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解元的个人简介
国画家史解元1949年生于江苏宜兴官林镇的一个教师之家,自幼酷爱书画和古典文学。16岁时即有美术作品入展于江苏省美术馆。60年代末开始学艺,主攻中国画,擅长写意山水、花鸟,兼习书法。尤以“江南水乡”等题材为其特长的画作:清静旷远、水墨淋漓、灵秀律动,讨人喜爱。有多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和外国艺术团体收藏。并有作品获《第四届特奥会全国书画艺术大展》银奖;《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入选、入展、获奖;《江苏省美术作品展》银奖。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常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溧阳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溧阳市国画院艺术顾问。
艺术生涯
"奇曲人生“。因家境贫寒,他9岁时离开父母跟随外公、外婆在江苏溧阳长大。源于家庭熏陶及从小兴趣爱好,古典名著及小人书上的人物画,曾是他临摹的范本。小时候,他常喜欢到溧阳电影院旁的小巷子里去溜达,那儿的小人书摊是吸引他经常去的好地方,五颜六色的,尤其是书上那些古代驰马扬尘、挥戈舞箭、格斗沙场的将士,其英俊萧洒、威武雄壮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他,夜里做梦也想着,默记着,喜欢在纸上涂鸦。有一趣事让他记忆犹新:读小学三年级的一天,老师上课在讲算术,他无兴趣听,心思着那张捡来的爱不释手的洋牌,上面有漂亮的古代人像,于是他悄悄地拿出一张纸,对着洋牌埋头认真地描摹,描着描着,忽然,感觉教室里静悄悄,鸦雀无声,不对,他猛一抬头,只见全教室的同学都回头看着他,老师也站在他旁边看着他描摹,他慌乱地收起画幅,站起身来,羞得满脸通红。也许是上代遗传;也许是老天爷有眼,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国画大师李可染云:“可贵者胆”。“文革”期间,老师与同学都忙于写大字报、上街游行、参加宣传队。而作为在溧阳城里已小有名气的他,常常被邀请到街道、工厂、学校,去画壁画:在微弱的路灯光映照下,爬上脚梯板,在墙上挥毫泼彩,画“大海航行靠舵手”、“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红太阳”之类的大幅油漆宣传画。十几岁的他,胆子大,兴趣浓,干劲足,似乎有使不完的激情,往往画到深夜也不觉得累。居委会主任送来热腾腾的葱饼和香喷喷的烤山芋,忙了大半夜的他吃得好香啊。
1968年,他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插队务农,一直不弃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回忆那几年“知青”生涯,终身难忘:作为在城里长大的他,每天下地劳动回家,双手被锄柄磨满了血泡,他咬牙忍住,回到家还要做饭洗衣,来不及,往往冲一碗酱油汤下饭,有时,饭锅上蒸一碗豆饼酱(炸过油的黄豆饼,塞在稻草堆里浇点水让其发霉后取出一块放在碗里,浇一点菜籽油,再放些盐在饭锅上炖熟)算是好菜了。“知青”生活很艰苦,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绘画,在劳累过后,经常以画画来放松自己。田头劳动间隙,同伴们聚在一起聊天,他为大家画速写。《老牛犁耕》、《丰收季节》、《田头欢歌》、《喜送公粮》、《霜晨》等,这些鲜活清心的题材都成为他速写本上的第一手资料。在乡下他当过代课老师、粮油加工厂工人、开发沙河水库工地报导员。后来“知青”上调,他当过农资公司营业员、仓库保管员、轮船机舱操作工、业务科物价员。尔后又调到市供销合作总社当信息刊物编导员等。
”持之以恒“。八十年代,他常与溧阳城里长他好几岁的知名书画家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被邀请去商店、学校、酒店、工厂、招待所等单位,帮助布置环境,主要是以书画作品美化橱窗、店堂、会议室、办公室、画廊等,他经常在墙上、板面上绘制大幅山水画和装饰画等。此外,有时还被邀请为有关单位、门店书写金字招牌和匾额。
五十多年来,他持之以恒,抓住业余点滴时间,勤奋攻读,醉心于笔墨。起初从《芥子园画谱》入手;临摹石涛、黄宾虹、范宽等人名作,又学陆俨少之青绿;张大千泼彩、泼墨;刘海粟之雄奇;宋文治之清秀。一步一个脚印,以至在创作的画幅中看到传统的规矩,读到名家的风范,体会到现代的意趣,领略到修炼的成果。
他有一方闲章,即“心画”,印如其人,多年来,他把绘画当作生命的倾诉,当作价值的体现,当作心泉的喷发。他还有一方闲章,叫“依样”,印痕形似一只葫芦,其寓意为“依葫芦画瓢”或“依样画葫芦”;“葫芦”含吉祥、聚宝之意;作为艺人,永远要保持谦虚好学的精神。人生苦短,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中国画,你必须熟悉和尽可能精通:书画史论、古典诗文、民间戏曲、音乐舞蹈、体操武术、民风习俗、民间工艺、少数民族、佛教、道教、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深入生活,深入百姓,紧跟时代。这样,你的视野才能拓宽,作品题材才丰富,才有新意,才有感染力。才能寓情寓诗、面貌清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视觉要求愈来愈高。为此,“依样”这方印章他常喜欢用于画面上,一方面有吉祥喜庆之含义,讨人喜欢;另外,告戒自己在修炼中要不断吸收同道者的长处及亮点,拜高手为师,方能学到东西,得以不断提高。
“艺无止境”。他抓住一切机会从多渠道先后看到过文徵明、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蒋兆和、李苦禅、八大山人、程十发、唐云、陆俨少、吴作人、吴冠中、傅抱石、宋文治、陈大羽、刘海粟、吴青霞、谢稚柳等艺术大师的真迹。尤其是那次在无锡博物院落成开张观看到了徐悲鸿大师几十幅真迹,既有大幅面油画,又有小幅的素描;既有国画,又有油画;既有山水、人物,又有花鸟、走兽。开阔了艺术视野,拓展了美术知识,感受颇深。同时,也注重接触有真正艺术才华的同道人。七十年代末,他在本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利用两年暑假时间,分别跟随南京著名画家:钟国刚、张连生先生学习素描和水粉画。钟老师教导之深:他不但为人温纯亲和,而且素描线条细腻、结构严谨。而张老师生性豁达、洒脱。为此他豪放泼辣的油画笔能和灵动自由的写意巧妙地结合起来;静物写生,对色彩的熟练把握和意境营造之手法也许更能体现他的个性。他还有幸接识到著名画家莫静坡先生,与其交谈、观其作画。其娴熟的行笔,多变的手法,贴切的画论,使他受益很多。2014年5月23日,他参加全国第三届史氏书画家联谊会,笔会上他与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史殿生先生合作了一幅国画――《湖畔春潮》。长安书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史永哲先生也同在一起笔会上。2014年10月26日,他应邀参加“首届太和之约中国书画艺术高峰论坛”活动,与中国军事博物馆著名雕塑家刘林先生(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大厅的大型汉白玉毛主席雕像就是他的作品)相识,同住在一个宾馆,促膝谈心,受益颇多。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原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阮荣春为他书写了“史解元山水画集”和“史解元山水画展”的题款。
“书画同源”。他认为要画好中国画,必须修炼“画外功夫”。首先,注重练习书法,拜家乡书家为师,挤一点时间临写著名碑帖。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孙过庭书谱”就通篇临写了几十遍。他深有感触地说:“练过书法的人画中国画就是不一样”。“山水画中的中锋行笔、线条勾勒最能体现书法功底,要一波三折、有势有力,才不呆板。”一幅中国画佳作,往往与画面上的题款、字体、章法密切相关。此外,他先后接识了著名紫砂壶艺术大师汪寅仙、徐秀棠,尤其是徐大师精湛的的紫砂人物雕塑神彩奇异,与其交谈和观其制作,拓宽了艺术视野。七十年代末,他有幸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了著名艺术家闵慧芬的二胡演奏――《二泉映月》,留下了深刻影响。九十年代,江苏溧阳天目湖建造“状元阁”,溧阳土管局主管发公告,征集“状元阁”书法题字。史解元题写的行书“状元阁”,在电影院经公众公开无记名投票评选获得第一名。后邀请他题写了“读书台”石刻匾额,永久保存在天目湖“湖里山公园景区”。
“画外功夫”。他还自己动手篆刻,有两方自己的姓名印,都是自己精心所刻,感觉比较满意。此外,在机关上班时,他负责信息刊物编辑。80年代,《溧阳日报》上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他撰写的文章,有散文、通讯、评论、杂谈、游记、见闻等,当时,连续8年被《溧阳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被“溧阳人民广播电台”评为全年用稿百篇以上优秀通讯员。工作之余,常常抓住社会上所见趣闻,顺手涂鸦几幅漫画递给家乡地方报选用,那几年,《溧阳日报》上经常能见到他的富有情趣的漫画作品。他还有一个习惯:画画前总喜欢听一段轻音乐或好听的民歌,这样有助于灵感的发挥。一九九三年,溧阳举办“首届茶叶节”。邀请到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李谷一、耿莲凤、毛阿敏等来溧演出。通过戏馆子朋友介绍,他与蒋大为先生相识,并合影留念。在于其交谈中,知悉他也热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他说:书法与音乐都强调运气,书法有笔断意连,唱歌有声断情不断;书法有轻重缓急,音乐有抑扬顿挫......,一个字就是一首无声的歌,一首歌就是一个有声的字。史解元认为,音乐与美术是紧密相连的,他在同道人中经常讲:“中国画不但要讲究笔墨功夫,而且要修炼u2018画外功夫u2019。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歌唱家腾格尔,他用最大的气力唱最小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反差,此起彼伏,有个性特色,赢得了许多粉丝。而中国画同样如此,行笔要轻重、涩疾兼顾;用墨要干湿、浓淡相交;章法要疏密、开合得体。这样,画面才深动,才有感染力”。有些歌,不但曲调好听,而且歌名、歌词也写得好。《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春天的故事》、《骏马奔驰保边疆》、《边疆的泉水》,他以这些歌名为主题创作了几件山水画佳作。
艺术成就
国家级:
2005年国画《和谐春风到山村》获国家文化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主办的“光大环保杯”首届全国环保美术书法摄影展优秀奖。作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并入编大型画册。
2004年8月国画《南山尽披银》获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展”金奖。
2005年国画《暮色茫茫雪花飞》获国家文化部等主办的“大河春天――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
2006年11月《天目湖胜景》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u2018情系特奥会 爱心满中华u2019全国书画艺术大展”银奖。并入编大型画册。另有一幅《攀登》,由第四届特奥会作为文化礼品赠送给外宾。
2006年国画《霜晨》获农民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农民书画展”铜奖,北京展出后又赴美国巡展。并入编大型画册。
2006年国画《训马图》入选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画马艺术大展”,国内展出后又赴加拿大巡展。并入编大型画册。
2007年国画《水西晨曦》获解放军报等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展”优秀奖,入编大型画册;作品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8年,国画《山里人家》获农民日报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农民书画展”优秀奖,并入编大型画册。
2009年国画《轻舟一叶云水淡》获国家文化部等单位举办的“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三百家”奖。并被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并入编大型画册。
2009年国画《天目湖赞歌》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龙荞杯”中国画四条屏全国艺术大展入选、入展。并入编大型画集。
2010年,国画《云深不知处》,被中国文联,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一一江苏农民画展”入选,入展,并入编大型画册。
2012年国画《帆影松泉》获中国文联、河南省博物院主办的“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三百家”奖。并被授予“当代山水画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并入编大型画册。
省级:
2005年国画《立马空东海》获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2007年国画《南山瑞雪》被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相约文博会,建设银行杯”庆祝《经济导报》创刊2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入选、入展,并入编大型画册。
2010年国画《春到幽壑一溪诗》被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纪念孔繁森同志殉职十五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入选、入展,并入编大型画册。作品由“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永久收藏。
2014年应邀撰写的书画艺术论文:《写意山水画意境笔墨刍议》获得由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阜阳市太和县主办的“首届太和之约中国书画艺术高峰论坛”优秀奖,并入编论文集。
市级:
2006年,史解元被溧阳市政府、市文联评为――“2005年度优秀文艺工作者”;荣获“2005年度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二等奖”,召开专门会议,市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7年,史解元国画《天目湖胜景》被溧阳市政府、市文联评为――“2006年度文联系统先进个人”;“2006年度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二等奖”,召开专门会议,市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2009年,史解元被溧阳市政府、市文联评为――“2008年度溧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二等奖”,召开专门会议,市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2010年,应邀创作的国画:《水西晨曦》和2013年创作的国画《湖畔春潮》被江苏省“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永久收藏,其中《水西晨曦》被入选编入《水西丰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集》。(纪念馆座落在美丽的天目湖畔――革命老区:溧阳市前马水西村)。
2010年1月,江苏省溧阳电视台《平陵采风》栏目“百姓记事”专题播报了“史解元和他的家乡情结”,节目讲述了他热爱艺术的坎坷经历以及情系家乡、歌颂家乡、宣传家乡的绘画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位从小溧阳走出来的自学成才的国画家。
公益事业
2012年11月,史解元创作的国画:《天目湖晨曦》,被江苏省常州市委和江苏省溧阳市委主要领导出访时,作为文化礼品赠送给友好往来的台湾贵宾,深得好评和赞赏。(《天目湖晨曦》图片:见横幅图册之三)。
抗震救灾捐赠:
2010年,史解元先生的两幅书画作品辗转拍卖支援海地地震灾区。那年,当四川汶川发生严重地震后,他积极参加江苏省常州“武进红十字会”组织的现场书画创作笔会,并由他们把常州藉的几位书画家创作的书画作品及时捐赠给四川德阳地震重灾区。尔后,由四川《德阳晚报》牵头德阳市团市委、德阳红十字会举办了“温暖德阳”大型慈善义卖活动,其中有史解元先生现场创作的国画《江南春色》与书法作品:杜甫的《春夜喜雨》诗,共拍得善款一万余元,由德阳红十字会转赠给万里之遥的海地地震重灾区。2010年3月5日:江苏省《溧阳日报》头版头条和江苏省《常州网站》分别刊登了此条新闻。江苏省溧阳电视台也作了专题采访、报道。
艺术奉献:
1999年,史解元书写的“状元阁”命题书法(行书)比赛,在溧阳市影剧院公众评选当场揭晓为票数最高,获得第一名,当天晚上溧阳电视台播报了此条新闻;尔后应邀为著名风景胜地――江苏省天目湖“湖里山公园”书写唯一的一块(亭台)石刻匾额――《读书台》。
2005年4月18日,应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高级中学邀请,史解元先生与其他三位知名画家前往该校为高二年级艺术兴趣班的同学作现场绘画示范、讲解、问答。送去了特受欢迎的“美术大餐”,深得该校师生好评。
2011年,应江苏省常州老年大学老干部书画研究会邀请,史解元为该校办公室绘制了大幅山水画――《黄山烟云》,(悬挂)。
2009年至2011年,史解元连续三年为江苏省溧阳老年大学“霜叶红”中国画研究会的学生(尖子班),无偿授课30多课时,较系统地讲述了写意山水画的基本技法、相关理论,并作现场示范表演。
入编著作
史解元作品发表集出版日期书名作品名称2005.10.《常州体育美术书法作品集》《攀登》2005.12.《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艺术展作品集》《水西晨曦》2006。1.《爱心永恒。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书画作品集》《天目湖胜景》、《攀登》等两幅2006.1.《光大环保杯首届全国环保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集》《和谐春风到山村》2006.7.《第二届中国农民书画展》《霜晨》2006.10.《中国画马艺术“天骧杯”中国画马艺术大展》《驯马图》2006.11.《共建绿色家园。全国书画大赛作品集》《咋暖还寒春料峭》2007.2.《和谐中国,新世纪、新农村。第二届“华威杯”书画大展优秀作品集》《霜晨》2007.3.《相约文博会“建设银行杯”庆祝经济导报创刊2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精品集》《南山瑞雪》2008.1.《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横涧溪流》2008.9.《文化溧阳2008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优秀作品选》《山涧雨后听清音》2009.7.《全国中国画四条屏大展作品集》《天目湖赞歌》(四条屏)2009.12.《第六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作品集》《轻舟一叶云水淡》2010.2.《纪念孔繁森同志殉职十五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作品集》《春到幽壑一溪诗》2012.12.《第七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作品集》《帆影松泉》2008.7.《第三届中国农民书画展》《山里人家》2010.11《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一一江苏农民画展作品集》《云深不知处》2010.3.5.《溧阳时报》头版头条刊登《史解元画作辗转拍卖支援海地地震灾区》《江南春色》、《春夜喜雨》(书法)。2009.3.4.《溧阳时报》“艺林”专版刊登《情系家乡山水间――记画家史解元》《霜晨》、《龙潭晨曦》、《桃花源里人家》、《昆仑桥小景》、《天目湖一角》、《横涧溪流》》等六幅。1999.12.《溧阳书画》《南山秋色》2008.9.《溧阳书画作品集》《山寨炊烟起 莽林瑞雪舞》2006.12.《天目湖》杂志第五期(封面二)“史解元获奖作品选登”《天目湖胜景》、《霜晨》等两幅。2005.7.《溧阳文化》报“溧阳文化人”栏目专刊《史解元其人其画》《牧归图》、《黄山烟云》、《南山瑞雪》、《寒山急归图》、《龙潭晨曦》、《暮色苍茫》等六幅。2006.2.《天目湖》杂志第四期《山水蕴育笔墨情――史解元山水画赏析》(溧阳市文联副主席、民协主席邓超撰写)2011.10.《常州老年大学成立二十五周年书画作品集》《桃花源里人家》2013.9.《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常州老年书画展特刊》(总第38期)《赶集归来》2013.9.《水西丰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藏书画作品集》《水西晨曦》2014.1.22.《溧阳时空》杂志第17期“码头街畅想曲”插图作品《老城码头街》2014.5.22.《史氏书画家作品集》《赶集归来》、《惠风和畅》等两幅。2014.5.25.《静雅别院书画作品集i》《湖畔春潮》、《笑口常开》等两幅。2014.10.《首届太和之约中国书画艺术高峰论坛文集》《写意山水画意境笔墨刍议――从海粟精神为例》2014.12.《文艺界》常州市文联主办的双月刊――2014年第6期(总第63期)《写意山水画意境笔墨刍议――从海粟精神为例》2016.10.中国国家画院,华师大《画院》(2016年第五期)《感悟心语》及6幅国画
2016.4.
《中国散文家》杂志2016年第2期总第38期
《江南水乡请 ?泼墨写夙愿――品读史解元山水画》
2018.4.《中国人物传记》杂志2018年第4期“艺术天地”栏目《江南水乡情 泼墨写夙愿》
人物点评
翻阅史解元的旧画新作,聆听他的创作经历,受益匪浅。满目的山岚云烟、笔墨情怀,镌刻着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足迹,镌刻着对理想苦苦追寻的心迹!
山远天际,云聚水涌,“恰似银河落九天”,一道瀑布奔流直下,激石飞珠,击岩轰鸣。山梁间云诡波谲,苍松虬劲。有木桥立涧上,茅蓬竹篱,古朴野趣。桥上有一老者,衣袂飘忽,拄杖远眺,虽不见脸,却现仙风道骨。不知何方高古雅士,有此雅兴。李白耶?孟效耶?不知此君因何而来,听瀑耶?观瀑耶?读史解元的《观瀑图》,古气、水气、云气、墨气扑面而来。山峦皴法,人物线条,颇有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傅抱石之风范。
《霜晨》是史解元一幅获奖的代表作。霜凝层林,露挂杂草,山村在炊烟中苏醒,茅舍在瑞雪里静卧。盘曲的山道上,一位早起的村姑担水而行,红色的上衣和纱巾,在洁白的世界里跳跃着一团生命的亮色。画作以白为主,用色大胆,以人点缀,动静结合,为我们描绘一幅动人的山村雪晨图。
纵观史解元的画作,姑妄论其“神逸”之说,他有一点是令人佩服的。他把自己艺术的根须,深扎在家乡肥沃的土壤里,吸收营养,汲取源泉,创作题材也多以乡土为背景,其画中神貌似曾相识,却焕然一新!《天目湖胜景》是他获得国家“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书画艺术大展”的银奖的画作,画面上层峦叠嶂,林草茂盛,游船犁波,山庄隐云。俯视式的构图,为观者展示了“心中她永远是个梦幻世界”(画跋)的意境。《南山瑞雪》是他又一幅入选大型书画作品集的国画,瑞雪纷飞,南山披银,繁茂的森林银装素裹,冷峻的山峰气势恢宏,原来南方的冬雪也是那么纯洁多情!《横涧小溪》则是一幅秋景图,枝叶披疏,秋山金黄,一条无名小溪从山间弯弯流出,涧水成潭,叶落有声。画角偶露的山居,似乎隐隐传来桃花源里的鸡鸣狗吠。《龙潭晨曦》则写的是夏岭,山峰高耸,劲松苍翠,双瀑飞泻,岚气氤氲。宋朝画家郭熙曾论山图:“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史解元笔下家乡四季之山形,莫不出自他对这片山水的观察揣摩,出自对这片山水的钟情眷恋,出自对这片山水的皴擦晕染。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大自然永远是艺术家描写不尽的素材和蓝本。史解元深知“行万里路”对一名画家之必要,师法自然才能有所造化,他抓住一切机会亲近自然,观摩山水。桂林漓江、黄山烟云、北京长城、皖南民居……都成了他创作的灵感和题材。他画的漓江青山如碧螺,渔舟泛清波;画的《黄山朝晖》旭日蒸霞,峰如斧劈,松如龙蟠;画的《和谐春风吹山村》,其崇山峻岭雄奇浑厚,耸入云天,分明北方山脉之气势。
胸藏丘壑,笔底始有峰峦;兴寄云霞,墨迹才呈气韵。解元兄的山水画以余拙见,是较为大气的,他喜以俯视、仰视法构图,取景宏远,视野开阔,大处画山峦的气势,小处画草木的纷披。大处落墨,小处收拾,详略得当,粗细匀称。大处著思,小处描俏,清秀其中,浑拙其外。画山的梁、坡、峰、沟时,运用多种皴法,造出各种姿态。画水的瀑、涧、溪、气时,善于用留白晕染来达到生动效果。墨色线条苍郁凝重;细节点缀,清新夺目。我想,这正是他画的长处,也是艺术特色。
点评者:邓超(中国民协会员、江苏省民协理事、溧阳市民协主席、溧阳市文联副主席)
感悟心语
“天性使然,年华有缘”。 搞任何艺术都要有天赋。如:唱歌、跳舞、弹琴,如果没有天性,一般不能成为音乐家或舞蹈家。我小时候从懂事开始,就喜爱画画。外婆给我的零花钱舍不得买糖吃,而是去买有古典人物的洋牌、画片,爱不释手,不时地拿出来看。六十年代溧阳城中心电影院旁那条小巷里的小人书摊,除了下雨天,几乎每天都去,挤在大人堆里弯着脖子,眼睛盯着那些好看的小人书,一蹲就是几个小时。那些骑马扬尘的将士、婀娜多姿的仕女、五颜六色的戏曲人物脸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来后在纸上涂鸦,晚上做梦也想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些小人书上有趣的人物。
老天爷赋予你艺术天性,必须要珍惜。五十多年来,我经过漫长时间的刻苦磨炼,迄今才获取一点成就。因为,不仅是把画画好,更重要的是要修炼“画外功夫”。如:书画史、诗文、书法、篆刻、西洋画、雕塑工艺、民间文艺、音乐舞蹈、戏曲、体操、武术等,都要熟悉、了解,尽可能精通。尤其是诗文、书法。石涛说:“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禅乎?”,黄山谷句:“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张可中说:“诗为有韵之画,画为有韵之诗”等,即是说画家把胸中的诗以笔墨的形式表达出来,作画如写诗。同样,中国画中的皴擦勾勒,中锋行笔都体现出书法的功底。如:花鸟画中的墨竹、藤条;山水画中的树枝、勾云等,其中的线条讲起来似乎简单,却十分讲究,线条要浑厚、立体、透明,为此,画国画与书法有生死成败之意义。大画家陆俨少的山水画,以独特的勾云和洋洋洒洒的书法题款,使画面光彩夺目、耐人寻味。其中不乏体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是以线条造型为主的艺术。从古代岩画到寺庙壁画,以及彩陶的图文和书法,都充分体现了“线”这一载体的魅力;在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粗细,长短,强弱,老辣和稚嫩,决定着艺术品的特点和本质。
“写意”画,即是讲画国画,要像书法一样“写”出来。作画又如音乐,尤其是在创作中,要把自己当成歌唱家、音乐家、指挥家,让优美的歌声和旋律随着心动的激情跃然纸上。中央电视台2012《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获得季军的周艳,她唱的《天堂》,其歌声犹如在大草原上透过天庭、穿过喜马拉雅山、回旋于玉龙雪山之巅,极似一幅气势磅礴、奇美绝秀的山水画。所以,我有一个习惯,作画时总喜欢听一段轻音乐或一首好听的民歌,让灵感与笔墨尽情流畅。我感觉,有时花很大功夫画不出一幅好画,而有时心情异常轻松、欢悦时,即提笔随意挥毫,一会儿,却能画出一幅得意之作。
“蘸墨才题梅似雪,挥毫又赋柳如烟”,百年转眼飞驰而过。“人生苦短,哪能半途而废”。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大的幸福。山水画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单从笔墨、技法上讲:虚实、浓淡、干湿、设色、章法、透视,泼墨、泼彩、破墨、积墨、焦墨、缩墨、勾皴点染等,够你学的了。必须进行千万次的磨练和实践,才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大画家黄永玉被同道人称为“荷痴”,他常在自己的“万荷堂”赏荷,用心灵捕捉到用画笔描绘,尽速写就画了八千多张。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蕴涵了他无限的情思。当然,他本人的悟性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天生的,难以学成。作画时,你要清楚地知道,画到啥时候可以搁笔了,换句话说,“恰到好处”,看你能否感觉得到,看你能否左右。往往本来一幅好画,因为你多加了几笔,结果“画蛇添足”。“艺无止境”、“天外有天”。画得再好,也就是一滴一点,没什么可以夸耀的。再说,中国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大繁荣,书画艺术的进程前所未有。
中青年是艺术磨练的黄金期,我似乎有使不完的激情。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临池笔耕,无数次的勾勒描摹、冥思苦想。身体累了,但心神不累,点一支烟、喝一口茶,稍歇片刻,继续画,越画越有劲,往往通宵达旦,度过多少霜晨雨夜,翻烂多少报刊画集。因为有了那段经历,才感到提笔即有胸中画,挥毫泼洒纸上诗。
“大千世界,自然最真”。我认为:传统是基础,自然是老师,生活是源泉,个性是特点,创新是关键。一幅精品山水画,往往能看到传统的影子,又有清新的面貌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以及现代创作理念,让你百看不厌。当然,要达到如此境界并非“一日之寒”。此外,画画要有个性,要有新意。莫静坡先生画论:修炼成异,方能证得真果。否则,依旧皮囊俗物,如何升得莲界?此非佛家语,实乃丹青至理名言。
自然间,“美”――无处不在,关键是看你能否发现,“丑”也是美,看你从何角度去感觉,古代画家“山鬼”图,就是体现美女与野兽,即丑与美的对比反差,使美女更美。也就是说,美是通过“丑”衬托出来的。画山水,必须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念。要努力走出去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2010年,我旅游去了玉龙雪山,它耸立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的金沙江畔,主峰海拔5596米,山顶终年积雪,十二峰顶平排耸立,连绵35公里,宛如玉龙横跨,因此而得名。沿道攀壁至2400米之山腰,突现一片云中大草甸,平阔富饶,杉树环其四周,牛羊成群点缀其间。纳西族少女俊男歌舞其中,别有一番天地。再仰雪山顶峰,白云缭绕,或隐或现,壮美之极。
1997年金秋,我们一行四个同道赴安徽写生考察,影响最深刻的是在安徽绩溪县棋盘村。它地处黄山东麓,距县城20多公里。村中50多户人家都姓石,是北宋初大将石守信的后裔。村如棋盘,后村正中的石氏宗祠象征“帅府”,村前的桃花溪象征“楚河汉界”。走进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民居犹如一枚枚的棋子撒落其间,山水明净,宁静致远。游行其间,犹如过河兵马,运筹帷幄,了然于心。纵横有序的巷陌,鳞次栉比的屋宇,在皖南徽派民居大放异彩,其砖、木、石徽派三雕艺术缤纷耀眼之时,石家村却悄然地隐蔽于山林,摆下一张千古棋盘,在六百年的遐想中,无声无息地走过了它的历史与沧桑。沿着青石板小道蜿蜒向前,只见粉墙黛瓦、古树绿荫、楼台亭阁、小桥流水;村中央有一池塘,池塘中央有一小岛,上面有几棵松树和一丛竹林倒影水面,几只鸭子游来游去;塘边青石板上:蹲着几个穿花衣服的村妇嘻嘻呵呵地在洗菜搓衣,碧清的水里看得见引来不少鱼儿游来觅食,我情不自禁地撩起一掌清水泼在脸上,哇!好清凉啊!顿时,小鱼儿被惊吓得四散游走了。
我们应邀走进好客的村民家中,这里别有一番情趣:雕木长台上放着景德镇花瓶、旧时鸣钟,中堂挂着对联、山水画,八仙台两旁边放着雕花靠背椅子;中堂前方是天井,透亮宽敞,几盆鲜花散发出清香味,旁边庭院内有一颗老石榴树,主人告诉我:村中家家几乎都栽石榴树,以示不忘祖先。两根浑实硕大的圆柱顶上雕有狮子滚绣球;旁边厢房漏窗边墙上嵌着细腻的人物花卉砖雕等。我们匆匆吃了几口“农家饭”,赶紧抢抓镜头、速写、描画。离开棋盘村时太阳快下山了,回头看:隐约在晚霞中的古村落,犹如一幅宁静而淡远的水墨画。淡淡的山,淡淡的水,淡淡的村,淡淡的生活?????。
我尤其喜爱“中国画里乡村“的画图。每到春秋季节,利用业余时间,骑着自行车走进田园山村、天目湖畔、农家乐院、竹林茶场,采风写生,汲取清新营养。这里天更蓝、水更清、山更峻;这里初春的新绿,薄薄的烟雾,水边的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这里有看不够的景色,有画不完的风情。当如置身于“世外桃源”。大自然鼓舞着我,涤荡心魂。刘海粟一生最爱黄山,他从1918年第一次跋涉黄山到1988年八十多岁高龄第十次登临黄岳。跨度达70年,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多以黄山为题材,速写、素描、油画、国画,总量蔚为壮观。
“情感是绘画的灵魂”。在修练笔墨功夫、攻读书画理论的同时,关键要用心去抚摸画面,用情去荡涤心灵,用狂热去淬出火花。这样才能创作出深动、有感染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要努力去亲眼目睹大画家的真迹;看高档次的书画展览;结识有真才实学的,且人品厚道的艺人,与其交谈、观其作画、听其画论、取长补短。我有幸先后看到过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陆俨少、刘海粟、蒋兆和、吴冠中等大画家的真迹,所见铭记在心,影响深刻,终身难忘。还要努力争取参加高档次的美术研讨会、现场笔会。尤其是参加笔会能锻炼自己的胆略和见识;结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此外,要阅读精典书画资料(图片要清晰)。20世纪70年代文革时期,我有幸在溧阳新华书店买到了黄宾虹、吴昌硕、任伯年、傅抱石、钱松岩、程十发、唐云等一些大画家的画辑,由于文艺事业受到冲击,这些画书滞销积压,故只能特价展销,每本画辑售价五角钱,画幅大、图清晰、纸张好,我如获至宝。另外好友相赠的钱松岩编著的《砚边点滴》和陆俨少编著的《山水画绉议》,两位先生的画论讲得深刻、实在、真诚、到位,百看不厌,被我翻破了重新修复后放在案台边随手可读。“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到一本好书,还真有这种感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活到105岁的大画家朱屺瞻,勤奋好学、谦和豁达的美德是世所公认的。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画比别人好,也从来没有满意过一张自己的画。他总是谦虚地说:“我画不来,瞎塌塌”。做艺人,就要好好学习这种勤奋谦和的精神。
“我行我素,天马行空”,“清贫清心,天伦之乐”。艺术上要有突出成就,要付出一辈子。画画很辛苦,没有名,没有利,淡泊寡欲。但是,清贫让我感到精神上最大的愉悦,这种愉悦比太多的金钱宝贵,只有自己能享受得到。因为有了这种享受,才感到生活的充实、那么的自豪、那么的有滋有味。
作品欣赏
史解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