有异议。他研红的一个特点,是态度宽容,置身于红学界的派系之外,立说比较客观。因此自称喜欢《红楼梦》,不喜欢红学。但对红楼人物,不无“偏见”,过分喜欢林黛玉,过分不喜欢薛宝钗,以致怀疑薛姨妈“别有用心”。
第九,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化》杂志,以“深研中华文化,阐扬传统专学,探究学术真知,重视人文关怀”为宗旨,在内地、香港、台湾三地同时出版。1988年开始筹办以来,二十五年坚持不懈,海内外硕学鸿儒鲜有不在此刊发表文章者。《中国文化》现在邮局发行,刊期准时,订数增加。
第十,“家国情怀”。关心当代文化走向,关心人类的命运,熟悉刘先生的人无不留有深刻印象。近年陆续发表的《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在伯克利大学中美文化论坛上的即席演讲)、《一国之内也应尊重文化差异》、《21世纪的挑战:亚洲价值的反省》、《人类未来大趋势:“将无同”》等论文,从学理层面阐述人类的“同”远多于“异”,认为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跨文化沟通”,差异不必然发展为冲突,人类最终应该走向“仇而解”,而不是“斗而亡”。[2]
代表作品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1996年,刘梦溪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丛书选录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现代学者著作,收录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人计44家35卷,合为当代出版史一大奇观。刘先生以6万字篇幅的《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作为书前序言,点明编纂丛书的目的为“祈望能够梳理出现代学术史上那些具有恒在意义的东西”,在中国文化界引发了学术波澜,其影响至今仍然深广。
《陈宝箴和湖南新政》戊戌变法前后,在巡抚陈宝箴的领导下,湖南成为全国推行新政最成功的省份。陈宝箴周围,团结了一批主张新政的精英,如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皮锡瑞、熊希龄等人,他们推出的一系列新政措施,如设立保卫局等,开我国市政近代化之先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全国影响巨大。不过,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陈宝箴被革职,湖南新政也失败了。《陈宝箴和湖南新政》一书,对湖南新政的性质、措施及社会影响等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评述。
《陈宝箴和湖南新政》全书内容分为九章,从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和新政的改革思路说起,先后论述了新政中出现的《湘报》、《湘学报》、时务学堂、南学会、保卫局等,最后总结了湖南新政的机遇、挫折及失败原因,还重点剖析了陈宝箴死因的谜团。
全书约18万字,为了说明新政的得与失,作者在精心挖掘材料、分析材料之余,不惜将相关材料直接引用,说明新政的利弊之余,也给读者提供了多角度的阅读空间。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之作。近百年来,一直为专家学者所研究和分析。但《红楼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红学作为一种职业,她的盛世恐怕是过去了,百年红学已经极尽了学术之盛。国内的红学名家有新作的很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红楼梦》研究的伪考证之风趁虚而入。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对《红楼梦》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是红学研究上的重要参考文献。
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贵,也最不易得。学问文章亦复如是,见知于当代,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文化史上一些典范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密码,由谁来完成这样的作品,接收群体中谁能成为当时或后世的真正“知音”,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角色固茫然若无所知,历史也无法预设。不只是知识和学养的问题,对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尤其重要,甚至还需要“有缘”。
红学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因此小说《红楼梦》自然是红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否则红学的“红”字就落空了。研究曹雪芹,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准确、更深刻、更丰富地理解《红楼梦》。
《论国学》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和价值的思考,以王国维、陈寅恪和马一浮等人的讨论为中心,旨在彰扬不趋于时世、执守于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与品格,认为学品与人品合一的人文学术精神,是中国传统学术精髓在当代的精神传承。对于时下讨论较多的“文化自觉”、“国学热”等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文体以讲演、座谈的发言稿为主,语言平易通俗,既可供学术研究参考之用,也适合一般读者学习阅读。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本书对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的狂者精神,做了细致入微的表述和分析。从孔子的狂狷起始,然后是秦汉时代文人的狂直和佯狂,魏晋士人的诞狂和“理傲”,南北朝的由“竹林”到“田园”再到“禅林”,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狂则是魏晋南北朝思想的继续和升华,宋代除了苏东坡的诗酒之狂外狂狷没有成为思想潮流,明代则走到了狂者精神的最高端,清代以来知识分子的狂者精神已经彻底敛迹,进入无狂的时代。现代社会“士”虽然无狂,我们却看到了“狂妄之威”和“举国皆狂”,被作者列为“狂之两忌”。在作者的笔下,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他们独立的人格和学术精神栩栩如生。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必然是以具备天地之正气为条件的。大隐隐于市,正狂心系家国而神接天地。
著作简目
甲、主要著作《红楼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文学的思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文艺学:历史与方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红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传统的误读》,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学术思想与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陈寅恪与红楼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情问红楼》,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大师与传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苍凉与自信》,中华书局,2007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三联书店,2008
《论国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书生留得一分狂》,作家出版社,2010
《牡丹亭与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国学与红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三联书店,2012
《陈宝箴与湖南新政》,故宫出版社,2012
《大师与传统》(增订版),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
乙、主要论文(1990年以来)《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的学术精神和文体意义》,载《中国文化》1990年秋季号
《陈寅恪的学术创获与研究方法》,连载于台北《书目季刊》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
《社会变革中的文化制衡──对五四文化启蒙的另一种反省》,载香港《二十一世纪》1992第5期
《汉译佛典与中国的文体流变》,载《文艺研究》1992年第3期
《文化托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载《中国文化》1992年第6期
《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的角色意义――为纪念这位历史人物的四百周年诞辰而作》,载《中国文化》1992年第7期
《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载《中国文化书院建院十周年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先生学行小记》,首载《文汇读书周报》,1995年“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中国社科出版社1996年版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载《学人》1996年第10期,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连载于1996年12月18日、25日《中华读书报》。
《王静安先生学行小传》,载《中国文化》1997年第15、16期合刊
《陈寅恪与现代性》,载1998年2月15日《中华读书报》
《百年红学说索隐》,载1998年3月23日《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
《史学的艺术之境》,载1999年4月21日《人民政协报》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载2001年1月17日《中华读书报》,暨香港《明报月刊》2001年第1期
《陈寅恪与红楼梦》,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新释》,2001年2月14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同时刊出
《21世纪的挑战:亚洲价值的反省》,载2001年2月18日《深圳特区报》暨2001年2月24日《文汇报》
《义宁之学的渊源与宗主》,载《读书》杂志2001年第2期
《慈禧密旨赐死陈宝箴考实》,载《中国文化》2001年第17、18期合刊
《〈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载2001年5月8日《文汇报》
《“借传修史”──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2001年5月26日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近代史学思想和历史写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刊于荷兰莱顿汉学院主办的《史学:东与西》杂志。
《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在《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陈寅恪的家学渊源与晚清胜流》,载《中国学术》2002年第3期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载2002年7月13日《文汇报》,《新华文摘》转载
《陈宝箴与湖南新政》,载《中国文化》2003年第19、20期合刊
《蔡元培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载2003年7月2日《中华读书报》
《中国现代史学人物之一瞥》,载2003年7月27日《文汇报》
《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载中华书局2003年7月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敬意与温情――学术思想与人物后序》,连载于2003年12月24日、31日《中华读书报》,《新华文摘》本 年第 7 期转载
《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载2003年11月25日《中华读书报》
《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载《文艺研究》2003年第5期
《晚清新学叙论》,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马一浮与复性书院》,载香港《九州学林》2004年第1期
《冯友兰和“贞元六书”》,载2004年3月22日《人民政协报》
《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了解之同情”――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简释》,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载2004年4月28日《光明日报》
《熊十力和马一浮》,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载2005年12月1日《中国教育报》,《新华文摘》转载
《“花开正满枝”――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连载于《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5~6期
《牡丹亭》与《红楼梦》――他们怎样写情,载2006年7月23日《中华读书报》
《“文化自觉”和“美美与共”》,载2006年8月13日《文汇报》
《国学的缘起:民族的回望与自省》,载2006年10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导》
《论国学》,载《中国文化》2006年秋季号
《史华慈:最后发表的思想》,载2007年3月8日上海《社会科学报》
《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载《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陈寅恪的“自由”与“哀伤”》,连载于2007年7月23日、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现代学术的四重疑问》,载2007年9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论陈寅恪的阐释学》,载《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
《我这样看国学》,载2008年1月19日《文汇报》
《文明的共相》,载2008年2月1日《人民日报》
《大师与传统》,载2008年2月24日《文汇报》
《读经典可以改变气质》,载2008年4月7日《京华时报》
《国学热不必“一窝蜂”》,载2008年4月8日《人民日报》
《国故与国学》,载2008年5月21日《中华读书报》
《寻绎传统儒学的现代价值》,载《儒学天地》2008年第3期
《国学辨义》节录,载2008年8月4日《文汇报》
《“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载2008年9月3日《中华读书报》,2010年春季号《中国文化》增补重刊
《马一浮和“六艺论”》,载《中国文化》2008年秋季号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载《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第11期
《马一浮和“六艺之学”》,载2008年11月20日《新京报》
《现代文明体系的建构和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载《炎黄文化》2008年第5辑
《国学和“六艺之学”》,载2008年12月8日《人民政协报》
《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变奏》,载《中国政协》2009年第2期
《国学,不必一窝蜂大热――刘梦溪先生再谈国学和传统文化》,连载于2009年3月9日、30日《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
《21世纪的人类能否在非对抗中重生》,载2009年4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
《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载2009年6月17日《中华读书报》
《“敬”是中华文化的终极价值》,在2009年7月11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发表
《到底什么是国学》,载《中国政协》杂志2009年第7期
《竹柏春深护讲筵――白鹿洞书院访学记》,载2009年8月9日《文汇报》“学林”专版
《现代化,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载2009年9月9日《新华日报》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分上中下三篇连载于《读书》杂志2010年第3、4、5期
《当代中国与传统文化》,载2010年3月25日《光明日报》
《对话是人类的生活准则》,载2011年1月17日《学习时报》
《国学与诗学》,载2011年3月6日《人民政协报》
《学兼四部的国学大师――张舜徽先生百年诞辰述感》,载2011年6月20日《光明日报》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载2011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载2012年3月5日《人民政协报》
《一国之内也应尊重文化差异》,载2012年3月8日上海《社会科学报》
丙、学术对话《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现代方向――陈方正博士访谈录,载《中国文化》1994年第9期
《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余英时教授访谈录,载《中国文化》1994年第10期
《为了中国现代文明秩序的建构──金耀基教授访谈录》,载《中国文化》1996年第14期
《“先行一步:为了美国与中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教授访谈》,载香港《明报月刊》2000年第3期
《现代性与跨文化沟通――史华慈教授访谈》,载《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载2007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记者杜悦访谈采写
《中华民族之再生和文化信息传递――杜维明教授访谈录》,载《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9月上半月期。
《不要“国学热”,而要“国学做”――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载《领先》杂志2009年第4期
《我们该怎样向大师致敬――专访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载2009年8月7日《解放日报》“解放周末”
《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中国文化报记者对话刘梦溪》,载《中国文化报》2013年4月22日。
丁、编纂丛书《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上、中、下三册),180万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至1986年出版。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2500万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10卷,30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荣誉记录
2018年1月10日,刘梦溪荣获“2017中华文化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