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燕(浙大教授)

时间:2023-12-17 23:44:18编辑:小蔡

孙晓燕(浙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孙晓燕 女,博士,副教授,河北故城人,2004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

个人经历

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在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6年6月至今任教于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学术兼职

(1)The Proceeding of 4th China-Japan-US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SSCM06)国际会议秘书,2006-2007年;

(2) 浙江大学土木0602班班主任,2006年至今;

(3) 清华大学浙江省校友会理事,2007年至今;

(4)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既有桥梁安全耐久性评估和维修加固方面

主要贡献

近年来,在国内和国际的专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20篇。

科研项目

(1)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基于时变可靠度的重大砼桥梁全寿命维修优化决策技术,2007年7月-2010年7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车辆超载作用下既有砼梁桥疲劳可靠度分析及剩余寿命预测,2009年1月-2011年12月;

(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考虑超载运营的服役梁桥动态荷载谱分析和疲劳可靠性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

(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超限运输下服役桥梁疲劳损伤机理及使用寿命预测研究,2007年7月-2010年7月;

(5)美国运输部基金,中美合作项目,氢燃料储存结构在北方环境中的安全适用性研究,2007年3月-2009年3月。

(6) 973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特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7)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高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8)辽宁省交通厅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在役桥梁耐久性评估;

(9) 北京市公路局项目,110国道的东茨峪桥的结构仿真分析及承载力评定;

(10) 中国路桥集团项目,象山港大桥抗爆安全性及对航道的影响研究;

(11) 中国路桥集团项目,暗轨磁悬浮列车动力舱与车体自振特性分析研究;

(12) 中国路桥集团项目,苏通大桥非一致地震反应分析;

(13) 中国路桥集团项目,苏拉马杜大桥非线性阻尼器减震设计;

(14) 浙江省交通厅项目,已建桥梁桥头跳车机理分析及优化治理方法研究;

(15)广东省重大工程项目,珠江黄埔大桥耐久性研究。

发表论文

[1] 孙晓燕,黄承逵.基于动态可靠度和经济优化相结合的服役桥梁维修加固风险决策[J].工程力学,2004,21(5):6-12.

[2] Sun Xiao-yan, Huang Cheng-kui, Sun Bao-shu. Maximum expected benefit-oriented optimal maintenance decision for existing bridges.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2005,9(4):2 92-297.

[3] 孙晓燕,黄承逵.超载对桥梁构件受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6):35-40.

[4] 孙晓燕,黄承逵.考虑超载影响的混凝土简支梁结构动态评估[J].水力发电学报,2005,24(3):105-109.

[5] 孙晓燕,孙保沭,黄承逵,史波.基于可靠度的寒冷地区混凝土桥梁碳化寿命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报,2005,34(4):458-461.

[6] 孙晓燕,黄承逵,孙保沭.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外贴纤维布加固后可靠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5,35(3):427-432.

[7] 孙晓燕,黄承逵.超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5,25(1):61-65.

[8] 孙晓燕,黄承逵. 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6,33(4):21-25.

[9] 孙晓燕,黄承逵.外贴纤维布加固超载后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抗弯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4):82-87.

[10] 孙晓燕,黄承逵.循环加载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1):69-74.

[11] 孙晓燕,王海龙,黄承逵.超载运营对服役桥梁受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8,42(1):1152-156.

[12] 孙晓燕,王海龙.超载运营下服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损伤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5):733-740.

[13] 孙晓燕.孙保沭.足尺桥梁结构无损裂缝损伤识别方法[J],世界桥梁,2005,2:55-61.

[14] 秦权,孙晓燕, 贺瑞,丁志峰,温国梁. 苏通桥对非一致地震地面运动的反应和人工波质量的讨论[J].工程力学,2006,23(9):71-85.

[15]赵顺波,孙晓燕,李长永,勾彦敏.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J]. 建筑材料学报, 2003(1).

[16] 李凤兰,孙晓燕,胡志远.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 2004(4

荣誉记录

(1)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后考核“特优”;(3)2008年优秀班主任。

上一篇:沈关关

下一篇:佩雷拉(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