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大嫂的个人简介
尚大嫂(1907年―1951年10月9日)汉族,山东省潍县人。抗日救国会妇救会会长。共产党员。
1939年初夏,抗联二次西征,六军十二团在政治部主任王钧派周云峰、王永昌二位同志在革命屯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尚大嫂被抗日救国翻身求解放的道理所吸引,很快她就成为最活跃的积极分子,被抗联首批发展为抗日救国会成员,并担任妇女救国会会长,同年被抗联六军十二团接收为抗联战士,负责地方后勤工作,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她奔走于革命屯周边的四平街、口门子、徐占国、保三兴四个屯,1939年底,四个屯都相继成立了妇女救国会组织,扩大了抗联的后勤基地。
解放后,尚大嫂被推选为村妇女会长、副村长。1949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她被选为革命老区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途中病逝于齐齐哈尔,终年44岁。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尚大嫂于1907年生在山东潍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和3个年幼的哥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在她15岁时,日子实在无法过下去,母亲含泪把她嫁给一个姓王的。这个人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好,常常虐待她。在她23岁时,丈夫将她卖给了人贩子。之后,她被人贩子带到北大荒,又卖给了贫苦农民尚福。在原龙镇县(今北安市)李殿芳屯(今革命屯)安了家。刚刚过上点像样的日子,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3省很快落入日本侵略者的魔爪。日寇到处烧杀掠抢,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从小就受尽苦难折磨的尚大嫂,恨透了地主老财、日本侵略者,非常渴望光明,向往自由。
革命历程1939年6月21日,抗日联军某部在李殿芳屯与日伪军交战后,在该屯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讲述中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不当亡国奴的道理。尚大嫂听了心里就象开了两扇门,豁然开朗。她想,这回穷人可有出头的日子了,要翻身解放,就要像抗联战士那样,勇敢顽强地和日本侵略者斗争到底。她同乡亲们一道,把牺牲的抗联战士掩埋起来。从此以后,她积极组织妇女们进行抗日活动,逐步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1940年春,在抗联部队和中共北安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以李殿芳屯为中心,联系周围4个屯子,建立起妇女救国会,尚大嫂担任会长。在地方党和抗日联军的组织下,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斗争中。当时,伪警察署就设在距该屯三里远的徐占国屯,但她毫不畏惧,积极开展工作。她把从抗联部队那里学来的抗日救国道理,向妇女们宣传,号召大家要多为抗日救国出力。这年的秋天,她接受了抗联部队交给的做棉衣的任务。当抗日救国会会长于万真把布和棉花拿来后,她很快就按件分成小份,天黑以后送到各家。妇女们用棉被把窗户挡上,连夜赶做。天亮以前,她再把做好的棉衣取回来。这样,3天3夜顺利地完成了79件棉衣的制做任务。
每当抗联官兵遇到险境,尚大嫂都把保护抗联战士的安全当成自己最重要的责任,使他们一次次转危为安,重返战场。她常说,救一个抗联战士,就增加一份打敌人的力量。1940年6月的一天,一名抗联战士正在她家谈工作,忽然听到一阵汽车声。尚大嫂急忙到后窗户一看,北面和东西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日本兵,端着带刺刀的枪向村子围了上来。房前是一片草甸子,草还不高,无处藏身。情况万分危急,抗联战士要冲出去和敌人拼命,尚大嫂一把拉住。她急中生智,迅速把战士藏在猪圈旁的柴禾堆里。转眼功夫,敌人进了村,在离柴禾堆10多步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日本兵岗哨。一天多了,敌人还没有撤,尚大嫂想到战士一天没吃东西了,于是她便冒着危险烧了两个“面团”,装着去柴禾堆抱柴禾的样子,趁敌人哨兵一转身的功夫,便把面团塞进柴禾堆。接着,她又回到屋里装了一瓶水,藏在袖筒里,端着猪食盆子假装喂猪,把水瓶子塞进了柴禾堆。抗联战士得救了,妇女们都赞扬她有办法。她说,抗联战士为了咱打日本,我们都应该去保护他。在一次战役中,一位抗联战士负了伤,尚大嫂同妇救会副会长于长青一起把伤员藏在苞米楼子里。为了确保安全,她又同抗日救国会的人员,把伤员转移到屯西沟子破房框子去隐藏。这期间,日本兵和特务、警察经常到屯子搜查,并派一个连的伪军在附近的口门子屯驻防。尚大嫂没有被困难处境所吓倒,她带领乡亲们以打柴为名,在屯北山深草棵里挖了个地窨子,让伤员在里边养伤。在她和抗日救国会的精心照料下,伤员很快伤愈归队。同年10月31日,日军在李殿芳屯大逮捕时,尚大嫂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始终坚贞不屈,最后判她10年徒刑,直到抗战胜利才获释出狱。
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3月,尚大嫂被解救回到了家乡,受到了乡亲们热烈欢迎。乡亲们自发地出动30多人,给她盖起一撮马架子。尚大嫂以战斗年代的激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带领农民群众走互助合作道路。由于表现出色,她被选为村妇女会主任,1948年又被选为副村长。于1949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授予烈士1951年9月,她光荣地被选为国庆观礼代表,但在赴京途中老病复发,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她的病情,将她安排省立医院精心治疗。但终因病情严重,尚大嫂于1951年10月9日病逝,年仅44岁。省、市党政机关为她举行了追悼大会。经省政府授予其革命烈士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抗日英雄尚大嫂学习。
家族成员
丈夫:尚福
长子:尚玉山
孙女:尚文
孙子:尚军
人物故事
在北安有一个革命屯,革命屯原名“李殿芳屯”,是北满地区最早接待抗联西征部队的村屯之一,革命屯的村民还与周边的十几个村屯的村民一起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和妇女救国会等抗日组织,发展会员120余人,为夺取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北安市革命屯抗联纪念馆,讲解员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革命屯的故事。1940年10月31日,由于叛徒告密,日伪军400余人乘十余辆大卡车,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包围了李殿芳屯。为了保存抗日力量,救国会秘密把当时的中共绥滨县委书记王永昌等人转移。当天,李殿芳屯有55人被捕,日伪军对他们严刑逼供,但他们宁死不屈,没有一个人变节投敌。两天后,日伪军将尚大嫂、于长青等33名抗日群众押到北安宪兵队继续审讯,后又把其中25人押到哈尔滨监狱,分别判处10至15年徒刑,他们当中15人死于监狱,10人于1945年东北解放后被解救回乡。这其中有一位叫黄凤九的老同志,被解救回乡后还曾在《黑龙江日报》工作过。
记者在纪念馆里还见到了李殿芳的孙子李国臣,这位82岁的老人向我们讲述他所了解的革命屯往事:“我爷爷李殿芳是这里开荒占地的老户,所以村子就以我爷爷的名字命名。我记得日伪军来我们屯子抓人那天,一大早他们就在屯子里架上了机枪,开始按名册抓人。屯子最早和抗联取得联系,是因为一个叫于万真的人,他让抗联的伤员躲在自家的玉米窖养伤,结果被我姑姑发现了。于是他马上找到我爷爷,极力劝说我爷爷帮助抗联抗日,要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我爷爷一听就同意了,积极组织村里的人成立了救国会。”
救国会里有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她就是抗日群众尚大嫂。尚大嫂原名张广英,因嫁给贫苦农民尚福而在李殿芳屯安家。尚大嫂积极组织当地妇女参加抗日活动,冒着生命危险为活跃在北安地区的抗联部队做棉衣、筹运物资、掩护伤员。1940年她担任了妇女抗日救国会会长,为抗联部队建立了强大的后勤基地,筹粮十多石、棉鞋170余双、棉衣140多套(件),还有部分抗联需要的药品、日用品等物资。
尚大嫂身上的这种甘愿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也在血脉中得到了延续。尚大嫂的儿子尚玉山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他1965年入伍,在部队里学会了理发的手艺后,攒钱买了理发工具开始为战友和乡亲们免费理发,这免费理发的活儿他一干就是50多年,即使年过七旬的他身体已不再硬朗,也仍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