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资的个人简介
孙资(?―251),字彦龙,汉末太原郡中都(今平遥)人。三国时魏国重臣。三岁丧双亲,由兄嫂抚养成人。长成后入太学,同郡人王允赏识其博学多才,举荐为县令。后兄为人害,刺杀仇人后携家眷避居他乡。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好友贾逵为曹操谋士,招引推举遂效力其帐下。先为功曹,后任计吏,参丞相军事。曹氏集团首要谋臣、尚书令荀攸曾赞叹道:“北方承乱丧已久,谓其贤智零落,今日乃复见孙计吏乎!”
人物简介
孙资(?―251),字彦龙,汉末太原郡中都(今平遥)人。三国时魏国重臣。三岁丧双亲,由兄嫂抚养成人。长成后入太学,同郡人王允赏识其博学多才,举荐为县令。后兄为人害,刺杀仇人后携家眷避居他乡。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好友贾逵为曹操谋士,招引推举遂效力其帐下。先为功曹,后任计吏,参丞相军事。曹氏集团首要谋臣、尚书令荀攸曾赞叹道:“北方承乱丧已久,谓其贤智零落,今日乃复见孙计吏乎!”
基本介绍
字:彦龙
时间:?――251
籍贯:并州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
官职:骠骑将军
谥号:贞侯
家庭成员:子:孙宏;孙:孙楚
历史年表
孙资年少时就表现得很聪明,三岁丧双亲,被兄嫂抚养,同郡王允很重视他。曹操任司空时,曾征辟他为官,孙资因避仇人而搬家,不能赴任。后来,孙资在友人贾逵的劝说下出仕,历任县令,参丞相军事。
【213年】 曹操称魏公,魏国(封国)建立以后,孙资与刘放俱任秘书郎。
【220年】 曹丕继位,刘放、孙资转任秘书左右丞。后来,魏国改秘书为中书,孙资任中书令,加给事中,赐爵关中侯,同中书监刘放一同掌握机密。
【222年】 孙资进爵关内侯。 【226年】 魏明帝曹睿继位,刘放、孙资二人更加被宠信,同加散骑常侍。刘进放爵西乡侯,孙资乐阳亭侯。
【227年】 蜀相诸葛亮出屯南郑,有人劝魏明帝曹睿伐蜀,孙资认为主动攻伐空耗国力,不如据险防守,待吴蜀自疲,于是曹睿放弃了这次伐蜀计划。后来,吴国境内彭绮造反,有人提议趁机伐吴,孙资再次劝阻,认为彭绮造反不会对吴国造成很大的危害,不久彭绮果然败亡。
【232年】 吴国派遣将领周贺渡海去辽东,招诱公孙渊。曹睿欲邀讨之,朝议多以为不可,惟孙资赞成使计划实行,果大破之。孙资因功进爵左乡侯。
【233年】 刘放、孙资二人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238年】司马懿平定辽东,刘放、孙资二人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刘放方城侯,孙资中都侯。同年,魏明帝曹睿病危,打算招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刘放、孙资二人趁机称曹宇能力不足,大赞曹爽,又力劝曹睿招回司马懿共同辅政。(《魏晋世语》言:刘放、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献、曹肇等人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故力劝曹睿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最后,曹睿独召曹爽、刘放、孙资以及赶回的司马懿同受诏命,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
【239年】 曹睿去世,曹芳继位,刘放、孙资各增邑300户。孙资并前共1000户,封爱子一人亭侯,次子骑都尉,余子皆郎中。
【240年】 朝廷加孙资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
【245年】 孙资任卫将军,仍领中书令。
【246年】 朝廷又封孙资一子为亭侯。刘放、孙资均以年老让位,每月朔望之日仍以列侯的身份上朝,位特进。(《资别传》载:曹爽专权,多变旧制,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于是称疾让位。)
【249年】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孙资复职为侍中,领中书令。
【250年】 孙资再次退位回家,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
【251年】 孙资去世。
劝谏明帝据险固守
东汉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胁汉献帝封己为魏公,建置官属,以沛郡人刘放与孙资并为秘书郎,掌管机要文书,倚为左右和耳目。建安廿一年(216),曹操进为魏王,刘、孙二人仍掌文书事务,后分别为左右丞,负责朝廷尚书省日常事务。曹丕继父任,谋篡汉,孙、刘为其得力心腹。魏国建立, 曹丕称帝,即改秘书省为中书省,因孙、刘二人资历相当,遂任刘为中书监,孙任中书令。监居令前,但监令地位同班,共同执掌朝政,开中书省长官为宰相之先河。黄 初三年(222),进爵关内侯。魏明帝曹奔涛唬铩⒘跞匀沃惺榱睢⒓啵ㄊ埔嬷兀妒艹栊遥群蠹由⑵锍J獭⑹讨校途衾盅敉ず睢J敝罡鹆脸鍪ツ现#级嘀髋杀魈帧K镒室圆懿僬髡怕彻フ 城池不久失守为教训,劝谏明帝据险固守,使蜀军徒耗兵力,明帝纳之。后蜀军无功而退。太和六年(232),吴主孙权派周贺率舟百余护使臣渡海抵辽东,诱招公孙渊背魏联吴。魏明帝得知后欲讨伐,朝臣以为公孙渊受封重爵,与吴隔海,不会舍近求远,奉主吴国。孙资分析后,力主加兵辽东,歼灭吴军,使公孙渊畏惧不敢叛逆。明帝遂派田豫率军赴辽东,击斩周贺于成山。12月,公孙渊果斩吴使头颅献送魏都洛阳。孙资以功进爵左乡侯。景初二年(238),辽东公孙渊复叛,魏军大举出兵,将其讨灭。孙资参与谋略,以功再进中都侯。终魏明帝之世,孙资与刘放始终主持魏国国政。
帮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
自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魏明帝 景初二年(238),孙资与刘放掌权几近二十年,尤其是明帝在位的十余年间,处理日常政务、出师用兵等大小事,都由他们二人亲管。朝廷决议大事,也经常让他俩决断是非,择定而行。中书省的权力极大,官员们一听“中书”之名,都奉行不敢违背,于是中护军蒋济上书,认为他们权力太重,且每日侍奉皇帝左右,应该加以提防,避免出现“恶吏专权”之弊端,明帝不听。景初二年(238),明帝卧病在床,打算安排后事,想以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曹爽、顿骑校尉曹肇等宗室大臣辅政。夏侯献、曹肇对孙、刘二人长期专权早心怀愤恨,曾指着大殿前的一棵鸡栖树借题发挥说,“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孙、刘闻知,非常惧怕,决心阻止他们掌权。一日魏明帝准备让曹宇以大将军名义辅政,曹宇照例谦辞推让,明帝问进入卧室的孙资和刘放:“燕王应该如此吗?”孙、刘二人回答:“燕王知道自己能力不行,所以才推让。”明帝问:“谁可承担此重任?”当时只有曹爽在旁,二人知道他无能,遂异口同声地说:“曹爽能行!”曹爽紧张得汗流满面,不知所措,被刘放踩了一脚示意,赶忙跪下谢恩。二人接着又推荐应当召司马懿共同辅政。明帝听从其建议,决定由曹爽、司马懿辅政。但又认为曹爽软弱,司马懿阴狠,不放心把权力交给他们,下令停止先前所议之事。孙资、刘放再次见明帝,力主下令维持原议。明帝只得同意。孙、刘二人要明帝立刻下诏,明帝推辞说:“我疲乏极了,不能写。”刘放遂抓住明帝的手,勉强写下诏书,于是出宫当众公布,罢曹宇等人官职,不得在宫中停留。曹爽、司马懿掌握朝政。
逝世
齐王曹芳登位,次年改元 正始(240),封孙资为右 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正始六年(245),改任卫将军,仍领中书令职。正始九年(248),以列侯退职归家,居留京师,地位崇高,影响很大。嘉平元年(249),司马懿杀曹爽,独掌政权,对孙资很倚重,请其官复原职。次年(250)复退位,加拜骠骑将军。嘉平三年(251)卒, 谥号贞侯。
历史评价
陈寿:①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谀之声,每过其实矣。②刘放才计优孙资,而自不如也。既善承顺主上,又未尝显言得失,抑辛毗而助王思,以是获讥於世。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云。
裴松之:孙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资被付之问,当安危所断,而更依违其对,无有适莫。受人亲任,理岂得然?
孙资的儿子孙宏为南阳太守,孙子孙楚为卫将军司马,冯翊太守(《晋书》有孙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