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恒的个人简介
燕国蓟人(今属河北)。祖视,父儒,并仕暮容为通宦。恒耽勤读诵,研综经籍,钅句深致远,多所博闻。
基本内容
平恒(412~486)
字继叔,燕国蓟人(今属河北)。祖视,父儒,并仕暮容为通宦。恒耽勤读诵,研综经籍,钅句深致远,多所博闻。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贵臣升降之绪,皆撰录品第,商略是非,号曰《略注》,合百余篇。好事者览之,咸以为善焉。安贫乐道,不以屡空改操。征为中书博士。久之,出为幽州别驾。廉贞寡欲,不营资产,衣食至常不足,妻子不免饥寒。后拜著作佐郎,迁秘书丞。常年在国家馆阁中担任管理校书之职,对图书藏庋、抄录不遗余力。私人藏书日益增多,专门构“精庐”,置经籍于其中。公事之余,坐拥书城,研读经籍,“妻子莫得而往,酒食亦不与同”。他的藏书楼是目前中国藏书史料记载的第一个私人藏书楼。因其广藏博览,学问深得世人推崇,时任秘书监高允称其“博通经籍无过恒也”。他根据自己的藏书作有《略注》百卷,记上自周朝、下至北魏数百年的帝王传代之由。官宦升降之秘,均有陈述,在当时颇受推崇。
时高允为监,河间邢祜、北平阳嘏、河东裴定、广平程骏、金城赵元顺等为著作佐郎,虽才学互有短长,然俱为称职,并号长者。允每称博通经籍无过恒也。恒即刘将军王玄谟舅子。恒三子,并不率父业,好酒自弃。恒常忿其世衰,植杖巡舍侧岗而哭,不为营事婚宦,任意官娶,故仕聘浊碎,不得及其门流。恒妇弟邓宗庆及外生孙玄明等每以为言。恒曰:“此辈会是衰顿,何烦劳我。”乃别构精卢,并置经籍于其中,一奴自给,妻子莫得而往,酒食亦不与同。时有珍美,呼时老东安公刁雍等共饮啖之,家人无得尝焉。太和十年,以恒为秘书令,而恒固请为郡,未授而卒,时年七十六。赠平东将军、幽州刺史、都昌侯,谥曰康。
历仕中书博士、秘书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