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咏的个人简介
施咏(1971―),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03年福建师范大学师从王耀华教授、乔建中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破格评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双博士后,2015年任“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博士生导师。
出版专著、教材13部,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CSSCI、中文核心刊物60余篇,扩展版40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一篇,最高单篇下载逾4400次,入选2008年度全国艺术学高被引论文前10位。
在音乐学研究中视野开阔,涉及多个研究领域。在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评论、传播、教育学等领域均有所探索与建树。曾获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江苏省高校哲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第四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一等奖、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三等奖、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第一、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等多次。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省社科规划等十多项课题。
社会任职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
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乐理
视唱练耳委员会副主任等
入选安徽省政府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连续入选江苏省委组织部第四
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江苏省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
承担课题
1.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当代音乐海外传播》子课题《中国当代传统音乐的海外传播》
2.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
3.2009全国教育规划青年课题《音乐学科国家级教学名师研究》
4. 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历史与形态探究》
5. 第4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现状研究》
6. 第5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民族化的历史与形态研究》
7. 2009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江苏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调查研究》
8.2008江苏省文化科研项目《中国当代“民工歌曲”的理论与现状调查研究》
9.200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中国戏曲、说唱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
10.2010《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教育部“高校文库”资助
荣誉记录
1.《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第十二届江苏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2.《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专著)第十一届江苏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3.《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吉林省政府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4.《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专著) 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5.《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江苏高校第八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6.《乐理与文化》(专著)江苏高校第九届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7.《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20118.《读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第四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一等奖20129.《谈民族审美心理对中西音乐结构思维差异的影响》第三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三等奖10.《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古琴音乐》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111.《但识琉球往来路,又闻御座古乐飘》首届“人音社杯”全国高校学生音乐书评比赛“优秀奖”200512.《对当代音乐教育思想中“综合”理念的学理探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13. 《从流行音乐切入民族音乐教学的新思路》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201514.《乐理究竟教什么―谈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对乐理教学改革的影响》第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215.《从流行音乐切入民族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论文评选特等奖。16.《谈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本乐理学科体系构建》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7.《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长春市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18.《常熟虞山琴派保护现状调查与思考》江苏省社科联优秀论文三等奖201219.《江苏民歌在当代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研究》第二届“江苏省紫金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01620.《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第七届“人音社杯”音乐书评二等奖2016发表专著
1.《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
2.《安徽音乐志野获编》 (合著2)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
3、《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4、《中国民族器乐经典名曲50首详解》 西南师大出版社 2008年
5、《可爱的安徽――安徽地方音乐名曲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
6、《弦外之音――当代古琴文化传承实录》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
7、《乐理与文化》 西南师大出版社 2012年
8、《中国风流行歌曲鉴赏指南》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7年
9、《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主要教材
1、《中国民族音乐》(主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8年
2、《中国民族音乐》(参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
3、《外国民族音乐》(参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年
4、《音乐美学教程》(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
发表论文
论文(1-63为核心刊物论文)
1.《但识琉球往来路,又闻御座古乐飘》 《音乐研究》 2005.1
2.《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 《音乐研究》 2005.4
3.《刘天华及“刘氏三杰”研究述评(上)》 《音乐研究》 2008.2-
4.《刘天华及“刘氏三杰”研究述评(下)》 《音乐研究》 2008.3
5.《陆华柏配〈刘天华二胡曲集(附加钢琴伴奏谱)〉研究》《音乐研究》 2009.2
6.《阿炳及“二泉映月”研究述评》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5万字)2006.6
收入《杨荫浏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
7.《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流行音乐理论研究――由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简史而引发》《音乐研究》2016.5
8.《乐理究竟教什么》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1
9.《京剧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2
10.《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概论书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1
11.《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尚悲偏向》 《中国音乐学》2007.3
12.《说唱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 《人民音乐》2012.7
13.《也谈“二泉琴”》 《人民音乐》 2004.9
14.《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10.5
15.《多元文化时代的应时之作》 《人民音乐》 2007.8
16.《多元文化视野下视唱练耳教学研究的新探索》 《人民音乐》2008.2
17.《百年传播变迁路,华乐马来发新芽》 《人民音乐》2011.7
18.《“罐装中乐”――香港喜剧、武侠电影配乐中民族音乐元素运用研究》《人民音乐》2014.12
19.《丝竹相和奏新声,管弦齐鸣扬五洲――中国民族乐队建制研究(1950-2005)读后》《人民音乐》2015.1
20.《中国民族器乐曲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人民音乐》2015.7
21.《探源溯流传播路,纵横寻求推广径――王耀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读后》《人民音乐》2015.12
22.《胡弓浪漫曲,多元跨界梦――听马晓晖丝路传奇、琴诗化韵:二胡与钢琴“对话”专场音乐会》
《人民音乐》2016.4
23.《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的阴柔偏向》 《中国音乐》2006.4
24.《再谈“乐理究竟教什么”》 《中国音乐》2007.1
25.《南音三弦琉球乐 母语多元传授业》 《中国音乐》2007.2
26.《音乐民族审美心理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中国音乐》2008.1
27.《中国音乐审美中的味觉通感》 《中国音乐》2008.3
28.《梅庵琴派古琴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 《中国音乐》2010.1
29.《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艺术读后》 《中国音乐》2013.3
30.《世家、专家、杂家、大家――从音乐人才学探析闵惠芬的大师成功之路》《中国音乐》2014.3
31.《什么是“中国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民族化”视野下的概念辨析》《中国音乐》2016.3
32.《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古琴音乐》 《黄钟》2011.2
33.《谈钢琴为民族乐器伴奏的艺术》 《交响》1999.3
34.《21世纪音乐教育对乐理教学的新要求》 《交响》2002.2
35.《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 《交响》2005.4
36.《音乐审美心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交响》2006.3
37.《谈民族性格对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 《交响》2007.4
38.《民族审美心理对中西音乐结构思维的影响》 《交响》2009.1
39.《扬州广陵琴派古琴保护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交响》2009.4
40.《杭州霞影琴馆琴乐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交响》2010.4
41.《当代琴人的文化修为与文人认同》 《交响》2011.4
42.《蜀派古琴保护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 《交响》2013.1
43.《庐山之外识意趣 闲庭漫步潜心行――刘承华音乐文化学研究述评》《交响》2014.1
44.《江苏民歌在当代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运用――以茉莉花孟姜女为例》 《交响》2014.3
45.《民族调式教学新论三题》 《交响》2016年1期
46.《谈“旋宫又转调”与“转调又旋宫”》 《音乐与表演》2005.1
47.《关于创建“音乐民族审美心理学”的构想》 《音乐与表演》2010.1
48.《南京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音乐与表演》2011.2
49.《当代歌曲创作中“歌中歌”现象研究》 《音乐与表演》2012.2
50.《再谈中国音乐中的味觉审美――兼论中西美学对照下的审美感官地位》《音乐与表演》2014.2
51.《走四方――中国当代城市“民工歌曲”现状与走向》 《音乐与表演》2015.4
52.《当代古琴音乐传承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音乐与表演》2016.3
53.《声无定高》 《音乐探索》2002.3
54.《从宫》 《音乐探索》2003.3
55.《当代琴社、琴馆的模式特征及其发展趋向》 《音乐探索》2011.2
56.《黎锦晖“时代曲”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及其当代启示》《音乐探索》2014.4
57.《西湖琴社琴乐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4
58.《当代古琴音乐大众传播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1.2
59.《刍议民族音乐审美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1
60.《中国民间音乐旋法规律的文化发生初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1
61.《对音乐审美异化现象的剖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2
62.《琴川泛新波,古琴奏和鸣――常熟虞山古琴保护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艺术百家》2013年6期
63.《中国民间音乐调式色彩论》 《艺术百家》2016年4期
64.《〈圣诗谱?附乐法启蒙〉探源、释义与评价》 《天籁》(天津音院学报)2006.1
65.《刍议民族音乐审美中的旋律因素》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4
66.《古音亦作时代曲――谈古琴音乐的当代创作》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3期
67.《非遗保护传承视野下的琴派论》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4期
68.《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现状述评――以孔子学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为例》《音乐传播》2014.1
69.《当代古琴音乐文化的学校传承》 《音乐传播》 2014.3
70.《晚霞影照映日斜 白发苍苍琴韵飘――杭州霞影琴馆老年古琴班琴乐传承调查》《音乐传播》2015.4
71.《江苏省江都小纪镇古琴文化建设》 《音乐传播》2016.2
72.《对当代古琴文化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 《当代音乐》2016.19
73.《小泽征尔与中国二胡》 《音乐生活》1990.5
74.《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音色观》 《铜陵学院学报》2007.6
75.《综合――中国古代乐教传统的当代回归》 《铜陵学院学报》2009.5
76.《音乐强弱相对性辨析》 《皖西学院学报》2009.4
77.《周小燕声乐表演与教学成就述评》 《皖西学院学报》2011.3
78.《关于业余钢琴考级负面性的几点思考》 《小演奏家》 2001.2
79.《学钢琴要看“手相”吗》 《音乐世界》2001.11
80.《钢琴教学示范带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音乐周报》 2004.3
81.《全球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研究盛会》 《音乐周报》 2004.2
82.《轻弦勾弹 素琴涤心――听2009南京“国乐?琴韵雅集古琴专场音乐会”》《音乐周报》2009年第46期
83.《声乐技巧比赛,悠着点》 《合肥晚报》 2002.5
84.《北茂先生在安徽》 《文化周报》 1994.4
85.《我们在节奏中生活》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2
86.《谈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基本乐理学科体系构建》《中国音乐教育》2008.5
87.《“休止”休矣――“休止”教学新阐释》 《中国音乐教育》2009.3
88.《音乐中的“味道”》 《中国音乐教育》2010.6
89.《“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一》 《中国音乐教育》2011.7
90.《“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二》 《中国音乐教育》2011.8
91.《“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三》 《中国音乐教育》2011.9
92.《“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四》 《中国音乐教育》2011.10
93.《“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五》 《中国音乐教育》2011.11
94.《“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六》 《中国音乐教育》2011.12
95.《“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七》 《中国音乐教育》2012.1
96.《“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八》 《中国音乐教育》2012.2
97.《“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九》 《中国音乐教育》2012.3
98.《“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 《中国音乐教育》2012.4
99.《“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一》 《中国音乐教育》2012.5
100.《“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二》 《中国音乐教育》2012.6
101.《“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三》 《中国音乐教育》2012.7
102.《“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四》 《中国音乐教育》2012.8
103.《“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五》 《中国音乐教育》2012.9
104.《“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六》 《中国音乐教育》2012.10
105.《“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七》 《中国音乐教育》2012.11
106.《“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八》 《中国音乐教育》2012.12
107.《“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十九》 《中国音乐教育》2013.1
108.《“乐理与文化”系列论文之二十》 《中国音乐教育》2013.2
109. 《从流行音乐切入民族音乐的教学新思路》 《中国音乐教育》2013.3
110.《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一》 《中国音乐教育》2013.4
111.《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二》 《中国音乐教育》2013.5
112.《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三》 《中国音乐教育》2013.6
113.《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四》 《中国音乐教育》2013.7
114.《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五》 《中国音乐教育》2013.8
115.《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六》 《中国音乐教育》2013.9
116.《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七》 《中国音乐教育》2013.10
117.《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八》 《中国音乐教育》2013.11
118.《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九》 《中国音乐教育》2013.12
119《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 《中国音乐教育》2014.1
120.《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 《中国音乐教育》2014.2
121.《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中国音乐教育》2014.3
122.《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三》 《中国音乐教育》2014.4
123.《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中国音乐教育》2014.5
124.《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中国音乐教育》2014.6
125.《大象的功课与世界音乐》 《中国音乐教育》2015.10
126.《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 《中国音乐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