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建平(作家)的个人简介
裴建平,国家一级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益阳市文联副主席,益阳市作协副主席。先后在《十月》《青年文学》《芙蓉》《湖南文学》《文学界》《特区文学》《延河》《广州文艺》《青年作家》等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50多篇,中篇小说《季节深处》被《小说月报》转载,两部中篇小说入选“中国当代情爱伦理小说书系”。出版有长篇小说《阳光满地》(与胡跃飞合作)、中篇小说集《季节深处》、中短篇小说集《拒绝再玩》。获第三届《特区文学》奖、第五届全国宝石文学奖。
一、基本情况
裴建平,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益阳市文联副主席,益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期进修班。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创作为主,以描绘现实生活、塑造城市青年人物形象见长。先后在《十月》《芙蓉》《青年文学》《湖南文学》《特区文学》《延河》《广州文艺》《青年作家》《芳草》《文学界》《滇池》《花溪》等文学刊物发表中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35篇,出版、发表各类小说作品共计120万字。在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文学作品35多万字。
出版长篇小说及小说集三部:长篇小说《阳光满地》,201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集《季节深处》,1999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拒绝再玩》,2006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
长篇小说《阳光满地》获第五届全国宝石文学奖,中篇小说《拒绝再玩》获第三届《特区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片云》获《湖南文学》征文一等奖,短篇小说《黑狼和黑狼们的童话》获《中国青年》征文奖。另外,其他文学作品30多次获中国地市报、湖南省报纸副刊等全国、省、市级文学创作奖。
中篇小说《季节深处》在《青年文学》发表后,被《小说月报》选载,并配发创作谈,后改编成话剧《雾都》。中篇小说《拒绝再玩》《混在城市》分别入选“中国当代情爱伦理作品书系”丛书。曾出席湖南省第四届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和湖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第七次代表大会。被评为益阳市宣传文化系统第一批“五个一批”人才、益阳市青年“文艺十杰”。
二、创作情况
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痴情于文学,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参加工作以后,和益阳的一些文学青年一道,成立黑狼文学社,在当地小有影响。1987年参加《中国青年》小说征文活动,并应邀参加在河南驻山店解放军某部举行的文学笔会。1987年11月,其小说处女作《黑狼和黑狼们的童话》,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并获《中国青年》小说征文三等奖。这篇小说以创办文学社的经历为题材,表现了现代青年对理想的追求。此后,正式步入文坛,潜心于文学创作,写出了一批较好的作品。
在鲁迅文学院进修期间,有幸聆听了汪曾祺、莫言、刘震云、童庆炳等著名作家、评论家、诗人、教授的授课,得到他们的指导,受益匪浅。进修期间刻苦学习,潜心创作,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创作中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三篇,全部在北京等大城市的刊物上发表。其中,中篇小说《季节深处》在《青年文学》发表后,随即被《小说月报》选载,并配发了作者的“创作谈”――《两难人生》。
在益阳日报从事副刊编辑工作十多年,为团结益阳新老作家,培养文学新人,推动益阳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编发的作品,有180多件在全国及省级评奖中获奖,有的被《杂文选刊》《中国剪报》等选载。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因为工作的需要,2014年调入益阳市文联《文学大世界》(刊名已改为《资水》)编辑部,所编发的文学作品多在《芙蓉》《人民文学》上发表。
与此同时,多次应邀到各地一些中小学校、大专院校和厂矿企业进行文学讲座,辅导和培养的文学青年,不少已经成长为省内外较有名气的作家。工作之余,不打牌,不喝酒,不跳舞,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在进行文学创作。因创作小有成绩,多次参加由湖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湖南文学》《特区文学》组织的笔会、改稿会和读书会。
创作了“桑城”系列城市青年题材小说。小说中的“桑城”是一个虚拟的地名。这是一个不大不小又相当喧嚣的城市,这是一个正在不断进步的城市,这是一个每天都有新鲜故事发生的城市,这是一个充满了爱恨情仇的城市。小说以“桑城”为背景,叙说着“桑城”里青年男女的心灵和生活轨迹,破译着他们的情感密码,透射着世俗生活中慰藉灵魂的缕缕温煦之光。
从事文学创作28年来,已在《十月》《芙蓉》《青年文学》《湖南文学》《文学界》《广州文艺》《特区文学》《青年作家》《延河》《芳草》《五月文学》《花溪》《绿洲》《滇池》《厦门文学》《中国青年》《新创作》《小说创作》等文学刊物发表了《季节深处》《褪色片断》《拒绝再玩》《混在城市》《栖霞镇》《爱情花不开》《出事》《无风的日子》《儿子快长》《别把自己当回事》《半个月亮爬上来》《难说拜拜》《另一种结局》《旅伴艾米》《一片云》《桑城之旅》《人在旅途》《屋顶上的水怪》《黑狼和黑狼们的童话》《展开想像》《小城童话》《铜鳖》《癔症》《打赌》《走向成熟》《雪夜咖啡屋》《关于秋天》《外面的世界》《照镜子引出的寓言》《桑椹子,桑椹子》《街景》《白龙滩》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50多篇(部),共120万字。在报刊上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等文学作品35多万字。
2013年11月,小说创作有了新的突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阳光满地》(与胡跃飞合著)。这部长篇小说创作历时两年,在长江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秦文仲的指导下,数易其稿,最终得已完成并付梓。第一版印数为一万册。这是一部直面各种势力在土地问题上生死博弈的主旋律作品。小说不仅提供了庞杂、宽阔、丰富的社会现实图景,同时直抵时代的内核和人物的灵魂,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心灵世界和丰饶的情感,以及独到的审美体验。著名作家叶梦所作序言《力量与气息》,分别在《长沙晚报》和《益阳日报》发表,影响较好。《创作与评论》《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对小说进行了推介。
三、获奖及影响
长篇小说出版、中短篇小说在各大刊物公开发表后,多次获奖,并有许多评论家对作品进行了评论,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14年10月,长篇小说《阳光满地》获第五届全国宝石文学奖。宝石文学奖是我国国土资源题材文学作品的最高荣誉奖项,迄今已举办五届。该奖项由中国作家协会与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办。
颁奖大会给这部小说的颁奖词是――小说创造性地对现实生活进行合理的戏剧化处理,构思精巧,在沉稳淡定的风格中显现犹如刀锋般的犀利,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张力。小说既有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又不乏鼓舞人心的勇气和力量。故事中一群自强自尊的底层小人物形象,更是彰显了超越故事本身的人文深度与情怀,让人动容。著名文学评论家晏杰雄在《创作与评论》2015年5期下半月刊发表《现实生活与历史文化的盛大叙事――2014年度湖南小说创作综述》一文中,对这部长篇小说给予了较高评价,称小说“表达了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深切关注,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短篇小说《黑狼和黑狼们的童话》获《中国青年》小说处女作征文奖。小说发表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年轻朋友的近100封来信,他们对小说给予较高评价。
短篇小说《一片云》获《湖南文学》首届文学选拨赛一等奖,获益阳地区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著名文学评论家周艾若(周扬之子)在《湖南文学》发表评论文章《时潮一片云》,称“作品对几个少女在时潮作用下的生活进行素描,文笔清清爽爽,具有审美意蕴和思想深度”。
中篇小说《季节深处》在《青年文学》发表后,《小说月报》于当年第7期进行了选载,并配发了创作谈。(中篇小说被《小说月报》选载,在当时的益阳文学界算是一个较大的收获,此前益阳只有一部中篇小说被《小说月报》选载过。)随后,《青年文学》连续发表了3篇评论文章《季节深处的思考》、《爱,是一种迷失》、《爱在呼唤豁达》。评论文章写道:“小说以一个虚构的爱情悲剧为载体,展示了一个近乎荒诞而又合乎情理的人性故事。作品中的得即是失,失即是得的人生哲学,不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普通的生活法则。爱情的故事,托出了生活的哲理;泪光中,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益阳师专学报》发表评论文章《尴尬的人生两难》。不久,重庆话剧团将其改编成话剧《雾都》,已在重庆等地公演,影响较大。上海一家影视公司已卖下这部作品的电视改编权,目前正准备改编电视连续剧。《季节深处》还获得益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中篇小说《褪色片断》在《青年文学》发表后,该刊发表了两篇评论文章:《生活也该揭开神秘面纱》《褪色片断的城市情怀》。
中篇小说《拒绝再玩》在《特区文学》发表,并获“第三届特区文学奖”。不久,青海人民出版社将其编入“中国当代情爱伦理作品书系”。入选时,这个选本以《拒绝再玩》为书名,并作为首篇推出,作者署名为“裴建平等著”。《拒绝再玩》同时获益阳市文学艺术优秀作品一等奖。中篇小说《混在城市》在《特区文学》发表后,由今日中国出版社编入“中国当代情爱伦理作品书系”。这两部情爱伦理题材的中篇小说,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陆续收到数十封读者来信。有读者在来信中说,“随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持续深入,中国人的情爱观、伦理观和情爱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在作家的笔下,演绎得真实而又深刻”。
文学评论家伍振戈对其小说创作进行了专题评论,并在《湖南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当代城市青年的心灵投影》、《当代城市青年的情感密码》等评论文章。伍振戈的评论文章称,“裴建平的小说创作,注重在真实而有富于个性化色彩的描绘和叙写中,融入人文关怀和伦理追问,表达了对欲望呼啸的现代城市文明的启人思索和理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