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宗文

时间:2024-01-17 12:43:25编辑:小蔡

秦宗文的个人简介

秦宗文,男,法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3.9-1997.7 中山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9.9-2002.7 中山大学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2.9-2005.6 四川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南京大学法学院工作

2006.1-2009.1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 入选“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

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检察学研究会理事。曾在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挂职(2016-2017,“双千”计划)。

研究方向

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法律社会学

教授课程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证据法专题研究、比较程序法专题研究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1.《刑事诉讼法的发展与完善》,社科基金项目,参加。

2.《刑事证据立法研究》,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参加。

3. 《刑事诉讼法学网络课程》,教育部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系列教材项目。

4.《羁押制度研究》,美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持, 2004年。

5.《检察机关绩效管理机制研究》,江苏省法学会项目,2009年。

6.《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加,2009年。

7.《检察官客观义务本土化问题研究》,教育部青年项目,主持,2010年。

8.《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证研究》,江苏省法学会,2011年。

发表论文

1.《中国控制死刑博弈论分析――以最高法院行使死刑复核权为背景》,《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2.《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困局与破解》,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2期。

3.《“疑罪”应当“从无”吗?――从法治与情理角度对疑罪从无原则的重新审视》,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4.《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新探》,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

5.《“一事不再理”的法理与立法选择》,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6.《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获取的证据》,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7期。(获该刊年度论文一等奖,人大复印资料摘要转载)。

7.《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我国刑事程序改革》,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8.《论我国庭前审查程序改革》,载《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9.《再论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前沿问题》,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0.《论心证的形成》,《南大法律评论》2005秋季号(全国法院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

11.《论判前说理与判后答疑》,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等主编:《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沉默权与刑事诉讼的目的建构》,载《上海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13.《论共同被告口供的性质及其证明力》,载《犯罪研究》2004年第1期。

14.《我国要不要确立彻底的“无罪推定”原则》,《检察日报》2005年2月3日

15. 《沉默权与刑事诉讼的价值选择》,载《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6.《判决书公开的途径》,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3月20日。

17.《判决书论证与公开的意义》,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2月21 日。

18.《比较与借鉴:我国刑事重复追诉问题之求解》,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9.《论不起诉听证》,载《行政与法》2001年第6期。

20.《论刑事诉讼鉴定结论的采信》,载《法律与社会》2001年第6期。

21.《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2.《进退之间的民事检察监督权》,载《湖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3.《论启动自诉程序的证明标准》,陈光中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刑事诉讼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行政契约的契约基础》,载《行政与法》2000年第4期。

25.《论刑事诉讼中的诉审同一性》,载崔敏主编《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怎样理解,如何对待“疑罪从无原则”》,《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4年卷。

27.《论判前说理与判后答疑》,载《唯实》2007年第4期。

28.《心证形成的模式》,载《检察研究》2008年第3卷,检察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9.《超越诉讼事实符合论》,载《刑事诉讼前沿问题》第7卷,检察出版社2008年第12月版。

30.《死刑复核程序混合式改革新探》,载《法治论坛》第11辑,花城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31.《论刑事法律推定的成立条件》,载《审判研究》2008年第5辑,法律出版社出版。

32.《强制措施外部控制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9期。

3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公诉环节改革》,载《刑事诉讼制度的科学构建》(2008年刑事诉讼法学会年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局与理论破解》,载《参阅案例研究》(商事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35. 《对〈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个基础问题的思索》,载《建议献策: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6.《检察机关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7期。

出版著作

1. 专著,《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著,《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研究》(龙宗智教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条文、释义与论证)》(陈光中教授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参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刑事诉讼法》(龙宗智、杨建广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

荣誉记录

科研获奖

1.《论刑事诉讼中私人获取的证据》,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7期, 2003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人民检察编辑部。

2.《论心证的形成》,2005年全国法院第十七届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部级,最高法院。

3.《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四川大学2005年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4.《“疑罪”应当“从无”吗?--法治与情理视角下对疑罪从无原则的重新审视》(论文),2007年第六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5.《“疑罪”应当“从无”吗?》(论文),江苏省刑诉法学2007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江苏省法学会。

6、《自由心证研究――以刑事诉讼为中心》,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

7.《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新探》,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2009年,中国法学会。

教学获奖

2008年南京大学法学院优秀教师

上一篇:孙建安

下一篇:师妃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