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强(艺术家)

时间:2023-12-15 00:43:34编辑:小蔡

宋永强(艺术家)的个人简介

宋永强,男,1979年出生,河南开封市人。自幼酷爱丹青艺术,进修于河南大学工艺美术系,曾任教海口市经济技术学院(现海口大学)讲师、海口双岛学园艺术讲、开封大学五专艺术讲师,现为开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口宣艺画院名誉院长、开封市炎黄书画院理事。在艺术领域中师承周河河先生学习国画,并深受艺术大师孙炳吾先生,郭欣,刘艳会等指导并探索学习。

所获荣誉

2007年3月海口市――济宁市书法联展金奖

2007年11月海南省第二届临书作品展金奖

2007年12月写生作品《曙光》被编入大型系列丛书《写生》(香港当代艺术杂志社)(香港人民艺术出版社)一书

2007年12月作品入编《华夏艺术人才书画博览》一书

2008年1月作品《永远的丰碑》入编《当代书画爱国妙墨大典》一书

2008年2月书法作品获《第四届欧阳询奖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同时作品被编入《德艺俱佳书画艺术家作品精选》,并被组委会永久收藏。

2008年4月作品入编《奥运有我全国优秀书画作品精赏》一书

2008年10月作品荣获“纪念彭德怀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同时作品被编入《当代艺术家翰墨丹青颂忠魂》一书。

2008年11月作品入编《信仰――全国优秀书画作品汇赏0》一书。

2008年11月为三亚“红树林度假村”绘画热带雨林风情壁画数百幅。

2010年应扬州大明寺“能修”大师邀请参加大型佛事艺术活动“中日艺术交流笔会”,并取得领导和日本艺友赞许。同年参加“开封市山水画艺术大展”,作品被展出并收藏。

2010年3月作品编入北京红旗飘飘文化传播中心《全国书画作品汇赏》一书。

2011年10月作品被编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一书。

2012年4月作品《咏梅》荣获纪念毛泽东《延安讲话》发表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2012年6月接受《目标。生活》杂志采访“画笔记下老开封”

2012年7月接受“郑州教育电视台专访”

近些年来,在不断写生,不断创作,积累画稿数千幅,在艺术领域中一直追求探索。作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国内等地。深受各界朋友的好评。

作品风格解读

《读开封青年画家宋永强的画》

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富有魅力的古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书画名家,宋永强便是其中之一。

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一直在努力探索着中国画的研习,在他画的写生作品中犹如酒至半酣回味无穷。。。。。

那一幅幅开封小巷老门楼历经了多年沧桑,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印记,仿佛像电影一样在讲述着他的故事。那一幅幅古汴梁市井人物好像让又回到了孩童时代“捏面人,吹糖人,货郎担,卖五香兰花豆,卖五香花生,卖豆腐脑,卖羊双肠”的等等。

这些都是出自宋永强笔下的市井人物,他们鲜活而有趣,静中而又能听到那些叫卖声,让人拍手脚绝。

回看宋永强笔下那一幅幅花鸟浑虫画细微之处,能够数清昆虫脚上的毛刺浓笔点写花鸟,生动活泼。

宋永强是一位诗书画印全才的画家了,我不得不为其才华所折服。至今他都不断的写生不逝的创作甚至半夜还能见到他操笔作画,做所谓“藩篱扶然,优优督造”。他的这种坚韧的信念,促使着他的不懈的努力着…

作品个人解读

漫谈老开封与我的古汴梁市井人物传记

我生在开封,长在开封,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自古开封人杰地灵,其悠久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浓墨重影,千姿百态的菊花,脍炙人口的美食,独家特色的旅游景色和我们开封被评为“中国书画名城”及开封的那些“老字号”如:第一楼,又一新,马豫兴,路稿荐,王大昌,新华楼,乐仁堂,京古斋等这些正是我等下要描绘的对象。

当我信步走到包公湖畔,看到有很多老人他/她们在晨练,遛鸟,打太极拳等,我就萌发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能用我们传统的国画形式去把这些我们身边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呢。

于是我尝试着画,画那些遛鸟的老人,卖水果的摊贩。。。。当我一次次的看到那些小巷中卖胡辣汤,羊双肠,豆腐脑,酸辣面鱼,黄焖鱼,炒凉粉,豌豆糕等正是我要去绘画的题材。

有时,我蹲在人家卖炒凉粉的摊主前,人家摊主问“要几碗?”我说:我不买,就是看看。人家很不乐意的看了我一眼就去忙活去了。呵呵,我就这样搜集素材的。

在我儿时,那时还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叫卖人,有推车的,担担儿的等,每当我回忆起儿时的那些人物“五香兰花豆”,“剔骨肉五香”,“杂菜五毛一碗”,“馄饨”,“黄焖鱼热咧”。。。。。于是,我的就凭着这些残存的记忆绘画出了一副又一幅的老开封市井人物画。

在过去的走街串巷的叫卖人和那些为了生计打把势卖艺的艺人如今在开封“鼓楼夜市”和“鼓楼食坊”还能尝到那些逝去的味道,那些为了生计到处打把势卖艺的老艺人,如今也只是在“清明上河园”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了,当我拿着速写本一遍遍的记录着这些辛辛苦苦的绝活艺人时,不得不为了他们传承我们中华民间杂耍绝活付出的艰辛而敬之!

所谓“艺术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这个“高”指的是我们如何运用艺术形式去更好的把“生活”表现的更完美化,让“艺术”在生活中升华!

人物画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衣着,神志,生活小景都是各不相同的。例“清明上河图”不就是我们最好的古代写生模本吗?您看张择端这位艺术大师,他把北宋年间那种繁华景象跃然纸上是多么的具有神韵啊!

我作为一个现代写实风格的艺术追求者表达的是我所处时代的人物特征。我需要如实的描绘他们的生活状态,但如果把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分毫不差的搬到画面上来,却又失去了绘画的本来意义,这种写实的人物画在似于不似之间把握好一个尺度,让画面更有一个生命力,更生活情趣则却为不易之事。

传统中国画向来是“重墨轻色”一些文人画家在有意或无意之中往往把重彩与“俗气”和“匠气”相关联,但要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仅仅以水墨为主的传统画法是远远不够的。清代画家恽寿平的“没骨”写花鸟得神采;近代画家石鲁,关良以“没骨”写人物得情趣都是很好的范例。“借名家手笔,画今日市井”是我目 前所绘画的路子。

现 在绘画界派别众多,而我们需要从各派别中汲取其长处为我所用“尽抉藩篱,优优独造”。

在开封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很多名家名人,我们要学会用前人的影子来塑造自我的风格。

虽这些年来取得点小小成绩,但并不能代表我的艺术道路就到一定高度,往往有很多朋友尊称我“宋大师”“宋画家”等等。。。。。但我始终对别人说“我只是一个学画画的!”这句话我一直会坚持一辈子。。。。。

上一篇:乔志东

下一篇:钱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