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泉的个人简介
孙晓泉,著名书法家,黄宾虹艺术研究专家,一九一九年生于山东临沂。曾读私塾、中学,爱好文学、书法。一九四四年参加革命,一九四九年随军渡江南下,杭州解放后一直留杭工作。曾任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杭州市文化局长、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并曾担任《西湖》主编、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职。一九九九年离休。现为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杭州徽州学研究会顾问、西泠印社社员。个人作品
已编著出版《西湖民间故事》、《仰天长啸》、《情系虹庐》、《橘园杂记》、《西泠情愫》、《湖上吟草》、《西泠诗丛》。
成就及荣誉
2007年1月20日,在秀美的西泠桥畔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西泠印社、杭州市文联共同主办,杭州市 黄宾虹学术研究会、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市艺术创作中心共同承办“孙晓泉先生诗词书法展”。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 钱法成,原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沈者寿,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陈建一,杭州市文联主席陈一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篆刻家 刘江,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王旭烽,西泠印社主任 包正彦等为此次展览进行了剪彩;由原省作协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薛家柱主持;刘江先生致开幕词;著名书画家、艺术家 周沧米、 诸涵、 钱大礼、 郁重今、 丁茂鲁、林乾良、 吕国璋、吴光烈以及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镜清等也都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座谈会上,王旭峰、 陈建一、 钱法成、沈者寿、吴莹(中国印学
博物馆副馆长)、余胜( 余任天之子、省报刊局局长)、 陈谊君(原杭剧团著名演员)、胡永吉(杭州徽学研究会会长)、仇名虎(杭州徽学研究会秘书长)、 王义戈(杭州 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副会长)等等发了言,大家给其以很高的评价。 钱法成先生认为:“孙老虽已退下多年,在九十大寿时仍有这许多人来衷心祝贺,足见他在位时的功绩非同一般,更见他的为人极赋号召力、感人力。”戴盟老先生特书大字:“何止于米,相期以茶”(古人称88岁为米寿,108岁为茶寿);世界实业家艺术家联合会副秘书长翁诚刚先生祝藏头诗一首并谱曲唱道:孙翁铿锵九十整, 晓光辉映杭州城,泉水滋润西泠印,泰山北斗人仰敬!著名书画家程助特地从上海赶来,代表住在上海华东医院的父亲 程十发,激动地在大会上发言;巴金的女儿李小林从上海寄来了《巴金纪念集》,特别夹上一张巴老的手迹“巴金感谢你们!”;浙江电视台、杭州电视台、杭州日报、浙江日报美术报、浙江广电报、钱江晚报、每日商报、浙江工人日报、湖州日报、齐鲁晚报、亚洲财富论坛、国际艺术界网、搜狐网、博艺网等各类媒体均作了专门报道。
相关事迹
1979年西泠印社成立75周年大会
文革十年,是西泠印社又一次蛰伏的十年。
1979年,春风又绿西湖岸。西泠印社召开了文革后第一次大规模集会。过去的十年里,西泠印社的雅集活动几乎绝迹,而文革一结束,杭州又一次成为全国书画印学界注目的焦点,很多书画印学方面的专家权威纷纷赶赴西子湖畔。
当年西泠印社的副社长、杭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孙晓泉至今回想起来,大会的盛况似乎都还在眼前。他指着当年社员的合影照片告诉记者,这是在孤山社址的题襟馆前拍的。这个是 沙孟海,那个是 启功。
在那届大会上, 沙孟海当选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
这以后,孤山社址后山的杜鹃每经历5次花开花落,西泠印社就会召开一次盛大的社员大会。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在每一届的社员大会上,进行修改章程、审议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等等社务。不过无论是规模还是参加会议的人数,今年西泠印社的百年大庆都是空前的盛典。(据《今日早报》/崔博纪红霞) 创办《西湖》杂志 恢复西泠印社
孙晓泉诗词书法展2007年1月20日在西泠桥畔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作为杭州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90高龄的孙晓泉从历史纵深处走来,纪念由此开始。 作为杭州市第一任文化局长兼党委书记,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孙晓泉是杭州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他两度恢复杭州文化工作和西泠印社工作,全面开展诗、书、印、画等印社活动;创办了《西湖》文学杂志;收集、整理和保存西湖民俗文化,他主编的《西湖民间故事》( 郭沫若题写书名, 程十发插图)一书广为流传;恢复、建设各剧团、剧种,使京剧、杭剧、越剧、歌剧、话剧、滑稽剧、曲艺杂技从此在这个城市延续发展。
孙晓泉对中国戏曲、诗词、楹联都有深入的研究,昨天展出的60幅诗词作品,给孙晓泉的艺术造诣作了诠释。
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日报)
明时多胜事 珠玉任挥毫
1959年春,根据市委、市人委部署,市文化局讨论并制定了庆祝建国十周年计划。其中除戏剧创作、电影周、参加国庆游行的文艺大队,以及组织文艺晚会外,还有几项新的任务,成立杭州书画社,就是其中一项。
当我把该项计划向市委汇报时,王平夷书记非常重视,并认真听取汇报,还不时作些指示。当我汇报到我们要办类似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那样的书画机构时,王平夷很高兴,连说:“好!作为知识分子聚谈之所,一定要办成文化人感兴趣的地方,要做到u20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u2019。因此,这个单位,要有古今书画,线装图书,可欣赏,可买卖,也可比装裱字画,经营文房四宝……”
当我请示:这个单位起个什么名字时,王平夷说:“名字由你起,任务由你定,干部由你派。”
当我汇报,这个单位须要有个优美环境时,王平夷说:“现在市委正抓紧解放路、湖滨路的房子改造工程,今年秋天完工。到时候你可来看房子,由你挑选你认为最合适书画欣赏的一幢建筑,预计可给你们三四百个平方米的面积。”
局党委经过讨论,该机构正式命名为“杭州书画社”,并请 郭沫若副委员长书写了匾额。
经过紧张筹备,按时于1959年国庆前夕开张,同时在书画社大厅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书画展,展出当代大家 马一浮、张宗祥、 潘天寿、 沙孟海、邵裴子、 吴之, 诸乐山、阮性山、 余任天等书画精品100余幅,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为国庆十周年增加了热烈隆重气氛。
杭州大学郑晓沧教授参加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后作诗一首以示祝贺,诗云:
楼挹湖山胜,人来艺苑豪。
昔贤都有作,继志敢辞劳。
南宋规模远,西泠气韵高。
明时多胜事,珠玉任挥毫。
从这以后,杭州书画社热闹非凡,十分兴旺发达。后又陆续陈列、展出了许多大名家字画,如吴昌硕书画展, 赵之谦书画展,西泠印社藏品展等等。每次展出,都引起轰动。
据此,很多文化界名人大家以及高级干部都经常到这里参观欣赏。例如 王个m, 程十发、 方介堪、 方去疾、 陆维钊、 余任天、阮性山、 吴之, 诸乐三等书画篆刻家经常到这里参观或购买字画物品。他们说:“这地方好极了,背城西湖,闹中取静,果然是欣赏字画的最佳去处。”
一次,省委书记林乎加同志带领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来到书画社。他们参观欣赏半天后,谭启龙挑选购买了一批现代书画,满意而去。
于是省内外以至全国的名人、学者接踵而来,应接不暇。一日,省人委秘书长王黎夫带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承志来此参观欣赏。休息时,廖承志见文房四宝现成,提出要给王黎夫画张肖像。王黎夫很高兴,于是整衣端坐,廖承志则凝神挥毫,三笔两抹,几分钟工夫,一幅王黎夫肖像画成了。我看时,虽是大写意,但还真画的有点像王黎夫呢。此时只见廖承志微微一笑,提笔迅即在画面右上角题写“大酒鬼”三字,引起众人哈哈大笑。
一次省文化局李碧岩副局长高兴地告诉我:“杭州书画社办的很好,省委领导同志表扬你们了。”我当即表示感谢,并请多提意见,多加关照。
2003年3月27日
编语:
此文作者孙晓泉,曾任杭州市文化局局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职,也是杭州书画社的创办人,对杭州书画社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今,孙老年过九旬,居住于杭州,仍为西泠印社社员。
这篇文稿原版是手写版,乃孙老2003年为杭州书画社所作,一直未曾发表。杭州网记者在寻访杭州书画社时,现任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处长兼西泠印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鸣小心翼翼地翻出这份文稿,复印后送给我们,并多次强调,这是非常珍贵的,不能随意发表,但同意发表在杭州网《回望六十年走红解放路》专题中,权作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礼物。
这篇回忆录将杭州书画社成立之初的情况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状况都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杭州书画社曾经的繁荣。
(感谢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对本文的支持。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