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毓敏(艺术家)的个人简介
孙毓敏(1940~)女,原籍上海。自幼喜好京剧,10岁考入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初习武旦,后专工花旦。先后向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高玉倩等学戏。1953年转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又从张君秋学《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戏。
2018年4月,参加综艺节目《传承中国》。
人物概述
孙毓敏,女,汉族。北京戏曲学校校长,1940年生于上海。荀派京剧艺术优秀继承人。
艺术经历
8岁学会京剧《女起解》、《红鬃烈马》和《祭塔》,同年第一次参加演出。她10岁考入北京市艺培戏曲学校,初习武旦,后专工花旦。先后师从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高玉倩等。学演剧目有:《打焦赞》、《扈家庄》、《大英杰烈》、《穆桂英》、《玉堂春》、《十三妹》、《贵妃醉酒》、《思凡》、《秋江》、《天女散花》等四十余出。1953年转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又从张君秋学《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戏。
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荀慧生剧团,被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拜荀慧生先生为师。演出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白蛇传》、《蝴蝶杯》、《勘玉钏》、《杜十娘》、《荀灌娘》、〈元宵谜〉、〈辛安驿〉、〈金玉奴〉、〈卓文君〉等荀派戏。每年演出350场左右。
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演出《生死牌》、《姊妹易嫁》、〈白蛇传〉、〈蝴蝶杯〉、〈玉堂春〉、〈望江亭〉、〈智斩鲁斋郎〉等等,并学习了《西施》、《洛神》、《生死恨》等梅派剧目。1966年下放河南省京剧团,曾主演过现代京剧〈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园丁之歌〉等。1968年被迫害,自杀未遂致残,右足跛,在病榻瘫痪5年之久。在养病期间,写有〈京剧唱腔体会点滴〉、〈荀氏水袖、动作及手势介绍〉等讲稿,经艰苦锻炼于1978年重返北京舞台,任北京京剧院三团主演。排演新剧目有《宋宫奇冤》、《哑女告状》、《一代贤后》《双玉缘》、《翠屏山》、《坐楼杀惜》、《痴梦》、《霍小玉》等并演出荀派保留剧目《红娘》、《红楼二尤》、 《玉堂春》、《杜十娘》、《荀灌娘》、《棒打薄情郎》。
1991年起担任北京戏曲艺术学校校长(现升格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以来,她励志图新,辛勤耕耘,把一个举步维艰的学校办成了人才辈出的全国重点学校。
2018年4月,参加综艺节目《传承中国》。
发表著作
同时发表《含泪的笑》、《我这两辈子》、《京剧唱腔体会点滴》、《荀派艺术语言特色》等著作,并应邀到国内外几十所大学作艺术讲座,到各地中小学及文化单位进行普及京剧讲学。
演出剧目
代表剧目:《打焦赞》、《扈家庄》、《大英杰烈》、《十三妹》、《贵妃醉酒》、《思凡》、《秋江》、《天女散花》、《白蛇传》、《蝴蝶杯》、《红娘》、《红楼二尤》、 《玉堂春》、《杜十娘》、《荀灌娘》、《棒打薄情郎》、《勘玉钏》、《霍小玉》、《生死牌》、《姊妹易嫁》、《西施》、《洛神》、《生死恨》、《一代贤后》、《哑女告状》、《双玉缘》、《翠屏山》、《坐楼杀惜》、《宋宫奇冤》、《痴梦》、《陈三两》、《狮吼记》等。
获奖情况
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1994年举办的“梅兰芳金奖大赛”获首届梅兰芳金奖;美国佛州颁发的亚洲最佳艺人终生成就奖;潍坊国际风筝杯最佳表演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市级特别表演奖、优秀表演奖、论文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