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芳的个人简介
沈廷芳,字畹叔,一字荻林,号椒园,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元年(一七三六)举博学鸿辞,官山东按察使。风流儒雅,诗笔亦同,书法在兰亭、丙舍间。卒年七十一。著《隐拙斋集》,见《湖海诗传小传、清朝书画家笔录》。
介绍版本之一
沈廷芳初以国子生为《大清一统志》校录。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在任7年,开常平仓赈济淮、徐、凤、泗四府饥民,深得百姓拥护。又以古代谏臣自勉,朝廷起用原尚书彭惟新为侍郎,他就上书谏阻。八年改巡江南道,巡视山东漕运,兼理河务。次年,奏请原先被官府圈占的东平湖地的十分之二给贫民耕种,又将衍圣公300顷地划给湖旁贫民。十年,在兖州建祠立碑,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后转任登莱青道,招集流民,给予资金,让他们垦荒种粮以自给。当地小清河河道狭窄,遇到山洪暴发,常常决口淹没良田。他就发动民工疏宽河道,增筑堤堰。官至山东按察使,由于他为政清正、有功于民,离任之日,当地父老乡亲数千人相随远送。
廷芳出身世家,从小笃志于学,先后随查慎行学作诗文、桐城方苞学作古文,能诗善文,尤精于古文。晚年曾掌教于粤秀、敬敷等书院。著述有诗文集《隐拙斋诗集》30卷、《隐拙斋文集》20卷,还有《舆蒙杂著》4卷、《古文指绶》4卷、《鉴古录》16卷、《下学渊源》10卷、《十三经注疏正字》80卷、《读经义考》40卷等。此外,与桑调元合辑有《馀山遗稿》。图片为沈廷芳的行书骈句 立轴 绢本 编号:1417
介绍版本之二
沈廷芳,(1702~1772)清学者、藏书家。字畹叔,一字c林,号椒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元年(1736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河南按察使,以母老乞归。再补山东按察使,以老致仕。他以经学自任,古文宗方苞,诗效查慎行,于经学多有阐述。嗜藏书,建有藏书楼名“隐拙斋”,藏书丰富。他以“古柱下史”自称。后家境渐贫,藏书散失。藏书印有“古杭忠清里沈氏隐拙斋藏书印”、“古柱下史”、“购此书甚不易,遗子孙勿轻弃”等。
著有《十三经注疏正字》、《续经义考》、《古文指授》、《鉴古录》、《理学渊源》、《隐拙斋诗文集》。
车笠寄深情之三
雍正五年(1727),三年一次的会试,将在京城举行。天下举人都春风满怀地分乘州府派出的公车,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京都。
仁和桐城派作家沈廷芳,和海南陈镳,同乘一车,赶往京师,人闱应试。每天,见一少年步行紧随车后,车停他也停,车行他也行。少年虽破帽敝衣,劳顿困倦;但丰姿俊秀,举止潇洒。沈、陈二举人惊异之余,招而问之。少年彬彬有礼,拱手作答,自言是桐城方氏后代,将省亲塞外,囊空如洗,关山难越,只得徒步,远走万里……沉廷芳、陈镳二举人深悯其情,叫他登车,无奈车厢狭小,不能容纳三人,于是商议:每人轮替步行三十里,三人都能得到休息。一路上“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地来到京城。三人分手,沉廷芳、陈镳赠送方姓新衣毡笠,少年长揖拜谢,洒泪而别,只身北上。自此,三人一直是春树暮云,思念途中邂逅的朋友。
二十年的岁月匆匆流逝,沉廷芳迁任山东登莱青道的道台,陈镳已出任云南知府,两人凑巧又不期而遇,同道人部。途中,忽被直隶总督派遣的守候差官,苦苦拜留,邀至总督官署,与总督相见。沈、陈二人见盛情难却,来到总督府,总督出署迎接,沈、陈方知总督就是桐城方观承,即二十年前路遇同车的少年。
三人别后重逢,方观承热情款待,畅叙离踪,依依难别。言谈之间,沈、陈得知:早在康熙年间,方观承祖父工部主事方登峄、父亲内阁中书方式济,均以族人方孝标《滇黔纪闻》案牵累,同时流放宁古塔。当年方观承才远走万里,塞外省亲。
三人欢然相聚,张筵畅饮,盘桓十余日,沈、陈、方涕泪纵横,依依作别,“车笠之交”,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