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仁玉的个人简介
孙仁玉(1872-1934),男,剧作家,名瑗,字仁玉,祖籍陕西临潼。孙仁玉是一位教育家、剧作家,他出身清贫,凭自学成为贡生,后毕业于法政学堂。早期为同盟会员,奔走革命。以后致力于教育与秦腔戏剧艺术事业,一生以启迪民智,除旧布新为己任。
人物生平
家境贫寒的他16岁被聘为私塾教师,后考入陕西泾阳书院,受到具有维新思想、提倡科学的学者刘光贲的影响,并加入同盟会。清末中举却无心仕途,先后担任陕西宏道高等学堂、省立中学、女子师范等学校教师。1912年以后,孙在受聘陕西省修史局任修纂时,常与同事李桐轩切磋启迪民智、普及教育之方法,提出组织新戏曲团社、编演新戏曲、改良社会、移风易俗的设想,得李赞同。孙、李遂制定章程,率先倡导,在张凤、井勿幕、张钫的支持下,经高培支、王伯明、范紫东、师子敬、寇遐、刘介夫、杨西堂、薛卜五等100多位社会名流署名共同发起,创办陕西易俗伶学社(后改名陕西易俗社),孙还捐出700两银子作为开办费。与李桐轩发起创办易俗社。1912年易俗社在西安土地庙什字街挂牌成立。
成就及荣誉
他力主易俗社以排演新戏为主,剧社成立仅一个月就创作出提倡妇女放脚的《新女子顶嘴》,易俗社首演《将相和》更是影响深远。
易俗社创办之后,孙在任教之余,努力编写剧本,有时为了专心构思剧本的情节,越家门而过,忘掉入门。他夜间提着玻璃马灯,又是高度近视眼,徒步从东关龙渠堡的民立中学走到城里的剧社,往来途中都在想剧情,先后编写了177个大小剧本,作品数量之多,在秦腔剧作界无人可比。他编写的《将相和》《火牛阵》《柜中缘》《三回头》《青梅传》《灭蟒记》《镇台念书》《白先生看病》《巴里西烧瓷》《小姑贤》《看女》《鸡大王》等剧,受到三秦各界人士的欢迎,不少被全国其他剧种移植,且成了常演不衰的传统剧目。其中《杨氏婢》《三回头》《柜中缘》在台湾演出,也受到好评。
孙仁玉共编写大小剧本160多个,其中除36个大本戏外,余者均是折子戏。《青梅传》、《复汉图》、《柜中缘》、《将相和》、《镇台念书》、《看女》、《白先生看病》、《新小姑贤》、《鸡大王》等是他的代表作。
社会评价
孙仁玉曾创办“雨金小学”。并与同人办“西安私立民主中学”。并任该校董事兼教员,还曾在省立女师、第一、三中学教授史、地课程,以后又任“政治讲习所”斋务主任,为当时教育界”三老”之一。
孙仁玉热爱秦腔戏剧,他认为戏剧对移风易俗是大有作用的,因此他积极为发展秦腔而奔走,和同人创办“易俗社”剧社。曾任易俗社评议长、社长、编辑主任等职务,对秦腔剧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他重视秦腔剧本的创作,先后创作秦腔本戏、折子戏共达140余出。其内容非常广泛,有历史的,有社会风俗的,家庭婚姻的等各方面。这些剧本鞭笞社会陈规陋习,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真正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他在易俗社时,爱护学生与演员,善于发现人才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他一生不愿做官,过着清苦的生活,他的成就为人们所敬仰。
孙仁玉为人耿直。民立中学刘仰伯触怒军阀被枪决,他亲赴刑场,买棺收尸,并以微薄薪俸,资助其家属;同乡李虎臣督陕时,委他为禁烟局局长,他却以“能力不够”,“编戏,教书行我所素”而不逢迎做官。
孙仁玉以教书写戏为乐,生活简朴,仗义疏财,爱惜人才。1934年7月14日,孙仁玉因患脑瘤在西安病故,易俗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和追悼活动,梅兰芳等全国戏剧界著名人士敬献了挽联。出殡时,西安数万群众站在马路两旁为他送行。
陕西人勿忘孙仁玉先生
八月二十三日,将是世界高产剧作家、教育家孙仁玉逝世七十四周年
他是陕西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同盟会,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他是民国元老于佑任,水利专家李仪祉,中国新闻先驱张季鸾,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张奚若、戏剧史学家家范紫东、戏曲家李约祉等的亲授老师;
他是易俗社的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
他是世界最高产的剧作家,从1912年到1934年22年间,共写剧本177出,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他的葬礼震撼全国戏剧界,轰动全省,在西安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他,就是被杨虎城将军称之为“令名不朽”的孙仁玉先生。
翻开世界戏剧史,都知道戏剧大师维加、莎斯比亚;说起中国戏剧史,无人不晓关汉卿、王实甫、田汉、巴金、曹禺;讲到陕西戏剧史,大家都知道马健翎、范紫东;然而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戏曲作家、教育家孙仁玉先生,就鲜为人知了。
孙仁玉先生是同盟会会员,清末、民国初期时期陕西著名的教育家和剧作家,西安临潼区人,生于1873年6月17日,(农历5月25日),卒于1934年8月23日,(农历6月12日),他十六岁考中秀才,十七岁教私塾,二十四岁考入陕甘味经书院,二十七岁获拔贡资格,1902年拔全国第四十八名举人。后任教于宏道书院。民国元老于佑任,中国新闻先驱张季鸾,教育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常委张奚若史学家、戏剧家范紫东,水利专家李仪祉,戏曲家李约祉等都是他亲授学生,。
1911年,当时陕西省成立修史局,孙先生任修纂。他与总纂、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先生志同道合。他们认为,社会落后,民众愚昧的罪魁祸首就是封建专制,尤其是国人中文盲居多,识文者有限,戏曲作为文化传播重要途径,却被封建礼教所和奴役理念所控制,造成旧戏泛滥,愚弄民众,二人决意从戏曲改革入手改良社会教育。孙先生说:“社会教育,其感人至深、普及最广者,莫如戏曲,旧日戏曲有良者固多,而恶劣淫秽是以败坏风俗者,亦所不少。”他与李桐轩先生提出“拟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改造新社会”。二人的倡议得到张翔初、郭希仁、井勿幕、杨西堂、陈伯生、王伯明、薛卜五、高培之、胡文卿、刘介夫、李子州、田灵仙、李春堂等163名爱国军政界人士响应和支持。接着由孙仁玉起草、李桐轩订正剧社章程、制度。孙先生出面在商号借银700两,租房一院,筹备工作完成。1912年8月13日,中国第一家有章程、有组织机构、有民主管理制度、有教学大纲、并正式在政府注册登记的戏曲教育团体和演出团体“陕西易俗学社”,在陕西省议会大厦成立。该社一开始就确定了“以开发民智,寓教育于戏曲,补助社会教育,易风移俗,改变同胞志趣”为宗旨。到1948年前,办班十三期,培养学生600余人,延续到今天,培养出的名伶专才上千人,为戏曲事业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戏剧活动家、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1957年六月视察易俗社时后重心长的说:“我国有这样一个即将生存半个世纪的剧团,中央还不知道,太不应该。现在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芭蕾舞团,一个是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易俗社了。”又五十年过去了,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中国存在了一个世纪的、具有革命传统的西安易俗社是 “中国之最”、“世界第三”呢?
1982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郭汉城在出版易俗剧本集时写道:“易俗社是一个熔戏曲演出和培养演员于一炉的戏曲团体。他们忧国伤时,深感于国家贫弱和人民的愚昧,主张改革戏曲,作为进行u2018社会教育u2019的辅助,以达到u2018开发民智u2019、u2018移风易俗u2019、u2018改造社会u2019的目的。它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进步的、重要的戏曲改革团体。”他说,从辛亥革命、抗袁护国、抗日战争以及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易俗社都投身到斗争的漩涡之中,用戏曲的武器u2018欲令满座哭一场、笑一场、怒一场、骂一场、知国耻之宜雪、信民族之可振u2019”“更重要的是,他有新的戏剧观,有共同的政治目的和社会理想,而不是一个以演戏赚钱混饭吃的普通的演出团体。”
早在1938年,戏剧史学家徐慕云先生在他著的《中国戏剧史》上写道:易俗社“为秦腔的模范科班,其角色之整齐、脚本之精美、戏装之华丽,自应执秦腔班之牛耳。全班学生,除了上台演戏之外,均按时上课,授以学识。较北京著名之富连成科班相比,完善多矣。”“陕西历任军政要人皆尝极力赞助,故规模日益宏大。”使易俗社成为中国最早、最完备的秦腔剧社和戏曲教育团体。
孙仁玉先生不仅组建剧社,还以历史为镜子,以道德为准绳,用戏曲教化民众。一生写剧本177出,其中多数都是与时政紧密结合的现实主义作品。先生1912年写的第一出戏是《新女子顶嘴》,描写一个农村少妇受新思维的影响,坚决反对妇女缠足,引起家庭冲突,反映出当时新妇女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身解放的进取精神。此戏和历史剧《将相和》等六出戏,于1913年元旦,作为易俗社在城隍庙首场公演的首选剧目,台下人头攒动,盛况空前,获得包括陕西大都督张凤在内的观看者的高度赞赏,张都督当即决定每月拨银三百两予以资助易俗社发展。先生1934年写的最后一出戏是《上海保卫战》,赞美上海军民浴血抗日,保卫上海的英雄气慨。徐慕云先生1938年在《中国戏剧史》上写道:易俗社“不尚陈老剧,时常编排有益于世道人心之警世新剧,以符u2018易俗u2019之名。他们将明、清两代之辱国痛史搬演于舞台之上,发聩震聋,极易感人,较全国流行之皮黄剧反觉明显而有意义。”徐先生说的皮黄剧即京剧。
据有关资料显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现存剧本三十七部。我国元代戏曲作家关汉卿,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多种。元戏曲作家王实甫,所作杂剧十四种。戏剧活动家、剧作家田汉一生写剧本百余部。孙先生的学生范紫东先生,一生编写了秦腔剧本六十余种,其中《三滴血》、《软玉屏》等较著名。戏剧作家马健翎,作有剧本《穷人恨》、《大家喜欢》六十余部。这些在《辞海》里都有记录,然而孙仁玉一生写的一百七十七出戏,其中《看女》、《三回头》、《柜中缘》、《将相和》等久演不衰,有的被京剧或其它剧种改编或移植。
曾经被当时社会公认和肯定的孙仁玉先生去世后,因交通联络不便,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挽幛、挽联络绎不绝的延迟送来,根据杨虎城将军的提议,1934年11月27日,是孙先生的百日祭,西安各界重新举办公祭追悼大会。
大会场的挽联是:
先生是教育名家 孝廉令范 若方之古人 宛如谷口烟霞侣
问世有菊部词章 梨园矩E 赖传于后代 不减笠翁粉墨林
时任执政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部长陈果夫送挽词95字,颂扬先生“以戏曲教化社会,其真能移风易俗”的功绩。
国名革命军十七陆军总指挥杨虎城将军送挽词四个大字:“令名不朽”。
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送挽词96字,褒歌先生“苦心纯德,力挽未流。”的精神。
京剧大师梅兰芳送来“广陵绝响”的挽幛。
辛亥革命元老、首任陕西大都督张凤从北京送来挽词40字,用“榛苓思旧国,桃李绕秦川,仰愿精魂结,盹心托杜鹃”来追思与孙先生的深情厚意。
孙仁玉先生在当时西安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呢?不妨回顾当时盛大的送葬场面即可明白。
1934年8月26下葬这天,无人组织,无人号召,自发送葬的社会各界和古城市民从许士庙家门口到小雁墓地,沿途街道两旁,人山人海,密密麻麻。设置的祭台一个挨一个,摆祭桌,献祭品,挂祭帐,行祭礼。伴随着纸钱、缨络,金元、银,白幡、青幡高空悬挂,素幛、挽幛满街飘动,看到的是寄托群众对一代宗师的崇敬和爱戴的挽词、挽联。诸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师楷模,功著千秋”、“国人风范,名垂千古”、“剧苑泰斗,古城圣贤”、“宗师归天,万家伤痛”、“山陨木坏,同声一哭”、“文星陨落,天地共哀”等悼词赞语;听到的是一阵又一阵的哭泣和叹息。36抬龙杠的棺罩灵柩和长达50多米的送葬队伍,必须走一走,停一停,回应挡道奉祭者的礼仪。刚穿过钟楼洞,竟有百十个手持祭品的路祭着挡道,停下的灵柩前,仪仗队和吹鼓手列队两旁,在祭乐中他们三跪九叩,顶礼膜拜。顿时,南大街鞭炮齐鸣,白烛汇炬,烟火笼罩,纸钱飘飞。先生的几个弟子此时竟哭得精疲力竭,卧地不起,祭礼失手洒落,路祭者失声痛哭,全城沉浸在悲痛之中。仅有六里路程,却足足走了三个小时。这种规模在西安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先生的高才、品德、声望、为人,可见一斑。
孙仁玉先生一生从办学校到办剧团,只求提高民智,贡献社会,不攀附权贵,不巴结显赫,同情贫民百姓。无论是办学还是建社,他的原则是量才能取贤,不以贫贱取人。易俗社成立招首批学员,十岁的刘箴俗被贫穷潦倒的父亲送来报考,因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考官以“不堪入目”为由拒收。刘出门,巧遇先生进门,问其故后,孙先生打量这个讨饭模样的后生后认为“是大有可造之才”,令部下接收。不出所望,刘箴俗誉满西北,声震武汉,名扬四海。连中国剧协主席欧阳予倩先生1962年8月14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题为“陕西易俗社之今昔”的文章中赞扬说:“箴俗生就是演旦角的材料,很少人能及他。他的身材窈窕而长,面貌并不是很美。但一走出来,就觉得有无限动人之致。我敢说现在北边几个有名的花旦,没有一个能及他。我看他的戏不过一、两出,始终不会忘记。”跟随鲁迅来西安讲学的北京教授返京后惊叹陕西人都是“刘派”,故有“南欧(欧阳予倩)、北梅(梅兰芳)、西刘(刘箴俗)”之誉。而孙先生自己则“簟瓢短褐,于世无求”。他在遗嘱中写道:“一生奔波,别无所留仅存文稿一箱,渗透毕生心血,传读后世,使晚辈知其先祖曾为社会教育略献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