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的个人简介
赵恒(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997年以太子继位,以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帝亦淫于封禅之事,朝政因而不举,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但因真宗惧于辽的声势,不顾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赵恒在位二十五年崩,为守成之主,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赵恒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作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乾德六年(968年)十二月二日(12月23日),赵恒生于东京开封府第,是宋太宗第三子,与长兄楚王赵元佐同母,初名赵德昌。他幼时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时,喜欢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宋太祖喜爱他,将他养在宫中 。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被授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并改名元休。 雍熙三年(986年)七月,改名元侃。
端拱元年(988年),封襄王。 淳化五年(994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开封府政事纷繁,赵恒留心狱讼,裁决轻重,没有不称快的。所以京师的监狱多次空闲,太宗多次下诏褒奖他。
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仍兼开封府尹 。赵恒既非太宗的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原本是轮不上他继位的。但其长兄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发疯、二哥赵元僖无疾暴死,他才有幸成为太子。
按照惯例,作为皇太子,赵恒在上殿时的位次在宰相之上,东宫僚属称臣,赵恒都推让不接受。看到辅导自己的太子宾客李至、李沆,他一定先行拜礼,迎来送往都要到宫门外的台阶。
险而登基公元968年正月,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十二月二日生于开封府第,赤光照室,左足指有文成“天”字。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曾任开封府尹。真宗因为是太宗第三子,虽与长兄楚王赵元佐同为元德皇后所生,同为嫡子,但是轮不到继承皇位。当时因真宗的长兄赵元佐发疯、次兄赵元僖暴死,这才轮到他继承皇位。淳化五年(997)被立为太子。太宗于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平”。
宋真宗既不是太宗的长子,也非皇后所生,原本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当大哥赵元佐因赵廷美之死发疯、二哥赵元僖暴死之后,他有幸成为太子。太宗驾崩后,他又遭遇了一场由太监王继恩和太后共同谋划的宫廷政变,好在有左丞相吕端及时相救,他才得以登基。
与久经沙场的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不同,从小生活在深宫中的赵恒性格较为懦弱,缺乏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在他看来,坚持太宗晚年推崇的黄老无为思想,继续守成的局面是最好的选择。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政治上趋于保守。
咸平之治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勤于政事,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转运使轮流进京述职,减免五代十国以来的税赋;也能注意节俭,社会较为安定,给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长期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其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使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澶渊之盟真宗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自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真宗朝名相寇准,对宋辽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寇准是华州下人,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常被戏称为“寇老西儿”。寇准19岁就考中进士,仕途比较顺利,其人生性豪爽,不拘小节,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太宗时,有一次在大殿奏事,寇准的话很不合乎太宗的心意,太宗愤而离去,寇准居然不顾君臣之礼,扯着太宗的衣服不让他离开,太宗被他搞得极为尴尬。或许正是因为寇准的直率,使太宗比较信任他。
公元1004年春,辽国承天太后萧绰、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率领20万大军南下,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宋的都城汴梁(东京)。警报一夜五次传到东京,赵恒问计于群臣。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主张逃跑,任职才一月的宰相寇准则厉声反对说:“出这种主意的人应当斩首!”他说,如果放弃汴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会乘虚而入,国家就难以保全了;如果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必定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敌兵。赵恒同意御驾亲征,由寇准随同指挥。到了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赵恒听说辽兵势大,又想退兵。寇准严肃地说:“如今敌军逼近,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前进一尺,不能后退一寸。河北我军正日夜盼望陛下驾到,进军使我河北诸军的士气壮大百倍。后退则使军心涣散,百姓失望。敌人趁机进攻。陛下恐怕连金陵也保不住了。” 赵恒才勉强同意继续进军,渡河进入澶州城(在今河南濮阳),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真宗在寇准的要求下上城墙鼓舞士气,使得宋军士气大振。寇准指挥宋军出击,个个奋勇冲杀,消灭了辽军数千,射死了辽军主将萧达兰。萧太后见辽军陷入被动,要求议和。经过寇准和辽使者曹利用的一再讨价还价,两国制定了如下条约: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宋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后世仍以世侄论,使者定期互访。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于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在互市贸易中,北宋所赚的钱远远多于岁币(每年宋朝收益为所供岁币的2.5倍左右,且低价购买许多马匹用于军队装备,在经济上拖垮了辽国,以致其之后的几十年未能发兵北宋。)
盟约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四十多年来的敌对状态,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同时,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发生,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派曹利用去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之际,告诉曹“迫不得已,虽百万亦可!”。寇准知道后,指着曹怒道“超过30万两,提人头来见”。
最后,经过曹利用再三讨价还价,以白银10万两,绢帛20万,订立澶渊之盟。
曹利用回到宋朝之后,宋真宗急问金额,曹利用不敢直说,只竖起3根指头,宋真宗以为是300万两,大惊失声脱口而说,“太多了”,过了一会又安慰道:“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待知道是30万时,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澶渊之盟是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伪造天书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真宗御驾亲征,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开创了以输岁币求苟安的恶例。真宗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不料有一天,参政王钦若却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而为城下盟,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王钦若的话,本来是要贬低寇准的,但却同时给爱虚荣的宋真宗泼了一盆冷水,从此怏怏不乐。王钦若是个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的马屁精。他对正经事儿没多大能耐,但在搞小动作方面,却是胜人一筹的。
史称他“性倾巧,敢为矫诞”。宋真宗伪造“天书”的把戏,就是他出的歪点子。他看出真宗这人是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就找了个机会假意向真宗提议说:“陛下若出兵收复幽、蓟两州,就可以洗掉澶渊之盟的耻辱了。”真宗说:“河北的的百姓刚免了战争之苦,我哪忍心再挑起战争呢? 还是想点其它主意吧!”王钦若乘机说:“那就只有封禅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了。但自古封禅,都得有“天瑞”出现才行。”接着又说:“当然,这u2018天瑞u2019不是说要就有的;前代之所谓“天瑞”者,有些是人为搞出来的,只不过人主把它当真的崇奉起来,并以之昭示天下,就会同真的一样了。古代传说的河出《图》、洛出《书》,难道真有这么回事吗?那不过是圣人以神道设教罢了!”真宗听了,当然心领神会,但又担心地说:“王旦也许不会同意这么干吧?”王旦是当时的宰相,因为之前寇准已被排挤出朝,所以真宗首先考虑王旦是否肯附从。王钦若说:“我去向他暗示这是出于圣意,估计不会不同意。”果然,经过王钦若说项,王旦同意了。但真宗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把王旦召来宴饮,正当喝得高兴的当儿,命人取出一樽酒来赐与王旦说:“带回去同老婆孩子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后打开酒樽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那里面盛的全是美珠!
景德五年(1008)正月初三,宰相王旦率群臣早朝完毕时,有司来报,称“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宋真宗“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号称天书”。为了证明“天书”真的是从天而降,宋真宗还特意精心编造了一个故事:“半夜我刚要睡,忽然卧室满堂皆亮,我大吃一惊,见到一个神人忽然出现,此人星冠绛袍,对我说:u2018一月三日,应在正殿建黄道场,到时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勿泄天机!u2019我悚然,起身正要答话,神人忽然消失,我马上用笔把此事记了下来。从十二月一日起,我便蔬食斋戒,在朝元殿建道场,整整一个月恭敬等待,终于盼来了天书。-
(《皇宋通鉴》)
适才城皇司来奏称在左承天门南发现有帛布悬于屋脊上,即遣中使去察看,回报说帛布还包有类似天书的东西,封口隐然有字。原来正是神人说的天书啊!”王旦等当即再拜称贺。真宗于是率百官步行到承天门,诚惶诚恐地把那所谓的“天书”迎奉到道场,当众开了封口。只见帛布上写的是:“封受命。兴于宋,付于慎,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另外还有黄色字条三幅,内容的意思是说真宗以孝道承统,务以清净简俭,必致世祚长久云云。真宗命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宣读后,依旧包起,郑重盛入预先准备好的金柜中,另派官员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即在崇政殿设斋宴,接受百官朝贺。
为了扩大影响,真宗趁热打铁,接连下了几道诏令:大赦、改元、改左承天门为承天祥符、群臣加恩、特许京师聚饮三日以示庆祝,等等。又授意一班吹鼓手如陈尧叟、丁谓等益以经义加以附和。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争言祥瑞”的热潮。这样闹腾了一阵之后,三月间即由王旦牵头,动员了文武百官、藩夷僧道及耋寿父老等二万四千三百余人,连续五次联名上表请求真宗封禅。真宗召三司使丁谓问了经费事宜后,即命翰林及太常详拟封禅仪注,又任命了主要负责官员,其中王旦为封禅大礼使,王钦若为封禅度经制置使,丁谓负责计度财用。六月初,派王钦若为先行官,赴泰山筹办具体事宜。王钦若一到乾封(今泰安县)即上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现。”不久,又遣人把自己伪造的“天书”驰送京都。真宗再次召集朝臣吹牛说:“五月丙子夜,我又梦见上次的神人对我说:“来月上旬,赐天书泰山”。即密谕王钦若等凡有祥瑞立即上报,果然应验了……王旦等又是再拜称贺。
封禅泰山宋真宗在位时,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粉饰太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使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日趋严重。在东封泰山历史中,宋真宗是完全不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和能力的。因为在宋真宗统治时期原本就存在着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但是宋真宗为了能够去封禅泰山,他就欺骗天下老百姓,营造了一种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假象。首先,宋真宗就和王钦若在国家各个地方,制造了很多祥瑞之兆,以此来表现太平盛世,这样就使自己能够达到封禅泰山的条件。然后王钦若与一些大臣就伺机行事,请求宋真宗东封泰山。当伪造天书,一切准备就绪后,真宗即于十月初正式就道东行。那“天书”被载以玉辂,在前开路;王旦等一般文武百官随从;还有一大批供役人员,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历时十七天始到达泰山。在山下斋戒三日,始行登山。按照事先拟定的礼注,在山上完成了祭天大典后,第二天又下到社首山行了祭地礼。
宋真宗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庆贺活动。总计这次“东封”,包括到曲阜祭孔在内,前后花了四十七天时间,演绎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闹剧,而宋真宗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封禅泰山的最后一位皇帝。这用去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种下了祸根。从此以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再也没有皇帝东封泰山,封禅泰山的历史从此结束。这场由王钦若执导、宋真宗主演的闹剧虽然暂时结束了,但真宗并没有停止其“以神道设教”的事业,那些阿谀取悦之徒也仍然不断向他“争奏祥瑞,竞献赞颂”,几至达到“全国上下如病狂热”的地步。三年以后,在一些人的怂恿下,真宗又到山西汾阳去行“祭祀后土”(又称“西封”)大礼。可以说,一直到死,他都把这类自欺欺人的举措视作维系其政权命运的纽带。
人文鼎盛1009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了泉州清净寺,占地25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寺。这一年,河南虞城富人曹诚在商丘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博延众生,讲习甚盛”,宋真宗赐名“应天府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
同年,宋真宗追封孔子弟子颜回等十人公爵,曾参等62人为侯爵,封先儒左丘明等19人为伯爵。
去世天禧二年(1018年)中秋节,赵恒下诏册立八岁的赵受益为皇太子,改名为赵祯(即宋仁宗)。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十九日(3月23日),赵恒于延庆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共二十五年。群臣为其上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 十月十三日,葬于永定陵;二十三日,附祭太庙。
天圣二年(1024年),加谥为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庆历七年(1047年),再加谥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为政举措
政治历任丞相
左宰相吕端(公元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张齐贤(公元943~1014),字师亮,曹州句容人,徙居洛阳。李沆(公元947~1004),字太初,持莘氏缛恕吕蒙正(公元944或946--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人。988年,拜吕蒙正为宰相。向敏中(公元948~1019),字常之,开封人。右宰相毕士安(938~1005),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人。景德初,参知政事。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p诗人。字平仲,汉族,华州下人。天禧元年,再起为相。王旦(957―1017),北宋大臣。景德三年拜丞相。王钦若(962-1025年),是中国北宋初期的政治家。丁谓(966~1037),北宋大臣。字谓之,苏州长洲人。李迪,河北赞皇人,后迁濮州,字复古。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冯拯(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人。1、吏治改革
首先,宋真宗有一个传诸后世的廉政理念。他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
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
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
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
五是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
六是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
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
《文武七条》均是廉政之举,是统治者苦心孤诣的安排,也是百姓们的热切期望。在宋真宗看来,“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头,就能够实现“德治”。
2、官员制度
宋真宗时,定“州县三课”法,“公勤廉干惠及民者为上,干事而无廉誉、清白而无治身者为次,畏懦贪猥为下。”宋初,内外官任满一年,为一考,三考为一任。特别对法司之官,既有明确的转官年限,也有严格的考课与回避制度。
宋代严明赏罚,官员有试用期,试用官员转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保举。按规定,官员不得保举曾犯有贪污罪的官员。宋朝允许在职官员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者可提前转正或越级提拔,但曾犯贪污罪者不许参加科举考试。又规定,只要是重要职务和接触钱财的职务,一律不允许曾犯贪污罪者担任。
宋朝官员通常定期升级,但曾犯贪污罪的官员升迁则举步维艰。一个官员若犯贪污罪,其上司、曾荐举过他的官员都要受到处罚。这使得上司很注意防范下属犯贪污罪,荐举者很关心被荐举者的德行。这样、只有才德兼备者才能被选拔进入官员队伍,官员的贪污行为也就相应减少许多。
3、官员档案
宋代吏部建立了官员档案,凡犯贪污罪者都记录在案。宋代还规定,这些犯罪者,每次晋级或调动职务时,都要向吏部主动申报自己曾犯过贪污罪,并规定,此类官员不得随意更改姓名。这样的规定,动员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监督力量,杜绝了贪污腐败者上升的空间,把他们置于严密的监管体系中,避免其再次腐败。
岁末年节时,皇帝赐臣僚宴饮,既是增进君臣关系的需要,又是播撒皇恩的大好时机。历朝皇帝都有此举措,宋真宗也不例外。他即位不久,就“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另外,有资格参加节序赐宴官员的范围较前期大为扩大,如1009年二月,“旧制,节序赐宴,惟皇族、近列、诸帅、内职。三月甲子,始诏自今上巳、重阳,三司副使、判官及馆职事官并别置会。其后,知杂御史、三院御史、法官、开封府判官亦预焉。”即从原来的内朝高官扩大到外朝一般官员。与此同时,节日时还馈送朝臣节物,并客省赍签赐羊、酒、米、面;立春赐春盘。寒食神(食炎)、饧粥。端午粽子,伏日蜜沙冰,重阳糕,并有酒。三伏日,又五日一赐冰。享受馈送节物的官职之广,几乎包括文武百官;节日之多,几乎全部囊括。
4、伏日休务
宋真宗“诏自今伏日并休务”,增加了官员伏日的休务假,对官员节日之外的事假也较以前灵活,把祭奠亡亲的私忌假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官员,私忌日给假一天,并新创了饯行假。一些节假,不仅只施行于官员,那些为官府服役的工匠也可享受,比如给在福建险恶山路上运送官物的军士以旬假和节假。从史料记载来看,宋真宗时期官员约一万余人。此外,还有数十万在各级官署中服役的胥吏,以及各级武职人员及其家属。其中,文武官员每年可休传统节假,还有新设假日。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工商业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人民生活水准最高、官吏的俸禄最高的朝代,是市民阶层最强大、最富裕的时期。
5、反腐举措
宋真宗在位25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稳定,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史称“咸平之治”,把北宋王朝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而它的缔造,得益于宋真宗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的举措。
第一,宋真宗有一个传诸后世的良好的廉政理念。他颁布了告诫百官的《文武七条》:一是清心,要平心待物,不为自己的喜怒爱憎而左右政事。
二是奉公,要公平正直,自身廉洁。
三是修德,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
四是务实,不要贪图虚名。
五是明察,要勤于体察民情,不要苛税和刑罚不公正。
六是勤课,要勤于政事和农桑之务。七是革弊,要努力革除各种弊端。这《文武七条》均是廉政之举,是统治者的苦心孤诣的安排,也是老百姓们的热切期望。
第二,宋朝有一整套严谨有效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宋代严明赏罚,官员有试用期,试用官员转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保举,按规定,官员不得保举曾犯有贪污罪的官员转正。自然而然,官员的贪污行为也就相应减少了。
第三,建立了一整套监察官员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的标准和职务回避制度。宋朝对具有纪委职责的监察官员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监察官违反出巡制度都要遭受处罚。还特别规定了监察官失察,自身贪暴受惩处的制度。对于失察德监察官,宋真宗实行严厉的处罚。
首先要“鲠亮感言”,廉洁无私,纠缠不避权贵;其次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从政的实践经验。
6、在位年号
咸平
公元998年(戊戌)~公元1004年
景德
公元1004年(甲辰)~公元1008年
大中祥符
公元1008年(戊申)~公元1017年
天禧
公元1017年(丁巳)~公元1022年
乾兴
公元1022年(壬戌)
经济宋朝的国家财政收入,和约之后急速增加,在宋真宗病逝前一年,即公元1021年,其总额已达15085万。可以说,如果没有1004年的和约,就没有公元1009年的繁华似锦。在宋朝,经济发达,尤善商贾,尽管赵宋的面积、初期时的人口、资源都比前朝李唐差得多,但是,宋朝的经济,在像1009年这般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时,岁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灾害仍频,岁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
经济繁荣,边贸红火,贡赋通达,税收富足,官员接触钱财的机会也由此多了起来。然而北宋时期官员赃罪(贪污)的现象却减少了,尤其与相距较近的唐朝、明朝相比,更是稀少。
1、财政增收
人口与税收从996年北宋户口451万户,财政2224万,1021年北宋户口867多万户。人口是见证国家繁荣的高效统计工具,每一个朝代都务必面临这一问题,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例,人口已经达到3亿。那么1021年北宋人口是近900万户,每户有多少人呢?假如答案是5人,整个国家人口也达到了4500万,还没有浙江省人口多,可见历史上的北宋人口发展在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下,已经达到了极限。这是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不敢想象的数字。更令人称奇的是北宋初年仅有户650万左右,1102年全国有户2,000万财政15085万,北宋大观三年户数达2,088万,人口约11,275万。人口终于突破一个亿。可见,也是按照我推算的每户5人多点算出的。财政增加12861万,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农业真宗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景德年间,专门制作瓷器的地方(原名白崖场)的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贸易盛况空前,史称咸平之治。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9月,宋真宗外出“观稼”。沿途百姓看到他的仪仗后,竟自发地欢呼“万岁”。宋真宗在统治前期就这样树立了自己的“仁义天子”形象。总而言之,宋真宗在即位之初,广开言路,勤政治国,政治清明,经济日趋繁荣。
宋真宗在位25年,且统治时期治理有方,户口增加416万户,财政增加12861万。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他以拉动内需反腐倡廉促经济发展,使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公元1004年,辽宋双方在澶渊交战,宋朝获胜。
2、岁币
宋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这虽然给人民加大了负担,不过为民族关系作出了贡献,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宋真宗也是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劝学诗》等,宋真宗死后葬于永定陵。
宋真宗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为宰相,注意节俭,政治较为安定。因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拥护。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机制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力比较强盛,继位后开创“咸平之治”。宋真宗在北宋经济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的局面。
外交
1、背景
大宋国的北边有一个比大宋建国还早的辽国。在宋真宗上任前,两国之间已有多次较量,双方大体旗鼓相当,互有胜负。不过,从总体看来,大宋有由主动进攻转向被动防御的趋势。不同于历史上其他那些大一统的王朝,北宋的北边没有那道万里长城可以依赖,而且由于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北部一带)没能收复,战略要地尽失。中原北部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辽国骑兵随时可以南下饮马黄河。
2、措施
为了抵御辽国骑兵,宋真宗采用了宋太宗时的办法:多开沟渠、多种水田。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还在今徐水周边,引鲍河水以“隔限敌骑”。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又以定州为中心,开挖连接唐河、沙河、界河的运河,有效地限制了敌方骑兵。除了开河渠外,还大力推广一种“方田”,就是在田地内开挖方格式的水渠网。有的水渠达五尺宽,七尺深。宋真宗在开挖河渠的同时,还大搞屯田,积粮备战,并启用老将曹彬威慑武将。他还亲自选拔精兵强将,对火兵器也给予了重视。宋军人数从太祖末期的66万人(作战部队35万人),增加到真宗末年的91万人(作战部队43万人),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增加的。
文化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资,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了泉州清净寺,占地25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寺。
同年,河南虞城富人曹诚在商丘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博延众生,讲习甚盛”,赵恒赐名“应天府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同时,赵恒还追封孔子的弟子颜回等10人公爵、曾参等62人为侯爵,先儒左丘明等19人为伯爵。
自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圣祖(赵玄朗)”降临以后,赵恒便命王钦若、曹谷和张君房整理新道藏。四年后,新道藏基本修成,命名为《宝文统录》。天禧三年(1019年),经增补共计4565卷,抄录了7藏,赵恒重新命名为《大宋天宫宝藏》,此书在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赵恒为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创作《励学篇》,后来成为了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
人物评价
总评纵观中国历史,每位皇帝都有自己的好与坏。真宗在的位25年,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北宋比较强盛,史称“咸平之治”。但对外政策上却有软弱之心,辽国入侵,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虽然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但真宗畏于辽军气势而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使宋朝向番方纳贡换取和平的恶例开始,导致此后的宋朝君主都一贯如此。
宋真宗统治后期善用人才,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同时又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庙。真宗这样说来还是一位明君。
宋真宗时,冶铁工艺进步,铁制农具日益普及,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进暹罗良种水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景德年间,专门制作瓷器(原名白崖场)的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贸易盛况空前。
历代评价富弼:帝王之使人,不可不度其才。度其才而使之不容刮避
赵恒坐像
,则命令重矣。真宗用郭贽、陈若拙守藩郡,各辞其任,一固遣,一责降,诚得使人之术。 主听纳不可不谨,若容片言之欺,小则系一人之荣辱,大则系天下之利害安危,可不谨哉?谨之之术,惟在防微;防微之术,莫若左右之言不及也。真宗不以一内侍臣言进退官吏,听纳之道,谨之至矣。
王称:宋兴,承五季之馀,天下得离兵革之苦,至真宗之世,太平之治,洽如也。咸平以来,君明臣良,家给人足,刑措不用,契丹请和,示以休息,德明纳款,抚以恩信,于是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谒亳社,绝代旷典莫不具举,礼乐明备,颂声洋溢,崇本报功以告神明,千载一时,岂不休哉。噫!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
王十朋: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真宗仁宗至于列圣,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脱脱:真宗英悟之主。其初践位,相臣李沆虑其聪明,必多作为,数奏灾异以杜其侈心,盖有所见也。及澶洲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朱元璋:真宗亦号贤君,初相李沆,日闻灾异,其心犹存警惕,厥后澶渊郎盟,大臣首启天书以侈其心,群臣曲意迎合,苟图媚悦,致使言祥瑞者相继于途,献芝草者三万余本。
蔡东藩:澶渊修和,本出真宗本意,观其在道逗留,望敌惊心,一若身临虎口,栗栗危惧。赖寇准力请渡河,敌气少沮。化干戈为玉帛,得以振旅还京,此非寇公之功,乌能至此?王钦若乃以孤注之言,肆其谗间,木朽虫生,仍由真宗胆怯之所致耳。迨至天书下降,举国若狂,欺人欺天,不值一笑。
作品一览
诗词
宋真宗好文学,也是一名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劝学诗》、《工鸟学》、《七绝》、《赐丁谓》、《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以及词作《西江月》等等。
宋真宗还是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株栗,书中车马多如簇。”(出自《励学篇》)的作者。
1、《励学篇》
2、《赐古藏用》
3、《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4、《北征回銮诗》
5、《赐陈尧叟谢病归济源》
6、《赐道人郑隐归山》
7、《赐丁谓》
8、《赐杨亿判秘监》
9、《观龙歌》
书画
宋真宗的楷书清新、俊逸、自然。运笔平正,点画厚重,遒劲而不失清秀。用笔劲
挺无狂野态,很富书卷气,形意兼得,儒风雅韵,尽脱凡俗。
他的楷书结构紧凑,端庄谨严,有一派雍容的皇家气象。“岳麓书院”的匾据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轶事典故
真宗与刘娥刘娥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人,本是山西太原人,她老爸曾任地方部队的军官和市长,后来在战争中死了。一岁时,她老妈也因病去世。无依无靠的她在苦难中长大,困苦的人生经历使她比一般的女子有更多的欲望和心机。长大后的刘娥开始学戏,不仅声音甜美,而且很聪明,再加上容貌出众,在几次戏曲擂台赛上成了明星擂主,很快就红了起来,成为女明星。
18岁时,嫁给了一个银匠为妻。为了做生意赚钱,银匠带着刘娥来到当时的京城开封。谁也没有想到,刘娥的开封之行直接改变了她的人生。
在开封,刘娥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开封非常繁华,有钱人很多,戏迷也很多。刘娥一出场,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一炮走红,不久,她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后来成为皇帝的赵恒才14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被立为太子。
赵恒也是一个戏迷,他听说了刘娥的名字后,就带了几个保镖,穿了便装去看刘娥的演唱。一见到刘娥的花容月貌,赵恒这个早熟的皇家少年就被迷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娥那暗中传情的大眼睛,不禁心猿意马,立即就把刘娥带回他的别墅里。赵恒的奶娘对来历不明且出身卑贱的刘娥十分不满,就到赵恒的老爸宋太宗的面前告状,说少爷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不是好事。宋太宗听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赵恒只好暗中把刘娥送到自己的一个亲信家里,偷偷去和她见面。
没想到,刘娥离开赵恒的别墅后,开始勤奋读书,并研习琴棋书画。这样一来,赵恒对刘娥更是刮目相看。可以说,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这份爱极为难得地保持了一生。
至道三年(997年),赵恒即位做了皇帝,是为宋真宗。刘娥进宫,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被封为贵妃。因为赵恒的宠幸,刘娥的地位不断提高。但刘娥深知女人的美色不能长久,唯一的希望就是给赵恒生一个孩子。然而,刘娥当时已经不会生育了,于是,她想出一个移花接木的计策,把自己的丫环李氏送给了老公赵恒。
年轻美丽的李氏不久就怀孕了,后来顺利产下一个男孩。赵恒喜出望外,给孩子取名为赵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刘娥也很高兴,她设计立即把李氏生下的孩子占为己有,并严禁皇宫里的人向孩子说明真相。赵恒宠爱刘娥,也默许她抱养李氏生下的孩子。不久,刘娥被赵恒立为皇后,史称“刘皇后”。赵恒死后,刘娥垂帘听政,一个女明星控制了一个国家的政局。
刘娥把李氏生的孩子占为己有的事情,后来被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反映出古代皇宫里以孩子为砝码来争夺皇帝宠爱的真实内幕。
由天命耳赵恒年幼时曾登万岁殿,坐上皇帝的宝座,宋太祖赵匡胤对此十分惊奇,摸着他的头问:“天子好做吗?”赵恒回答说:“听从天命罢了。
狸猫换太子1022年,宋真宗崩于汴京宫中延庆殿,驾崩后葬于永定陵(今河南省巩县东南蔡家庄)。太子宋仁宗继位,史称“(宋)仁宗以天书殉葬山陵,呜呼贤哉!”七年后,昭应宫遭雷击,被大火焚为灰烬。封禅事作,祥瑞踏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
狸猫换太子:描述宋真宗赵恒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添加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赵恒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中途,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这件事也因此成为经久不衰的典故。
另有记载刘妃狸猫换太子后,李氏受冤被打入冷宫而亡,仁宗即位后,刘被封为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把握朝政经,刘氏掌权十几年过足了“权力瘾”才安然死去。
《宋史》记载: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b孝皇帝,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甲午,皇太后崩,遗诏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遗物赐近臣,壬寅,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至此帝始知为宸妃所生。
陵寝墓地
陵墓地理北宋皇帝陵之宋真宗赵恒永定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蔡庄东北岭上。宋真宗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葬于此地。陵墓底部东西宽五十五米,南北长五十七米,高二十一米。周围有建筑遗址的土丘十六个,陵墓四门各有石狮一对。陵前石造像四十八件。东边计十四个石人,2个石羊,两个石虎,两个石马,一个石麒麟,一个石凤凰,一个石象,一个石望柱;西边与东边相同。墓前有一石拜台。
永定陵葬有三位皇后,即刘皇后、杨淑妃、李宸妃。李宸妃本是刘皇后的侍女,后来为真宗所爱,被封为“才人”,生了真宗最小的儿子赵祯,即后来的仁宗皇帝。赵恒有六子,五子皆早殇,只剩下李氏所生这个宝贝儿子。但李氏生下赵祯不久,刘后就派人毫不客气地把赵祯抱去,据为己子。真宗死后,赵祯继位,当时他只有12岁,朝中大事完全由刘太后一手决定。不久李氏级别被晋升,但却命她前去巩县,伺候永定陵。传统戏曲“狸猫换太子”,就是根据这段事实演绎而成。
陪葬物品公元1022年四月一日,正式动工建陵,其工程非常巨大,动用了几万人的民工和军队到九月才基本完工。九月十一日,刘太后召文武大臣至会庆殿,参观为赵恒准备的殉葬物品,计有珠襦(用珍珠串成的上衣)、玉匣(金钱穿成或银钱穿成的玉衣)、遂(衣被)、含(珠玉宝贝)、服饰及种种珍贵器物,还有赵恒的“生平服御玩好之具”,真是琳琅满目,对于赵恒所珍藏、供奉的大量“瑞物”和“天书”应如何处置,太后、皇帝和大臣也一起做了商量,有的说应继续供奉;有的说应焚烧送回“天宫”;还有的说应辟一宫殿专门珍藏。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最后宰相王曾提议:“前后下降的天书和全国贡献的瑞物,都是皇天上帝对先皇帝的特别的恩赐,此项光荣属于先皇帝,先皇帝已经上仙而去,天书、瑞物也应该与先皇帝同归皇堂奉安才是,万不可再留人间。”于是,决定所有“天书”“瑞物”都作为随葬物品,先于皇帝的灵柩送往永定陵,全部埋入陵中,无一字留存。后人称赞宰相王曾的这一措置是“识虑微密”,既消除了赵恒造成的朝廷上的迷信空气,又杜绝了修建神仙宫观、供奉“天书”“瑞物”的大量无益花费,办了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
陵墓被盗宋真宗死后葬于永定陵。公元1127年北宋亡国后,金兵进驻宋陵,为掠夺也为报复,他们对宋皇陵进行了毁灭性的盗掘。一时间狼烟四起,掘墓开棺,惨绝人寰。陵区内瞬间尸骨遍地,烟火弥漫,一片狼藉。
家族成员
家世
祖父
赵弘殷,涿郡(今河北)人,是北宋开国君主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
少年骁勇善战,初事后唐g,有功,留典禁军,迁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匡胤分典禁兵。宋初追尊武昭皇帝,庙号宣祖。
伯父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享年49岁。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中开朝立国而没杀功臣的明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父亲
宋太宗赵炅(本名赵匡义,因避太祖赵匡胤讳而改名)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母亲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匡义登基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岁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加,葬永熙陵。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母亲
大长帝姬、母宸妃李氏元德皇后(公元943年-977年)李氏,宋太宗妃子,真定人,乾洲防御使李英之女。生楚王赵元佐和赵恒,太平兴国2年(公元977年)亡,年仅34岁。
宋真宗继位后追封母亲为贤妃,后又晋尊号为皇太后,有司上谥曰元德。咸平3年(公元1000年)葬永熙陵。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追赠李后的父亲李英为检校太尉,安国节度使,常山郡王,母亲为魏国太夫人。大中祥符三年礼礼官赵湘请以李后于太宗厨室。真宗说:此事重也,令礼官议之。6年秋,宰相王旦与群臣表请后,尊号中去太字,升至太庙,位于明德皇后之次。
兄弟姐妹
汉恭宪王赵元佐,母元德皇后李氏
昭成太子赵元僖
商恭靖王赵元份
越文惠王赵元杰
镇恭懿王赵元
楚恭惠王赵元
周恭肃王赵元俨
崇王赵元亿
后妃
妻子(5位)
⑴章怀皇后潘氏
章怀皇后潘氏
章怀皇后潘氏(公元968年-公元989年),忠武节度使潘美第八女;公元983年,16岁的潘氏被宋太宗赐婚嫁给当时为韩王的真宗,封莒国夫人;公元989年即端拱二年五月病逝,卒年仅22岁,未留下任何子女。葬永昌陵之侧保泰陵。神主享于别庙。真宗继位后追封为章怀皇后。
⑵章穆皇后郭氏
章穆皇后郭氏(公元975年-公元1007年5月1日),宣徽南院使郭守文次女,淳化4年(公元993年),时真宗为襄王,宋太宗为之赐婚,封为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为秦国夫人。真宗于至道3年3月即位,5月册立郭氏为皇后。景德四年,郭后随从真宗巡幸西京,回宫后病崩,卒年32岁。郭后生三子,皇子赵佑九岁夭折,追封悼献太子。
⑶章献明肃皇后刘娥
章穆皇后郭氏
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公元968年-公元1033年),讳娥,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真宗为襄王时与其相恋,因出身卑微被太宗逐出京,十五年后真宗即位方得入宫。但年长不孕,后真宗用“”一计使之登上后位。
⑷章懿皇后李氏
章懿皇后李氏(公元987年-公元1032年),宋仁宗赵祯生母。李氏初入宫,为真宗宠妃刘娥的侍女,庄重寡言。真宗宠爱刘娥,想立为后,奈何刘娥家世并不显赫,又无子嗣,群臣不服。正苦恼的时候,李氏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真宗与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办法。遂让李氏侍寝,不久果然有孕。生皇子,取名赵受益(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后来,李氏又生一女,晋封才人,不久小公主不幸夭折。(河南豫剧狸猫换太子就是讲的这一段故事。)
⑸章惠皇后
章惠皇后(公元984年-公元1036年),名杨淑妃,杨知俨女。杨淑妃通敏有思,刘娥与之交好,情如姐妹。刘娥“借腹生子”生下宋仁宗后,因为年龄已长,而杨妃代替哺育,两人一起照顾皇子,细心照料。
嫔妃
⑴昭静贵妃沈氏
昭静贵妃沈氏(公元994年-公元1076年),宋真宗赵恒的妃嫔,沈伦之孙女,父亲沈继宗为光禄少卿。大中祥符年间沈氏入宫为才人。后晋美人、婕妤、充媛,至德妃。
沈妃个性贤淑不喜奢华,颇得真宗敬重。宋仁宗嘉v末年,仁宗晋庶母沈氏为贵妃。
神宗熙宁九年,沈贵妃薨逝,享年八十三岁,谥号昭静贵妃。神宗特许把沈贵妃的遗体归返娘家,并在娘家出殡,又亲自前往沈家祭奠,之后神宗又为了沈贵妃之殇辍朝三日。
⑵贵妃杜氏
⑶贵妃曹氏
⑷贵妃陈氏
⑸顺容戴氏
⑹美人徐氏
⑺才人陈氏
子女
儿子
长子 温王赵|,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A,追封温王。
次子 悼献太子赵佑,九岁时夭折,母皇后郭氏。
三子 昌王赵o,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o,追封昌王。
四子 信王赵祉,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祉,追封信王。
五子 钦王赵祈,早亡,宋徽宗时改追宗室,赐名赵祈,追封钦王。
六子 宋仁宗赵祯,生母宫人李氏,养母皇后刘氏、淑妃杨氏后即位称帝。
女儿
长女长惠国公主,早亡。
次女升国大长公主赵妙元,初入道。明道二年,封卫国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庆历七年,追封鲁国长公主,谥号昭怀。徽宗改封升国大长公主。政和改昭大长帝姬。母宸妃李氏。
史料记载
《东都事略·卷四·本纪第四》
《宋史全文》卷五~卷六
《宋史》卷六~卷八
影视形象
2011年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张铁林饰 宋真宗
2011年电视剧《包青天之七侠五义》杨立新饰 宋真宗
2008年电视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张永强饰 宋真宗
2005年电视剧《大宋奇案之狸猫换太子》
2005年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之狸猫换太子》
2005年电视剧《把酒问青天》王德顺饰 宋真宗
1997年电视剧《寇老西儿》张子健饰 宋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