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修盛的个人简介
彭修盛,男,汉族,江西省上犹中学校长。一所平民式农村初中,在老百姓的眼里质量可以和县城重点中学抗衡;一所生源无法择优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2000年至2006年,7年中考的各项考核指标均超过县城重点中学初中部。2005年上犹县中考列赣州市综合考核第3名,该校立下汗马功劳。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师资水平、经费投入、校园设施、周边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学校,能荣获“江西省百项德育工作创新奖”“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赣州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这就是彭修盛校长治校的赣州市上犹县第二中学。
先进事迹
一所平民式农村初中,在老百姓的眼里质量可以和县城重点中学抗衡;一所生源无法择优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从2000年至2006年,7年中考的各项考核指标均超过县城重点中学初中部。2005年上犹县中考列赣州市综合考核第3名,该校立下汗马功劳。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师资水平、经费投入、校园设施、周边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学校,能荣获“江西省百项德育工作创新奖”“赣州市文明单位、赣州市德育示范学校、赣州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这就是彭修盛校长治校的赣州市上犹县第二中学。
彭修盛同志以高昂的工作激情、执着的事业追求、亲和的治校风格,以“真干真辛苦,真干真不难,真干真变样 ,真干真能上”的创业精神,倾力追求“关爱深厚、氛围和谐、工作舒心、学习愉快、质量上乘、特色明显”的办学目标。在实现“学子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的办学追求上,彭修盛17年教育风雨生涯,以亲和浓情诠释“以人为本”,以睿智灵动凸现管理魅力,他用心智和真情书写着治校的教育美丽。
提出科学的办学理念1996年下学期他刚刚上任时,该校处于生源不优,学风不浓,成绩最差的全县最低位状态。上犹二中绝大部分学生是农家子弟,办一所平民式学校,造一个贫困生成才的摇篮是他的愿望。他从上任的第一学期开始,提出了“以人为本,爱心育人”的办学理念,使学校在正确领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有了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他从小、从细、从实着手,设计一系列措施和方案,在营造爱心校园文化氛围上,有日常起居的“温馨提示”,有“关注你的安全,关爱你的生命”的贴心语,上课下课有柔美、悦耳的音乐。在面向全体学生上,渗透“人人有进步,个个能成功”,“没有后进生,只有潜能生”。近年来,在关爱留守孩和学困生上,学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特殊的群体有特别的关爱。在各项工作中,渗透办学理念,在教书育人中践行“三个代表”,他执着追求的是:让每一位学子都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的学习,充满快乐的成长。
构建和谐的管理模式在上犹二中治校十年来,彭修盛积极探索并构建起以校长负责制,以德育工作、教学科研、后勤保障三个领导小组为总牵头,教师聘任制,教学为主线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和谐管理模式他执笔撰写并倾力实践完善《学校管理工作常规实施方案》、《师德评估方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年度业绩考评方案》、《中、高级职称聘任方案》、《评优评先奖励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的《上犹二中管理大全》(约8万字),构建起人人岗位职责明确,事事工作目标具体的良性管理运作。
在管理中,他特别注重制度的刚性管理与个体的柔性和谐结合,从不因制度的教条而削足适履。在工作中,既突出教学质量的中心,又确保德育工作的核心;既关爱学生,也关注老师。他追求的目标是:学子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他始终注重民主治校、党工团工作、后勤服务工作等方面齐头并进。
十年来,上犹二中逐步改变了落后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2002年、2003年三度夺得全县中考状元,打破了农村初中学校难夺中考状元的神话,正取重点高中的人数逐年增加,2004年、2005年、2006年在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录取重点高中人数稳居全县第一。2001~2006年连续6年,上犹二中在生源后进面最大的情况下,取得上犹县中小学综合评估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赣州市、上犹县教育局考评组评价:上犹二中办学最成功之处是校长的办学理念能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学校的工作决策能迅速运作于各部门。从1999年开始,学校连续八年评为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被授予“市文明单位”、 “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评为“市优秀师德创新活动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德育示范校”、“市内保单位保卫工作先进单位”、“市家长学校工作先进单位”。他个人连续多年评为“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县“十佳青年”,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树、献、创先进个人”。
在德育工作中,他注重系列策划,致力工作创新,贴近师生实际,闪现许多亮点特色,为稳定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为了改变任务式德育、知识化德育现状,他致力于“情感体验”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多情善感。一是,提出课堂德育要求,课堂师生互动体验,以教学渗透的张力激励人。二是,关爱体验,以导师人格的魅力引导人。在全市率先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以“育人手册”为考核,全体干部、全体教师都有责任承包育人对象,实行“导师育人”评先评优一票否决,改变德育工作顾此失彼、兵少将寡的局面。三是,参与体验,以创新活动的引力陶冶人。他任德育领导小组组长,先后策划组织了“教师向学生宣言”活动、“教师自撰教育格言”活动,“爱心伴你成长”的作业批语活动、“唱响国歌”升旗仪式等活动。创办“温馨提示”、“学习与宣传”栏目,使德育工作日日有新意,月月有活动,时时有亮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给予了报道。特别是为营建未成年人立体教育网络而组织的“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在学生、家长、社会上引发良好反响,《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给予报道。此项创新活动荣获2004年江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奖。四是,在全市创造了孝敬教育“道德作业”注重实践体验,以道德作业的神力提升人。
教研是教学质量的生命。他创造性的实施“研教学”教育创新工程,以学习实践新课标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基础,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为重点,启动“两名一优”工程 ――即“打造名校,锻造名师,办全县最优秀农村初中,培育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走“科研兴教”之路,喜结硕果。他以不断学习的状态影响感染教工,他担任课题负责人的国家级子课题已结题。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及获奖。
学校投资新建了电子备课室,推出了“选送优秀教师脱产培训”新举措,指导教学领导小组推进的“备课组管理”、“教学反思活动”等特色改革,受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肯定。近两年,有钟以浩等10 位教师获省市优质课竞赛奖;他一直担任初三的政治课,形式了“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设问亮剑、知识融入生活”的教学风格,他通过亲和情感激励、自我设问复习、学习策略指导,步出了依靠教师猜题押宝的学习“围城”,他多年执教班级的中考成绩都名列同级同类学校的前列。他主持的课题组获全县“研教学”教育创新工程论坛初中组一等奖。班子成员任负责人的10个课题(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6个)立项实施,国家级和省级1个,市级2个已结题。
他说: “ 一个办学者的魅力,就在于善于精于营造一个学生成才的氛围、教师施展才华的氛围、干部干事的氛围”。他致力建设培养一支有智有才,有胆有识,能说会干,有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的领导班子。他有宽阔的胸襟,既能容人之才,更能容人这短。他提出“有情(爱生之情)有艺(育人艺术),有才(学识才华)有貌(精神风貌)”的八字师德追求,努力打造“三高”(高洁的人品、高深的博学、高超的技艺)的教师队伍。优秀的教风带出了优秀的学风、校风,涌现了一批德才双馨的教师新秀。2004年《赣南日报》、《赣州晚报》长篇报道上犹二中青年教师关爱挽救一个孩子,拯救一个家庭的感人事迹。有的教师从教十几年,从未请过事假,为不影响教学,一位教师把胆囊切除手术安排在寒假,在医院过春节。有的教师家访把全班同学的家庭电话联系号码熟记如流。有的执教B层班,成绩全面超过A层班。思想、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为上犹二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亲和睿智的治校魅力,赢得了教师、学生、家长的信任支持,赢得了领导、社会各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上犹二中让学生开心、家长安心、领导放心。他治校的上犹二中在老百姓的口碑里博得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质量”。
主要荣誉
1、1997年―2005年被上犹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校长”;
2、2000年―2005年被上犹县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师”;
3、2000年9月被赣州市人民政府评为“ ”;
4、1999年被共青团上犹县委评为“十佳青年”;
5、2003年被赣州市教育局评为“树、献、创”先进个人。
6、2001年―2006年被中共上犹县委评为“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