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海生(教授)的个人简介
谭海生,男,出生于1954年2月。主要从事方言、音韵、写作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基本内容
谭海生,男,1954年2月生。广东罗定人,现任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198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2 年至今在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
主要获奖:1995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获“广东教育学院首届十佳教师”称号。
主讲课程:《基础写作》、《写作专题研究》、《现代汉语》、《大学语文》。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方言、音韵、写作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在《切韵》性质、粤方言与中原汉语关系、写作语言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发表了独立的见解,已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一套中学语文教材,曾获学院科研贡献奖和优秀奖。
科研项目:参与省普教科研“九五”规划重点攻关课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研究,任“中文学科子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主要科研成果:
1、《一切多音: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一个设想》(独撰,学术研究2007年第5期)
2、《粤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汉通语――谨以此文纪念广州建城2222周年》(独撰,学术研究2008年第8期)
3、《[et]:广州方言中一个未被正式记录的韵母――兼论音译外来词对广州方言入声演变的影响》(独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错体比较:广州方言的一种特殊修辞方式》(独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中小学生写作用语应提倡华丽反对朴实》(独撰,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
6、《一个真实得近乎“赤裸”的背影――〈背影〉魅力新解》(独撰,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
7、《广州方言何以较完整保留入声》(独撰,惠州学院学报2009年2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