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青(传承人)的个人简介
宋小青,女,1945年3月27日出生,汉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摊簧(绍兴摊簧)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宋小青,原绍兴曲艺团“绍兴摊簧”艺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上启下的代表性传承第一人。1961年,她初中毕业后考进绍兴曲艺团,师从时年近80的樊五十先生,学唱鹦歌戏。三年学艺期间,与同期学员26人共同进行戏曲基本功的培训,包括身段、唱腔、表演、吊嗓、台步等基本技艺,以及历史文化课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团里结合教学,边排小戏边演出,上山下乡送戏上门,经受了舞台实践的检验和锻炼。凭着一股韧劲和冲劲,加上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使之表演技艺大有长进。三年期满,众口评论:一板一眼,一招一式,颇俱乃师神韵。满师后安排进团演出实践,先后在绍兴城乡、慈溪、沪、杭、皖等地演出,颇受欢迎和好评,演出的绍兴摊簧剧目现代戏有:《夺印》、《亮眼哥》、《血泪荡》、《雷锋》、《王杰》,古装传统戏有:《玉蜻蜓》、《半把剪刀》、《杨乃武与小白菜》以及《珍珠塔》、《祥林嫂》等。其中师傅亲授给她的几只小戏,如《卖青炭》、《箍桶记》、《阿必大》、《胡子哥》等,因剧情贴近百姓生活,通俗易懂,短小精悍,表演幽默、夸张且滑稽,演到精彩处,观众往往忍俊不禁,捧腹大笑。当时,绍兴城区的五星书场专演曲艺节目,生意兴隆,观众拥挤,场场爆满。
绍兴摊簧的唱调即[鹦歌调],有男、女腔之分。1955年起,一般称[基本调]。[基本调]兼有一种附属唱调,称为[走板]。唱辞基本句式为七字齐言,有减步、增步、增逗、增叠等变化,句末以三字为结。唱辞用方言俚语,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生动活泼、浅显形象的特色。常以一韵通押全段,有十八个半韵(辙)之说。
人物表演多为男女2人,服装、道具均以模拟和象征为主,内容反映市井、农民生活。
绍兴摊簧艺人传承谱系不很确切,并无严格的师承关系。1949年后,他们大多参加绍兴曲艺工作者协会。1957年,绍兴摊簧以小戏的形式在绍兴五星书场演出。1961年11月,招收学员十人,举办鹦歌调训练班。由老艺人樊五十等任教,并成立了绍兴曲艺团摊簧组,作营业性演出。文革期间解散,1978年,恢复绍兴摊簧演出队,1980年,赴上海大世界剧场、中华剧场演出,颇受欢迎。1981年6月解散至今,现无专业演出团体。
如今绍兴民间尚有不少鹦哥班活跃在城乡舞台。绍兴文化部门于2001年组织创作演出的绍兴摊簧《摆渡》,曾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目前,该曲种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演出场地缺少,市场萎缩,演员后继乏人,处于濒危状态,急待抢救和保护。
绍兴摊簧艺人大多因个人兴趣爱好,由别业改行学唱,故无详细或严格的传承谱系。据现仍健在的老艺人回忆,简列传承谱系如下:
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樊五十(花脸)、吴大四(花旦)、高阿友(艺名小阿友)(花旦)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廖凤仙、高爱花、钱幼生、薛爱玉(旦堂);顾吉生、夏福堂(花脸);丁继生、韩家友(胡琴)
20世纪60年代:宋小青(花脸);孔莲子、陈富恩(小生);王雅娟、杨美娟、孙小宝、陈惠茹、孙玲玲(花旦);金南辉、顾关德(二胡)
当代:潘海良、韩会稽(小生);施金裕、赵小英、孟娇丽、金利琴、秋丽丽(花旦);马吉荣、阮余庆(二胡)
传承人宋小青的技艺特点:一付天生的亮嗓,一张百变的脸孔。其口齿清晰,吐字利落,唱腔音准节奏掌握自如,绍兴方言地道,语言韵味浓郁,表演诙谐幽默,能饰演旦、丑,擅长反串男角,戏路宽广。她精心塑造的箍桶佬、胡子哥、朝奉王老三、白牡丹父、何支书、任老爹、亮眼哥、三叔婆、方朵花等戏剧人物行当俱全,神韵俱佳,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唱做念打,炉火纯青,颇见功力。17岁学戏至今从艺48载,具有丰富的舞台演出及教学经验,曾获得以下奖项:1980年文艺调演中演出鹦歌戏《钗头凤》获表演三等奖;1981年市文艺调演中演出鹦歌戏《人血馒头》获表演二等奖;1987年莲花落双鱼杯大奖赛中获表演二等奖。
“文革”期间,剧团解体,人员遣返,宋小青被分配到绍兴越光汽配厂当钳工。
改革开放的1978年,再次调入绍兴曲艺团,继续坚持演唱绍兴摊簧。1982年,在曲艺团难以为继的困窘状态下,被调入绍兴古旧书店,兼任营业员。1987年调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做后勤杂务工作。1996年退休后赋闲在家,看到越剧盛行,倍受宠爱青睐。而绍兴摊簧少人提起,倍受冷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她下定决心,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依靠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广大戏迷群众的力量,要让绍兴摊簧重新焕发青春,让它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彻底改变“绍兴摊簧”艺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她不辞辛劳地投入到了培养接班人的教学工作中去。2001年在绍兴著名莲花落艺术家胡兆海创办的绍兴市曲艺学校任教二年,培养了绍兴摊簧新学员30多人。2002年在国家4A级风景区柯岩任教一年,培训学员20多人;之后,便组织带领10余名新学员组成的小分队,在绍兴及周边县市巡回演出绍兴鹦歌戏,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与广大戏迷朋友的联系和沟通。群众看了阔别多年的鹦歌戏,非常激动,演出效果十分轰动。戏迷、群众的鼓励,更增强了她演好鹦歌戏的决心和自信。2007年应邀到杭州传化艺术团排练鹦歌戏;2008年在绍兴市艺校任教一年,培训学员30多人。宋小青一直身体力行地坚持这一事业,除广收学员,传授技艺,组队演出外,还应邀参加各种公益性演出,如2009年绍兴电视台《唱响红歌社区行》公演30余场;2009年市区多家企业承办的《品尝塔牌绍兴加饭酒》广告演出20余场。平时,只要是有人或单位来电邀请演出,她总能做到“召之即来,风雨无阻,场场赶到,不计报酬”。此外。她还始终坚持不断创作和改编剧本,丰富演出内容,回忆挖掘老一辈艺人演出的剧目,四方搜集素材资料,尝试移植改编。几年来,先后整理鹦歌戏剧本21个,录制出版了鹦歌戏VCD光盘15张。在绍兴音像市场十分畅销,大大丰富了绍兴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越郡风俗词?越歌续编》有云:“鹦哥戏,勿是戏,也无刀枪也无旗,也无蟒靠也无衣”;“看了鹦哥班,男人勿出畈,女人勿烧饭”,道出了绍兴摊簧的形态及其魅力。这一曲种,在绍兴广大城乡影响深广,深受越地民众的喜爱。
绍兴摊簧初期,内容多为世俗情态,剧中人多为各色平民,但常仅具身份而非确指,如干哥干妹、村姑牧童之类;剧情常为社会生活某一片段,情节简单,可即兴发挥,用口头俗语现编现唱,且多嬉谑、调侃之作,故无定本刊行。曲目素有“七十二本鹦歌戏”的说法,但现有资料未及此数。
近年来,宋小青参与绍兴摊簧的演出十分活跃,她亲自培养的鹦歌戏学员近百名,均会演唱多种曲调和舞台基本表演技艺,并胜任“绍摊”艺术的表演和传承,其中不少学员先后被电视台、文化艺术团体录用,有些学员跟随其组成小分队在本地演出。绍兴摊簧这一曲种的复苏,引起了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中央及浙江省和绍兴市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多次来绍兴采访、报导她决心振兴“绍兴摊簧”、辛勤耕耘、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绍兴市电视台、县电视台多次播放她们录制演出的节目:如《珍珠塔》、《箍桶记》、《卖青炭》等。2014年,宋小青还应请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在绍兴市举办的“同唱一台戏”节目的录制,与众名家同台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根据宋小青对“绍摊”艺术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矢志不渝的感人事迹,绍兴市文广局于2007年授予其“首批民间艺术家”、“鹦歌戏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2009年5月26日,经浙江省文化厅申报推荐,被中央文化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摊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领导的重视关怀,巨大的荣誉和嘉奖,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和信心,她立志为继承弘扬“绍兴摊簧”这一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她表示:“我今年(2015)65岁,但我不服老,要再接再厉、发挥余热,把鹦歌戏演得更好……”
主要作品
主要曲目有《大采桑》、《双买花》、《磨豆腐》、《跳高楼》、《荡湖船》、《打窗楼》、《草庵相会》、《后游庵》、《前落发》、《后落发》、《双落发》、《买草囤》、《买石榴》、《摘石榴》、《猜木箱》、《借披风》、《还披风》、《男教情》、《女教情》、《三官堂》、《卖青炭》、《十不许》、(一名《游码头》)、《胡子哥》、《落布》、《老实头人烧香》、《毛瞎子捉奸》等,多涉男女私情,亦有格调不高之作。至1961年,开始排演《半把剪刀》、《雷锋》等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现代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