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斌(将领)的个人简介
彭斌(1900―1978)原名基纯,号泽中,四川荣昌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川军将领。基本内容
彭斌(1900―1978)原名基纯,号泽中,四川荣昌人。陆军少将,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川军将领。
曾任第21军军官学校战术教官,1931年任长江上游剿匪总部参议,1932年任第21军警卫大队副大队长,1936年任第21军162师486旅971团团长,1938年任新编第18师1旅旅长, 1943年冬任新编独立第1旅旅长,1945年3月8日叙任陆军少将,10月任重庆警备司令部新编25师副师长,1947年任内政部第2警察总队中将总队长,1948年8月兼任华銮山清剿指挥官,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灌县通电起义。后任解放军遵义军分区副司令员,贵州省军区参事。后作为战犯被捕关押,1961年12月25日获特赦。后任四川省宜宾市政协常委。
个人轶事
国民党内二警中将总队长起义前后心路历程
读者或许记得,本报“重庆珍档”今年3月30日曾推出一期揭秘报道:《御林军反蒋记》,讲述重庆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简称内二警)策划兵变,意图活捉蒋介石。报道内容主要依据内二警少将副总队长张佐斌的回忆。
内二警时任总队长彭斌,国民党陆军中将,重庆荣昌人,川军将领出身。关于彭斌的第一手资料记载,市档案馆等处仅有寥寥数言提及。因此,彭斌在内二警该次兵变及溃退成都被迫起义中的心态、经历等,几乎不为人知。
今年7月,家住贵州都匀的72岁老人彭高逖向晚报反映,他是彭斌儿子,持有父亲34年前写就的回忆录手稿。本报记者随即赶赴贵州都匀,若干谜团破解,一段关于重庆解放的历史空白得以填补。
解放军兵临重庆
欲起义不见联络人
彭斌在回忆录中提到,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开始显现出全面瓦解态势。当时他已开始思考自己和内二警的前途。彭斌认为,起义是唯一的出路,但没想到异常坎坷。
当年秋天,彭斌好友、民革四川省委周从化、罗忠信来到彭家,介绍他加入了民革,并帮他联系上了共产党人许剑霜。许告诉彭斌,“到一定时间,会派人告诉他办法。”
彭斌在回忆录中记叙,1918年春,他入读四川陆军讲武堂。1920年,提前毕业,奉派到熊克武部第一师骑兵团当排长,驻防万县等地。1923年,彭斌升任熊克武部第二混成旅营长,当时在第二混成旅当团长的刘伯承是他顶头上司。
许剑霜与彭斌是讲武堂同学,泸州起义前,刘伯承派许剑霜等人动员彭斌脱离第四师,投奔泸州参加革命。因歆慕刘伯承的才干和为人,彭斌毅然放弃营长职务,参加刘伯承领导的泸州起义,担任起义军政治军事学校训练主任。其间,与著名共产党人车耀先等认识并熟悉。
泸州起义失败,彭斌辗转回到老家,经同学推荐,进入刘湘部队任上校。1938年,彭斌擢升新18师第一旅旅长。1945年,彭斌部调重庆与新编25师合编,缩编为25旅,彭斌任少将旅长。抗战胜利,蒋介石离渝,尊重地方名流要求,将彭斌部改编为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长驻重庆,维护社会治安。彭斌升任中将。
彭斌任新十八师旅长时,共产党员许剑霜两次被捕入狱,均由彭斌保释。曾任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的陈维成回忆,他奉派打入内二警做参谋,后被特务头子徐远举识破抓走,彭斌赶到徐远举处,拍桌子挞板凳,强行带回了陈维成。
解放军兵临重庆城下时,因无法与许剑霜取得联系,彭斌跑去试探顶头上司张群的态度。张态度模糊,只是搔首慨叹,不作具体表示。感觉张群不可能效法程潜在重庆起义,彭斌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旧道德思想束缚
没有组织捉蒋行动
“活捉蒋介石?不可能!因为我父亲的座右铭就是事君为忠、事亲为孝、对友诚信、对民仁爱。”7月26日,贵州都匀煤田地测大队宿舍,72岁的彭斌之子彭高逖否认父亲曾有过捉蒋想法和行动。
彭高逖说,他曾问过父亲,彭斌明确回答“不可能”。彭斌解释:第一,解放前夕,重庆卫戍总司令杨森怀疑他不稳,向蒋介石密告,内二警失去蒋介石信任,11月25日就撤离负责守卫的机场、公馆、银行等要害部门,无法接近蒋介石。
记者从彭氏家谱看到,彭斌字纯基,号泽中,阴历1900年11月26日出生于荣昌双河乡铁炉坝一破落地主家庭。彭4岁入私塾,父母灌以忠君报国、事亲要孝等孔孟思想,传统道德早在彭斌头脑里生根萌芽。
彭高逖认为,虽想到并联络起义,但彭斌主要考虑的是自己和两万余内二警官兵的前途和性命。在他的思想里,蒋介石把他从一个杂牌军将领提升为内二警中将总队长,部队地位和装备不亚于国民党中央军,自然视蒋介石为君。内二警副总队长张佐斌儿子张培楠也认为,父亲那代军人,大多读旧学,父子、师生、君臣关系看得很重,思想有局限,要下手捉蒋介石确实很难。
与其他国民党高官不同,彭斌一生忠于目不识丁的乡下发妻杨素波,生活简朴。陈维成回忆,彭斌将他从特务头子徐远举手中救出后,遵守与徐订立的协议,要求他立即离开内二警,到乡下避祸。彭斌在回忆录里记载,内二警溃退至成都石羊坊时,一中队副调戏民女,致民女母亲自杀。他调查清楚后,送去挽联一幅、银元200个,同时召集连以上军官,对该中队副当场执行枪决。
彭高逖说,父亲脑子里,事君为忠、事亲为孝、对友诚信、对民仁爱根深蒂固,要他活捉蒋介石,绝对不可能。记者仔细阅读彭斌亲笔的百余页回忆录手稿,确实没找到他组织或参与过任何活捉蒋介石的计划和行动的叙述。
家眷被送往台湾
退无退路被迫起义
蒋介石任命杨森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彭斌就接到密告,杨要改编内二警。果然,11月23日,蒋介石单独召见彭斌。之前,彭斌先去了蒋的警卫组,见了中将侍从施觉民,两人私下关系良好。
施觉民告诉彭斌:“杨森说你不稳,和共产党有联系,是熊克武的学生,刘伯承的老部下。”施觉民也劝彭斌把家眷送去台湾,免得让杨森抓住把柄。彭斌推说妻儿已回荣昌老家。施觉民要求他赶快把人接回来,准备送台湾。
随后,蒋介石召见彭斌,问过一些部队情况后说:“你的家眷送去台湾,很好……”回家后,彭斌要老婆带着孩子立即回荣昌老家,但彭妻杨素波不愿回荣昌乡下生活,拖延不想动身,彭斌愤怒地说:“数不可逃!”
11月24日夜,施觉民打电话给彭斌,安排其妻儿次日一早上飞机。次日晨,彭妻带着两个儿子,在珊瑚坝机场登上去台湾的飞机。当天下午,杨森下令,内二警两万余人撤离机场、银行、公馆等要害部门,开往南岸布防。
彭斌回忆,当时,他面前两条路,起义或逃往成都。如起义,正好符合杨森向蒋介石提出的密告,妻儿必将危险。用妻儿死活来换取自己的名位和安全,是对子不仁,对妻不义。“我不能这样不仁不义”,矛盾中的彭斌选择逃往成都。
1949年12月21日,彭斌率部溃退到灌县石羊场。当时,成都尚未解放,胡宗南还在作垂死挣扎,邓锡侯、刘文辉、潘文华等,已在彭县发出“佳电”宣布起义,蒋介石嫡系72军,也在宜宾宣布起义。
解放军逐渐逼近,彭斌部活动半径被压缩到十几华里。在部下推动下,彭斌派参谋长前往彭县,与宣布起义的邓锡侯、刘文辉、潘文华接洽,表示也将起义。
恰逢解放军二野代表章浩然也在彭县,同意彭斌起义。12月24日,彭斌召集全体官兵告知情况,发布起义通电。彭斌回忆,当时只有一总队副等少数几人不同意起义,绝大部分官兵表示欢迎,有人还嚷嚷说他再不起义,就拿手榴弹对付他。1950年1月1日,刘、邓电令彭斌率部到纳溪休整,同时派出30余人的军事代表来到内二警。
历尽曲折返重庆
贺龙亲自宴请彭家
彭高逖家中至今珍藏着几张照片,是60年前彭家母子三人拍摄于台北中山公园。1949年11月25日清晨,彭高逖母亲拖着两口箱子,带着他和哥哥,在珊瑚坝登上飞机,经过7小时飞行,降落在台湾。
彭高逖说,头天夜里听说要走,母亲就在哥哥和他的背心上缝小口袋,每人身上各插了8根金条。母亲叮嘱:“走丢了,就把金条拿出来用,一次只能用一根哈。”一旁的父亲沉默着,什么都没讲。后来他听母亲说,父亲要他们绕道台湾去香港等他。如他去不了,就让母亲用金条买房安家,让娃儿读书。
母亲不识字,父亲还安排一位名叫彭高凤有高中文化的亲戚跟随。彭家母子到了台湾,住在施觉民家。1950年1月,杨素波提出要去香港,施觉民同意。彭高逖说,母亲拖着他和哥哥,天天去英国使馆排队办去香港的手续,没有身份证明,人家不肯办。后来,施觉民派车将彭家母子送上轮船,去了澳门,偷渡至香港。
当时,彭高逖在民生公司工作的四爷彭勋武在香港,接到彭家母子后,立即打电话给彭斌,用暗语说:“妹已回家。”此前,彭家母子与彭斌失去联系,不知彭斌已起义。在香港住了三个月,1950年6月,彭斌妻儿三人终于回到重庆。彭斌在回忆录中推测,蒋介石允许他妻儿回重庆,可能是因为他已失去利用价值。
彭高逖回忆,因他们是第一批从台湾回来的起义将领家属,贺龙在两路口西南军区招待所举行欢迎宴会。宴席办了四桌,贺龙致词时,长胡子一翘一翘的,彭高逖想:吃饭喝汤,油水沾上胡子怎么办?
1951年1月,彭斌被安排任遵义军分区副司令员,他表示不愿带兵,想继续学习,遂被改调贵州军区高级参议。1952年三反运动,彭斌被列为战犯逮捕入狱,在弹子石战犯管理所改造,从此妻离子散。1961年,中央下令特赦战犯,彭斌出狱,因无家可归,他请求回监狱劳动就业达15年之久,并写成回忆录。
1975年,彭斌被安排到宜宾市任政协常委,1978年7月8日逝世,骨灰运回荣昌老家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