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阿伯拉尔

时间:2023-12-21 22:52:21编辑:小蔡

皮埃尔·阿伯拉尔的个人简介

彼得·阿伯拉尔,又名埃布尔拉德(法语:PierreAbélard,1079年-1142年4月21日),法国著名神学家和经院哲学,一般认为他开创概念论之先河。阿伯拉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南特以东约10公里的勒帕莱出生,卒于法国索恩河畔沙隆附近的圣马塞尔修道院(AbbeyofSaint-Marce)去世

人物经历

阿伯拉尔生于法国南特巴莱德一个骑士家庭。法国哲学家、神学家。 哲学上采取 概念论,既反对极端的 实在论,又反对极端的 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表示事物共性的概念。在其第一部著作《神学导论》中,针对 安瑟伦的“先信仰而后理解”之说,提出信仰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后该书被判为异端遭焚。在《自我认识》一书中,强调动机决定行为之善恶, 上帝所考虑的是人的意图,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据他的自传《我的苦难史》中说,他放弃了 骑士称号的继承权,为的是参加“辩证法的比武大赛”。他四处寻访名师,但每次都以对老师的激烈批评而结束。

他于1094年向当时名震遐迩的逻辑学家罗色林学习,因不满意后者的极端唯名论立场而于1100年到巴黎向著名的实在论者香浦的威廉学习,但实在论同样不能使他满意。由于他的批评,威廉不得不修改自己的立场,乃至辞去教职。

1113年他转向当时享有盛誉的神学家拉昂的安瑟伦学习神学。但他发现他的老师名不副实,便批评安瑟伦像一棵光长叶不结果的树,像光冒烟不发火的炉子。

1115年在 巴黎圣母院的注脚学校任神学教师,受到学生热烈拥戴。后因与海洛伊斯的爱情而惨遭阉割的私刑。

1118年,海洛伊斯被送进修女院,阿伯拉尔成为巴黎郊区圣丹尼斯修道院的修士。他在修道院写了一些列逻辑论文,其中《论神圣的三位一体和政体》在1121年召开的索松主教会议上被谴责为否认上帝独立人格的撒伯里乌主义。此后,他考证本院崇拜的圣丹尼斯传说中的讹误之处,僧侣群起攻之,迫使他出走,隐居乡间。很多学生慕名而来,他在法国西北部的一所保惠师修道院为这些学生设立学校,写了《是与否》、《基督教神学》、《神学导论》等著作。他的教学活动引起脚会精神领袖贝纳尔的敌意性的关注。不安全感迫使他逃到偏远的布列塔尼地区,

1126-1134年在简陋的鲁伊修道院任院长,他力图改变那里的愚昧习俗,却差点因此被僧侣所谋害。《我的苦难史》即叙述了他至此为止的经历。但他在此后的遭遇更为悲惨。

1136年他回到巴黎主教座堂学校任教,写了伦理学著作《认识你自己》。他的一系列著作激怒了贝纳尔。

1140年召开的桑斯主教会议谴责他的学说。贝纳尔专门写了《阿伯拉尔的错误》一文,列举其十六条罪状。阿伯拉尔的《神学导论》被焚烧。他不服从判决,准备到罗马上诉。他还在途中,教皇英诺森二世就已批准了贝纳尔德报告,宣判他的学说为异端。在生命最后几年里,他写了《论辩证法》、《一个哲学家、一个犹太人和一个基督徒之间的对话》等著作,死后葬在克吕尼。他的 墓志铭称他为“高卢的 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的、敏锐的天才”。

阿伯拉尔无疑是中世纪哲学家中最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禁欲主义与思想专制主义的牺牲品。

19世纪初,拉姆萨特在《作为一个人、一个哲学家和神学家的阿伯拉尔》一书中记述了他的不幸遭遇以及与海洛伊斯的坚贞爱情。阿伯拉尔与海洛伊斯通信集的出版引起强烈反响。

1877年,他俩的遗骸被移至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合葬,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文艺创作长久不衰的主题。最近,他们的爱情故事还被好莱坞拍成题为《天堂窃情》的电影。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阿伯拉尔终生不容于教会当局,他的三一论学说被斥为异端,他的第一部著作《神学》(Theologia)在1121年遭焚毁。再加上他好辩与爱好批评知名学者,在当时学界亦为不受欢迎的人物。晚年他在克鲁尼修道院,过着普通僧侣的生活。1142年,阿伯拉死于勃艮地的克鲁尼修道院,最后埋葬在哀绿绮思主持的女修道院附近。

他的著作之中,包括了争议纷纭的《是与否》(Sic et Non)。它在这本书中提出,公认有权威的基督教神学与哲学著作之间的相反见解,以证明基督教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有待他以及其他的基督教思想家努力。在写过《是与否》之后,埃布尔拉德立刻撰写巨著《基督教神学》(Christian Theology)。

音乐作品

Planctus Dinae filiae Iacob; inc.: Abrahae proles Israel nata (Planctus I)

Planctus Iacob super filios suos; inc.: Infelices filii, patri nati misero (Planctus II)

Planctus virginum Israel super filia Jepte Galadite; inc.: Ad festas choreas celibes (Planctus III)

Planctus Israel super Samson; inc.: Abissus vere multa (Planctus IV)

Planctus David super Abner, filio Neronis, quem Ioab occidit; inc.: Abner fidelissime (Planctus V)

Planctus David super Saul et Jonatha; inc.: Dolorum solatium (Planctus VI).

上一篇:汤姆·希顿

下一篇:裴紫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