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拉森

时间:2024-01-08 15:47:17编辑:小蔡

斯蒂格·拉森的个人简介

斯蒂格·拉森,瑞典推理小说家,从2001年开始撰写“千禧”系列小说,2004年完成三部曲后,竟不幸于2004年11月因心脏病突发辞世,来不及看见首部曲《龙文身的女孩》在2005年出版,以及此系列小说售出全球超过34国版权、轰动全欧的盛况。

斯蒂格·拉森 - 人物简介

斯蒂格·拉森(Stieg Larsson,1954-2004)瑞典作家与新闻记者。曾任职瑞典中央新闻通讯社TT,并于工作之余投身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1995年,他创办了Expo基金会,并自1999年开始担任基金会同名杂志主编。由于他长期致力于揭发瑞典极右派组织的不法行动,多年来一直受到程度或轻或重的死亡恐吓与威胁。这部小说中总是积极捍卫社会正义、不求个人名利的男主角,几乎就是拉森本人的化身。

拉森从2001年开始撰写“千禧”系列小说,2004年完成三部曲后,竟不幸于11月因心脏病突发辞世,来不及看见首部曲《龙文身的女孩》在2005年出版,以及此系列小说售出全球超过34国版权、轰动全欧的盛况。随着二、三部曲的出版,“千禧”系列引爆阅读热潮,雄踞欧洲各国畅销书排行榜,且畅销不坠。此外,《龙文身的女孩》在2006年夺下北欧犯罪小说协会最佳犯罪小说玻璃钥匙奖(Glass Key Award);2008年,“千禧”系列三部曲《空中的城堡》 (暂名)再度夺下玻璃钥匙奖。拉森打破纪录,成为瑞典有史以来第一位两度获颁该奖项的作家。2008年2月,拉森并入选英国《每日电讯报》“一生必读的五十位犯罪小说作家”。二○○九年,拉森被选为“欧洲最具冲击力十大畅销小说家”,在榜单上排名超过丹·布朗与《暮光之城》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居于首位。

斯蒂格·拉森是Expo的创始人之一,Expo是一个民间研究基金会,其宗旨很简单:维护民主及言论自由,反抗纳粹主义、反犹主义、极右主义和社会上各种极权主义运动。该基金会并不致力于党派政治。其成员范围极广,从年轻的保守派到锐意改革的共产党人,都必须撂下各自的政治包袱,才能加入Expo。

斯蒂格·拉森 - 人物经历

斯蒂格·拉森在瑞典是一位“左派”记者,在空余时间特别是夜不能寐的北欧漫漫长夜,他开始写起了小说。直到2004年,一家瑞典出版商才开始对斯蒂格·拉森的作品感兴趣。那年4月,瑞典还在漫长冬天之中,默默无闻的拉森终于将小说卖给了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出版社。在那年夏天完成“千禧年”三部曲最后一部写作之前,拉森交出了前两部的手稿。但仅几个月后,斯蒂格·拉森还来不及看到自己的小说出版,就因心脏病去世,年仅50岁。拉森去世后,他作品受到的戏剧性命运却是任何一位作家梦寐以求的。三部曲一本本出版,仅仅在瑞典就卖出了300万册,其销量在欧洲很快超过了丹·布朗和斯蒂芬·梅尔。小说目前在全世界42个国家卖出了2200万册,内地简体版也刚出了第一部《龙文身的女孩》,三部曲带来的版税超过3000万欧元。之后,小说第一部《龙文身的女孩》电影版在欧洲上演,最近又传出大卫·芬奇计划将小说改编成好莱坞电影版,布莱特·皮特和约翰·邓普都争着演主角布隆维斯特。
“千禧年”三部曲畅销全球的同时也带来滚滚财富,这个时候老套的故事又重演了。“我们想:假如我们足够幸运的话,小说将来会在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发行。”作家的同居伴侣爱娃回忆说。“我们的计划是,第一本书的收入也许够我们偿还购买海边度假别墅的贷款,而后面六七本书的收入就会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去。”如今爱娃和作家的父亲、兄弟产生了遗产纠纷。根据瑞典法律,由于拉森和爱娃只是同居关系没有结婚,而拉森在去世前也没有立下遗嘱,所以爱娃没有权利继承拉森的遗产。纠纷至今还未了结。

斯蒂格·拉森 - 写作风格

关于“千禧年”系列小说
――我是在2001年开始写作。我写书是为了消遣。90年代以来,我就有一个考虑很久的念头。在TT(瑞典中央通讯社)工作的肯尼斯·A.和我在一起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写一部关于双胞胎老侦探的小说。这件事非常有趣,这两个双胞胎侦探眼下已经45岁了,面临着人生中最后一个秘密,我们俩商议,该如何来描述他们的故事。这是我写作“千禧年”系列小说的灵感来源,但两者在内容上并不一样。

――实际上,我是从《长袜子皮皮》那儿获得构思上的启发的。我会想,她到了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她长大成人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会叫她什么呢?反社会者?问题小孩?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她和别人不一样(或者说,她不像其他人,她并不看好这个社会。)我把她融入到莉丝·萨兰德――25岁,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个人物身上。她不了解任何人,没有任何社交能力。

――然后得给她安排一个对手。这个人就是卡尔·麦可·布隆维斯特,45岁,记者。工作勤奋,能干,正直,在自己创办的一家名叫《千禧年》的杂志社工作。小说情节围绕着杂志社以及没有多少自己的生活的莉丝·萨兰德。
――此外还有许多人物,很广泛的群体。我设置了三个不同的集团。一个是《千禧年》杂志社,拥有六个员工。很多幕后小角色没有登场说话,但以他们的方式影响着情节的发展。这个集团不是封闭的。然后就是米尔顿安保公司,这是一家私人性质的安保公司,由一个克罗地亚人领导。再就是一群警察,他们也是重要人物。

直到第三本书出来,所有的线索才汇集在一起,然后你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但三本书都是独立、完整的故事。各有各的内容情节。在一般的侦探小说里,你是看不到故事在下一本书里的发展结局。但在我的书里,你能看到。
关于侦探小说的写作:
――一生都在看侦探小说。在中央通讯社工作时,我每年都会写两篇专栏文章,在夏天和圣诞节时。一到那时,我就会列出五本最佳犯罪小说。我宣传过的作家包括莎拉·帕勒斯基,薇儿·麦德米,伊丽莎白·乔治,米涅特·沃尔特斯。说来也怪,我热衷的侦探小说作家几乎都是女性。我知道这些侦探小说中的什么东西刺激着我。通常是一两个人物,但他们并不描述外界社会的人和事。

――写侦探小说很容易,比写一篇5000字的文章还更容易,毕竟写文章必须百分之百正确。办《Expo》杂志就绝不能出错,否则会被起诉,受到攻击。

――写侦探小说就是在写通俗文学,是为了娱乐。主要不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也不追求经典,正统。众所周知,犯罪小说就目前最流行的娱乐形式之一。当然,我也会在小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斯蒂格·拉森 - 代表作品

《龙文身的女孩》

就悬疑的设置而言,拉森未必能超过丹·布朗《达芬奇密码》 ;就小说的叙事技巧和文学语言来说, 《龙文身的女孩》也远远不如保罗·奥斯特的《幻影书》。但拉森批判社会的锋芒、对现实的人文关怀,要强于前两者。

小说的主角是《千禧年》杂志的撰稿人布隆维斯特,一个富有正义感,对投机倒把深恶痛绝的自由记者。他撰写了一篇揭露富商温纳斯壮开皮包公司诈骗政府资金的稿件,因引用资料不实而受到了对方的起诉。败诉后,布隆维斯特面临三个月的刑期,但这时他却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委托。昔日产业大亨亨利·范耶尔找到他,希望他调查一桩四十年前的悬案。

四十年前在范耶尔家族所居住的赫德比岛上发生了两起意外。第一起意外是赫德比岛与外界的唯一通路,一座铁桥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一整天内没有人可以走出岛屿,也没有外人可以进入岛屿。而第二个意外,亨利·范耶尔最心疼的侄女海莉却在赫德比岛处于密室状态的这一天内神秘失踪了。海莉失踪后,亨利动用了大批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在排除种种可能后,仍旧没有发现海莉的行踪,甚至是她的尸体。所以在亨利看来,海莉肯定已经死了,但这个事件就像一个幽灵一样折磨了他四十年。更可恶的是那个杀害自己侄女的“凶手”,每年会寄一副和当年海莉送给自己礼物相同的压花来折磨自己。于是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尝试着破解这个悬案。

本来就处于人生低谷的布隆维斯特打算拒绝这个委托。但亨利并没有要求他一定要有所结果,只要努力就行。并且答应在合约到期后,送一份特殊的“礼物”给布隆维斯特。于是布隆维斯特接受了这个委托。

另一方面,古怪的保全公司调查员伊莎贝尔·莎兰德无意中卷入了这个案件的调查。亨利曾委托保全公司对布隆维斯特的背景进行调查。负责调查的就是莎兰德。莎兰德敏锐的观察力引起了引起了布隆维斯特的注意。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负责这个案件。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海莉的失踪事件并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这其中涉及了范耶尔家族的历史。根据海莉留下的部分线索,他们甚至找到了一个四十年来从未被人发觉,根据圣经来进行比拟杀人的连环杀手

斯蒂格·拉森 - 人物评价

很难想象,作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地区之一,北欧却在源源不断地出产着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罪案小说。然而,这里冰天雪地的环境与推理小说的阴冷气氛近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北欧作家们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使他们笔下的罪案故事往往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社会小说。他们通过谋杀、虐待、毒品、腐败和种种政治阴谋所揭露的社会问题,莫不具有现代性和普遍性,因而可扬欧洲大陆的批判文学之长,补重情节、轻社会的英语推理小说之短,风行英美并走向世界也便不足为奇了。
从手法上看,北欧推理小说风格独特,往往杀人不见血,打人不见伤,暴力描写十分谨慎(也许电影中略有强化),而更多延续本地区百余年来的社会批判传统。以拉森的作品为例,即长于从罪案调查入手,转而揭露瑞典当代社会中的女性歧视、道德瓦解、法律不公、媒体无能,以及大资本家的伪善与堕落。
北欧作家卡米拉·拉克贝里说,北欧推理小说家们都要大大地感谢拉森,没有“千禧”的成功,他们断不会有今日的国际盛名。拉森本人是不折不扣的行动主义者,其主人公与他本人的人生轨迹多有相合。他曾创办了瑞典的反法西斯组织“曝光”(Expo)及其同名杂志,以“揭露种族主义和极权主义组织及其动向”为己任。他生前自称,多年来始终受到极右翼组织的死亡威胁,故而他猝死后,一度有传言,指其死亡或为政治谋杀,警方最终排除了上述怀疑。
亨宁·曼克尔无疑是瑞典推理小说的教父,自1991年出版《无脸杀手》以来,他以其沃兰德系列的成功,不仅奠定了当代北欧推理小说的社会批判特色,亦将这一流派逐步推广至整个世界。沃兰德乃瑞典小镇警探,婚姻失败,与父亲和独生女儿的关系亦矛盾重重。他酗酒,喜爱垃圾食品,不爱运动,苦于糖尿病,不断对自己警察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在曼克尔笔下,沃兰德的人生遭遇和所经手的罪案,显然并非仅仅出于个体的失败,而往往源于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像拉森一样,曼克尔也是活跃的左翼分子,年轻时就积极投身于街头抗议,反对越南战争,反对葡萄牙镇压非洲独立的殖民地战争,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就在一个月前,他参加了一个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前往加沙地带运送物资,结果在地中海国际水域遭到以色列军队突袭,多人死伤,曼克尔亦遭以军逮捕,短暂扣押后被驱逐。
从拉松和曼克尔身上,可以看到,这些畅销小说家们过着远为严肃和积极的人生。他们将自己对罪恶的思考、对社会的批判与一种流行了一百余年的文学体裁相结合,不仅光大了正义,鞭挞了丑恶,对罪案文学本身亦有极大的提升。

斯蒂格·拉森 - 遗产争议

拉森遗产引起三方争端
过世瑞典作家,红遍全球的《龙文身女孩》作者斯蒂格·拉森并非只有“千禧年”三部作品。但这些作品现在还不会示人,因为他的伴侣、亲属与他的单位还在就其手提电脑中手稿的所属权争议不休。
拉森2004年去世,留下的遗产包括和伊娃共处多年的公寓,因没有遗言,他的作品所有权归属他的父亲和兄弟。但是,伊娃拥有半个公寓的产权,其中包含着拉森的手提电脑,目前,围绕着电脑中拉森的其他作品所有权,伊娃、拉森父亲以及拉森此前的单位Expo杂志之间始终争议不休,未能取得和解。
此前,有人猜测,拉森电脑中可能还包括多达6本作品的提纲,但伊娃表示,只要拉森电脑属于她,她就不会出版它们。不过,她目前正在写一本与拉森有关的传记。

斯蒂格·拉森 - 人物轶事

斯蒂格·拉森:又一个“波拉尼奥

一个中年男人,没有任何小说出版记录,死前交出惊悚小说“千禧年”三部曲。死后,他成为超级明星。他就是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他在死后获得的名声,这些年也许只有智利作家波拉尼奥可以媲美。拉森死于2004年,波拉尼奥于2003年去世。
虽然是类型小说,但“千禧年”三部曲充满着政治和道德说教,批判大企业腐败、纳粹主义的遗毒、针对妇女暴力和对新闻业干涉等社会问题。小说《龙文身的女孩》中的“龙文身的女孩”萨兰德的灵感源于长袜子皮皮,作家在唯一一次访谈中曾说:“我是从《长袜子皮皮》那儿获得构思上的启发的。我会想,她到了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呢?她长大成人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人们会叫她什么呢?反社会者?问题小孩?对这个社会的看法,她和别人不一样。我把她融入萨兰德这个人物身上。她不了解任何人,没有任何社交能力。”
就算在小说红遍全球之后,斯蒂格·拉森的“粉丝”对他的了解依然知之甚少。斯蒂格·拉森在瑞典是一位“左派”记者,在空余时间特别是夜不能寐的北欧漫漫长夜,他开始写起了小说。直到2004年,一家瑞典出版商才开始对斯蒂格·拉森的作品感兴趣。那年4月,瑞典还在漫长冬天之中,默默无闻的拉森终于将小说卖给了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出版社。在那年夏天完成“千禧年”三部曲最后一部写作之前,拉森交出了前两部的手稿。但仅几个月后,斯蒂格·拉森还来不及看到自己的小说出版,就因心脏病去世,年仅50岁。拉森去世后,他作品受到的戏剧性命运却是任何一位作家梦寐以求的。三部曲一本本出版,仅仅在瑞典就卖出了300万册,其销量在欧洲很快超过了丹·布朗和斯蒂芬·梅尔。小说目前在全世界42个国家卖出了2200万册,内地简体版也刚出了第一部《龙文身的女孩》,三部曲带来的版税超过3000万欧元。之后,小说第一部《龙文身的女孩》电影版在欧洲上演,最近又传出大卫·芬奇计划将小说改编成好莱坞电影版,布莱特·皮特和约翰·邓普都争着演主角布隆维斯特。
“千禧年”三部曲畅销全球的同时也带来滚滚财富,这个时候老套的故事又重演了。“我们想:假如我们足够幸运的话,小说将来会在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发行。”作家的同居伴侣爱娃回忆说。“我们的计划是,第一本书的收入也许够我们偿还购买海边度假别墅的贷款,而后面六七本书的收入就会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去。”如今爱娃和作家的父亲、兄弟产生了遗产纠纷。根据瑞典法律,由于拉森和爱娃只是同居关系没有结婚,而拉森在去世前也没有立下遗嘱,所以爱娃没有权利继承拉森的遗产。纠纷至今还未了结。
而更多人傍着斯蒂格·拉森出名,拉森在Expo的工作伙伴巴克希从1992年起就认识了拉森,他最近也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我的朋友斯蒂格·拉森》 ,在做这本书里他说拉森在瑞典新闻界并非是一个重要人物,这一言论在瑞典引起了相当大争议。“许多人都很生气,他在瑞典成了国宝。”不过与另一个观点比起来,巴克希的言论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拉森早年的同事赫尔伯格相信,拉森根本就没才能完成“千禧年”三部曲。赫尔伯格当年也在TT新闻社工作,那个时候拉森仅仅是一名图片设计师。赫尔伯格负责为拉森的一些文字做编辑校对工作,“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写作训练。到处都是差错,从文字到语法。”“写作需要一点天分,依我看他根本没能力写小说。”

斯蒂格·拉森 - 相关新闻

2010年7月1日周四晚间21:00――22:00 《品味书香》之“好书大家读”,主持人鲁晋与您一起分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的小说《龙文身的女孩》。

悬疑小说对于好奇心强的读者来说,是抵挡不住的诱惑,《龙文身的女孩》便是如此。这部小说被作家麦家称为“密室犯罪小说”,它好似一个大浪卷来,将读者吸进去。在欧洲畅销书排行榜上,瑞典记者拉森凭借处女作《龙文身的女孩》超越了丹·布朗,这样的成绩,的确有蛊惑力,我想,之所如此迫切的打开这本书介绍你,也和这有关。

上一篇:施珍美

下一篇:邱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