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奥塞思库

时间:2024-01-13 20:22:42编辑:小蔡

齐奥塞思库的个人简介

齐奥塞斯库(英语:NicolaeCeau?escu,罗马尼亚语:NicolaeCeau?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共产党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10任总书记,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第7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第1任总统。上台初期,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创造了罗马尼亚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对外高举独立自主和民族自尊的旗帜。执政后期大搞个人崇拜和家族统治。西方称他是“共产主义皇帝”,反对派则称他是“喀尔巴阡的斯大林”。决策失误和拒绝改革,造成经济崩溃,人民怨声载道,社会动荡加剧。1989年12月国内爆发革命推翻了齐奥塞斯库政权25年的统治,齐奥塞斯库夫妇在特尔戈维什泰被处决。

信息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5日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共产党人

毕业院校军事学院、经济学院、中央党校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平反冤假错案

罗马尼亚经济的“黄金时代”

东欧戴高乐主义

代表作品《罗马尼亚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

政党罗马尼亚共产党

军衔中将

人物传记

1918年1月26日生于罗马尼亚奥尔特县的斯科尔尼切什蒂村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在10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11岁时到布加勒斯特一家修鞋铺当学徒。关于他的童年,齐奥塞斯库后来回忆道:“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尝尽地主的压迫和资本主义的剥削”。15岁时因参加罢工和游行而被捕。1933年加入罗马尼亚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罗马尼亚共产党(1948――1965年称罗马尼亚工人党),并作为民主青年的代表参加全国反法西斯委员会。1933――1936年先后任布加勒斯特市、普拉霍瓦州和奥尔特尼亚州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委书记。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在布加勒斯特、克拉约瓦、肯普隆格和勒姆尼库沃尔恰等地执行党的任务,多次被拘捕。罗马尼亚王室的秘密警察机关称他是“危险的共产主义鼓动者”和“共产主义和反法西斯宣传活动的传播者”。

1936年6月被反动当局逮捕,在布拉索夫被法庭判处2年监禁并以藐视法庭罪额外判处限定居住在斯科尔尼切什蒂1年零6个月,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有“罗马尼亚的巴士底狱”之称的多夫塔纳监狱中度过的,在被关押期间,他结识了一批杰出的共运活动家(包括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埃米尔?波德纳拉希、基伏?斯托伊卡、亚历山德鲁?莫吉奥罗什),1939年获释出狱。1939年10月当选为罗马尼亚共青团全国组织书记。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年轻的共产党员、纺织女工埃列娜?彼特列斯库,两人于1946年结为终身伴侣。1940年8月再次被捕并被关押在吉拉瓦监狱,1942年转押卡兰塞贝什监狱,1943年先后转移到瓦卡瑞什蒂监狱和特尔古日乌集中营。在狱中参加了以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为首的罗共领导核心,成为乔治乌-德治的得意门生和党内“监狱派”的骨干。

荣誉

勋章

齐奥塞斯库曾荣获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和“镰刀和铁锤”金星奖章(1964)、三次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和“共和国英雄”金星奖章以及“社会主义胜利”勋章(1971、1978、1980)、“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之星”勋章、“新农业革命英雄”称号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劳动勋章、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防勋章、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军事服务勋章、罗马尼亚共和国建立五周年纪念奖章、罗马尼亚解放35周年纪念奖章。前苏联列宁勋章(1973、1978)、十月革命勋章(1983)、各族人民友谊勋章、“列宁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奖章(1970)、“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纪念奖章(1975)。

一级南斯拉夫之星勋章(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6)、奥地利共和国服务之星最高荣誉勋章(1969)、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十字勋章(西德,1971年5月17日)、何塞?马蒂勋章(古巴,1973)、意大利共和国大绶带大十字骑士勋章(意大利,1973年5月21日)、“解放者圣?马丁”勋章(阿根廷,1974)、国家南十字星勋章(巴西,1975)、圣地亚哥骑士大项链勋章(葡萄牙,1975年10月14日)、雅典国际金奖(1976)、“攻打蒙卡达兵营20周年”奖章(古巴,1976)、最尊贵的巴斯爵级大十字勋章(英国,1978)、金质奖章(罗马国际事务研究所,1979)、大象骑士勋章(丹麦,1980)、塞拉芬皇家骑士勋章(瑞典,1980年11月4日)、“巴尔干山脉”勋章(保加利亚,1983)、皇家圣奥拉夫大十字勋章(挪威)、荣誉军团勋章(法国)、奥林匹克金质勋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984)、“卡尔?马克思”金质勋章(东德,1988)、国际养蜂人金质奖章(阿德莱德国际养蜂人大会、澳大利亚,1976)。

上一篇:蓬静如

下一篇:孙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