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君(武术家)的个人简介
武术家孙玉君先生,(1915--),青岛人,擅长剑术、形意、八卦等,是剑仙于承惠的剑术老师。简介
晚年的孙玉君与其部分弟子的合影:前排左二为孙玉君,左一为其弟子于承惠。
人物生平
几十年之前,青岛市浙江路天主教堂门前的空地上,每当落日黄昏时分,总会有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在进行各种武术套路和刀枪剑棍等器械的练习。指导他们练功的是一位身材不高、精神矍铄的年迈老者。这位老者留着一副山羊胡,虽然上了年纪,眼窝有些塌陷,但双目炯炯有神,腰身挺拔,宛如一棵不老的苍松。这位老者就是过去曾经为青岛市武术界培育出众多武林高手的功夫名家孙玉君。
孙玉君出生于1915年,即墨人氏。其兄长孙玉秀解放前曾担任青岛市国术馆教务主任的职务。孙玉君在其兄长的熏陶下自幼习武,一有空闲便到国术馆参加武术训练。在这里,孙玉君接触了许多青岛民间的武术高手,渐渐地使他迷上了武术这项对抗性非常激烈的运动,由于具备习武的天赋,加之刻苦的练习,经过长时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孙玉君终于将少林拳、螳螂拳、孙膑拳、形意拳、八卦、太极推手等诸多内家、外家拳法融会贯通,博取众家所长于一身,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青岛市武术界顶尖级的高手人物之一。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武术国考中,他与其他17名选手组成的青岛队夺得了国考总分第一名。这次国考使他一举成名,被聘任为国民党驻青岛地区军队的武术教官。
成就
建国后,孙玉君先后在青岛第一木器厂、青岛沙发厂等单位参加过工作。酷爱武术的他每天下班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离家不远的天主教堂门前的空地上教授众多武术爱好者练习武艺。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由于自身存在一些“历史问题” ,在那些特殊的年月使他受到时代局限性的约束,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没有参加过一场正规的国内武术比赛。但是在他长期以来默默的耕耘下,许多武术界的奇葩作为他的门下弟子脱颖而出,日后在国内的武术大赛中崭露头角。
徐学义,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中短器械冠军、1960年全国武术比赛拳术冠军、并担任中国青年武术队队长,同年荣幸地入选为周总理访问缅甸的代表团成员之一。
于承惠,华东地区武术比赛“ 醉剑”冠军,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武侠片 《少林寺》中扮演大反派王仁则,其矫若游龙的剑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炳斗,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七代传人。1979年参加全国首届传统武术大赛荣获螳螂拳套路全国冠军,并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第四届运动会。1982年应山东电视台《武松》摄制组之聘,担纲武打设计。他还在剧中成功饰演了另一反面角色――“飞天蜈蚣” 王道人。
……
日月如梭,时过境迁,转眼间时光跨越了几十个春秋。如今在车水马龙的熙攘闹市里已很难寻觅几十年之前那种“处处设教场,人人舞刀枪”的热闹红火场面。像当年孙玉君这样的民间武术高手,或许,只能尘封于一些经历过那段特殊历史年月的老年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