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

时间:2024-01-07 20:03:06编辑:小蔡

索尔·贝娄的个人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 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转入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赴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邃的哲理思辨,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七五年,还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贝娄 - 个人概况

索尔·贝娄(SaulBellow,1915―2005)于一九一五年七月十日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市郊的拉辛镇,父母是一九一三年来自俄国圣彼得堡的犹太移民,索尔·贝娄是第四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在蒙特利尔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一九二四年,即在贝娄九岁时,全家迁至美国芝加哥定居,从此芝加哥成了贝娄的第二故乡,在那里上完小学、中学,并于一九三三年考入芝加哥大学,转学到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在该校毕业,获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赴麦迪逊进威斯康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和第一个妻子安妮塔·戈希金结婚,中断学业,返回芝加哥。除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编辑、记者及在商船上短期服役外,贝娄大部分时间都在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校执教。长期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一九九三年秋,自芝加哥大学转入波士顿大学任教。二五年四月五日,在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的家中去世。
从一九四一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两个早晨的独白》开始,贝娄已经度过了近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共出版了长篇小说十部: 《晃来晃去的人》 (1944)、 《受害者》 (1947)、 《奥吉·马奇历险记》 (1953)、 《雨王汉德森》 (1959)、 《赫索格》 (1964)、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1970)、 《洪堡的礼物》 (1975)、 《院长的十二月》 (1982)、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1987)和 《拉维尔斯坦》 (2000)。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 《只争朝夕》 (1956)、 《莫斯比的回忆》 (1968)、 《嘴没遮拦的人》 (1984)、 《小说集》 (2002),中篇小说《偷窃》 (1989)、 《贝拉罗莎暗道》 (1989)、 《真情》 (1997),散文随笔集《集腋成裘集》 (1994),散文游记集《耶路撒冷去来》 (1976)以及剧本集《最后的分析》 (1965)等。

索尔·贝娄 - 个人经历

《雨王亭德森》

从1941年到1987年的4O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挂起来的人》 (1944)、 《受害者》 (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 《奥吉·玛琪历险记》 (1953)的出版,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由于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之作。陆续出版了 《雨王汉德逊》 (1959)、 《赫索格》 (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 《洪堡的礼物》 (1975)、 《系主任的十二月》 (1981)、 《而今更见伤心死》 (1987)、《偷窃》(1989)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赫索格》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回忆》(1968),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馆,一次普利策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索尔·贝娄的第一部作品问世的时候,美国的叙事艺术发生了倾向性和换代性的变化。所谓的僵硬风格及其雄浑的表面形式和不连贯的文字,已经放松成为自动涌出的日常用语;那种呆板的简明手法不仅很少再说,而且也大多感觉不出,体察不到了。贝娄的处女作《晃来晃去的人》(1944),就是预示一些新东西即将出现的迹象之一。就贝娄来说,从先前那种理想主义的风格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回头求助于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已经找到了它不朽的先驱,也许主要是莫泊桑、亨利·詹姆斯和福楼拜。贝娄所仿效的大师们也是措词严谨的,和他所不屑一顾的那些作家们毫无二致。但这不是主要的。赋予小说以趣味的并非戏剧性的情节和不时出现的激烈行动,而是照进主人公内心的光辉。依据这一观点,就能使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得到尊重,暴露无遗,被人看透,但不是加以美化。现今的非传统英雄式的主角已在成长,而贝娄就是抚育关怀这些主角的人们中的一个。
1976年,由于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贝娄 - 创作阶段

索尔·贝娄贝娄的创作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和《受害者》 。作品主要是给我们展示了社会生活的荒诞性,任何意料不到的事都会给人带来莫名其妙的祸害。

第二阶段是贝娄创作生涯中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 、 《雨王汉德森》 、 《赫索格》 、 《赛姆勒先生的行星》 、 《洪堡的礼物》 ,中篇小说《只争朝夕》 ,短篇小说集《莫斯比的回忆》 ,散文游记集《耶路撒冷去来》 ,剧本《最后的分析》及一批论文、散文、随笔。在这一阶段,贝娄相继获得三次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并于一九七六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奥吉·马奇历险记》的出版,标志着贝娄在创作道路上的一大突破和一大转折,贝娄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不仅阐释了自我本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这一美国当代小说的重要主题,而且在叙事艺术上也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即“贝娄风格”。无疑, 《奥吉·马奇历险记》一书,为作者此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艺术基础。 《雨王汉德森》着重探讨的是人们在物质丰裕社会中的精神危机问题。 《赫索格》是轰动一时的有“高级趣味”的畅销书,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描写了一个犹太学者在现实社会中经历着生活上的失败和精神上的失落。《赛姆勒先生的行星》进一步揭露了当代社会的精神堕落和人道主义危机。 《洪堡的礼物》揭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压迫和摧残,描写了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八十年代以来,贝娄的创作生涯进入了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把创作重点转向了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除出版长篇小说《院长的十二月》 、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和《拉维尔斯坦》外,相继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嘴没遮拦的人》 ,中篇小说《偷窃》 、 《贝拉罗莎暗道》 、《真情》和散文随笔集《集腋成裘集》 。

索尔·贝娄 - 艺术成就

索尔·贝娄贝娄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代表了当代世界文学多元交融的走向。在作品中描写了“异化世界”和“寻找自我”,塑造了一系列充满矛盾的“反英雄”,但作为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作家,本着自己对当代社会的敏锐观察,对当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代人的心理的精妙分析和思考,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展示了当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自我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阐明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在异化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中所面临的重重困境,表明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以及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贝娄在创作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为叙事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了能用最通俗、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物,清楚地道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他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它的特点是自由、风趣,寓庄于谐,既富于同情,又带有嘲讽,喜剧性的嘲笑和严肃的思考相结合,幽默中流露悲怆,诚恳中蕴含超脱。文体既口语化,又高雅精致,能随着人物性格与环境不同而变化。在表现手法上,贝娄既继承了西方古典文学遗产,又融合了希伯来文化的传统,既吸收了现实主义的某些长处,又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某些手法,善于把内心活动和外在世界,把现实描绘和历史回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得以同时看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置身的现实世界。贝娄在创作上的杰出成就,是博采众长的巨大收获,是多元交融的丰硕成果。

索尔·贝娄 - 授奖词

当写《晃来晃去的人》 ,即没有立足点的人,过去是,而且在不小的程度上,到今天仍然是贝娄创作中的一条重要座右铭。第二部小说《受害者》 (1947)就遵循了这条准则,在《且惜今朝》 (1956)中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且惜今朝》由于模范地把握了主题和形式,被誉为当代的一部名著。贝娄以独特的风格,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融合了引人入胜的冒险故事与接连出现的激烈行动和悲剧性的情节,其间还穿插着与读者之间富有哲理性的、同样十分有趣的交谈,这一切又都通过一个评论员来进行,这个评论员言词诙谐,能够洞察外界和内心的一切复杂情况,而正是这些复杂情况驱使去行动,或者阻止去行动,也可称之为时代的令人进退维谷的窘境。

上一篇:邱建(足球)

下一篇:孙必振(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