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衡之的个人简介
宋衡之(1901―1988),男,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昆剧教师、昆曲行家。名鸿鉴,字衡之,苏州人。曾就学于南京政治大学,又学国画,后在银行工作。1922年始习昆曲,曾参加苏州道和曲社、禊集曲社、普乐团昆曲社,与昆剧传习所人员交往密切...简介
宋衡之(1901―1988),男,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昆剧教师、昆曲行家。名鸿鉴,字衡之,苏州人。曾就学于南京政治大学,又学国画,后在银行工作。
经历
1922年始习昆曲,曾参加苏州道和曲社、禊集曲社、普乐团昆曲社,与昆剧传习所人员交往密切,业余从事昆曲清唱与演出活动,工旦行。与其兄宋选之同台演出,兄工小生。人称“二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苏州民锋苏剧团戏曲改革工作,历任苏州市文管会委员、江苏省戏曲学校教师、昆剧班副主任。他先后改编传统昆剧《盗仙草》、《拷红》;改编昆剧现代戏《红军的女儿》、《柜台》、《一百个放心》、《借驴》(与薛传钢合作);主编昆剧折子戏教材《惊变》、《埋玉》、《断桥》、《游园》、《惊梦》、《夜奔》、《思凡》(与童曼秋合作)、《琴挑》、《古城会》、《三闯辕门》、《亭会》(与何静源合作)等,并对剧情概要、宫调组套、四声标准、人物行当、剧本曲谱、曲词语译、服装道具等详加注释。他编写的《昆曲唱念基本知识》教材,是江苏省戏曲学校六十年代重点教材之一。他与刘恒桐创设的昆剧旦行身段课,流传广、影响大。退休后二十多年,潜心研究,著《昆曲探骊》,又经两年修订,并亲自刻写《重编昆曲探骊》一书,分古代戏剧、明清传奇、填词、制谱、音韵、道白等卷,对昆曲之所以称曲不称剧,对词、谱、音韵和道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传人有胡锦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