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宪章的个人简介
苏宪章,名苏牧,字宪章,斋号静远,1916年6月出生于广东顺德,2008年10月27日6时逝世,享年93岁。1939年考取了国立中山大学,1943年报考母校中山大学研究生院,194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简介
苏宪章,名苏牧,字宪章,斋号静远,1916年6月出生于广东顺德,2008年10月27日6时逝世,享年93岁。1939年考取了国立中山大学,1943年报考母校中山大学研究生 院,194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到中山图书馆、广东文献馆工作。50年代和“文革”被下放到广东高州农场劳动。1972年,中山大学恢复招生,调苏宪章先生回母校工作,但又遇到有关方面的阻挠,后来又到湛江市博物馆主持工作 ,编著多期湛江文史 , 同时对近代史上的三件大事三元里抗英 林则徐销烟 湛江抗法 之一的湛江人民抗法斗争史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 , 著有湛江人民抗法斗争史 。 此后就一直在湛江师范学院工作,直至75岁方退休。生前为第一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履历
青少年顺德苏氏,为当地望族,如苏六朋、苏仁山为清朝中后期大画家。父亲苏伯鸿是位名震一方的资本家,年轻时曾是广州十三行的掌柜.在广州、香港有多处产业。苏宪章先生八岁时入香港“英皇书院”(Kings College)读书,和好友黄秋耘(1918--2001,革命家、文学家)在一个班,黄秋耘家与苏先生家是世交,后来 “12?9”学生运动爆发,黄秋耘先生投笔从戎,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从事秘密军事情报工作,与苏先生一直相互激励,友谊终其一生。苏先生小时候在香港读书时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这对他后来的求学、科研、教学都有很大的帮 助,90高龄的他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因为苏宪章先生幼时家境殷实,上小学时父亲出重金聘请前清朝进士陈勋伯、欧大原、欧大典、太史 岑光樾等人教授苏宪章先生习古文、书法。这些前清遗老都是著名的古文家、经学家、书法家,他们对这位聪慧的弟子要求非常严格,被诸位老先生视为可塑之材。
苏宪章先生中学毕业后正逢“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此时由于苏先生父亲病故,家道日趋衰落。后幸得好友黄秋耘家支持,苏宪章先生又经黄父(香港中华药房经理)介绍到香港“中国妇女兵灾筹赈会”做秘书,协助 何香凝(1879―1972)先生领导的“中国妇女会”为抗日军队筹款。苏宪章先生在刘庆萱(中国妇女兵灾筹赈会主席、谭世藩夫人)女士与 何香凝先生的领导下一边收集寒衣、款项,一边做抗日宣传工作,在这约二年的时间里,为何香凝先生抄录了大量的文件、资料,做具体的文字秘书工作。由于苏先生能用一手工稳遒劲的小楷抄录这些珍贵的文件、资料,当时经常受到 何香凝先生的赞扬和鼓励。 何香凝先生在书画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因此这一时期,苏先生不但在思想上受其影响,而且在书画艺术上也受益颇多。
1939年中国国立大学在香港联合招生,当时二十出头的苏宪章先生考取了国立中山大学,从香港取道越南海防、河内入镇南关到广西,再流浪到云南昆明。先入浙大借读后转回中大,随中大流亡到云南抚仙湖。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东方学家朱谦之 (1899―1972)先生,朱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学者,苏宪章先生受其影响很大,当时学习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他愈发刻苦学习,立志将来报效祖国。后来中山大学又迁回粤北韶关,苏先生只好又从云南流浪回到广西滕县教了3个月书,赚了一点路费后又步行数百公里到广东高州,经校友熊夏武(著名民主人士)的介绍又找了一份工作暂且谋生,然后再取道西江,回到韶关继续上学。流离簸波,苦不堪言。1943年苏宪章先生报考母校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以优异成绩被中大历史系录取(当时中大总共取研究生6人)。苏先生研究太平天国外交史,导师为罗香林(1906―1978)、 简又文(1896~1978)、冼玉清(1895―1965)等先生。当时罗尔纲(1901―1997)先生、王力(1900-1986)先生都在中大,期间 容庚(1894―1983)、 商承祚(1902―1991)两教授也从北平回到广东,这些学术界泰山北斗云集中大,苏宪章先生朝夕伴随在诸位先生身边,如饥似渴的汲取营养,不放弃任何与恩师们探讨学习的机会,在学术及书艺上都有长足的进步。这段时间苏先生于北碑龙门二十品、散氏盘等周金汉石下了不少功夫,并兼习苏东坡。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读书的三年里,苏先生在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对太平天国做专题研究,细心搜集文献、考究故旧,有关太平天国外交史的中、英文文献都究治无遗。顺利完成了硕士论文《太平天国外交史》,同时还翻译了一本太平天国时英国人的游记。苏先生1946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教育部授予的硕士学位(当时全国取得硕士学位的一共有36人,中山大学占6人)。著名学者、史学家 简又文先生给了这个得意门生很高的评价:“吾道不孤、后继有人”。其约30万字的硕士论文《太平天国外交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获得学术界极高的评价,被认为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苏宪章先生194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由罗香林先生推荐到中山图书馆工作,后到广东文献馆工作。当时的文献馆馆长 叶恭绰(1881一1968)先生是知名的学者,擅长考古、鉴赏、诗文、书法、绘画等,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国画院首任院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叶恭绰以善写正书著名,尤其擅长擘窠大字,笔力雄健,所作行草书也时参以楷式,不同凡响。清中期以来,世人重碑轻帖,至民国,对帖的偏见始渐渐改变,一些书家开始走碑帖并学的路子,从多方面吸取养料。因此,苏宪章先生在广东文献馆工作的三年里,在 叶恭绰先生的指导下,学书碑帖并重,汉隶、北碑,董其昌、伊秉绶、何绍基都有涉猎。并且开始涉及书画鉴藏,所收古今名人字画颇丰,每有所得,常请 叶恭绰先生鉴定并题跋,可惜这些珍贵的藏品文革时遗失不少。这期间苏宪章先生同时也随 高剑父(1879~1951)先生学习书画。叶、高两位先生对这位勤奋的弟子赞许有加,并有多幅书画作品相赠,晚上苏宪章先生经常到 容庚先生家 , 为容庚先生折纸磨墨 , 多张单脚对联苏老至今珍藏. 叶恭绰先生1948年赠予苏先生的墨竹扇面保存完好,上有题跋云:“余五十画竹,今将廿年,甘苦自喻,仅攀及明人鳞爪,未堕清人窠臼耳。陈伯任谓余文胜于诗,画工于字,余虽愧其言,然不能不以为具顶门眼。兹为宪章兄写此,亦未遂超越衡山云东,特气运尚脱俗耳。三十七年冬日遐庵居士识”。苏宪章先生在广东文献馆工作了三年,主要负责搜集文献以及出版期刊工作,同时也协助导师冼玉清先生整理明代著名哲学家陈献章(1428―1500)的著作,为冼先生的得力助手。其时饶宗颐先生也常到文史馆,二人经常交往, 解放初期,导师 简又文先生去了香港, 叶恭绰先生北上北平,冼玉清、 容庚等先生留在广州,苏宪章先生则回故乡顺德教书。待时势渐趋稳定后,苏先生回到广东师院(广州师院前身)教书,同时在中山大学兼课。
五十年代以后五十年代“反右”时,有关方面要求苏宪章先生揭发导师 简又文的所谓“罪行”,遭到苏先生的严词拒绝,1958年大跃进时,又被下放到广东高州农场劳动。当时湛江地区正在筹办湛江师专(湛江师范学院前身),苏先生被安排调到湛江,湛江师专成立后成为该校老师。文革期间,湛师停办,苏宪章先生又被下放到乡下放牛,1972年,中山大学恢复招生,调苏宪章先生回母校工作,但又遇到有关方面的阻挠,后来又到湛江市博物馆主持工作 ,编著多期湛江文史 , 同时对近代史上的三件大事三元里抗英 林则徐销烟 湛江抗法 之一的湛江人民抗法斗争史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 , 著有湛江人民抗法斗争史 . 此后就一直在湛江师范学院工作,直至75岁方退休。
艺术追求
苏老小的时候就经过了非常严格的训练,从唐楷欧、褚、颜入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末民初,碑学理论和碑派书法深入人心,苏先生也因此受到碑学的影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于北碑龙门二十品、散氏盘等周金汉石下了很大功夫。后来又师从罗香林、 简又文、冼玉清、罗尔纲、王力、 何香凝、 叶恭绰、 高剑父、 容庚、 商承祚诸位先生,在这些恩师的指导下,在学术及书法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学书上追秦汉、北碑,兼习苏东坡、 董其昌、伊秉绶、何绍基,南北并重且能融会贯通。数十年来,战火纷飞的求学年代、受尽磨难的文革时期,苏宪章先生都坚持临池不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在八十岁时曾撰文感慨:“宪章髫龄学书,壮年奔走四方,粉笔生涯,荒疏书艺,老而无成,有负师恩。然而情钟翰墨,神往眉山,偶有所感则振笔挥毫,直抒胸臆,所谓自鸣天籁,不择好音,盖有动于中,不能自已者也。并赋诗一首以自励:“六十年来守砚池,何曾点画似羲之,漓澌古瘦半无墨,写到生时是熟时。”现在能见到苏先生早期的作品不多,一件是1953年的小楷题跋,题在1934年他收藏的敦煌鸣沙山千佛洞的唐碑拓本上,寥寥数十字,筋骨紧密,端庄古雅,颇类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扎实功底。他另一件较早的作品是1963年抄录的《聊斋自志》,亦是一件小楷作品,相比十年前的作品,这件小楷用笔显然更温润古朴,不以顿挫为工,天然清新,更多钟法。由于文革时期颠沛流离,苏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都已经无处可寻,现在能见到的以他晚年作品居多,这些作品面目多类似清末民国时期的书法风貌,碑帖兼融,学碑却能摒除碑派书法常见的剑拔弩张,抛筋露骨的习气,透出温润闲雅的韵度,绚烂之极终归平淡,浓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清末民初以来,象苏先生这样的一批老书家,他们固守着传统的碑帖结合的审美风尚,与当代书坛新材料、新思想层出不穷,取法范围更为宽泛相比较,他们的视野可能有所局限,但是恰恰因为这种局限性,却更好的保留了他们艺术风格的纯洁性。作为一名学者、书家,苏先生虽然有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他没有多少以书名世的念头,他的艺术境界是勤奋临池与漫长领悟合成的产物,淡薄的胸怀,渊雅的学养,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他的书法品格。苏先生作品的大小通常莫过四尺,如果挂在现代的展厅里,可能不会受到多少人关注,就如同苏先生一样,偏居岭南数十载,虽默默无闻,却安之泰然,以一个文人的傲岸与淡泊固守着自己一生的追求。
1981年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时,苏老是第一批加入该组识的成员, 容庚先生任省书协主席,二人经常有书信往来.苏先生并不以 书家自居,先生在当今热闹的书坛很少为人所知,他的书法作品很少参加展览,也就基本上没有人收藏苏先生的作品。遇到有的朋友喜欢自己的作品,苏先生总是慷慨相赠,从不取分文。苏先生晚年曾撰一联:“写字无非娱晚景,读书原为乐天年”,他认为读书写字无非是为了修身养性,不应该为名利所累。苏先生八十年代曾多次赴香港及内地参加书法学术会议,与 饶宗颐、 秦@生、 沈定庵等人交谊颇深,经常书信往来,诗文唱和,但苏先生很少向别人提及,他认为只是朋友间的私交而已,不足为外人道。他在与秦老诗文唱和时曾赋诗曰:“杏花消息隔重城,犹有罗敷未嫁情。东过小桥还怅望,梦回携袖费逢迎。武水渡头曾惜别,金鸡岭下语叮咛。记否横塘秋夜月,露深来听踏歌声。”诗中表达朋友间深情厚意的同时,也有百年孤独的淡淡惆怅。
社会评价
杨军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博士、湛江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苏先生在史学、书画、诗词等方面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生治学严谨,奖掖后学,出版专著、译著一百余万字。在当今浮躁热闹的书坛,有苏宪章先生这样阅历和成就的 书家已经寥寥无几,正因为苏先生有如此的阅历和胸襟,才成就了他晚年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时代其实更缺少象苏先生这样的书家,当今书坛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徐复观认为:“文学艺术的高下,决定于作品的品格;品格的高下,决定于作者的心;心的清浊、深浅、广狭,决定于其人的学养,尤决定于其人自许自期的立身之地也”。我们如果以此来品读苏先生的人品和书品,应该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欧阳希君 (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你这件书法是苏老90年代的作品,非常好,现在能见到苏先生的作品不多,其书法功底扎实,紧密端庄、古雅恬情,入古而出新,用笔温润古朴,自然宜眼,透出温润闲雅的韵度。苏宪章先生生前不图虚名,知道他的人不多。现在已得到书坛公认,是一位书法大师。现广东追捧者众,好好保存,升值空间巨大,大凡优秀艺术品都能经得起时间、历史的考验,苏老这件90年代的作品即如此。
周军 (湛江书协副主席):“苏子诗书真典宪,老庄道法大文章”。两年前,在兆华兄的鼎力支持下,年逾九旬的苏老在湛江博物馆举行了个人书法展览,并出了精致的《 苏宪章书法集》。上面这副对联,就是当时为祝贺苏老书法展、书法集出版而撰写的。这是我对苏老道德文章发自内心的赞叹。如今,苏老魂归道山,作为后学,为不能再亲聆苏老的教诲而痛惜。苏老自幼便开始了严格的书法基本功训练,在几位晚清翰林、太史的指导下,从唐楷入手,夯实基础。清末民初,碑学理论和碑派书法深入人心,苏老也受影响,于北碑龙门二十品、散盘氏等颇为用功,后又师从罗香林、 叶恭绰、 高剑父、容庚、 商承祚诸位大家,并在这些恩师的指导下,上追金吉商鼎、秦汉、北碑,兼习苏东坡、董其昌、伊秉绶、何绍基等,以古为师,学习百家,融会贯通,形成了骨力内含、不激不励、温文尔雅,并充满书卷气的、颇具个人特质的书法风格。近年,更是人书俱老,绚烂之极终归平淡,郁勃的书卷气跃然纸上。书如其人,这是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渊博的学养和宽阔的襟怀在书法艺术上的反映。它是属于苏老的,也是属于历史的。300年后再看现在书坛,能留给历史的,肯定是凤毛麟角。大浪淘沙,苏老一定能特立其中。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