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杰的个人简介
宋尚杰(1855~1915),字俊卿,惠东县多祝镇洋口宋屋村人。在民国时期,惠州堪称“将军之乡”,少将军衔以上者有数十人之多。宋尚杰是惠州历史上授衔最早的一位陆军少将。宋尚杰是一个在家乡知名度颇高的历史名人,《惠东县志》有传,他曾效力冯子材麾下,参加过中法战争;参加过中日战争,驻守澎湖列岛;镇压过广西陆亚发会党起义,辛亥革命时,宋尚杰又识时务地站在了革命党的阵营里,为桂林独立出谋划策;而当袁世凯称帝时,他却在反袁的“护国运动”中枉死。
人物简介
宋尚杰字俊卿(1855~1915),多祝镇洋口宋屋村人。青年时不甘碌碌无为,毅然从戎。入伍后,屡建功勋,有“宋猛虎”之称,备受上司重用,一再晋升,被提为协统。清末时驻防广西,应邀前往越南河内,会晤孙中山,亲聆教诲,表示坚决拥护民主革命,以实际行动支持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时,被孙中山大总统授予陆军少将军衔。退役返乡后,时值故交洪兆麟部驻防多祝,洪常邀宋叙旧,宋对洪的急需粮饷,也大力支持,多方筹措。是时,铁涌溪尾(今铁涌镇)宋、方两姓村民械斗持续七年。驻防稔山的龙济光部胡业兴统领,虽多次出面调解,但纷争终未解决。宋姓村民前来请宋裁处。他对双方村民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妥善而公正地解决了两姓的积怨,但胡业兴却责怪宋尚杰越俎代庖,沽名钓誉,从此怀恨在心,寻隙报复。民国4年(1915),袁世凯称帝,各地纷纷起来反对和声讨,龙济光却通令部属,镇压反袁者。胡业兴乘击败洪兆麟之机,诬说宋尚杰是洪的拜把兄弟,洪的反袁是得到宋的支持。故设圈套,诓宋逮捕,星夜解往惠州。在狱中,胡业兴以“上宪急电”就地处决相威逼,要宋从速自戕,以保全尸。在百般威逼和污辱下,宋尚杰吞金自殁,但迟迟不断气,胡业兴见状,叫部下扛来一袋石灰粉压在头上,将之窒息而死,终年60岁。
少入行伍
宋尚杰生于咸丰五年(1855),这时的清政府已进入难堪的近代大变局中,同时也为习武之人提供了晋身仕途的大好机遇。宋尚杰出身农家,虽然在读书上没什么天份,但性情刚正且豪侠好义,又不乏灵活机智,少年时期就有了投身军营匡济天下的念头。同治四年(1865),年仅10岁的宋尚杰就以武童的身份投效行伍,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
因勇猛敢死、屡建战功而有了“宋猛虎”之称。光绪初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宋尚杰升为把总,奉命进入广西援剿越南股匪。这时在广西把持军政大权的是爱国将领、广西提督冯子材。宋尚杰深得冯子才的器重,“超升守备,皆隶提督冯子材而得保荐者”。在清制里,守备是正五品的绿营兵官,相当于现在的营长;此时的宋尚杰才20多岁,可谓少年得志。
对法作战
据民国时期的《惠阳县志》,修志者称宋尚杰“生平喜对外作战”。此言不虚。首先是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本来在1882年退休的冯子材又被张之洞调到前线抗法,因此宋尚杰又得以在冯子材麾下效力。到了光绪十五年三月,中法战争到了决战时刻,冯子材以激战获得镇南关大捷,随后兵分三路收复谅山。宋尚杰奉命乘胜追击,连续攻克复古松、观音桥等地,把法军赶到船头、郎甲一带。宋尚杰作战英勇,竟“杀级受伤”,遂以养伤假归,在家乡呆了两年。
对日作战
光绪十三年(1887),宋尚杰伤愈后复出,改投台湾府澎湖镇总兵周镇邦和候补知府朱上泮麾下,任炮队营营官。澎湖列岛位于福建、台湾之间,向来有台湾门户、闽台锁钥之称,但由于群岛错立而易功难守。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人已经认识到:要侵占台湾,必先得澎湖。
中法战争时,澎湖岛上的防御设施多遭法军破坏,经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重新修筑后,澎湖岛上已修建了拱北、天南、东南、西屿东和西屿西5座炮台。宋尚杰所据守的拱北炮台,又是5座炮台的重中之重。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澎湖海域,第一个猛攻的正是拱北炮台。
1895年3月23日凌晨,日军舰队开始攻击拱北炮台,清军亦发火炮还击,炮战持续了数小时,击伤日舰一艘。11时许,日军强行登陆,清军猛烈轰击了登陆的日军步兵,使得日军对拱北炮台的驻守清军恨之入骨。他们锁定了三名清军将领,分别是朱上泮、郭润馨和宋尚杰,欲除之而后快。24日黎明,日军开始猛攻拱北炮台,由于实力悬殊,后继无援的清军伤亡惨重。在这关键时刻,作为统帅的周镇邦和朱上泮竟然仓皇而逃,给战斗带来了彻底的灾难。
据收录在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八册)》的《日清战争实记选译?澎湖之役》一文显示,日本人认为“澎湖岛之要塞拱北炮台,仅以30分钟就被我军攻占”,“进攻拱北炮台时,我军死亡2名”。日军攻占拱北炮台后,还特意搜寻宋尚杰的下落,“见击毙之众多敌人中有一衣冠楚楚之军官”,便以为是宋尚杰。
事实上,宋尚杰并没有因此役而丧生,但恐怕因此看透了清军高层将领的贪生怕死和腐败。宋尚杰很清楚,驻守在澎湖列岛的清军有12个营,战士近5000人,而日军的混合支队也不过5000多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一战即溃。甲午战争之后,急于求和的清政府竟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这让退守台湾的宋尚杰陷入绝望,“遂愤而去”。对于此事,《惠阳县志》对宋尚杰的评价是“清季国势凌夷,人多惧外,尚杰独慷慨,自任如此”,一个血性的军人形象可以想见。
镇压会党
离开台湾后,宋尚杰调任钦廉边防,干起了“剿匪”的老本行。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之间,由于各地反清起义纷起,宋尚杰就像一位消防员一样,四处扑火。他先后打击了水淳、郁林、防城、十万大山、观音山、浔州、武宣、贵县、象州等地的起义军,“迭获首要”。几年下来,宋尚杰先是以军功升游击,加副将衔,1903年时又升为统领,成为一协(旅)之长官,有了自己的军权。
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宋尚杰迎来了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激烈的战斗―――陆亚发反清斗争。陆亚发原是会党首领,后被招抚为清军部将,当两广总督岑春煊调令他离开柳州去广东 “换好枪”时,他担心被不守信义的清政府诱杀,遂率部起义。陆亚发起义后即占领柳州,各地会党纷纷归附,声势浩大,“数逾万人,械精且多”。调整兵力后,陆亚发兵分两路进入四十八峒,计划攻打省城桂林。
陆亚发起义震动全国,清廷连续下谕命岑春煊率军西上清剿。岑春煊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檄调七省大军汇攻四十八峒,其中就有宋尚杰率领的绥靖军(其编制类似于独立旅)。绥靖军奔赴前线后,迂回在三隍一带,与清军诸营前后夹击,穿插分割起义军。七月二十四日,绥靖军从三隍出发,攻占江头;二十九日后直抵高坡,夺据隘口,距离陆亚发总部所在的油麻峒只有十余里。这一役,宋尚杰所到之处“均血战累昼夜”,最后“擒首渠陆(亚)发,积年巨寇,一日剿清”。镇压了陆亚发反清起义后,岑春煊得到了朝廷的奖励,《惠阳县志》的修撰者张友仁认为此役宋尚杰居功甚伟,但朝廷“不知其力由尚杰也”。
出洋考察
宋尚杰威武的军人形象也形成于此时。他“战必先士卒,善斗敢死,创痕遍体”,每当喝酒到酣处,就会脱掉衣服裸露上身,向在座者一边展现身上的累累伤疤,一边眉飞色舞地介绍战况,让听者身临其境。但宋尚杰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吹嘘自己的武夫,他对自己的用兵之道很是谦虚,且善于学习,众人都一致认为“宋猛虎”的取胜之道一是勇猛,二是自信。这时的宋尚杰为人所推崇,达到了 “虽忤上官,不为怪”的境界,风头正劲。陆亚发之役后,岑春煊不敢独居其功,向朝廷奏参表彰了宋尚杰,称其“勇敢可嘉,骄蹇可诛”,并借当时朝廷外派使团出洋考察之风,让宋尚杰得到机会走出国门。
由于目前掌握的史料仍不足,宋尚杰出洋的这段经历无法考证,但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载于《光绪实录》的《张鸣岐奏甄别文武各员一摺》来看,宋尚杰有“以守备降补”的记载。所谓“降补”,其实就是降职,可知宋尚杰出洋一事并没有给他的简历增添光彩,相反还制造了一些污点。
辛亥附义
宣统三年(1911),在仕途上受阻的宋尚杰又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年,在镇压陆亚发起义时与宋尚杰结为把兄弟的王芝祥任广西按察使兼护理布政使,遂调宋尚杰到桂林统领巡防营六个大队。这时候,清政府已到了土崩瓦解的边缘。在辛亥革命前夕,桂林谣言纷起,有的说广西还不独立的话,广东、湖南的革命党就会攻打广西;有的说广西要独立的话,清军就会调集各省兵力来广西杀革命党。宋尚杰同样受到谣言的困扰,该选择哪条路,对他而言并非易事。
正如前文所说,宋尚杰毕竟是一个灵活机智的人。他揣摩到王芝祥有保全自己而打算反正的念头,并将六大队的所有人马近2000人齐集在桂林,听候王芝祥的调遣,王芝祥见此也就有了底气。辛亥革命后,广西的邻省湖南、云南陆续宣布独立,王芝祥与同盟会革命党人就一再敦促广西巡抚沈秉倚脊阄鞫懒H猛踔ハ楹退紊薪芤庀氩坏降氖牵诖酥埃卜烙母鞔笮《映ざ继教焦鹆址饫锎嬗邪滓20余万两,于是彼此暗中串通,想趁乱找一个时机将白银抢劫均分。当沈秉倚级懒⒑螅庑┩寄辈还斓慕慷既衔被训剑级ㄔ9月21日实施抢劫。这一秘密很快被宋尚杰截获,他第一时间告诉王芝祥,并迅速集合各大小队队长、文书进行训话,说明目前时势情形并晓以利害。最后,宋尚杰将藩库里提出来的5000两白银转发给各大小队长,及时消弭了一场祸害地方的暴动。
冤死狱中
广西独立后,沈秉宜淙槐痪傥蠖级剑笕ㄅ月溆谑治毡ǖ淖蟾倍级酵踔ハ樯砩希睦锖懿皇亲涛叮偌由纤幌媒吹氖本纸绾畏⒄梗餍砸圆渭颖狈サ慕杩谝蛔吡酥讯级街拔窠桓送踔ハ椤F涫低踔ハ榈背踔灾С侄懒渴敉痘伲幌氲矫窆男吕潜臼」僭庇绕涫歉呒豆僭保杀臼∪顺淙巍U庖馕蹲抛约鹤苡幸惶旎岜还阄魅伺偶废氯ァS谑峭踔ハ榉滦虮?的做法,在民国元年(1912)元月以出师北伐为名,带着宋尚杰和所属的巡防营六大队,奉黎元洪之命援鄂。
宋尚杰一路跟着王芝祥于三月辗转来到南京,被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任命为第十七师第34旅旅长。同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授宋尚杰为陆军少将。至此,宋尚杰的戎马生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年宋尚杰已经57岁,他似乎不再留恋金戈铁马的生活,在获得授衔后不久,他选择了退休返乡养老。
据《惠东县志》记载,宋尚杰回到家乡多祝后,时值故交洪兆麟部驻防多祝,因此洪常邀宋叙旧,而宋对洪的急需粮饷,也大力支持,多方筹措。是时,铁涌溪尾(今铁涌镇)宋、方两姓村民械斗持续7年,双方互不示弱,恶斗连连。其时驻防稔山的胡业兴统领,虽多次出面调解,但纷争终未解决。宋姓村民得知宋尚杰返回乡里,遂前来请宋尚杰裁处两姓纷争。宋尚杰不负众望,对双方村民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妥善而公正地解决了两姓的积怨,但胡业兴却责怪宋尚杰越俎代庖,沽名钓誉,从此怀恨在心,寻隙报复。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称复辟帝制,各地纷纷起来反对和声讨。在此之前,袁世凯已安排心腹龙济光任 广东大都督,隆世储督办惠州军务。当惠州各地兴起反袁护国斗争时,隆世储通令部属镇压反袁者。此时的洪兆麟响应孙中山和陈炯明的号召,在惠州发动起义,遂与胡业兴正面冲突,结果战败。胡业兴乘击败洪兆麟之机,诬说宋尚杰是洪兆麟的拜把兄弟,洪的反袁得到宋的支持。于是胡设一圈套,特设宴席请宋尚杰入瓮,将宋逮捕于多祝,并星夜解往惠州。
抵惠州后,宋尚杰被关进单人的囚室里,胡业兴对他大打出手,还拿出“就地处决”的所谓“上宪急电”掷给宋尚杰看,并胁逼说念彼此曾有一面之缘,不忍见旧同僚身首异处,要宋尚杰从速自戕,以保全尸,否则,就遵照上宪之令,决不容缓。宋尚杰在受尽百般威逼和污辱的情况下,毅然吞金箔自殁,但迟迟不断气。胡业兴见状,就令部下扛来一袋石灰粉压在他的脸上,将宋尚杰窒死。戎马一生的宋尚杰,生命就终止在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