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赞宁的个人简介
释赞宁(公元919――1001年),《宋高僧传》的作者。祖籍渤海,隋末移居吴兴的清德县(今浙江境内)。俗家姓高,生于五代时期后梁贞明五年(公元919年)。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公元926――930年),他出家于杭州祥符寺,学南山《四分律》,为《毗尼》作注解,被人称为“律虎”。他博览群籍,三藏圣典,无不精通。吴越王钱椒对他十分敬重,任命他为两浙(浙东、浙西)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大师”。简介
释赞宁(公元919――1001年),《宋高僧传》的作者。祖籍渤海,隋末移居吴兴的清德县(今浙江境内)。俗家姓高,生于五代时期后梁贞明五年(公元919年)。后唐明宗天成年间(公元926――930年),他出家于杭州祥符寺,学南山《四分律》,为《毗尼》作注解,被人称为“律虎”。他博览群籍,三藏圣典,无不精通。吴越王钱椒对他十分敬重,任命他为两浙(浙东、浙西)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大师”。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钱椒人朝,赞宁亦随同前往。太宗赵灵久闻赞宁的名声,召他在慈福殿会见,并赐紫衣,封他为“通慧大师”,命入翰林院。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赞宁任右街副僧录。七年(公元982年),诏他编修《宋高僧传》。他领旨回杭州,用了七年时间,撰成《宋高僧传》三十卷。淳化二年(公元991年),赞宁任史馆编修。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掌管洛京(今河南洛阳)教门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被提升为汴京(今河南开封)右街僧录,主管教门公事。第二年(公元999年),进左街。咸平四年(1001)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赞宁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一生著有:诏修《宋高僧传》三十卷、诏撰《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著《内典录》一百五十卷、《外学集》四十九卷、《大宋僧文略》三卷、《四分律行事钞音义指归》三卷(已佚)、《舍利宝塔传》一卷、《护塔灵鳗菩萨传》一卷等。
在佛教史上,僧人当翰林,任史馆编辑,是很少见的。赞宁能任这些职务,而当之无愧,可见他是一位颇有文采的著作家。《皇朝类苑》卷五十九载;“僧赞宁,有文学,洞古博物,著书数百卷。王元之、徐骑省,疑则求质焉,二公皆拜之。” 《青箱杂记》卷一则称:“近世释子多务吟咏,唯国初赞宁独以著书立言,尊重儒术为佛事。故所著《驳董仲舒繁露》二篇,《难王充论衡》三篇,《证蔡邕独断》四篇,《斥颜师古正俗》七篇, 《非史通》六篇,……极为王禹元之所激赏”。可见他确是相当博学的。
赞宁籍贯考
大多论及赞宁籍贯的史籍和著作云其德清人(今浙江德清县) ,主要如下:
宋人①王禹 《小畜集》 卷二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 (以下简称 《文集序》 ) : “大师世姓高氏 ,法名赞宁,其先渤海人 ,隋末徙居吴兴郡之德清县。…… 母周氏以唐天v十六年 ,岁在己卯某月某日 ,生大师于金鹉山别墅 ,时梁贞明七年也。 ” [ 1 ] (卷20 ,P7)
宋人释宗鉴 《释门正统》 卷八: “渤海高氏 ,徙于德清。母周以梁贞明五年 ,生于金鹅别墅。 ” [2 ] ( P353)
宋人释元敬等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 “师名赞宁 ,姓高氏 ,其先世渤海人。天v中 ,师生于吴兴郡之德
清金鹅别墅。 ” [3 ] ( P24)
元人释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 卷一八: “沙门赞宁随钱王归朝 ,姓高氏 ,其先渤海人。唐天v中 ,生于吴
兴之德清金鹅别墅。 ” [4 ] ( P659)
明人吴之鲸 《武林梵志》 卷一: “宋僧统赞宁法师 ,姓高氏 ,其先世渤海人。天v中 ,师生于吴兴郡之
德清金鹅别墅。 ” [ 5 ] ( P277)
明人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 卷四: “赞宁塔:赞宁 ,高氏 ,德清人。 ” [6 ] ( P46)
清人吴任臣 《十国春秋》 卷八九: “僧赞宁 ,本姓高氏 ,其先渤海人 ,隋末徙居德清县。 ” [7 ] ( P1287)
日本释行诫 《僧史略序》 ② : “赞宁 ,姓高氏 ,其先渤海人。 ” [8 ] ( P234)
四库馆臣 《笋谱提要》 : “赞宁 ,德清高氏子。 ” [9 ] ( P1543)
民国喻谦 《新续高僧传四集》 卷六 《宋京师左街天寿寺沙门释赞宁传》 :“释赞宁
人。 ” [ 10 ] ( P944)
由上可知 ,赞宁祖先隋末从渤海徙居德清 ,而且他出生在德清 ,所以籍贯为德清无疑。
赞宁生卒年考
生年问题 ,有确切记载的有 《文集序》 : “大师世姓高氏 ,法名赞宁 , …… 母周氏以唐天v十六年 ,岁在己卯某月某日 ,生大师于金鹉山别墅 ,时梁贞明七年也。 ” [ 1 ] (卷20 ,P7)
王禹是赞宁的深交朋友 ,他们交往比较频繁 ,对赞宁生年应当清楚 ,所以记载可信度高。唯其如此 ,此处还是出现了小错误 ,即天v十六年 ,岁在己卯是梁贞明五年(919 年) , “鹉” 应为 “鹅” ,所以 《释门正统》 卷八:“母周以梁贞明五年 ,生于金鹅别墅。 ” [ 2 ] ( P212)
后人基本持此说。
至于卒年 ,则众说纷纭 ,这里还需指出 ,与之紧密相关的赞宁寿龄是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说:
其一 ,至道二年(996 年)卒。
《佛祖历代通载》 卷一八: “至道二年 ,示寂 ,葬龙井坞焉。 ” [4 ] ( P659)
《武林梵志》 卷一: “至道二年 ,示寂 ,葬龙井坞。 ” [5 ] ( P277)
《僧史略序》 : “至道中 ,示寂。 ” [ 7 ] ( P234)
《笋谱提要》 : “至道二年卒。 ” [9 ] ( P1543)
以至道年卒者,实未核查文献。首先需言明 ,至道年(995~997 年)在咸平年(998~1003 年)前。不仅《文集序》 提到 “今上咸平元年 ,诏充右街僧录” [ 1 ] (卷20 ,P8),而且赞宁在自己的大作 《宋高僧传后序》云: “咸平初承诏入职东京右街僧录 ,寻迁左街。 ” [16 ] ( P957)
《大宋僧史略》 卷上[8 ] ( P235)、 卷中[8 ] ( P241)、 卷下[8 ] ( P248)之后都有: “咸平二年重更修理” 。所以 ,那些主要基本材料都有言赞宁在至道之后咸平年间的活动 ,发生此误大不应该。
其二 ,咸平二年(999 年)卒。
《释氏稽古略》 卷四: “己亥咸平二年春二月 ,东京左街僧录史馆编修主管教门公事通慧大师赞宁归寂 ,
寿八十二。三月 ,葬全身于天寿寺。己巳仁宗天圣七年 ,宁曾孙宗盛启塔荼毗之 ,收遗骸舍利 ,归葬钱塘故
里。 ” [ 11 ] ( P861)
《释氏稽古略》 引自 《钱塘塔记》,此记不存 ,关于可信度问题 ,在考证籍贯时 ,就已提出。所以此条有二
误:第一 ,关于卒年和寿龄 ,可能误解了 《文集序》 : “大师年八十二 ,视听不衰。 ” [1 ] (卷20 ,P9)
只见前 ,不见后。
视力好、 听力好 ,说明身体还建康 ,应当不是卒于八十二。 《文集序》 言及最后准确年为咸平元年 ,因此可能臆断为卒于咸平二年。第二 ,葬地问题。宋人多言葬于钱塘龙井坞,而 《释氏稽古略》 言葬于天寿寺 ,虽然是后来才归葬 ,但此说还值得商榷。因为这里还涉及到赞宁是卒于东京还是杭州的问题 ,不在此文范围之内 ,暂不考证。
其三 ,咸平四年(1001 年)卒。
宋人释志磐 《佛祖统纪》 卷四四: “四年五月 ……,史馆修撰左右街僧录赞宁亡。 ” [17 ] ( P402)
《释门正统》 卷八: “三年 ,迁左街参政。…… 明年二月 ,示寂故里 ,葬钱唐龙井坞。 ” [2 ] ( P212)
明人释心泰 《佛法金汤编》 卷一一: “咸平四年 ,史馆修撰左街僧录赞宁亡。 ” [18 ] ( P419)
陈垣先生 《释氏疑年录》 卷六 “赞宁” : “宋咸平四年卒 ,年八十三。 ” [ 19 ] (卷六 ,P9)
其四 ,寿八十四。
宋人释文莹 《湘山野录》 卷下: “僧录赞宁有大学 ,洞古博物 ,著书数百卷。……太宗欲知古高僧事 ,撰
《僧史略》 十卷进呈,充史馆编修 ,寿八十四。 ” [20 ] ( P46)
宋人江少虞 《事实类苑》 卷四七、 明人董斯张 《吴兴备
志》 卷二八等引此条。
其五 ,咸平五年(1002 年)卒 ,寿八十五。
此说乃日本学者牧田谛亮在其论文 《赞宁与其时代》 中 “赞宁的生涯” 中所持 ,云: “生于贞明五年(919年) , …… 于咸平五年(1002 年)以八十五岁高龄 ,于杭州祥符寺示寂” [21 ] ( P363),这样算来也是八十四岁 ,而不是八十五 ,所以和第四说一样。由于没有指出文献依据 ,所以不知何据。
第一、 二种说法已经否决 ,那么赞宁卒年是何时和寿龄究竟多少呢 ? 笔者认为应以陈垣先生观点即第
三种说法为正确。陈垣先生在标注云: “ 《西湖高僧事略》 云: u2018咸平初加右街僧录 ,至道二年卒。 u2019 至道实先于咸平, 《事略》 误。 《四库笋谱提要》 乃因之。 《稽古略》 作咸平二年卒 ,年八十二。今生年据王禹撰 《通慧大师文集序》 , 《小畜集》 二十 ,卒年据 《释门正统》 八。按 《小畜集》 四部丛刊本此序适阙前页 ,武英殿聚珍本亦颇有误字 ,如谓 u2018唐天v十六年己卯生 ,时梁贞明七年也u2019,七年当作五年。又谓 u2018故相文贞公悬车之 ,明年年七十一 ,思继白少傅九老之会 ,得旧相吏部尚书宋琪年七十九 ,左谏议大夫杨徽之年七十五 ,郢州刺史判金吾街仗事魏丕年七十六 ,太常少卿致仕李运年八十 ,水部郎中直秘阁朱n年七十一 ,庐州节度副使武允成年七十九 ,太子中允致仕张好问年八十五 ,大师时年七十八 ,凡九人焉。文贞公将燕于家园 ,形于绘事 ,以声诗流咏播于无穷。会蜀寇作乱 ,朝廷出师 ,不果而罢u2019,文贞谓李P ,蜀寇谓李顺 ,P以淳化五年致仕 ,明年师七十七 ,非七十八也。然 《宋史李P传》 述此事亦谓 u2018时吴僧赞宁年七十八u2019,则误由来久。此序未知撰于何年 ,惟云 u2018今九老之中 ,李、 宋、 杨、 魏、 张已先逝矣。大师年八十二 ,视听不衰u2019,据 《宋史》,李P、宋琪并至道二年卒 ,魏丕咸平二年卒 ,杨徽之咸平三年卒 ,此序当作于三年庚子时 ,师正年八十二也。 ” [ 19 ] (卷六 ,P9)
陈垣先生对于赞宁生卒年考证精当 ,依据 “今九老之中 ,李、 宋、 杨、 魏、 张已先逝矣。大师年八十二 ,视听不衰”,以已逝五人当中有记载最后卒的杨徽之卒年确定王禹写 《文集序》 时间 ,抓住关键。 《李P传》卷 《宋史》 卷二六五本传 , 《宋琪传》 见 《宋史》 卷二六四本传 , 《杨徽之传》 见 《宋史》 卷二九六本传 , 《魏丕传》见 《宋史》 二七本传 ,张好问无传。陈垣先生云 “卒年据 《释门正统》 八” 。笔者以为 ,据 《佛祖统纪》 卷四四应当更恰当些。因为同卷释志磐有云: “述曰:道法师序 《僧史略》 称: u2018内翰王公抵排释氏 ,过于韩子 ,而独于宁通慧推服之不暇 ,盖其学行才识有可取也。 u2019 今观 《小畜集》,其修 《僧史》 则赠以七言 ,撰 《圣贤录》 则贺以五言,归葬钱唐则志其墓 ,所著内外集则冠以序 ,而于通论之作 ,赞之以书。且盛称其驳董、 难王、 斥颜、非史历、 诋诸家自周秦已来未之见 ,是知王公之于通慧不敢排以佛 ,而独有取于学识之高 ,可谓能诚服矣。至于通慧道德之盛,则王公未学 ,不足以知。非如梁敬之之知荆溪 ,柳子厚之知重巽也。 ” [17 ] ( P402)
可知释志磐时 , 《小畜集》 存有现在不存的 “墓志铭” 、 “赞之书”,这些资料想必作者都有亲见 ,可信度比较高。释志磐之前是存有 《赞宁墓志铭》,南宋释法道绍兴十四年撰 《重开僧史略序》 : “余尝读王公禹文集 ,有赠僧录通慧学公诗。…… 欧阳文忠公亦录王内翰宁僧录元夜观灯嘲谑之言 ,有秦郑不爱未坑之语。王又述宁之墓志 ,则有心慕诚服之意。叙宁有文集一百七十卷 ,见行于世。王之毁僧破佛 ,蜂虿枭獍 ,吠尧弹凤 ,天下皆知矣。独于通慧友爱相师 ,赋诗述铭,以褒美之 ,何也 ? 盖通慧学行才识兼类相求 ,自相友爱耳。 ” [7 ] ( P234)既然确定了王禹撰写了 《赞宁墓志铭》,那么我们就能否定日本学者牧田谛亮 “咸平五年卒” 或 “八十四岁”之说。据 《宋史》 卷二九三 《王禹传》 : “王禹 ,字符之 ,济州巨野人。……(咸平)四年 ,州境二虎斗 ,其一,食之殆半,群鸡夜鸣 ,经月不止 ,冬雷暴作。禹手疏引 《洪范传》 陈戒 ,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驿劳问 ,醮禳之 ,询日官,云: u2018守土者 ,当其咎。 u2019 上惜禹才 ,是日 ,命徙蕲州。禹上表谢 ,有 u2018宣室鬼神之问 ,不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止期身后之语u2019 。上异之 ,果至郡 ,未逾月而卒 ,年四十八。 ” [ 22 ] ( P9799)王禹在咸平四年卒 ,如果赞宁是咸平五年卒或八十四岁 ,何来撰写墓志铭之理 !
综上所述 ,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地说 ,赞宁生年为梁贞明五年(919 年) ,卒年为宋真
宗咸平四年(1001 年) ,寿龄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