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桂芬(清末)

时间:2023-12-01 19:50:19编辑:小蔡

沈桂芬(清末)的个人简介

沈桂芬(1818年-1881年),字经笙,又字小山,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顺天宛平籍。清末政治家,被梁启超称为“实为(清朝)汉人掌政权之嚆矢”。

个人信息

大清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加赠太子太傅

籍贯 江苏吴县人

寄籍顺天府宛平县

族裔 汉族

字号 字经笙,又字小山

谥号 文定

出生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逝世 光绪六年(1881年)

出身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沈桂芬(1818~1880)字经笙,又字小山,本籍江苏吴江同里镇,寄籍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系沈之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七年(1857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同治二年(1863年),署山西巡抚。当时,山西民间栽种罂粟趋之若鹜,米粮短缺。沈桂芬刊发章程,严禁种植罂粟。六年,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九年迁兵部尚书,十一年九月加太子少保。光绪二年(1876年)被劾革职,后又复职。光绪五年,崇厚与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全国哗然。沈委曲调停,终于另派曾纪泽为谈判代表改订条约。翌年,沈病逝任上。

清史文载

沈桂芬,字经笙,顺天宛平人,本籍江苏吴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累迁内阁学士。先后典浙江、广东乡试,督陕甘学政,充会试副总裁。八 年,丁父忧。服阕,补原官。晋礼部左侍郎。同治二年,出署山西巡抚,明年,实授。连上移屯、练兵诸疏,并称旨。桂芬以山西民食不敷,自洋药弛禁,栽种罂粟,粮价踊增。于是刊发条约,饬属严禁。疏陈现办情形,上韪之,颁行各省,著为令。旋丁母忧。六年,起礼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命为军机大臣。历户部、吏部,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光绪元年,以本官协办大学士。京畿旱,编修何金寿援汉代天灾策免三公为言,请责斥枢臣,谕交部议。桂芬坐革职,特旨改为革职留任。旋复原官,充翰林院掌院学士,晋太子太保。

桂芬遇事持重,自文祥逝后,以谙究外情称。日本之灭琉球也,廷论多主战,桂芬独言劳师海上,易损国威,力持不可。及与俄人议还伊犁,崇厚擅订约,朝议纷然;桂芬委曲斡旋,易使往议,改约始定,而言者犹激论不已。桂芬久卧病,六年,卒,年六十有四,赠太子太傅,谥文定。

桂芬躬行谨饬,为军机大臣十余年,自奉若寒素,所处极湫隘,而未尝以清节自矜,人以为难云。

沈桂芬是清朝掌握中央实权的第一个汉人。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道,“且论李鸿章之地位,更不可不明中国之官制。李鸿章历任之官,则大学士也,北洋大臣也,总理衙门大臣也,商务大臣也,江苏巡抚也,湖广、两江、两广、直隶总督也。自表面上观之,亦可谓位极人臣矣。虽然本朝自雍正以来,政府之实权,在军机大臣(自同治以后督抚之权虽日盛,然亦存乎其人不可一例),故一国政治上之功罪,军机大臣当负其责任之大半。虽李鸿章之为督抚,与寻常之督抚不同,至若举近四十年来之失政,皆归于李之一人,则李固有不任受者矣。试举同治中兴以来军机大臣之有实力者如下:

第一,文祥、沈桂芬时代 同治初年

第二,李鸿藻、翁同和时代 同治末年及光绪初年

第三,孙毓汶、徐用仪时代 光绪十年至光绪廿一年

第四,李鸿藻、翁同和时代 光绪廿一年至光绪廿四年

第五,刚毅、荣禄时代 光绪廿四年至今案:观此表,亦可见满汉权力消长之一斑。自发捻以前,汉人无真执政者,文文忠汲引沈文定,实为汉人掌政权之嚆矢。其后李文正、翁师傅、孙徐两尚书继之。”

在清代,苏州先后出了姓异名同的两个名人。一是冯桂芬,吴县木渎镇人;一为沈桂芬,吴江人,两处当时都属苏州府,今则同在苏州市行政区划之内。冯桂芬曾得“少年巍科,中年解组”之称。清道光二十年(1840)第一甲第二名进士,亦即取中榜眼。严辰《墨花吟馆感旧怀人集》载沈桂芬曰:“公为江苏吴江人,寄宛平籍,道光丁未翰林,同治朝入相。”道光丁未科是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他考中第二甲第八名进士,仅比冯桂芬晚七年,名次亦只低九名。所言“同治朝入相”,乃光绪朝之误。他是在光绪时为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协办大学士虽可称宰相,但自雍正设军机处以后,不入军机即非真宰相,盖相权在彼也。他在军机处十余年,“兼管译署”,译署就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交部),时“值外交艰棘之秋,日本侵我琉球之案,俄罗斯还我伊犁之案,台臣(御史)、讲官交章论列,咸归咎总理衙门之失机”(吴庆坻《蕉廊脞录》)。尤其是在戊戌政变、光绪囚居瀛台以后,荣禄以兵卫西太后而得眷顾,沈桂芬受其倾陷。实为荣禄忌刻同僚。

沈桂芬尽管登高位、有政声,但遭构陷、逢艰危、处险境,能以身安,可谓幸运。晚清吏治大坏之日,沈桂芬以清廉闻名。外任官有馈赠,他却而不受;所居东厂胡同邸第,门外不容旋马,门庭冷落正是所愿。人称“持躬清介,为同朝所无”,“自奉若寒素,而未尝以清节自矜,人以为难”。清末,官居两广总督的瑞麟,买下了魏忠贤的遗园,建起了一座私家花园―――漪园。其园景致典雅秀丽,不仅饶有花木之胜,还具南方园林清雅旖旎的风格,成为京城一座相当著名的经典园林。瑞麟长期任外官,不在京城居住,所以他的这所大宅院,曾借给沈桂芬使用。沈桂芬长期担任军机大臣和总署大臣,处事明敏果断,是继文祥之后,在朝中帮助恭亲王拿主意的真宰相,以清廉著称,自奉非常俭素,是同光年间的名臣。《天咫偶闻》对此有所记载:“沈文定公(即沈桂芬)居东厂胡同。公本无屋,借居瑞文庄公(即瑞麟)第。” 该书作者震钧,对沈桂芬颇为推崇,认为,“同治初,汉军机中惟公最持大体……且清慎持躬,绝无苞苴。居家俭素,尝自雇驴车进内,及东华门,门者呵止。公下车而进,众乃大惊,又一驴车宰相矣。”从这段质朴的描绘中,不难想见,在晚清昏聩腐朽的官场中,沈桂芬的超凡脱俗和与众不同。

上一篇:普列姆昌德

下一篇:史敏(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