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流的个人简介
汤流(1366-1406),字如川,别号川上,江西省泰和县南溪乡甘竹村人。十八岁补邑庠弟子员,永乐元年(1403)年,以诗经领乡荐(举人),甲申(1404年)中进士,后升为侍读学士。因病去世。太宗亲赐“翰苑”。人物简介
汤流生就聪慧,苦读破万卷,为文雄深,奔放有倚天拔地之概、泻水涌云之奇。十八岁补邑庠弟子员,屡试不中,毫不气馁,更加致力于学问。永乐元年(1403)年,以诗经领乡荐(举人),甲申(1404年)中进士。当时明太宗亲自选拔进士二十八人入翰林,上应天宿,使学于文渊阁,以期超越前人,汤流与王直等入选。不久升为侍读学士。他为不负圣主选拔之意,刻苦攻读,学问大进,太宗深加宠爱,欲大用之,阁老也举荐,但还未叙用,竟因病去世。太宗亲赐“翰苑”。少师杨士奇哭曰:“君长厚可以长民,明公可以持法,执守可以励俗,通练可以集事,诚如言也。呜呼!丰于才而啬于寿,遇其主而未大其用,彼苍者天,诚何心哉。”
科举制简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进士简介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中央政府朝廷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直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考庶吉士、给事中、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或授地方府推官,州、县。
文字浅析
尚未见过汤流,尽管我与他同在小城,文章也经常同上本地的杂志报纸,甚至还出现在同一张报纸同一个版面上。以前应邀替杂志报纸编稿子时,曾经向他约过稿,却一直无缘得见。去年通过博客认识了他姐姐,他姐姐的文笔也很好。有次她对我说,谢谢你编了我弟弟的稿子。那时我才知他们是姐弟。这次替《枞阳杂志》做“文学新人”版面,主编一再叮咛,说以前文学新人几乎全是女性,今年要多推出男作者,当时脑子里就想到了汤流。
我一直认为,读散文其实就是读人,读一个人的心灵侧记,读他(她)的生活、情感,喜怒哀乐。虽然,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经历过的事都写进散文,写进散文的事是经过作者记忆选择,和对记忆不自觉的修剪、嫁接与美化,但我仍然相信文如其人。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汤流作品小辑,对于他所经历过的人生岁月有了镜像般清晰的感知,能够看得见画面,也能够闻得见气味。气味在文字中的显现是不自觉的,它是一个人的独特气质,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要谈汤流文字的气质,我只能较为笼统地整理出几个词语:敏感、细致、感性等等。
“要不就留下吧!我随口说了一句,这无意中的一句话,竟成就了一棵树!”(《一棵开花的树》)只要去过这所中学操场的人,大概都会记住这棵树,静默地矗立在偌大的操场上唯一的一棵泡桐树。春天发芽,夏天阴翳,初冬时种子飘落如绒毛,它理所当然地存在,平稳,厚实,既不让人欣喜,也不轻易枯萎。阔大叶片遮蔽烈日与暴雨,忍受所有该发生和已发生的,裹挟着黯淡的、快乐的过往岁月,在它的阴翳下稍稍喘息。所有的日子都是旧日子。在一个个日子之间奔走、忙碌,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奔跑。因为“在那个姗姗来迟的春天,还能见到满树的桐花?!” (《一棵开花的树》)
汤流的文字,湿润、细密绵长。每篇文字,切入的角度都较小,都是些片断式的文字。这些貌似小的事情,在他的笔下,反而能让人感觉到更大的空间。他关注内心,关注渺小。在《跛子》这篇文章里,他将目光锁定最底层的死了丈夫、做保姆的跛子。这样的人,生活里比比皆是。他们的故事,稀松平常。但汤流并没有一味沉湎于跛子的痛苦,相反,他不失时机地呈现跛子面对严峻生活所表现的坚韧,应对突发事件的机智,以及她对友情的渴望。“或许,她把铜钱分给那些疏远她的伙伴们做毽子,借此希望他们能和她一起玩,就像她在放鹅时挺身而出u2018救u2019我一样,她只是希望我能陪她说说话儿……”(《跛子》)在《今天 百度了你》这篇文章里,他将对青涩年月浓浓的情感汇聚于笔端,看似流水轻盈不事雕琢的文字,引领读者在其无邪之思中,诵读文字的无限韵致与风情。
散文是情绪的作品,散文无论形式和题材如何改变,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从《陪自己走路》和《梦里桃花潭》这两篇文章里,可以看出汤流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之中的人。他敏感、纤细,能及时捕捉生活中那些细碎的、稍纵即逝的美好。
我也喜欢这样纤细的感觉。因为这些细碎、暗弱、缓慢、不稳定的感觉,与我的内心非常合拍。去年秋天有段时间,因为反复发作的眼疾,我不得不远离了很多东西:电脑、书籍、文字,甚至连朋友也疏远了。为了打发时间,我去江边,去田野,去周边觉得有风景可看的地方。记得有天在安庆漫无目的地闲逛,看见路边停着辆去东至的客车,不假思索地就跳了上去。当售票员问我到哪儿时,我也说不清自己要去哪,便说到终点站吧。车过大桥,我的眼睛一直望着路旁的路标,在看到升金湖这个地名时,便让司机停车。一个下午的时光盘桓在湖畔。淡灰湖面涌动着细小波纹,聚合,消散,至于无。晚上住在舶于湖边一艘船旅馆里,在轻柔的水声中入眠,在布满朝露的草香里慢慢苏醒。鸟鸣,狗吠,鸡叫,隔壁妇人的唠叨,小儿啼哭;还有光,从舷窗进来,在门板、斑驳墙壁投下的暗影,房间里一切从模糊到清晰,从灰白到透明的一点点变化……
还有一次,我也是这样突发奇想地坐上了从安庆到大渡口的公交车。站在江南的田埂上,看满田玉米已摘尽的玉米秆子。干干的秆子,浅土黄色的,根根立在蓝天下,风吹过,曳曳摇动,发出砂纸相互摩擦干涩的声音。坐在江滩上,看对岸若隐若现的塔影,久违的涛声和过往轮船的笛呜……
汤流说文字是他内心最好的一种去处,他把自己放到文字里解释和重建,因此不担心失去整个世界。生活不易,
可只要我们尚存心中文字,倾听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在文学的殿堂里,任由情绪自我放逐心灵。即使有太多的不如意,也会快乐的。
又一个春天来了,用不了多久,待几阵暖风,几场细雨过后,操场上那棵泡桐又会开满一树淡紫的桐花,“现在,每当我早起晨跑,每当我闻到花香,我都会默默与它相视,我告诉自己,我经过了一棵开花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