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端的个人简介
孙自端(1900-1947)字正斋,东明县东孙楼村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本村创建第一个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先后任直南特委地下联络站站长、县交通科长兼四区区委书记、三区区委书记等职。人物简介
“七七” 事变后,直南特委派共产党员 李怀道在 东明扩充武装,孙自端组织100余名贫苦农民奋起响应。不久,以“聚众谋反”罪名被国民党 东明县当局逮捕。后经地下党组织营救获释。1938年,孙自端任站长时,卖掉6亩地,以开中药铺和酒店为掩护,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搜集敌人情报,以酒换取敌人的子弹,积攒起来,送交中共豫北地委。
1942年,他任交通科长和四区区委书记时,经常肩背粪篓或柴草篮子,深入敌人内部,搜集情报,将一股约有2000人的地方杂牌武装郝子端部的行踪搞得一清二楚,使八路军一举捣毁郝部巢穴。1943年,调任三区区委书记,开辟建立了龙山集至武胜桥长20余里的联防线。
1944年孙自端调到 鲁西南行署交通科,随军分区武装日夜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47年4月1日夜,孙自端回家处理秘密文件时,被密探跟踪,陷入敌手。敌人用尽酷刑,但他一言不发,毫不屈服,最后惨遭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东明县人民政府在 陆圈镇西为孙自端 烈士树起纪念碑,上书 杨得志将军题词:“孙自端 烈士永垂不朽”。
人物事迹
在抗日战争时期,社会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群众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凄凉的社会现实,激励了东孙楼人的革命意志。 烈士孙自端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本村建立了地下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发展党员15名。在那东西有日冠,南北有顽敌、匪杂横行的年代里,东孙楼是我党的重要地下交通站,孙自端兼任直南特委的地下联络站站长,联络站以开中药铺为掩护。1940年把药铺变成酒店,更广泛地接触社会,搜集敌人的情报。并以酒换取敌人的子弹,积攒起来,送交豫北地委。仅一年多,他家里的11亩地卖的只剩1.3亩。一家人节衣缩食,把节省下来的粮食留给过往同志吃。1942年,任县交通科长兼四区区委书记,他访贫问苦,扎根串连,先后发展了张来成、周朝汉、周生文入党。又派共产党员韩子良打入敌人内部,搜集敌人的情报,掩护革命同志。他带领敌工人员把标语贴到敌人的岗楼上,把传单散发到四区各个村庄和 菏泽县的杨镇集一带。敌人称这一带是“异军突起”。
那时,拥有近2000人的国民党地方武装郝子端,在武胜桥一带骚扰残害群众,与八路军制造摩擦,不断出现流血事件,上级决定拔掉这颗钉子。但郝子端诡计多端。县委把侦察任务交给了孙自端。没过三天。他便把郝部的行踪搞得一清二楚,使八路军一举捣毁了郝的巢穴,郝子端束手就擒。
1943年,孙自端调到三区任区委书记。这里是 菏泽、 曹县、 东明三县的交界地,情况更为复杂,环境更为险恶。他首先发展了进步青年王嵩峰、朱俊德、黄尚志等人入党,很快在三区形成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一支革命队伍。继而开辟了南起龙山集,北到武胜桥,长达20余里的联防线,使盘踞在城内的日、伪军不敢到这一带抓兵抢粮。
1944年,日、伪团部驻扎在离孙自端家仅有2华里的西孙楼村。敌人到处捉拿他,家两次被抄,一家人颠沛流离。敌人抓不到他,就把他9岁的儿子孙书听和侄儿孙书金关押起来,残忍地毒打折磨,妄图引诱他来营救孩子上钩。敌人将孩子关押了84天,最后仍一无所获。
1945年,他被调到 鲁西南行署交通科,他随军分区武装,日夜穿行于枪林弹雨之中,拼杀在血与火的战场。敌人对他又恨又怕,咬牙切齿要抓到他。
1947年4月1日夜,他悄悄回到家中,看有没有急需处理的案件,不幸被敌人跟踪。凌晨,敌镇长刘显锡率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包围了东 孙楼村,敌人狂吠的说:“村里人若不把孙自端交出来,就把整村踏平。”男女老少,无不提吊胆。这时孙自端从村北寨墙上泰然自若的走了出来,昂首怒视敌人大声说:“我就是孙自端,天大的事有我承担,和老百姓没在关系。”孙自端被捕,敌镇长刘显锡对他先是诱供,诱供不成,即凶相毕露,一使眼色,如狼似虎的打手一涌而上,把孙自端吊在梁头上,先是用皮带抽打,接着是坐“老虎登”,灌辣椒水,压杆子……。他先是高声痛骂,但声音越来越小,慢慢地失去了知觉。敌人又用窜着火苗的大捆香往他身上乱烧乱燎,肉被烤化成油,一滴一滴掉在地上,整整一天的折磨,孙自端已是奄奄一息了。最后敌人恼羞成怒,在 邵寨村将其杀害。三区区长王德庆在油房李为孙自端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济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杨得志、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左奇参加追悼,并为其题词。建国后,在陆圈镇政府驻地东500米处,立起了巍巍丰碑。上书:“孙自端 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