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启贵

时间:2024-01-13 18:49:31编辑:小蔡

石启贵的个人简介

石启贵(1896―1959),字霖苏,号子荣,苗族,乾州厅仙镇营(今吉首市万溶江乡)人。早年就读湖南群治法政专门学校自治讲习科,后在乾城县模范小学和女子小学任教。自民国22年(1933)起,多次深入州境各县苗乡调查。1936年,在所里(今吉首)参加创办“特区师资训练所”,任教育劝导员。次年,被湖南省政府派任湘西苗族宣慰员。其时,他在多种报刊上发表介绍苗族的文章,有利于消除各方面对苗族的偏见。1940年,36万字的《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书》、《湘西苗族考察纪要》和《苗乡风土民情》等书成稿。1946年、1947年石两赴南京参加国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土著民族代表联合向大会提交有关民族问题的提案40多条。1951年,他写成20多万字的《湘西兄弟民族介绍》手稿,献给乾城县人民政府。1959年病故。

石启贵 - 简介

石启贵(1896-1959),湖南湘西吉首乾州人,苗族。早期民族学家、苗学研究的先驱,苗族教育家、政治家。毕业于长沙湖南群治法政大学。回乡后,从事民族教育工作,并于1926年开始调查、搜集苗族文化资料,引进外面先进生产技术,力求发展民族政治经济,探索苗族发展强大之路。1933年5月,当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凌纯声、芮逸夫来湘西苗区调查时,石启贵担任调查组的咨询,协助凌纯声、芮逸夫在苗区调查。因石启贵是个“苗族通”,且汉文知识也相当不错,三个月后凌纯声、芮逸夫在调查完毕离开湘西时,邀请他代为继续调查,并请中央研究院聘他为湘西苗族补充调查员,从此,石启贵正式走上了苗族研究工作的道路。

经过多年的走访调查,石启贵于1940年完成《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文稿。因石启贵本人是苗族,生活在苗区,深知苗族人民的情况和处境,他认为弘扬苗族优秀文化是很必要的,但更不能忽视的是发展苗区经济,摆脱贫困,争取政治平等。因此,他从苗族的生存和发展出发,把苗族文化研究和苗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就是以一种“自我呈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苗族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需求。这是第一部由苗族知识分子自己撰写的关于苗族历史、语言等多方面的科学著作。全书分十二章,即:地理概貌、历史纪略、经济梗概、生活习俗、婚姻家庭、政治司法、教育卫体、文化娱乐、诗赋词章、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苗疆建设。与《苗族调查报告》、《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相比,《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的调查更加深入,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不少凌纯声、芮逸夫未记载的内容,揭示和阐明了外人所不能认识的事项;并且强烈呼吁苗族政治上的平等,反对民族压迫,真正反映了当时苗族贫苦大众的心声。

石启贵 - 事迹

石启贵(1896一1959),号子荣,又名岩山、竹林居士。苗族。湖南乾城县(今吉首市)仙镇营人。幼时就学于汉族私塾,
民国创立转入新学。高等小学毕业后赴长沙求学,先后考入长沙兑泽中学、湖南群治法政专修学校。毕业回乡,历任小学教员、教务主任、校长,以及湘西特区师资训l练所教员。曾先后充任乾城县政府科员,湖南省政府参议、专员,湘西苗族考察兼宣慰员、宣传员等职,并以“土著民族”代表的身份参加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国民代表大会”。凌纯声、芮逸夫在湘西苗乡实地调查时,石启贵和凤凰吴良佐、永绥龙麟章等苗族人士应邀协助工作,“日夕相处”,以备随时“咨询”。凌、芮等人离开后,石启贵又受中央研究院聘请,担任湘西苗族“补充调查员”。从此,他“不慕浮名不畏难,芒鞋竹杖遍山间”,不辞辛劳,深入各县苗乡,遍访苗族长者、巫师、艺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士数以千计,并实地勘察“苗疆”山川名胜、文物古迹,调查和搜集苗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以及苗医苗药、苗家武术等等资料,并实地拍摄照片。“经历数年,苦心记载”,仅苗觋神辞,就分析详载有百余种, “汇编数十厚册”。特别是大量世代承传的苗语口碑资料,先后给中央研究院寄去《吃牛大全》、《杨家吃牛全套》、《吃牛秘诀》1、2、3册)、《吃猪》(第一、二册)、《接龙大全》及各类苗歌共数十册和大量照片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石先生自己又从中选择部分资料,经过精心翻译、整理,于1940年独立编写成30多万字的《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书》初稿。此后,还陆续整理和编撰了《湖南土著民族风土纪实》、《苗医验方》、《龙廷九武术秘传》等书稿。新中国建立之初,在政治上被错误处理、遭受极不公正待遇的情况下,他还满怀爱国家、爱民族之心,编写了数十万字的《湘西兄弟民族介绍》以及《苗族歌韵大全》、《苗语文法解》等书稿,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石启贵的著述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不仅当时未能出版面世,而且许多书稿和资料均已散佚无存。拨乱反正后,经其后人及相关人士收集整理,以侥幸保存下来的《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书》为基础,并补充《湘西兄弟民族介绍》及其他少数能收集到的遗稿资料,编成《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一书,于1986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出版后深受各方好评,先后获1987年度中南地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1989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1992年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根据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需要,湖南人民出版社又于2002年出版了增订本。现特收入《湖湘文库》予以再版。

《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是国内外第一部由苗族自己的学者撰写的,关于苗族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志书,是一部包括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文学、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术专著。全书以乾城(吉首)、凤凰、永绥(花垣)、保靖、古丈等5县地区为基本范围,分地理概貌、历史纪略、经济生产、生活习俗、婚姻家庭、政治司法、教育卫体、文化娱乐、诗赋词章、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苗疆建设等共12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记述全面客观,对于民族研究,特别是苗族历史和苗族传统文化研究,至今仍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石启贵的这部遗著,收集和征引了不少地方志及其他汉文资料,其中一些碑文和苗族人士的未刊文稿,现在多已失传。而尤为珍贵的是,作者广泛收集和运用了20世纪30年代经过实地调查,耳闻目睹所记录下来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发生在苗区的有关历史事件的口头传说,各种婚丧、节庆和祭祀等民俗资料,民间流传的各种社会故事、歌谣等等口碑资料,以及平时“秘不示人”的苗巫“神辞”、符咒和苗医验方等。这类资料,由于只是流传于苗区和苗族内部,不是非常熟悉苗族生活、精通苗语的人,是难以了解和掌握的;加之,时过境迁,随着时光流逝,许多文化和民俗,或已变异,或已消失,再无传人和载体。现在通过作者的遗著使其得以承传,难能可贵。我们要很好研究、了解苗族的发展历史和苗族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资料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生长于苗乡,熟悉苗族风俗习惯,谙习苗族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又掌握了汉文化知识,汉文也很有功底。所以作者在遗著中,不仅能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记述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习俗,而且揭示和阐明了许多其他民族人士所不理解和未能正确说明,甚至产生误解的问题。这更增强了本书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例如,明清以来的各种汉文献均记载:苗族“无同姓不婚之嫌”,“同姓亦可婚配”。凌纯声、芮逸夫在《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也沿袭了这种传统的错误说法。其实,苗族通行的吴、龙、麻、石、廖、田、杨等姓,都只是从汉族那里移植和借用的汉字姓氏,苗民除这种汉姓外还另有自己世代相传的苗语姓氏(或叫支系称呼),如“代瓜”、“代削二”、“代篾”、“代卡”、“代列”等。“代”为词冠,也可记为“禾”。同一苗姓支系分开后往往采用了不同的汉姓,而一个汉字姓氏又常为不同的苗姓支系所借用。这是历史上形成,而沿袭下来。苗姓同,汉姓虽不同,在苗族内部无论亲疏都是不允许发生婚姻关系的。汉姓虽相同,但苗姓不同,即分别属于不同的支系,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互为婚姻的。这也是常见的。一般汉人或其他民族的人不了解内情,故误认为苗族“同姓可婚”。作者的遗著以专门章节阐述了苗族的“苗姓系列”,对当时湘西苗区所能考察到的七大苗姓一一作了说明,以自己掌握的资料澄清了事实,纠正了千百年来在汉文献中所流传的错误观念。又如,关于苗妇“放蛊”的问题,在汉人编撰的方志和其他一些汉文献中,多肯定苗乡有“蛊妇”,会“放蛊”害人。凌纯声、芮逸夫在其著述中也完全以汉文献为依据,肯定有所谓“蛊妇”,还记述了“蛊妇”如何“放蛊”、“传法”等等。石启贵在遗著中以亲自调查和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揭露了“蛊妇”之说
的虚妄,以及此说在苗民中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和痛苦,批驳极为深刻,很有说服力。

上一篇:谭寿清

下一篇:孙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