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鸣

时间:2023-12-22 13:46:19编辑:小蔡

石鸣的个人简介

石鸣,男,汉族,1950年出生于西安市。从事播音工作36年。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资深播音艺术家;西安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播音系主任;资⒋矫鲁

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

著作

1970年开始从事播音主持工作,1985年开始从事播音教学工作至今,教育成果丰硕,桃李遍天下。众多著作出版,如:《普通话播音训练基础》、《学播音要略》、《普通话语音发生教程》等。

致公党成员

石鸣,原名殷国明,上海人,致公党成员。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高中毕业后赴新疆农村插队务农,后历任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研究生班学员,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论文集《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形式》,专著《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小说艺术的现在与未来》、《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合作)等。

自由写作人

石鸣,1968年生于四川,曾在学校、社科研究单位任职,现为自由写作人。文字见于国内外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多种,以及部分选刊选本。著有评论集《现实与抒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微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员。

中共党员

石鸣,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天门人,1957年7月生,在职大学,湖北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研究员。1974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沙洋师范学校副校长、党委书记,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正县级)。现任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艺术家联谊会理事

石鸣,本名潘雪,字石鸣,号明洁居士,生于河北石家庄。自幼喜爱书法,后主攻金石篆刻。参加工作后,一直坚持钻研书法、篆刻等各种雕刻技艺,后又涉及到剪纸艺术的摸索创作。作品曾参加省级书画比赛并获奖,现为河北省侨商会艺术家联谊会理事。

石鸣

以种田的态度对待写作

――四川赛区终评评委石鸣专访

2007全国小小说新秀选拔赛特约记者罗谦

石鸣,四川人,自由写作人,从事自由写作和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文学作品与理论文字见于国内外多种文学、理论报刊,并有部分文字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物、报纸转载,及入选部分年度文选。曾在《小小说选刊》主持"域外撷英"栏目。著有评论集《现实与抒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四川赛区的作者大都拥有良好的心态

罗谦(以下简称罗):石老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与您一起讨论一下这次新秀大赛,讨论一下小小说,首先,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四川赛区进入初评的作品整体情况好吗?

石鸣(以下简称石):从整体上来看,进入初评的20篇作品都是比较成熟的,其中有些作品写得还有一定的特色,而且有自己对题材的一些发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开端――不是说参加比赛的开端,而是指他们创作的开端。从题材上来看,这20篇作品表现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而且其中的一些作品更是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了人性中那些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我觉得对新秀而言,这样的起点无疑是一个好的起点。还有一点,就是这些作品的创作手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开端。其实不仅是进入初评的20篇作品,我打完分后又去看了一些落选的作品,发现上述特点在落选作品中也是存在的,所以我也因此而坚信,只要参赛者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他们一定会写出好作品来。

罗:在您评完分后,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石:最大的感受,就作品而言,是这些作品在整体水平上还不够整齐,所以你看我的打分,分差是比较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对作者的感受,我觉得他们大部分都写得认真、心态都很好。起步有先后,经验有多寡,领悟有差异,作品质量自然会存在差距,这是很正常的。发现了差距,千万不能急躁,一急躁就会乱了心态,就会坏事儿,这一点对新秀而言,非常重要。我感到很高兴的一点,就是四川赛区的作者大都拥有良好的心态――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甚至是比作品本身还深的一个感受。

创新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配合

罗:四川赛区10强的第一名作品《徐小燕》,您的评分是98分,而其它的评委分也是非常高,能给我们点评一下这篇小小说吗?

石:这篇作品有内容,又有意味,而且叙述也比较成熟,我在通读全部作品时,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后来逐篇打分时再看,觉得它确实是进入初评的20篇作品里最好的。虽然在叙述和语言上还有值得修改、细磨的地方(尤其是后半部分),在某些细节上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整体上讲,它的表现力还是比较强的。尤其是它的叙述结构,表面上看是在制造悬疑,但在意蕴上,这种结构上的故弄悬疑并不是为了制造单纯的离奇,而是为了表现内在的温暖,这就是它难得的地方了。所以我给它的创新分也打得比较高,是最高的6分。

罗:在您的评分中,在"创新加分"一栏里基本都加了,只有一篇作品没有加分,但是,您的加分又不是很高,最高分才是6分。在您的眼里,小小说的创新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石:创新其实是一个难以绝对界定的概念,所以任何创新都是一个比较的结果,这就要看你用什么来比较了。我用来比较的坐标,就是眼下小小说的创作形态。如果将作品置放在眼下的小小说创作中来看,它有新的发现,那就是有创新。但这一点,不仅是对新秀,就是对所有作者来讲,都是不容易达到的。所以在具体的评分中,我的做法是作品对以前的创新有继承,也算是创新,那些打1分或2分的,就是这种有继承的;高一点的,就是有一些自己的吸收。20篇里只有一篇作品没有加分,原因是那种形式是很多年来都没有改变的一种形式。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创新加分的这种考量和作品整体的质量是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的,非常传统的形式也可以写出非常优秀的作品,所以不能将创新和好作品直接划等号。

罗:创新在小小说创作中的地位如何?给我们说一下如何才能在小小说中做到创新?

石:地位这个说法有点终极,我还是说说它的作用或贡献吧。创新能给创作不断地注入活力,并催生优秀作品的诞生,我觉得这就是它的作用和贡献。但这创新不能一味地被盲目拔高,不能坠入不管其它,只看创新的误区。在创作中,创新大致可分为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就是怎样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者没有注意到的题材,或者发现相同题材别人没有发现的角度,这就需要创作中的思考了。而形式的创新就很自由了,什么形式都可以尝试,但我觉得,一定要注意和内容创新的配合,否则形式的创新将没有意义。

以种田的态度对待写作

罗:您认为,除了创新外,一篇好的小小说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石:关注人的命运和踏踏实实的写作。踏踏实实这个态度是很重要的,在写作中,玩花招、虚招,吃亏的最终只会是自己。

罗:昨天我对前10强的总分进行了一下分析,除了第一名和第二名和分数相关10分外,其它的每一个名次之间差距都非常小,每一个名次之间都是相差一两分,您如何看等这一现象?

石:说明大家的水平都非常接近,这是一个好现象,它无疑会激发出大家更强烈的追求欲望。

罗:在每篇作品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您如何把握评分的标准?

石:说实话,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度,我只能尽量做到把握好。一般情况下,如果每篇作品相差不大,我会去发现每篇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个特点的情况来评分。

罗:您认为采用这种评分的标准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不足?

石:我觉得挺好的。如果要说有什么,那就是建议以后的参赛作品,凡是发现有错字,一个错字扣一分,这样就可避免有些作者自己都没有认真检查作品就发布出来参赛。

罗:这个建议很好,能监督新秀们不断修改自己作品,从而养成修改的习惯,其它还能否给我们小小说新手提点建议?

石:建议很难说,我还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吧。那就是:以种田的态度对待写作。

坚持下去,梦想正一步一步向你们靠近

罗:最后,希望您能对我们参赛选手说几句话好吗?您最想希望他们从这次大赛中学到什么?

石:这次大赛,参赛的选手很多,大家都很踊跃,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所以我想对所有参赛者说:坚持下去,梦想正一步一步向你们靠近。同时,我也希望所有参赛者能充分享受参赛的乐趣。我们为什么写作?其实很大程度上讲,也就是追求一种精神享受。作品发表出来的喜悦固然是一种享受,但创造给我们带来的快感,在我看来,才是更大的享受。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创造的快乐!

罗:谢谢石鸣老师,让我们记住石老师的话:以种田的态度对待写作!坚持下去,梦想正一步一步向你们靠近!

上一篇:秦光霞

下一篇:苏玉(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