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y苴的个人简介
司马y苴,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人。原来姓田,名y苴,曾领兵战胜晋、燕,被齐景公封为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后人尊称为司马y苴。是我国早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司马y苴是田完的后代。司马y苴所在的齐国,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后来又灭掉了莱国,土地扩至千里,公元前685年至643年齐桓公在位时,国力强盛,曾经第一个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矛盾加剧,国力稍减,失去了霸主地位。生平简介
齐景公时(公元前547―前490年),晋国于公元前531年派军侵入齐国的阿(今山东省西部东阿县)、甄(今山东省甄城县的济阴)地区,燕国军队也同时乘隙攻入齐国河上(故黄河南岸地区)之地,齐国守军屡屡败退。军事上的失利,使齐景公深为忧虑。为了扭转败局,急需选拔和任用智勇双全的将领。当时担任相国的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司马y苴。晏婴说:“y苴系田氏远族子孙,其人很有才能,长于谋划,且熟知兵法,文能服众,武能威敌,如以他为将,必能改变目前的形势。”齐景公听了晏婴的介绍,立即召见司马y苴,请他谈了有关治军、用兵的方略和法则。 司马y苴在军事上的杰出见解,赢得了齐景公的赞赏,遂拜他为大将,命他率军抵御晋国和燕国的军队,y苴说:“我的身份一贯卑贱,你把我从乡里中提拔起来,位在大夫们之上,士卒还不拥护,百姓还不信任,人微权轻。我想请你选派一个亲近的大臣,又在全国享有威信的人做我的监军,这样才好!”景公允许了,就派自己的亲信大夫庄贾去担任监军。司马y苴整军之后,齐军面貌立刻改观,成了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令行禁止,悉听约束的能战之师。然后,他立即率师出发,奔赴前线。在军旅中,他对士卒们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都亲自过问和安抚,把供给将军的全部费用和粮食,都用以搞赏士卒,自己与士卒吃一样的伙食。对体弱士卒特别亲近。很快就取得了将士们的信任。三天后部署调整军队时,病兵都要求同行,士卒都争着奋勇参战。晋军得知这个消息,就撤兵走了。燕军得知这个消息,也回渡黄河而取消了攻齐计划。司马y苴率齐军乘势追击,歼灭部分敌军,全部收复了已失去的齐国城邑和土地。然后率兵回来。未到国都就解散军队,废除军令,誓盟之后进入城邑。 齐景公和诸大夫都到城郊迎接,举行慰劳部队的仪式后回到住所。随后接见y苴,提升为掌管全国军事的大司马。田氏家族在齐国也日益受到尊敬。以后,齐国大夫鲍氏、高子、国子之辈陷害y苴,在齐景公那里进谗言,景公罢了y苴的官,y苴离职后一心撰写兵书战策。不久病发而死。田乞、田豹等由此怨恨高子、国子等。其后田常杀了简公,尽灭高子、国子的家族。
亚圣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正是唐王朝举全国之力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关头,统治者急切需要在武学兵林中树立一尊最高偶像来振奋民众的精神,鼓舞军队的士气。于是,兵学鼻祖姜太公便被推上“武圣人” 的宝座,“追谥太公望为武成王”,地位与“文宣王”孔子相颉颃。同时,朝廷又从历代名将中遴选出“十哲”,进入“武成王”庙中配享。春秋后期齐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司马y苴荣幸地入选“十哲”之列,成为与白起、韩信、诸葛亮、孙武、吴起等兵家风云人物齐名的“亚圣”。司马y苴的入选并非事出偶然,浪得虚名,实因其卓越的兵学造诣而备受后人推崇。当年,他曾以治军的高明和率师逼退燕、晋联军而闻名天下,更以撰写著名兵书《司马法》一书而惠泽后世,齐国名相晏婴盛赞其“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兵学家
真正使司马y苴进入一流兵学家行列的,并不是他执法如山、立斩违犯军纪的监军大臣庄贾的壮举,也不是他用兵如神,迫使来犯敌师望风而逃的手笔,单凭这些,并不具备在“武成王”庙做陪祭的资格。司马y苴之所以英名彰显,傲领风骚,根本原因在于他整理总结了古司马兵法,即所谓“自古王者皆有司马法,y苴能申明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新的兵学体系,“号曰《司马y苴兵法》”。这部兵法,代有传播,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于当时的武学,成为将校必读之书。 《孙子兵法》与《司马法》 如果说,《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是“狭义的军事艺术”,即论述的重心是用兵之法;那么司马y苴的《司马法》所反映的就是“广义的军事艺术”,即讨论的命题涉及到军事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军赋制度、军队编制、军事装备保障、指挥联络方式、阵法与垒法、军队礼仪与奖惩措施等等,带有明显的条令条例与操典的性质,为军队建设与战争实施的规则。二者可以形成互补,无《孙子兵法》的精妙用兵艺术,打仗便失去了种种悬念,层层变数;无《司马法》的规整用兵法则,打仗便没有了一定之规和最后底线,也就不能“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y苴的兵学理论与孙子的兵学思想相比,是毫不逊色、各有千秋的。这正是司马迁之所以欣赏《司马法》,称道其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史记?司马y苴列传》)的缘由。 司马y苴的军事理论 《司马法》 司马y苴的兵学体系博大精深,而有关治军的理论阐述,则是其整个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治军的规律,这就是强调“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司马法?天子之义》)。其根本宗旨,是要区分治军与治国的不同,要清醒地认识到两者虽都沾着一个“治”字,但彼此的差异性却是客观存在,千万不可任意混淆趋同。在司马y苴的眼中,国家、朝廷的那一套礼仪规章万万不能搬用于军队。同样的道理,军队的法令条例也不能移作治国的工具。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在军抗而立,在行遂以果,介者不释,兵车不式”(同上)。如果哪位统治者心血来潮,混同两者的区别,必定会既在治国上捅漏子,又在治军上摔跟头,“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同上)。也就是说,如果把军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国家、朝廷,民众就会变得暴戾刚狠,温情脉脉的礼让风气就会废弛;反之,倘若将国家、朝廷的礼仪规章贯彻于军队,军人就会变成一群温驯的绵羊,尚武勇迈的精神就会被削弱乃至消失。 司马y苴的这一观点完全符合军队建设与管理的规律与特点,因此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整肃军容,严明军纪,以致细柳营军门挡住汉文帝的车驾,就是借鉴“国容不入军”的思想、并运用于治军实践的显著事例。 “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语言虽然朴素平白,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司马y苴道出的不仅是治军的基本要领,更是朴素辩证法的精髓。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表述,便是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任何方法,任何手段,是否真正管用,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适用性。历史上,违背司马y苴区分“国容”与“军容”的忠告,不分场合,不分条件,不分对象,用一个模式对待和处理复杂的事物,结果导致破绽百出,甚至全盘皆输的,可谓司空见惯,不胜枚举。如当年诸葛亮起用马谡心切,拔苗助长,将本是优秀参谋之材的马谡摆放到北伐前敌总指挥的位置上,混淆了参襄军务与独当一面的本质区别。结果呢,“置将不慎,一败涂地”,首次北伐中途夭折暂且不说,也害得本来可以成为优秀辅弼之才的马谡身败名裂,抱憾终天。
《司马法》《y苴既辞与庄贾曰》赏析
y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y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y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y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y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⒐闹保蛲渖怼=竦泄钋郑钅谏Ф孔浔┞队诰常薏话蚕巢桓饰叮傩罩孕诰挝u2018相送u2019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史记 . 司马y苴列传》)
田y苴辞别齐景公之后,和作为军事监督官的齐王的宠臣庄贾约定:“明天正午在军营辕门会合。”第二天y苴首先飞马来到军营,竖起测日影的木杆,设下计时的漏壶,等待庄贾。庄贾一贯骄横跋扈,认为统帅自己原来的部属,又是自己当监军,就不怎么着急,听凭亲友稽留饯行。正午,庄贾还没有到。y苴撤掉木杆,放掉漏壶里的水,走进校场,按原定步骤指挥队伍,宣布纪律。一切就绪,已是黄昏时候,庄贾才来到军营。y苴问道:“为什么迟到?”庄贾表示歉意地说:“对不起,鄙人因为亲戚朋友送别,所以耽误了。”y苴说:“作为一个将领,从接受任命起,就应该不顾自己的家庭;指挥军队,执行纪律时,就应该不顾自己的亲属;到临作战的紧急时刻,就应该不顾自己的性命。当前敌人已经侵入我国内地,全国上下惶惶不安,边防士兵在露天下忍受日晒雨淋,国君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老百姓的身家性命都悬在你的手里,还说什么送行啊!”说罢,便问军法官:“根据军法,凡是按期不到,耽误军情的怎么办?”军法官回答:“应该杀头。”庄贾这才害怕起来,急忙遣心腹骑马向齐景公求救。派去的人还没有返回,y苴就杀了庄贾悬首示众。全军将士都为之震动畏惧。这段文章描写了y苴挂帅出征前,秉公执法,对于不守约定,擅自迟到的作为监军的齐王宠臣庄贾,军法从事,杀头悬首示众。表现了他法不阿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文中描写的y苴,可谓古代执法者的优秀代表。在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今天,y苴法不阿贵,执法如山的精神仍然值得发扬光大。文中y苴“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⒐闹保蛲渖怼钡内黑褐垦裕踩允堑苯窬陆煲宰裱脑颉 注释: (1)“y苴既辞”,(晏婴向齐景公推荐田y苴挂帅出征,以抵御晋国和燕国的联合入侵;y苴又建议由齐王的宠臣庄贾为监军)y苴在此别齐景公之后。 (2)“旦日”,明天。“会”,集合。“军门”,营门。 (3)“立表”,在太阳下竖木观影以计算时间。“下漏”,把水灌进计时的“漏壶”。 (4)“将以之军”,统帅自己原来的部属。“己为监”,自己作监军。 (5)“仆表”,放倒看日影测时的木表。“决漏”,把“漏壶”里的水放掉。“行军”,开始军事行动。“勒兵”,指挥军队。 (6)“申明”,宣布。“约束”,共同遵守的规定,纪律。 (7)“何后期”,为什么迟于约定时间。“谢曰”,表示歉意地说。 (8)“不佞”,不才的意思。“临军”,来到军队。 (9)“援fu浮)鼓之急”,擂鼓作战的紧急时刻。“援”,拿起。“保拈场 (10)“悬于君”,悬系在你的手里。 (11)“军正”,军政司,即军法官。“云何”,怎么说。 (12)“反”,同“返”。“徇”,示众。“振栗”,震动惊恐。
《司马法》
《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书中论述了统率军队和指挥作战的经验,以及指挥员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些军事制度和战争观点。它是我国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是早期兵法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兵书 根据《史记?司马y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y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y苴兵法》。”《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汉朝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该书多有散佚,至唐代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此书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武帝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司马迁称该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有的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有的学者认为史书中的《司马兵法》、《司马y苴兵法》、《司马法》、《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有的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y苴兵法》。目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历史上的《司马兵法》、《司马y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均包含于《司马法》之中。作者为司马y苴及其追论者。尽管由于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但它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军事价值。
兵书《司马y苴兵法》
战争中存在着“轻”、“重”两个互相制约的、也就是对立统一的因素。他说:“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互为轻重。”因此,在他看来,掌握战争规律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轻”、“重”两者的关系,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才能抓住重点,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司马y苴
司马y苴其次,司马y苴的军事思想中,有着机动灵活的战术意识。在练兵上,他主张“教惟豫,战惟节”。也就是说,平时训练要从严,战时用兵要从宽、要有节制。在军事指挥上,他认为应讲究策略,不能轻重不分,要“上烦轻,上暇重”。将领的指挥只具体也就是所谓“轻”,就容易陷于繁琐;只抽象地管管战略上的运筹也就是所谓“重”,则又易流于空泛,所以,只有“轻”、“重”有节,才能指挥有度,保证战争的胜利。
再次,司马y苴的军事思想中,还有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战术原则。他说:“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困,是谓战参。”在他看来,进攻与防御应该相互补充,前进与后退应该各有限度,队伍排列行进应该保持前后秩序,车兵、步兵应该互相倚重。他将这种互相对立与渗透的军事方法,称为“战参”,加以突出强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军队行动有度、强弱互补,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司马y苴以其卓著的军事活动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据有显要位置,而其《司马法》,也成了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田y苴墓
田y苴墓,位于今天的齐都镇尹家村南250米处。墓高约10米,南北长25米,东西长约38米。因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古墓的东、北两侧陡峭,而其他面坡度较缓和。“繁花簇拥丘高起,当年司马眠于此”,田y苴墓已在此矗立二千余年了。后人在游览y苴墓后,写下了这样凭吊的诗句:“勇冠三军比孙武,谋雄七国似范蠡。不畏强权惩庄贾,岂惧燕晋退寇敌。难料凯旋受谗死,世代仁人为君泣”。(《悼y苴》)在这首诗歌中,人们抒发了对y苴不畏强权,忠耿贤良的崇敬之情。 司马y苴墓 由于田y苴功勋卓著,地位显赫又不善于逢迎,受到了许多当朝大臣的嫉妒,昏庸的齐景公黑白不分,是非不辨,将y苴撤了职,把他逐出宫廷。y苴郁郁不得志,最后终于“发疾而死”。y苴死后,他的后人将他埋在了齐国这块他曾经纵马驰骋,用鲜血保卫过的土地上。y苴墓深深掩埋着一代忠良,这块土地因曾有这样的贤良之才而自豪。先人不畏强权,报国爱民的行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y苴墓畔,回忆古人的悲壮业绩,怎不叫人陷入深思和怀念之中。
司马y苴墓齐国遗址
齐国遗址u20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