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祥的个人简介
宋二祥,男,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设计分析方法研究”,第一完成人。简介
宋二祥,男,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1]
教育背景
1978.02 - 1983.01 同济大学建筑结构专业本科生
1983.09 - 1985.08 清华大学建筑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6.09 - 1987.11 清华大学建筑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7.12 - 1990.12 荷兰Delft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0.12 - 1994.01 荷兰Delft大学 博士后[1]
工作履历
1983.02 - 1983.08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85.08 - 1986.08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系研究助理
1994.02 - 今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
社会兼职
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5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1998年10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2006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2008年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2000年5月
《工程力学》编委,1999年4月
《岩土工程学报》编委,2003年10月
《岩土力学》编委,2004年1月 [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2004年9月
学术成果
研究领域及主要项目:
岩土工程数值方法;
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方法;
地基基础及地下结构静、动力分析。
块碎石填方体工后变形机理及数值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1-2012.12
基坑工程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国家支撑计划项目, 2008.1-2010.12
GEO-ENERGY SYSTEMS SIMULATOR,清华-剑桥-MIT三校低碳联盟项目,2010-2012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方案分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项目,2010.1-2010.12[1]
论文
1. Liu, Huabei, Song, Erxiang, and Ling, Hoe I., Constitutive modeling of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through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state soil mechanics, Mechanics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Vol 33, No 4, July/August, 2006, pp 515-531
2. Huabei Liu,Erxiang Song,Working mechanism of cutoff walls in reducing uplift of larg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duced by soil liquefaction,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Vol. 33, No. 3,2006,pp 209-221
3. 刘光磊、宋二祥:饱和无限地基数值模拟的粘弹性传输边界,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第12期:2128-2133
4. 武思宇、宋二祥、王宗纲、刘华北,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的振动台试验,岩土力学,2007年第1期
5. 翟伟、宋二祥:移动坐标有限元法在移动荷载稳态问题中的应用,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第2期
6. 郭红仙、宋二祥、陈肇元:考虑施工过程的土钉支护土钉轴力计算及影响参数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第11期
7. 郭红仙、宋二祥、陈肇元:土钉支护开挖影响面及其在土钉轴力计算中的应用,工程力学,2007年第11期
8. 刘光磊、宋二祥、刘华北:可液化地层中地铁隧道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及其试验验证,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第12期
9. 张正威、宋二祥、陈肇元:冲击波作用下桩基础高层剪力墙结构附建人防地下室倾覆机理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第1期,pp129-138
10. 张正威、宋二祥、陆新征、陈肇元: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空心砌块墙对主体结构的作用,工程力学,2008年第5期
11. 刘光磊、宋二祥、刘华北、龚成林:饱和砂土地层中地铁隧道结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岩土力学,2008年第8期,pp2070-2076
12. 郭红仙、宋二祥、陈肇元:土钉支护施工阶段土钉轴力的计算分析,岩土力学,2008年第9期
13. 宋二祥、武思宇、王宗纲, 地基-结构系统振动台模型试验中相似比的实现问题探讨,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第10期
14. 武思宇、宋二祥,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的机理分析,岩土力学,2009年第3期
15. Song Erxiang,Wu Siyu:Seismic Behavior of Rigid Pile Composite Ground,US-China workshop on ground treatment, Orlando,Florida,March 2009
16. 徐明、宋二祥、曹光栩:Compressibility of broken rock-fine grain soil mixture,Geomechanics & Engineering, 2009,1(2): 169-178
17. 张正威、宋二祥、陈肇元:高层建筑附建人防地下室倾覆土压力简化算法,工程力学,2009年第7期,54-59
18. 龚成林,宋二祥,刘光磊: 地下结构横断面地震反应简化计算方法探讨,地下空间与工程,2009年第4期
19. 翟伟、宋二祥:移动荷载下瞬态振动的三维移动坐标有限元分析,岩土力学,2009年第9期
20. Xu Ming,Song Erxiang: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hear behavior of rockfills,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Vol 36(8),2009
21. 宋二祥 武思宇 刘华北,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的拟静力计算方法,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第11期
22. Wei Zhai,Erxiang Song,Three Dimensional FEM of Moving Coordinates for the Analysis of Transient Vibration due to Moving Loads,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Vol 37, No.1-2, 2010
23. 王海波、宋二祥、徐明:地下工程开挖土体硬化模型,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
奖励与荣誉
河南省2001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土钉支护原理、设计及应用”,与洛阳总参工程兵三所合作,排名第四
北京市2003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与设计分析方法研究”,第一完成人
江苏省200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北锚碇特大基础关键技术研究”,与江苏省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等单位合作,排名第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