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保嘉的个人简介
史保嘉1971年出身于干部家庭,曾下乡插队。在1967―1970年,写有旧体诗词40余首,诗作在各沙龙中流传。1971年后,史保嘉在兰州当工人,在“五一六”运动中被审查,由于受到政治打击从此搁笔。简介
史保嘉出身于干部家庭,在文革中参加了北京师大女附中“四三派”,后成为“二流社”成员。在1967―1970年,写有旧体诗词40余首,诗作在各沙龙中流传。她处女作《临江仙》,因为表达了对文革运动的幻灭心态和人生喟叹,曾引起广泛共鸣,在北京中学生中广为流传。
写作背景
1968年夏天,她和女附中的两位学长戎雪兰、潘青萍一同混入水木清华……晚上则趁着清凉的夜色,或荷塘赏月,或秉夜长谈。有一次,她们还趁着月白风清潜入颐和园,她和戎雪兰并排躺在排云殿脚下一只平底大船的舱底,听微波拍岸,望斗转星移,推心置腹,海阔天空,人仿佛与山,与水,与风,与月融化在一起,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无我之境,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那时她十七岁。十七岁正是人的一生中的春天,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阶段。”当她们三人被工宣队隔离审查后,史保嘉仍然坚持写诗,她和戎雪兰在同一个时间要求上厕所,然后在厕所内悄悄互相交换诗作。
当时同史保嘉有过诗词交流的,还有师院附中、28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的旧体诗词爱好者。史这时开始在沙龙中享有诗名。史保嘉1970年赠诗戎雪兰:“笔伐四月识君志,戈枕三载赖师尊。”戎雪兰则回有七律一首:“芳凄草迷归路断,绿绮久损恐难弹。卷纸虽感君意暖,无奈岁月易温寒。灵旗空扬赤子絷,朱帘待秀正辛酸。去载玉关一掊土,胜似秋山枫叶丹。”
在1968年后,史保嘉和师大女附中的同学在哲里木盟扎鲁特旗香山公社插队期间写有《满江红?答友人》和《红花行》等,表现了她在内蒙古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对青春理想的执着追求。
史保嘉的《满江红?答友人》一词寄出后,唱和的人甚众,约有30余首,闰恒有“待来年再看史、青、兰,在谁家?”句,这些诗都已散失。1969年下半年,史从内蒙古经河南、甘肃、山西走串达五个月,回京后在几个朋友家轮流栖身,在圈子里成为中坚人物。当时,写有“满江红”答友人。
1970年史保嘉与师大女附中的戎雪兰、潘青萍、武嘉范、陶雒诵、张雷、孔令姚等人,以及男4中的赵振开、曹一凡、史康成,还有清华附中的仲维光、宋海泉、郑光召、甘铁生、刘满强、车宏生等形成一个圈子。1971年后,史保嘉在兰州当工人,在“五一六”运动中被审查,由于受到政治打击从此搁笔。
部分作品
《临江仙?记康宁的四条热带鱼》1967.11 史保嘉
剑头凤尾翩翩舞,清涟顾影婷婷。
静如秀玉动生莹,彩鳞多婀娜,锦鳃自含情。
杯中有水乐便在,何必逐浪平生?
龙门堪劝鲤兄明:似我非无志,终饰案头瓶。
《满江红?答友人》1968于哲盟
茫途疲旅,此去岂必重披挂。忆流年,三度昙花,往事烟霞。一别小园春秋梦,画中塞外今是家。欲浪迹三江寻故事,遍天涯。
断血戟,谱胡笳,弃长缨,赴蛮鞑。却人情依旧,足下难乏。兰草经年伴忠骨,诗魂几醉付黄沙。何须顾当年曾临海,雄关下。
《满江红?答友人》1970于北京
别来一载。晋中会,又值年残。喜重读,华章秀藻,韵简毫寒。无能信笔任沉浮,有劳俯拾责与赞。看志得意满文横溢,曾何难。
春秋史,付笑谈,血珠字,任千般。多才莫诧我,无意苦攀。躬耕未感天伦乐,凡心宁弃儒子冠。已秋风隔断归时路,是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