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工的个人简介
沈心工(1870-1947),中国音乐教育家,上海人。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幼年在家塾受教,1890年底中秀才,1895年执教于上海圣约翰书院,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4月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W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制作,并编写出第1首乐歌《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r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沈心工 - 基本资料
姓名:沈心工
原名:沈庆鸿,字叔逵
笔名:心工
籍贯:上海
职业:音乐教育家
生卒:生于1870年2月14日,卒死于1947年9月5日
病故地:上海
沈心工 - 求学之路
沈心工的祖辈原是名门望族,靠帆船航运发迹。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入侵,帆船航运无法与洋人的轮船竞争,沈家家道日趋衰落。沈心工出生时,沈氏家业已处于濒临崩溃之际。沈心工的父亲沈悦杠奉祖父之命主持家政,不仅承受着家业破产的压力,还要靠典当和找些杂差来维持生计,这给幼小的沈心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痛楚的记忆。沈心工幼时从母亲那里接受启蒙教育,后随中了秀才的大哥读书。8岁时全家客居长沙,12岁时移居青浦外婆家。1890年,沈心工考中了秀才,且成绩优异,名列第二,但由于这年大哥不幸病故,于是他接替大哥当了上海一个官宦人家办的私塾的教书先生,从此走上社会,自食其力。1891年,沈心工到江宁参加乡试落第,这使他对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幻想彻底破灭,但是,准备参加乡试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接着发生的家事、国事,又使他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动。1890年,沈心工从乡下来到维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上海,一切都很新鲜。例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废除八股,举办新式学校,设厂制造新式武器等,都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经常议论的话题。父亲为了全家生计,到远离家乡的湖南谋生,1892年因贫病交加,在长沙一个小客栈中孤寂地去世。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沈心工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绝望。这时,由于聘用沈心工教授私塾的主人去世,他也结束了旧式教书先生的生涯。在任家庭教师的时候,沈心工还到英国人创办的格致书院,听院长讲授数学。受此影响,他开始萌发研究西学的思想。
1895年,沈心工经人推荐到上海约翰书院教授国文。教书之余,他还向外国牧师学英语,并师从昆曲名家学习昆曲。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等维新思潮的推动下,上海南洋公学(即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于1897年创办。该校首先设立的是师范学堂,培养新式的教师。沈心工知道此事时后,他毅然放弃约翰书院教席的优厚待遇,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主修数学,兼修英语、物理、中文等课程。不久,他又获得兼课教师的职位。1900年,沈心工与师范班的同学筹办了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01年他毕业后即应聘任该附小教师。1902年4月,沈心工东渡日本,自费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因发生日本政府伙同清朝钦差迫害中国留学生的事件,他与部分同学退学抗议,转入中国人自办的清华学校学习。
沈心工 - 创作生涯
沈心工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作歌、作曲时用的笔名。1890年中秀才,1895年应聘约翰书院(后改为圣约翰大学)执教中文。两年后,受“教育救国”思想的感召,毅然放弃了有优厚待遇的教席,考入南洋公学第一届师范班。戊戌变法失败后,一批志士仁人纷纷东渡日本寻找救国图强的办法。沈心工也于1902年4月赴日本,与鲁迅同期进入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在日本,给了沈心工最大触动的,是明治维新以后在学校教育、政治宣传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乐歌活动。这种朝气蓬勃、热情向上的学校唱歌,对积贫积弱、民心涣散的中国人来说,不啻为一剂救世良方。于是沈心工组织中国留学生成立了“音乐讲习会”,专门聘请日本音乐家为师,研究中国乐歌的创作问题,这是中国人举办近代音乐讲习活动的首创。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男儿第一志气高》,就是沈心工当时的第一首习作。此歌后来在中国国内广为传唱(初名为《体操-兵操》)。1903年2月,沈心工回到国内,执教于南洋附小,一干就是24年。他首先在自己的学校里设置“唱歌”课,以推动乐歌浪潮。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的记载,这是中国小学设“唱歌”课的开端。这一创举很快就在全社会获得了热烈的响应。沈心工身体力行,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和《民国唱歌集》4集。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82首歌曲,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1922年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同时受聘于务本女塾、南洋中学、龙门师范和沪学会等处教授乐歌。
沈心工 - 人物贡献
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3集)、《重编学校唱歌集》(6集,1911)和 《民国唱歌集》(4集,1912)。1937年重新修订,精选出歌82首,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此外,他还翻译编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沈心工的乐歌题材较为广泛:有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有直接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有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他所编乐歌,多数是儿童歌曲。由于他长期担任教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唱歌要求有较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因而善于描写儿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使儿童感到亲切。他也是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所作歌词浅而不俗,简明易解。他选用曲调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生动性和儿童特点。如他所编的《体操D兵操》、《赛船》、《竹马铁匠》等乐歌,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由他作曲的乐歌还有:《黄河》、《革命必先格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和《辍悼歌》等6首,以《黄河》一曲影响最大,此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真挚感情,黄自在《〈心工唱歌集〉序》中对此歌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曲“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歌曲有此气魄,实不多观”。沈心工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近现代新式教育特别是近现代新音乐教育和普及方面,还涉及其他许多领域。例如,早在1907年,沈心工为救赈淮徐大水灾,就导演了话剧《儿戏》(又名《新旧纷争》),义演赈灾。这部剧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后风行一时的“新派剧”风格,在中国话剧史上被称为“新剧”。它与李叔同根据美国斯托夫人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同年写成,是中国最早创作的话剧之一。从1919年至1922年三年间,沈心工还创作并导演了话剧《雪玫瑰》、《忠勇之童子》、《神仙布》、《棠棣之花》,并在有的话剧中加上音乐,这在当时也很少见。沈心工还根据《赵氏孤儿》的故事改编和导演了昆剧《双忠墓》,在南洋公学附小创建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演出。他在剧中采用了昆曲的三四十首不同曲牌,受到包括昆曲名家在内的观众的高度赞誉。
沈心工 - 作品风格
沈心工的作品虽然主要是按曲填词,但他注意到歌词的形象鲜明和通俗易懂,也注意到使外来曲调与中国语言在音调、节奏上的结合,所以很多乐歌的词曲都很吻合自然,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沈心工作品的风格典雅隽永,词曲配合贴切,易于上口,因此在社会上流传极广。黄炎培在为《重编学校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写道:“沈君之所以为……良导师者,不惟以其得风气先,尤以其所制乐歌,虽至今日作者如林,绝不因此减其价值,且与岁月同增进焉。”著名音乐家黄自为《心工唱歌集》所作的序文中说:“先生的歌集,风行最早。……所谓‘盛极南北’确系事实而不是过誉。所以现在的青年教师及歌曲作者多少皆受先生的影响,这一点贡献,也就了不起了。”1911年出版的《二十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在记述一个“女权运动”组织搞的一次“天足会”的集会上用风琴伴唱沈心工创作的《女学歌》的场面时,有这样的描写:“击掌完时琴韵高,一曲清歌声婉转,原来是振兴女权训儿曹,心工沈氏传佳制,淑性陶情要算是第一挑。”由此可见沈氏的作品在当时的风行情况。沈心工的180余首乐歌,所涉题材极其广泛。作品大多沿袭了日本乐歌的风尚,多用欧美或日本的名曲、民谣填配歌词。一部分则是他自己专门作曲的,也有一部分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民歌的曲调。
沈心工 - 教育事业
从1900年与南洋公学师范班的同学一起筹办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03年2月从日本回国后执教于这所小学,到1927年被迫离开,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沈心工始终坚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关心每个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沈心工几乎长年住在学校,很少回家。每天起床钟一响,他总是第一个跑到操场,集合学生出操;每晚宿舍熄灯,他也必巡视一周;逢节日假期,对于住校的华侨学生,他格外关心,常带他们到杭州等附近各地去旅行;甚至连学生的桌椅板凳和寝室的床铺、照明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子弟一样,严而不厉,谆谆教导,卓有成效,在学校和社会上威望很高。对此,曾是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学生的邹韬奋,曾有如下一段回忆:“沈叔逵先生,他是一位很精明干练的教育家,全副精神都用在这个小学里面,所以把学校办得很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沈心工受革命军之托,率部光复青浦。可当地军民拥戴他任青浦主事时,却遭到他的婉拒,他仍回到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主持校务,1922年又兼任大学部训育主任。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在“四?一二”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前几天,上海的政治气氛十分异常,国民党派员分别接管了交通大学(即南洋公学)和附属小学。沈心工被迫辞别这所学校。沈心工继续创作歌曲,编辑出版他的唱歌集,后被教育部聘为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参与音乐教材的编审工作。
沈心工执教近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常应学生的邀请赴各地游览,受到学生的热情欢迎和接待,他们相聚犹如家人父子,极为欢愉。1947年,沈心工病逝于上海寓所,并按其遗嘱海葬于吴淞口。沈心工去世后,其生前师友唐文治、黄炎培、顾树森等十余人发起成立“心工音乐年奖”,以纪念他的贡献。
沈心工 - 人物评价
沈心工是点燃乐歌运动火炬,开创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的启蒙音乐家,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从1903年沈心工在学校创立唱歌课,推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启蒙运动开始,中国的音乐事业跨越了几个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沈心工发起的“乐歌运动”是继教会与教会学校里的圣咏、军队里的军歌之后,把西式集体歌唱的演唱方式,广泛引入到了中国的学校。乐歌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的工农革命歌曲,也为30年代响遍全国的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的兴起作了准备。沈心工一生为实现民族自强、振兴中华的理想,立足教育,以歌作戈,奋斗了一生。沈心工作为开拓者,以他那中华民族的正气歌声,陶冶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鼓舞了在深重苦难中奋起抗争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