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统衡

时间:2023-12-20 05:43:40编辑:小蔡

潘统衡的个人简介

潘统衡,男,浙江青田人、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市丽水商会名誉会长。汉正街第一批创业者,最早参与国企改制的先行者之一,以收购并盘活多个商业地产“烂尾”楼盘而享誉武汉商界。

简介

潘统衡个人名下的集团公司已有七家,二、三级公司约五十家,这还不包括旗下分公司控股的数十家企业。其个人参股、控股、全资的企业,拥有武汉三镇超过100万平方米黄金地段商业物业。这个数字,约和武汉最大的零售商业集团的物业经营面积相当。

经历

起步阶段

回忆起经商的初衷,潘统衡表示,当时就为了提前攒够一辈子的工资,好回家读书。1979年,潘统衡因1分之差被挡在了大学门外,原因是,他的英语交了白卷。他和几个老乡一道,来到了初见复兴的汉正街。他一开始是做饭票加工生意。“学徒工月薪19元,正式工23元,粗略估算,我这辈子满打满算30年工龄能攒够3万元钱。那时我想,赚够3万就不干了,回去上学。”这是18岁的潘统衡宏伟的人生目标。潘统衡第二年就赚满了3万元,但他走不了了,“我办了家纽扣厂,几十号人要养家,脱不了身。”

创业开始

两年后,潘统衡意识到同业竞争的害处,潘统衡开始显露出他的与众不同:他召集一同来汉的九名温州商人,牵头成立了一个合伙制公司,每人在划分好的区域经营,互相不准杀价,抱团经营,抵抗外来的竞争者,利润也能实现最大化。

接了汉正街第一代创业人的天时,加上地利和人和,之后的十年,潘统衡的服装辅料生意渐渐风生水起。

首次转型

一香港商人在汉口大夹街盖了一排楼,正寻找买家,潘统衡一口气全部拿下,转手做起了房屋中介。“那时候,汉正街的商人都挣了钱,要置业。我看准了这个契机。”

首战告捷后,潘统衡先后在沈阳、北京(楼盘)、成都买下一批商铺物业,打造成一个个服装批发市场,组织武汉十多家童装品牌依托这些商铺闯全国市场。“货一到就被抢光,散场时,地上常常能捡到经销商抢货时,被挤掉的金戒指。”

1999年,在品牌消费还未深入人心时,潘和搭档们寻求温州的海外关系,拿下了花花公子、袋鼠、华伦天奴、鳄鱼恤、花雨伞等多个知名国际品牌在国内的生产许可,并以每个品牌每年200万至500万不等的价格,一次签下了长达8年的使用合同。

在广东精心挑选了四五十家加工厂后,很快,一众曾高不可攀的国际品牌开始进了国内大商场。“我们把专卖店的品牌直接拉进商场柜台销售,中端市场量太大,大得超乎想象。”

发展第二春

世纪之交的最后一年,对房子特别有感觉的潘统衡迎来了第二春:国有企业改制的大潮,来了!武汉大量不良资产传出被拍卖处置的消息,在广东经营国际品牌的他将生意交给了团队,回到武汉。那两年,潘统衡集中精力做了一件事收购武汉的烂尾楼。

2000年春天,位于江汉路附近的南京(楼盘)服装厂改制在即。消息传出后,前期去谈的人不少,但都被付款条件拦住了:先支付资金,发放给职工,等改制完善之后,才能进行股权过户。因担心风险,很多人一直在犹豫观望。得到消息后,潘统衡提了钱来到了服装厂领导的办公室。“厂长提的要求我全部满足,上午谈完,下午付款。”500平方米的物业,200万元的资产报价,潘没有还价。收购后的南京服装厂靓丽转身,被引入台北婚纱影楼,合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第一单的成功,让潘统衡推开了这个巨大市场的门缝。此后,“潘氏风格”收购进程明显加速,民众甜食馆、胜阳火锅……每个月,他都在以一到两家的速度“吃货”。同年5月,潘统衡收购汉正街老家电市场,完成改制后,投入200万对市场重新装修布局。一到二楼改造成新电器市场,楼上经营酒店,新开张后当年就实现收入300多万。至2002年,武汉油脂大楼改制完毕,潘统衡对20余家国有企业的收购改制暂告一段落。

分水岭

2003年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那些被处置的不良资产都是小项目,每栋楼价格多以千万元计。但在此之后,出现在潘统衡面前的项目,才把这个年轻商人的扩张野心,真正地、彻底地撩拨了起来。

那几年,四大国有银行都成立了不良资产处置专班,剥离不良资产,改制上市。四大银行、几大资产管理公司和几大上市商业企业的闲置物业纷纷面临处置。更大体量的商业体开始出现在拍卖名单上,单个项目资金起价动辄过亿元。

但对于此时的潘统衡来说,钱已经不太成问题。“恰逢当时的经济环境不太好,企业办不起来,大量黄金地段的写字楼长年空置,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些优质资产,我拍回来就没有卖的打算。”在这个精明的商人看来,只有把它们拿过来自己做商业,才能将这些黄金地段的商业物业做起来。

潘统衡又一次把握了政策释放的巨大红利:当年11月,潘统衡出资3个亿,拍下武广前后三栋共计10多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尽管身处黄金商圈,这片写字楼开发了十年,却连三分之一都没卖出去。听闻有人要接手,一个商业界老总打赌说,“如果能卖出去,我把脑袋给他当球踢!”

说起来几乎没人相信,写字楼包装了SOHO概念后,一星期时间,所有策划方案开始推行,潘又打了一场漂亮的速战速决的营销仗。“2004年之 前,地产的营销还处在发传单的阶段,我找了包括你们楚天金报在内的四家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前所未有地包下底版,一连四个版的强势推销,外加专业网站的置顶 广告,轮番轰炸,密集推出写字楼租售广告!那个烧钱速度,相当于每天一辆奥迪送人。”

起售后三天,后排两栋楼销售一空,前面一栋三个月也宣告售罄。示范效应出来后,潘统衡对写字楼的处理彻底摸清了水性,随后两年,中百、汉商写字楼也被他如法炮制。短短五年,潘统衡对一个个不被看好的“烂物业”重新定位,重新包装,精准营销,接连打造出海天汽配城、华中建材市场、新佳丽、库玛品牌服饰交易中心等多个商业地产的经典案例。

也就是从那时起,经他操盘的这些物业,无一不起死回生。“烂楼”的砖头给他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并从此将这个商人的财富和人生,都牢牢地定格在了武汉。

上一篇:皮埃尔·杜邦

下一篇:孙长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