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个人简介
孙策(175一200),中国东汉末军阀,三国时吴国的奠基者。孙权之兄。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少居江淮间,颇有声望。 兴平元年(194),至寿春从袁术,不得志。二年,乃托辞率其父所遗千余兵南渡江,进攻扬州刺史刘繇、会稽太守王朗诸部。孙策善于用人,军纪严明,沿途无犯,得到周瑜及其他豪族支持,所向皆破。建安二年(197),袁术称帝 , 孙策与之决裂并接受汉朝参与讨伐袁术的诏令。三年,拜讨逆将军,封吴侯。四年,袁术死。孙策率军攻庐江太守刘勋 ,得袁术 、刘勋残部2万余人,领庐江郡今安徽庐江西南),得豫章郡(今江西南昌 ),于是统一江南,为孙氏割据江东奠定了基础。此时北方袁绍势力正强,曹操对他极力拉拢。正当孙策欲渡江北进,继续扩大势力时,被仇家刺死,仅二十六岁,临终前嘱孙权继承其业。孙策 - 人物简介
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是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的割据军阀之一。他是孙坚的长子,吴大帝孙权之兄,是东吴势力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有“小霸王”的美誉。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于200年5月5日(建安五年四月,丙午)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
经历
官至:讨逆将军
会稽太守
吴侯
追谥长沙桓王
曾效力过的势力:吴、袁术
孙策 - 流传野史
1.十岁能托千斤。
2.传说十四岁时纵马过乌江霸王亭,亭柱崩裂,柱中是一支一百二十一斤的铁戈。
3.阳人之战时押运兵粮由庐江至孙坚军中,路遇华雄夜袭孙坚,将华雄连人带马挑起,斩首挂于铁车。
4.虎牢关前,用手戟射下吕布的骑都尉大旗。曾向虞翻学习日行八百里之术。
5.死后魂归东海修行,化为驾青龙而飞的神将。
孙策 - 历史概况
汉讨逆将军、会稽太守。长沙太守坚长子,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太傅马日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与术相攻。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又破严白虎等。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是时哀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嘱以后事,呼权佩以印绶,至夜卒,时年二十六。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孙策 - 演义概况
汉讨逆将军、会稽太守。父坚与荆州牧刘表攻,策时十七,与之相从。策箭射表将陈生。后坚为表将乱箭射死,策回到汉水,闻父尸在彼,乃用俘虏黄祖换之。后往淮南投袁术,深为术所爱。后策图自强,以父所留传国玉玺换术兵,术表策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策自此荡平东南,威震三江。破刘繇,挟死一将、喝死一将,人皆呼之为“小霸王”。又匹马於神亭与繇将太史慈酣战数百合,为众人所惊。后策平江东,迁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封吴侯。曹公惮其强,与之结亲以安其心。后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先是,吴郡太守许贡暗发书与曹公,教徐图策,策知之,杀贡。一日,策行猎,为贡门客所刺,创甚。后又斩杀道士于吉而受其诅咒,伤重而亡,寿仅二十六岁。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孙策 - 生平介绍
191年孙策的父亲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杀死,长子孙策因此继承了父业。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任丹杨郡(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省宣城市)太守,但未到任,留在吴郡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于是孙策用船载着母亲前往曲阿与舅舅会合,也将父亲孙坚暂时葬在曲阿。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孙坚在岘山作战身亡,原本孙策应该承嗣孙坚的乌程侯爵位,但让给四弟孙匡(魏书)。孙策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县)落葬父亲后渡江迁移到江都。之后前往拜访名士张,将老母弱弟留在江都(吴历)。由于徐州州牧陶谦与袁氏的纠纷,(也有一说陶谦忌讳孙策的才干,迫使孙策请汝南名士吕前去迎接仍在江都的母亲,将之安顿在曲阿,另与吕、原来的乌程县长孙河,到丹阳(今安徽宣城)去投靠当时在袁术势力范围鹊H蔚ぱ籼氐木烁肝饩埃ㄎ夥蛉诵殖ぃ币埠狭骼c厣皆糇胬伞=泶蚣窃厥窃跞盟锊叩热饲巴栏轿饩啊⑻眯炙镪冢ㄆ涓肝锴迹质ヌǎ锛崽眯郑┝斓卣倌既寺怼4耸绷拦等人的幕客在龋庀乱延惺偃恕
194年,东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转而率领父亲旧部投靠寿春的袁术(袁术于190年在讨伐董卓时便与孙策父孙坚友好)。当时吴人严白虎等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严白虎等,乃至会稽。孙策说:“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于是引兵渡过浙江,占据会稽,屠东冶,攻破了严白虎等人。而袁术也将一千余名孙坚的旧部属编回孙策的统属。东汉太傅马日在寿春表孙策为“怀义校尉”,孙策后来感叹这次官场交际令他觉得本身学问不够渊博,“语议之间,有所不及耳。”后来又曾对虞翻说:“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其本身的才干、军令的严谨,得到袁术部将的倾心敬重,也使得袁术又重视又忌讳,曾说:“使有子如孙郎,夫复何恨!”但始终不敢重用。孙策讨陵阳,生得祖郎(史载为山贼)。而袁术原本答应让孙策出任九江太守,后来任用丹杨陈纪;又使孙策率军攻打本身跟袁术、孙策皆有嫌隙的庐江太守陆康,并答应让孙策出任庐江太守,后来再用自己的旧部属刘勋。多番失信,已使孙策失其所望,孙坚旧部朱治并以袁术政德不修为由,劝孙策设法回到家族有地缘关系的江东。孙策为了据有部队与领地继而为父报仇,多次在袁术答应下帮助作战,但袁术多次反悔,最后终率领父亲旧部渡江东,脱离袁术。袁术僭越称帝时,孙策曾给袁术书信,劝喻其不可,袁术不听所劝,两人于是不再往来。为了积蓄力量东山再起,孙策四处结交豪杰,先后与周瑜、张等相识。
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与刘繇对战时,遭遇从山东前来拜见刘繇并任其斥候的太史慈,当时,太史慈一人面对孙策13骑,太史、孙二人单挑,孙策抢夺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抢走孙策的头盔。后来,降服太史慈后,二人更约定不过六十日,单人前往招降刘繇破余下万多士众,群臣皆曰不可相信才刚投效的太史慈,孙策力排众议,相信太史慈,60天后,太史慈果然招降其他势力归来。
原先出任扬州刺史的刘繇,由于扬州治所所在的寿春已被袁术占据,刘繇便将治所迁到曲阿。当时分e在丹阳担任太守及都尉的舅父吴景及堂兄孙贲被刘繇以军事驱逐到舍阳。刘繇派部将樊能、于麋、张英分e驻扎横江,当利,与袁术部将扬州刺史惠衢、督军中郎将吴景和孙贲对峙,率众相攻而无进展。其后孙策请求袁术让他前往协助吴景去击破刘繇,以求平定江东。江表传记载袁术认为刘繇、王朗分e在曲阿、会稽,认为孙策不能成功,而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便上表以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正式领兵渡江。此时是兴平二年腊月。
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坚旧部朱治使人从刘繇属地鹊那⒒に臀夥蛉思八锶ㄐ值埽┓罡ひ宦返酱锢簦罄丛偾ㄒ浦粮妨辍6藓蠊酥堑乃锊吡毂豸恚脱厦鳎玫桨傩盏闹С郑赝局谒侗级嚼簦癜不蘸拖兀┍σ牙┏涞轿濉⒘е凇S中葱鸥嬷渲恢荑な蛊渎时从婕垂ハ潞峤⒌崩捅d荆俣山髌品盍豸砦鞯捏腥凇⒀裨陲髁甑木樱僮泛A辍⒛舷滦〉ぱ睢⒑搿⒔耍肭坊髁豸恚豸硇碹砍霰纪フ拢碹客觥J碧反日焓忧嶂厥倍烙胍黄镒溆霾撸叽悠锸院暴p宋谦pS盖等名将。两人俱前放对,策刺慈马,而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献帝春秋曰:“孙策率军如闽、越讨朗”。表示与王朗作战的地域位置。其中平三郡并讨丹杨七县,后来并临郡察齐孝廉。
197年,孙策终于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得到了其他军阀和东汉朝廷的认可。
东汉献帝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策入曲阿劳赐将士,遣将陈宝诣阜陵迎母及弟。发恩布令,告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簦徊焕终撸鹎恳病!毖罩洌拿嬖萍眉蛴嗳耍砬в嗥ィ鸾问谱2咔碴凇⒕盎故俅罕ㄊ酰凳踬院牛鹬冒俟佟N馊搜习谆⒌戎诟魍蛴嗳耍Υν途邸N饩暗扔然髌苹⒌龋酥粱峄2咴唬骸盎⒌热旱粒怯写笾荆顺汕荻!
孙策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遣吕范、徐逸攻陈r于海西,大破r,获其吏士妻子四千人。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从后汉书志第二十二则为兴平元年,疑为误植),丹杨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秦松、陈端等为谋主。同年并遣使诘问王朗。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但裴注江表传载为元年。
198年,东汉朝廷封孙策为吴侯,拜讨逆将军。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遣王朗以就曹操。策被诏敕,与司空曹公、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刘表。与名将周瑜同时迎娶江东国色大小乔。又遣使贡方物,倍于元年所献。其年,制书转拜讨逆将军,改封吴侯。
199年,东汉献帝建安四年:孙策率军大败宿敌黄祖,为父报仇。孙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臣身跨马阵,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跃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飞上风,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可谓惊心动魄”。可见战况之激烈。孙策北讨陈登,为第一次进攻陈登,西讨S祖,行及石城,闻刘勋轻身诣海昏,便分遣从兄贲、辅率八千人于彭泽待勋,自与周瑜率二万人步袭皖城,即克之,得术百工及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并术、勋妻子。表用汝南李术为庐江太守,给兵三千人以守皖,皆徙所得人东诣吴。贲、辅又于彭泽破勋。策收得勋兵二千余人,船千艘,遂前进夏口攻S祖。时刘表遣从子虎、南阳韩将长矛五千,来为S祖前锋。策与战,大破之。孙策平邹佗、严白虎之战并克。曹操在收到战况汇报后感叹:“a儿难与争锋也”。该年先后攻败数敌,遂统一江东,割据东南,统有江东六郡。
孙策有“小霸王”的美誉,以示其武勇仿佛霸王项羽。孙策由于年轻美貌,平易近人,世人称其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 孙策与周瑜亲若兄弟,曾经让周瑜行“升堂拜母”,两人还分别迎娶了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
孙策之所以能够占据江东,为后来的东吴立国打下基础,除了他骁勇善战和谋略出众外,还跟他礼贤下士,善于使用人才大有关系。
孙策很喜欢轻骑外出狩猎。《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谋士郭嘉曾说过:“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果然如郭嘉所料,于200年4月,孙策在外出狩猎时被旧仇许贡的部下行刺而死。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策欲谋袭许都。第二次攻陈登于丹徒时,其后便为故吴郡太守许贡之门客所刺杀,临终嘱弟孙权继承其事业。时年二十六岁。
孙策死前,召孙权来病榻前。说:“任用江东人才,在军阵之间与天下群雄一争雌雄,卿不如我;但拔擢贤能,使他们各尽心力,保全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 - 文艺诗歌
【谜语】
谜面: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郎
谜底:一人一夫
【《三国演义》诗句之孙策】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东吴五贤绝句之孙策】
人赞小霸王,年少却轻狂。
虽能斩仙道,未得平四方。
孙策 - 人物评价
《三国志?孙策传》称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袁术曾对孙策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裴松之注:曹操听说孙策平定江东,意甚难之,常常感叹“a儿难与争锋也!”
陈寿评价:“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
《晋书》载杨亮评价姚襄:“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庾亮《哀江南赋》:“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曹操:“a耗延胝嬉病!
袁术:“使有子如孙郎,夫复何恨!”
郭嘉:“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张:“今君绍先侯之轨,有骁武之名。”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许贡:“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虞翻:“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杨亮:“襄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神明器宇孙策之俦。”
陈逵:“孙伯符志业不遂!”
殷仲文:“看此山川形势,当复出一孙伯符!”
何义门:“伯符以勇锐摧破刘繇王朗,然能系属士民,修其政理,遂创霸业。”
卢弼:“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少年英万,勇锐无前,真一时豪杰之士!”
《江表传》:“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吴录》:“策知其无能也,以手戟投之,立死。舆有勇力,虎众以其死也,甚惧。”
《傅子》:“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二十史札记》:“人才莫盛于三国,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
《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u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
《三国志?孙讨逆传》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
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孙策 - 历史评价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从某种程度上说,孙策能够占据江东,跟他礼贤下士,善于用人大有关系。通过几件事,可以看出孙策的这一特点。
袁术:袁术见孙策少年英雄,叹息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重用旧臣,任人不疑
孙策微时,只有吕范、孙河二人经常跟从,危难不避。孙策待吕范如亲戚一样,往往带他一起升堂见母,饮宴欢叙。孙策入据曲阿,增兵到两万多人,把吕范部下的兵士也增到两千多,有一天,吕范一面陪孙策下棋,一面对他说:“您的事业越来越大,士兵也越来越多,而各种纲纪尚不完备。我愿暂为都督,帮助将军做好这些事情。”
孙策说:“您是著名士大夫,手下拥有不少兵将,且在疆场上已立大功,哪能委屈您管这些军中琐细事务呢?”
吕范说:“我舍弃乡土,跟您到处奔波,并非求取妻子儿女荣华富贵,我是想经时济世,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你我二人,譬犹同舟涉海,如一事不妥,双方都受损失。我这也是替自己考虑,不光是为您着想。”
孙策听了,只是笑,不说话。
吕范当即告别出来,脱掉外衣,换上骑兵将领的衣服,于提马鞭来到孙策阁门,自称兼任都督之职。孙策就给他兵符,让他执掌军中诸务。吕范加意留心,整顿纲纪。军中肃睦,威禁人行。
孙策任命张为正议校尉,张昭为长史,他们二人,一人居守,一人从征,出谋划策,言听计从。孙策以师友之礼对待张昭。文武之事,都由张昭主理。张昭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中,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他,对他大加赞美。张昭感到进退两难。孙策知道后,却非常高兴。他说:“从前管仲治理齐国,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而齐桓公成了霸主的第一位。现在张昭贤能,人们开口、闭口,褒扬夸奖,而我能重用他,这功名还不是归我吗?”
不计前嫌,重用祖郎、太史慈等降将
孙策当年到曲阿募兵,好不容易才招到数百人。但被泾县大帅祖郎袭击,人马散尽,本人也险些丢了性命。后来,孙策占据江东,袁术派人送给祖郎印绶,让他联络山越,对付孙策。孙策率兵亲往征讨,在陵阳县擒获祖郎。祖郎惶惧,孙策安慰他说:“当年你袭击我,刀都砍在我的马鞍上了。如今我创军立事,抛弃旧怨,对天下人都一样,不但你一人。你不要害怕。”祖郎叩头称谢。孙策任命他为部下贼曹。
太史慈当年曾在神亭与孙策搏战。后来,也被孙策擒获。孙策解其束缚,拉着他的手问:“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太史慈坦言:“末可量也 。”孙策大笑:“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说完,立即任命他为门下曹。回军时,孙策命祖郎、太史慈为前导,军中引以为荣。后来,孙策还曾派遣太史慈去安抚刘繇部下,对太史慈深信不疑。事俱在太史慈传中。
抚视孤寡,不欺弱者
孙策攻克皖城,袁术妻儿老小寄住在此,均被俘获。孙策对他们体恤抚慰,下令不得侵扰。后来收复豫章,又收拾安排刘繇的丧事,且很好地看顾他的家属。天下士大夫因此对孙策大加称誉。
孙策这样做,当然是出于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的需要,而且以不影响他的功业为前提。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一次,会稽郡属员魏腾违背了孙策的意旨,孙策执意要杀掉他。众人一再劝阻,孙策只是不听。这时,吴太夫人站在井边对他说:“你刚刚立足江南,诸事尚在草创,尚未稳固。应该优待、礼遇贤能之人,舍弃他们的过错,表彰他们的功劳。魏腾循例尽职,你却要杀他,这样一来,明天大家都会背叛你。我不忍心见你自罹祸难,还是先投井自杀了省心。”孙策大惊、顿悟,马上放了魏腾。
有位叫高岱的名士,隐居在余姚地方。孙策让陆昭去请他,自己虚心等待。听说高岱精通《左传》,孙策也预先玩读,想跟高岱讲论一番。
有人乘机离间二人。先对孙策说:“高岱认为您英武有余,文采不足,您跟他讲《左传》,他如果回答说不懂,便是他瞧不起您了!”孙策暗记在心。
那人又对高岱说:“孙策为人,最不喜别人超过自己。他如果问你《左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这才合他的意。如果跟他讲论辩难,可就危险了!”高岱信以为真。
孙策和高岱见了面。孙策果然说起《左传》,高岱连连回答不知道,不懂得。孙策发怒,以为高岱依恃才能,轻慢自己,把他关了起来。
听说高岱被囚禁,他的朋友和当时好多人都在露天静坐,请求孙策释放他。孙策本无杀高岱之意,但登上高楼,看见几里地远近,坐满了请愿之人。孙策讨厌高岱能得众人之心,下令杀了他。
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但我们仍认为,礼贤下士,敬重人才是孙策一生待人接物的主流。而这也确实在客观上使江东人才济济,为孙权建立吴国奠定了基础。
广陵太守陈登驻在射阳。孙策西征黄祖,陈登暗中派遣间谍,拿着印绶给严白虎的余党,想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孙策。孙策回师,攻打陈登,军队暂驻丹徒,等待后继粮草。
孙策喜欢轻装简从,出外游猎。对此,虞翻不放心,早就进行过劝谏。虞翻说:“您轻出微行,搞得侍从官员来不及整顿服装预为警备,士卒们也常以此为苦。作为一军统帅,自己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白龙变化成鱼,豫且就可以射他的眼睛;白蛇自己放纵闲行,刘邦就可以杀他。希望你稍加注意才好!”
孙策知道虞翻说得对,但仍然不能改掉这习惯。
兴王伐夷,横扫江东
孙策与其父不同,不但有其父的勇,更有谋,在政见上有远虑,非鼠目寸光的楚霸王可比。
此时袁术在淮南称帝。孙策果断地断绝了与袁术的关系,联合曹操讨伐袁术成功。建安元年,部将朱治驱走吴郡太守许贡,许贡投奔吴郡豪帅严白虎。孙策手下诸将主张先击破严白虎。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策遂引兵东渡钱塘江,进击会稽太守王朗,消除严白虎的羽翼。王朗出战失利后拒城固守,孙策攻城不下,当晚调整布署,以空营,沟火连遍固陵南道,造成增兵强攻的假象,连夜起精锐直扑查渎、高屯,当晚攻取,斩杀周昕,获全部粮饷军械,第二天回师攻孤城,王朗弃城逃往东治,直至被擒。孙策旋即引师全歼无所依托的严白虎,同年派吕范击破海西陈禹(陈登兄),得淮南地。
据《江表传》(裴松之引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孙策认为骑都尉一职甚轻,难以掌管州郡,汉帝遣议郎王c拜孙策为“明汉将军”,策被诏敕,与司空曹操、卫将军董承、益州牧刘璋等并力讨袁术、刘表。可见孙策当初地位。
调虎离山,上兵伐谋
建安三年,曹操畏其善于用兵,曰:“狮儿,谓难与争锋。”故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曹彰娶策从兄孙贲女,以暂保无后顾之忧。
而此时孙策也抓住北方暂无威胁的战机,连续发动对袁术残部,刘表部的征讨。在得知刘勋向上缭太守借粮不得情况后,孙策遣使卑辞厚礼,致书,请其合攻上缭,自己愿为后支援。刘勋果真上当,亲自率军远袭上缭。孙策便悄悄溯江而上。到达石城时,派遣孙贲等率领八千人进据彭泽设伏,亲自袭取皖城,俘获刘勋妻子及部曲三万人。刘勋闻讯率军回救,行至彭泽,遭伏击大败,求救黄祖。孙策趁势全歼来援的黄祖军,攻下夏口,迫使他退守沙羡。
取豫章郡时。太史慈已察明豫章太守华歆是个胆小怕死的人,孙策便亲率大军进逼椒丘,再派虞翻去劝说华歆,晓以利害。果然兵临城下,华歆开城请降。
知人善任,化敌为友
孙策不仅兵法卓越,而且胸怀宽广,识人善用,并非三国演义中描写滥杀豪杰之人。祖郎曾袭击募兵的孙策,差点使其丧命。后又挑动山越,共图孙策。孙策西讨祖郎禽于陵阳,即以郎为门下贼曹。擒太史慈后,即署慈为门下督。当策引军还时,太史慈与祖郎都在前导引,均引以为荣。
刘繇在豫章病故时,留下部曲万余人。孙策命太史慈前往安抚,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慈行,议者犹言遣之非计。策曰:“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秉道义,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忧也。”太史慈果如期而返。此事被传为美谈。
孙策用兵如神,似飘逸萧洒的快剑,当觉察利刃至时,已见血封喉。古人赞曰:“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振三江靖,名闻四海香。”
孙策 - 孙策之死
时孙策已尽得江东,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后果为郭嘉言中。
真三国无双五孙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孙策又出去打猎。他骑的是上等精骏宝马,驰驱逐鹿,跟从的人绝对赶不上。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弯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猝间,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杀死。
原来,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据《江表传》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绞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孙策中箭,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接着,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
当天夜里,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关于孙策之死,众说纷纭。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建功立业吗?”奋起虎威,推几大吼,伤口都裂开了。当夜死去。《搜神记》则说孙策死于于吉为祟:孙策杀死于吉,此后,每一独坐,都感到于吉好像就在左右,心中恼火。这次调治箭伤刚有起色,引镜自照,又见于吉立在镜中,回头看,不见于吉,如是再三。孙策摔破镜子,奋力大吼,伤口崩裂而死。
《吴历》所记,可备一说;《搜神记》则纯是小说家造作虚幻之言。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他仅用了几年时间,便开拓出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招揽了大批人才,为日后东吴开国奠定了扎实的根基。确实是难得的人物。但他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以致英年早逝,也真让人叹惋。
孙策 -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孙策(濮存昕饰)策字伯符。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
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太傅马日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于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常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
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时吴景尚在丹杨,策从兄贲又为丹扬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贲退舍历阳。繇遣樊能、于麋东屯横江津,张英屯当利口,以距术。术自用故吏琅邪惠衢为扬州刺史,更以景为督军中郎将,与贲共将兵击英等,连年不克。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于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吴人严白虎等众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乃至会稽。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据会稽,屠东冶,乃攻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豫章太守,分豫章为庐陵郡,以贲弟辅为庐陵太守,丹扬朱治为吴郡太守。彭城张昭、广陵张、秦松、陈端等,为谋主。
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策闻之,伪与勋好盟。勋新得术众,时豫章上缭宗民万余家在江东。策劝勋攻取之。勋既行,策轻军晨夜袭拔庐江,勋众尽降,勋独与麾下数百人自归曹公。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安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封子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绍卒,子奉嗣。孙皓时,讹言谓奉当立,诛死。
评曰:“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
孙策 - 赞诗
《三国演义》诗句之孙策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
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
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
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东吴五贤绝句之孙策
人赞小霸王,年少却轻狂。
虽能斩仙道,未得平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