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柳庵

时间:2024-01-01 18:06:57编辑:小蔡

屈柳庵的个人简介

屈柳庵 字无尘,号七峰山人自幼爱画,长临家藏徽宣彩印《芥子园画传》。花鸟鱼虫,山石雨雪,梅兰竹菊,多有涉猎。由于长期生活在洛阳,对牡丹观察、写生、创作,精心耕耘六十余载。其笔下牡丹图由表及里,形真神飞,花晶莹玉润...

基本内容

屈柳庵 字无尘,号七峰山人

自幼爱画,长临家藏徽宣彩印《芥子园画传》。花鸟鱼虫,山石雨雪,梅兰竹菊,多有涉猎。由于长期生活在洛阳,对牡丹观察、写生、创作,精心耕耘六十余载。其笔下牡丹图由表及里,形真神飞,花晶莹玉润、凌励剔透,叶嫩,干劲苍,充分表现了牡丹的神韵。

凡见过屈柳庵牡丹者,无不对那布局严谨、技法老到、挥洒自如的泼墨写意所击节赞赏,沉思忘机。其中,当年广州美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周彦生手拿一本牡丹画册,指着屈柳庵的画说“一本书,就这幅好”;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及原中国美协党组书记雷正民一起到洛阳,在屈柳庵的水墨牡丹前端视良久,同声赞曰“有意思”,临离开还频频回首,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齐白石弟子娄师白大师在看到屈柳庵的水墨牡丹后,连说三个“真好”,并给予高度赞誉“全凭一池墨色,写出如此反复变化,可谓笔下有神。”

1986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赛福鼎,用维文为其题" 天道酬勤”。

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到河南遴选一幅牡丹画,在众多牡丹画作品中,他的牡丹画有幸被选中,按国务院要求作5尺宽、10尺长《四海同春》。

1989年,由于《四海同春》受到中央、省领导好评,故国务院副秘书长常捷邀请他到北京为国务院作画半月余。原副总理谷牧在国务院老干部楼亲切会见。常捷副秘书长在中南海紫光阁亲切会见,并在中南海设午宴宴请及合影留念。

1990年,人民画报成立四十周年,在京举办大型著名书画家作品展,其作品水墨牡丹入选。并与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吴冠中、刘海粟、范曾等人的佳作28幅选入邓小平题写书名的《人民画报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精美画册。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由三峡出版社、中国三峡画院、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三峡耀华杯摄影、书画大奖赛参赛作品及特邀作品展”中,屈柳庵、刘文西、李铎、刘炳森、韦江凡等10人被授予“中国著名书画家”金杯奖。

1994年,田纪云副委员长在中南海亲切会见,并为其题“牡丹王”相赠。国务委员陈俊生及夫人、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及夫人孙铭,邀请到家做客并合影留念。

1997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庆典活动期间,举办中国著名画家三峡作品展,他的国画《国色》入选,并被授予荣誉金奖。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田纪云、李长春多次将他的作品赠给国际友人。

1994年3月中央电视台、以《屈柳庵的牡丹图享誉海内外》和1996年1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介绍牡丹王―中国著名书画家金杯奖获得者屈柳庵先生》为题作了报道。

其 二

自是洛阳花无意必称王

(写在《屈柳庵画集》付梓之际)

屈柳庵,字无尘,号七峰山人,1931年10月生于河南嵩县一个民间艺人之家,现任洛阳中国画院院长。屈柳庵,数十年戮力耕耘,惨淡经营,终在中国画这方沃土上成就为一位颇有建树的丹青名家。

屈氏画作,眼界高远,不拘一隅,画路广袤,挥洒万象。花鸟虫鱼,山石雨雪,多有涉猎。在他笔端,有飘逸清雅的春兰,高雅脱俗的冬梅,也有劲节坚根的寒竹,水墨淋漓的鲇鱼……然而最令人击节赞赏、沉思忘机者还是他的牡丹图。

屈先生所画的牡丹,那挥洒自如的泼墨写意,部局严谨,技法老到,由表及里,形真神飞不仅尽现牡丹的芳质姿艳,同时透出它的劲骨刚心。

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前往河南遴选国画佳作,屈先生的一幅宽一丈、高五尺的牡丹图《四海同春》中选,一直被悬挂在国务院老干部局的大楼内。尔后不久,在那里他还受到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接见。

1994年,在北京举办的由中国三峡出版社、中国三峡画院、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三峡耀华杯书画摄影参赛作品及特邀作品展”中,屈柳庵与李泽、王成喜、刘文西、韦江凡等十人被授予“中国著名书画家金杯奖”。

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田纪云副委员长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并题“牡丹王”三字以示鼓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分别以《屈柳庵的牡丹图享誉海内外》和《介绍牡丹王―中国著名书画家金杯奖获得者屈柳庵先生》为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详细报道。屈先生还应国际友人相邀,先后出访过新加坡由于屈氏牡丹的独特造诣,名声日益远播,在社会上便逐渐有了“牡丹王”的殊荣。当年,齐白石的弟子,著名画家娄师白看了他的水墨牡丹不禁连连点头称道:全凭一池墨色,写出来如此的繁复变化,可谓笔下有神。荷兰女作家西尼卡,对他的水墨牡丹一见钟情,爱不释手。她把柳庵的赠画带回国后,作为最珍贵的礼品献给母亲的生日,并撰写文章向西方读者介绍她所佩服的这位中国画家。多年来,屈氏牡丹屡屡见于期刊报章。当人民画报创刊40周年的时候,一本纪念性的精美画册中,除了刊有齐白石、李苦禅、刘海粟、李可染等国画大师的佳作以外,也有屈柳庵的泼墨牡丹一帧。

当代中国,专司牡丹画作的画家不算罕见,但唯有屈柳庵的画品臻此佳境而“称王”,其根基何来?经过对屈庵先生生平阅历和创作情况的粗略考察,即可一目了然:

一曰家庭熏陶。屈氏祖上以手工印花为业,四乡八村都晓得屈家的印染鲜活漂亮,他对美术的爱好自有耳濡目染的功效。柳庵自幼就描描画画,如痴如醉。一次,进洛阳,看上几株牡丹,倾尽囊中所有买了下来。可是回家的盘缠没了,只好开动双脚,步行百余里返回家中。就是照这几株牡丹画了他第一幅牡丹图稿。在他赴洛阳工作临行之时,父亲无以相送,只是将那家传的徽宣彩印《芥子园画传》塞进他的行囊。他领会,个中寄寓着父亲多么深厚的心底期望。他和画笔的情缘,就是这样如胶似漆。

二曰环境影响。“洛阳牡丹甲天下”,历史非常悠久,洛阳被称作“牡丹城”,牡丹又被唤作“洛阳花”。从小就酷爱绘画的柳庵,处于这国色天香的氛围之内,能不对它情有独钟吗?“牡丹城”中的“洛阳花”,给他提供了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大画案,激发了他连绵不止的灵感潮。

三曰志坚手勤。柳庵弃学做工,盖因家庭经济拮据使然。他以自己微薄的薪金养家糊口,已够筋疲力尽了,若无十分的意志,哪有可能再去舞文弄墨?幸有父母妻子的支持,为省出一点笔墨钱,有时多少天都不买菜吃。当生活逼得无奈时,他竟上街摆摊卖画。大年除夕,冒着朔风寒雪,在路旁檐下苦苦巴望着慧眼。

四曰锐意创新。此乃最核心的一点。柳庵先生不是什么无师自通的天才,他需要学习先人,也善于学习先人,他钦羡吴昌硕,推崇潘天寿、对于名篇佳作,每到眼前便详品细研,尽力尽情地汲取。但他又绝不拘泥于一家一派,固步自封。年轻时曾得一无名画友的习作,只因于已有所启迪便永远珍藏于箱箧。他师古,师今,更师造化,着眼于创新,一副作品停笔,若自我感觉似曾相识,不见新意,便决然一毁。以牡丹作画,不仅有情,有趣,更是有志,有主见,是其成功的根由所在。识货的顾客。他白天画、夜里画,生命不息,画笔不停。全国人大常委会赛福鼎副委员长用维吾尔书赠他“天道酬勤”四字,是多么贴切的嘉许!

牡丹画中人称王。有的问:面对这一片喝彩,先生有何感想?对曰:“自是洛阳花,无意必称王”。他认为,作为植根在洛阳这块风水宝地的一个国画作者,和其他道中朋友一样,唯知画案泼墨,宣纸染色而已。柳庵先生将自己简陋的画室命名为“听天楼”,什么意思?听天者,顺应自然之谓。可见其置穷通荣辱于身外的心迹了。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先生的不辍之笔将会生发出一幅幅更为称秒的牡丹图,给读者带来更多的祝福和祥瑞。

有缘赏鉴先生的画品和人品岂不快哉!屈柳庵的至交,中国三峡出版社刘文敏嘱我为先生的画册写几句什么,今恬然应之,是为序。?

章 伍

1999年5月26日于听蝉斋?

上一篇:苏志勋

下一篇:曲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