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寿民

时间:2023-12-08 13:18:14编辑:小蔡

沈寿民的个人简介

沈寿民(1607年-1675年),字眉生,号耕严,宣城人。移寓南京。明末诸生,加入复社,崇祯九年(1636年)举贤良方正,与沈士柱合称“江上二沈”。明亡后隐居不仕,与徐枋、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著有《剩庵诗稿》。

人物介绍

沈寿民,宁国府宣城人。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丙子举贤良方正。他在当时颇有文名,但他被世人所认识,并不是因为他的诗文,而是因为他曾经上疏朝廷参劾当时极有权势的杨嗣同,想要以贻误军情、延误战事的“夺情误国”的罪名治裁这位“重臣”,因而才名震一时。

弘光帝在南京即位成立南明小朝廷时,独掌朝廷大权的阮大铖因为沈寿民在参劾杨嗣同的奏疏中有这样的话:“大铖妄画条陈,鼓煽丰艺”,直白地指责阮大铖,所以想要凭借他当时的权势逮捕沈寿民,以泄其心头郁积已久的宿恨。沈寿民得到消息,悄悄改名为王子云,逃离家园,隐居在金华山一带。从此不再问及世事,也不再显身仕途,遁迹不出,终老于其隐居之所在,仿佛古时遗民不知所处年代与地域。他的门人弟子私自为他称谥号为文贞先生。

沈寿民的著作,除了《姑山遗集》三十卷以外,还有《剩庵诗稿》。

参考文献

计东《上吴祭酒书》谓:“大江以南主应社者张受先、西铭、介生、维斗,大江以北主应社者万道吉、刘宗伯、沈眉生。”黄宗羲《征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则谓:“一时声名之盛,吴中二张与江上二沈相配,二张谓天如、受先,二沈谓昆铜、耕岩,不以名位相甲乙也。”

黄宗羲《征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谓:“溧阳既相,将特疏荐之,端使寓书,耕岩不开封,对使焚之。”

全祖望:《悼沈寿民未葬诗》

作品介绍

姑山遗集《姑山遗集》是清初刻本,其被禁毁是在清朝乾隆年间。

清朝政府以鄙夷小邦之数统一中原泱泱大众,在其稳定了国政之后,首要大事就是改变民众意识,彻底根除任何与明王朝有纠葛的思想感情。那些充满蔑视大清、怀恋故朝思绪的诗集论述,自然要率先被送入清人高举的焚禁大火之中了。鉴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姑山遗集》被禁毁的原因大概有三点: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在沈寿民的诗文中有许多鄙夷清朝人的所谓违碍用语,如诗文中多次出现了敌虏、寇、夷狄等。这些违碍用语出现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的用语出现在作者泛论天下形势时的文章中,如《与沈云云侯职方书》中提到:“且夫糗粮不给,势必略取闾阎小民,每易生其心。募召务冲,势必不辨。险诡黠虏每善假其手。以易怨之民,兼善伺之虏,汝州版筑恐堕……可弗慎哉!”

相关人物

沈寿民从兄弟数人皆为复社要员,以文名于当世。沈有容子沈寿i,庠生,习兵略,亦能诗,其游敬亭诗云:“枯根曾作级,怪石次为梯。一井喜穿骨,千岩恨少溪。虎行残叶响,鼠窜弱枝低。山漏初传午,峰高日已西”。清兵南下,沈寿i举众抗击,战死宣州东南水东稽亭岭。

沈寿旭,明亡隐居不仕,读书游吟为乐,著有《天籁集》、《搜余集》。

沈寿昌,字全昌,监生。敦行谊,笃志好学,曾捐资倡修正学书院,建同仁会馆;筑南漪湖口、曲河渡诸堤防,遗惠后世。著有《易学图解》等。

沈寿民子沈埏(公元?―1705年),字公厚,鼎革后,随父流寓十余年,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始归里,筑见耕山房,沉酣诗文。圣祖康熙四十四年病故,阮尔询哭诗云:“一息未尝忘死交,百年自署是遗民。”

沈埏子沈廷璐,字元佩,号惠航,工诗文,著有《耕余堂诗文略》。

沈寿i子沈泌、沈埏也是沈氏诗人后劲。沈泌,字方邺,博学强记,性豪放不拘,从施闰章、王士G及东南遗民游,富有才名,是“宣城派”的重要诗人。沈泌作有大量吟咏家乡风物和文友酬唱的诗歌,清畅洗练,明净自然,如《敬亭山僧馈茶歌》、《采茶谣》、《木瓜谣》、《雪梨谣》、《种姜谣》、《割蜜谣》、《割漆谣》、《采兰谣》、《斫笋谣》、《捕狸谣》、《季臣诸子敬亭宴集诗二首》(用壁间施愚山先生韵)、《敬亭送祖庵大师赴溧水禅院》等。沈泌与寓居敬亭山广教寺的石涛相洽,为石涛《种松图》题诗,称其“爱我敬亭泉石好,荷锄种松长闭关”。与梅氏兄弟及石涛等友冬日登敬亭分赋诗歌,沈泌得诗数首,其二云:“丘壑东南秀,宾朋吴越多。相期问松桂,携手入烟萝。对酒岂不乐,临风一浩歌。此中大堪隐,俯仰意如何?”沈泌著有《汐口杂咏》、《拟古诗钞》等集。

沈氏后人沈聚奎,字星五,号西垣,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举人。精修经史,凡有疑义,俱以诠注,多有创意。制艺古文本唐宋大家,名噪大江南北数十年。著有《西垣史论》、《辩说》各二卷。

沈姓起源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后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为周天子的司空,因平叛有功,后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后逃奔楚国,其后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后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后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后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上一篇:秦廷栓

下一篇:索洛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