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炎

时间:2023-12-11 00:07:42编辑:小蔡

孙炳炎的个人简介

孙炳炎,新加坡著名的企业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华人社会领袖。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推动海外华商及华人社团与中国开展文化、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华人领袖之一。

个人简介

中文名:孙炳炎

国籍:新加坡

出生地:福建省同安县

出生日期:1912

逝世日期:2002

职业:企业家

主要成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

代表作品:森林企业集团

孙炳炎先生(1912-2002)是新加坡著名的企业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华人社会领袖。

1912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六)生于福建省同安县孙厝村(今辖于厦门市集美区)。

1926年,从陈嘉庚先生创办的乐安学校高小毕业后就到新加坡谋生。

1932年用当学徒、伙计积攒的2000元做资本创立森林公司,经营枋材,至70、80年代发展成森林企业集团,属下有20多家分支企业和子公司,在建筑、金融、电子、商业等方面为新加坡的建设与腾飞做出了成绩。

1983年退休,由四子孙聚得接任森林企业董事长职务。

个人生平

孙炳炎先生自1938年起就追随陈嘉庚先生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任南侨筹赈总会新加坡芽笼区分会主席。1956年作为星马工商考察团团员,在访华期间曾两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和陈毅副总理的一次特别接见。自50年代以来,长期支持陈嘉庚先生在家乡所创办的华侨博物院、同安同民医院和乐安学校,或捐赠款物,或筹集资金,予以充实、扩建、增建;在厦门市设立教育基金,奖教、奖学。累计在厦门的捐献约合人民币800万多元。

孙炳炎先生自1956年与中国矿产公司签订五羊牌水泥总经销合约后,与中国保持着贸易往来。1981年5月率新加坡华商访闽团一行29人,访问厦门、泉州、漳州、福州、武夷五市,与福建有关方面签订了几项合作协议。此后每年几进几出带领海外商家来往于新加坡和厦门、北京、哈尔滨等中国的几个城市之间,寻找投资创业机会,并于1985年与厦门开元饭店合作经营新加坡酒店,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推动海外华商及华人社团与中国开展文化、经济交流和合作的华人领袖之一。

在新加坡,孙炳炎先生于1940年任福建会馆理事、1941年参与创办孙氏公会以来即成为多个社团的中坚分子。自60年代起至2001年前后,连任孙氏公会、怡和轩俱乐部、中华游泳会、同安会馆主席(会长)和福建会馆副主席等职。提任中华总商会副会长、会长期间(1960―1969年),组织领导了维护华商合法权益,推动区域经济交流,向日本讨还血债和建立蒙难人民纪念碑等活动。进入90年代之后,努力推动全球同安乡亲的交往合作及与故乡的联络联谊,促成了世界同安联谊大会的召开。

2001年1月29日,子女们举办“孙炳炎先生九序荣寿庆典”,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前总统黄金辉等国家首脑、社会贤达及来自中国的代表,共800多人出席。

孙炳炎先生于2002年4月30日病逝。居丧期间,中国驻新加坡特命全权大使张九桓偕同使馆其他官员,前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前马来西亚副首相敦嘉化等政治领袖,当地社团领导,工商、金融、文教、体育、宗教等各界代表,或亲往吊唁,或致慈善礼券、献花圈、送挽轴、刊登挽词,或驰传电文,以表哀思与景仰。致电吊唁的还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有关社团、中国香港特区、黑龙江省、吉林省、福建省政府和北京市、哈尔滨市、泉州市、厦门市政府,以上述省、市侨联、海外交流协会、海外联谊会等机构、组织和孙炳炎先生友好。举殡之日,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副会长蔡天宝宣读公祭文,新加坡佛教居士林长李木源主理佛教仪式。

家人

孙炳炎先生有三任夫人,即朱氏、傅氏(均已过世)和张氏,育有六子三女,廿五个孙子,三个曾孙。子孙大多居新加坡,也有居美国和澳大利亚的。

孙炳炎先生在夫人朱氏去世后,曾“试作”一幅对子,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浮生真若梦瞬息便休怎不上亲下睦

缁尘暂寄迹霎时顿灭何须尔夺我争

家乡情

孙炳炎旅居新加坡长达77年之久,而且在1965年加入了当地国籍,成为所在国公民,但他暮年常说,“我这个人是会想的,我想怎样帮助中国强大起来。我是有感情的,对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深”。直至生前最后的日子里,他对故乡,一直殷殷地恋着;他对祖籍国,一直深深地爱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孙炳炎对于祖先和故乡的依恋,使他一直都想得更多、更远。他对故乡的牵挂绵延在他离别故乡的几十年间,特别是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后阶段,每年都要回来好几次,他在家乡总有做不完的事。他在神志还十分清楚的最后日子里,仍然对海内外的乡亲、族亲寄托着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社会评价

孙炳炎先生的一生,是近代中国人民移居海外成为华侨,又由华侨入籍居住国成为外籍华人的历史缩影。他以自己毕生的智慧和汗水,滋养着他的祖国新加坡,却又魂牵梦绕着远隔重洋的祖先的国度――中国。我们不难触摸到这位老人那永远不变的中国心。在他走到人生旅程的终点时,他仍然那样殷殷地恋着自己的中华故土,仍然那样深深地爱着故乡的亲人和孩子们。让我们满怀信心地以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告慰他老人家吧: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一定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彭小玲(陶艺家)

下一篇:切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