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启雍的个人简介
丘启雍,字然卿。在大明朝,就住在泉州城东。生于嘉靖丙寅年(1566年)六月十二,卒于天启甲子年(1624年)九月十九。基本内容
没有考上“公务员” 因忠信被荐当官
丘启雍家在泉州也算书香门第,祖上有人为官。科举时代,也跟今天考公务员一样,读书取士。丘启雍多年苦读,结果考试时,发挥不好,没考上。不过,明代选官制度还有一条补充,成绩不好,但忠孝仁义,闻名乡里者,经人举荐,亦可为官。史载:“太守汪公以忠信见……试吏部第一,授瑞金尉。”
俞大猷告老还乡 丘启雍还是少年
丘启雍为啥舞枪弄棍,为何那时公安局长重要?这不得不先说说他出生的那个时代。
丘启雍还有一身武艺,长枪短棒,十里八乡,颇有英名,最终谋得江西瑞金的县尉一职,授登仕郎。
丘启雍为啥舞枪弄棍,为何那时公安局长重要?这不得不先说说他出生的那个时代。
从元末至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不断,倭寇的重心后来移到福建,“北自福宁,南及漳、泉,沿海千里,尽为贼窟”。1562年,丘启雍出生前4年,倭寇凑集兵力1万人,连破邵武、罗源、寿宁、宁德、大田等地后,乘胜直捣兴化(今莆田)府城,当年年底攻陷,掳掠3000居民。
莆田陷落惊动朝廷,这是倭寇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于是从赣南调回俞大猷,提升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为副总兵官。1563年,俞大猷忍辱负重,以守为攻,一仗歼敌两千两百多人,取得兴化平倭大捷。
大捷班师,俞大猷还偕友人游清源山,写下《俞大猷兴化平倭崖记》,今天在清源山古道石上仍可见。
应该说,身为抗倭英雄和泉州官员的俞大猷,感染了泉州百姓,也包括丘启雍。丘启雍14岁这年,78岁的俞大猷,卒于洛江河市家中,死前还在领兵训练。
在江西治理有方 赴广东缉拿盗贼
丘启雍在江西瑞金4年,为一方百姓带头修庙建桥,领着大伙儿干了不少为民办实事工程。县令大人看他这个武官,还颇有文气,还让他牵头修县志。
老百姓们念他为官功绩,还把他的功业刻上石壁。
丘启雍当了4年官,“迁增城乌石巡检”,就是调任广东增城,类似地方武装部部长,还是九品。
《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均记载,当年举荐他的汪太守调任广东,当时乌石此处盗匪猖獗,也请有治理经验的丘启雍去襄助。丘启雍到任不久,与同事屡屡组织统一行动,抓捕大批匪人,吓得周边残存匪党抱头鼠窜,言称丘启雍尚在一日,就不敢再犯乌石一日。史载:搜其党,悉散。诸亡命群盗惊为神明。百姓拍手称快,从此安居乐业。
离任后,再到漳州府教授,以掌管教育(九品)。
他下葬的城东处 明朝是一片大海
丘启雍的妻黄氏,祖父黄润也是晋江名人,正德年间进士,官拜松江知府。丘启雍婚后连生两子,取名懋璇、懋珩。
丘启雍在广东任上,恰逢其父母双逝。孔子说,父母养育3年,去世后,孩子需回祖籍,守孝3年。对于官员来说,这叫做“返乡丁忧”。
不过,历史上好些官员都是买官来做,需在任上捞钱,即逢“丁忧”,也多有瞒报。
当时,丘启雍闻父母故亡,谢绝了上司同僚留任,去职回家,再未返粤续任。
墓志铭还写道:去之二十余年,瑞人过泉者,必造庐伏谒起居。也就是说,丘启雍为官一任,和地方颇有感情,不仅多有江西人士来拜访,他也热情接待。
丘启雍家不远,名盘坞山,“临海高地,拱木苍苍”。59岁的丘启雍死后,在此下葬。也就是说,如今墓穴发掘之处,在明朝时四周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连随葬品都没有 唯有清廉留青史
丘启雍为官清廉,很受敬重,和他所处那个昏聩的时代截然相反。
有明一朝,颇为奇葩。丘启雍出生前,已过了十余皇帝,有爱好斗蛐蛐的明宣宗,有爱好炼丹的嘉靖帝。丘启雍出生这年,嘉靖帝服丹药中毒而死。
丘启雍为官时,万历皇帝深居宫中,几十年不上朝,连大臣都不知道他长啥样。丘启雍年老时,努尔哈赤窥视中原,而天启皇帝是个爱好做家具的小木匠,当红权臣则是宦官魏忠贤。
在这个官宦争斗的时代,丘启雍以清官海瑞为榜样,不攀附权贵,贪污腐败。
要知道,丘启雍的亲戚可是很有来头的。他的表侄是翰林院检讨征事郎,他妹夫张子环官拜正三品工部侍郎,也就是部级干部了,还做过钦差大臣。
但史载,张子环为官耿直,昭雪w狱、不避权势。丘启雍官小,但也是连兄弟姐妹都不帮,更别说用上裙带关系求提携、求贪污发财了。虽然连随葬品都没有,但在历史上却留下好名声。
丘启雍从九品官做起,有才能有功绩,但还是终于九品。389年前的冬天,丘懋璇、丘懋珩兄弟在北京城门外冻了许久,才等到在翰林院任职的亲戚郑之玄写下此篇墓志铭,由工部侍郎张维枢撰写了墓志铭的篆体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