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旺松

时间:2023-12-01 12:20:26编辑:小蔡

彭旺松的个人简介

彭旺松1967年出生于河南商水。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上小学时跟担任美术老师的舅舅学画。1983年入伍,2007年退出现役。中校警衔。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河南美协会员,驻马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先后在团级单位任放映员、放映组长、俱乐部主任、教导员等职;军、师级单位任文化教员、美术创作员、美术编辑;曾多次在北京武警总部帮忙创作。曾在杭州院校学习进修。郑州指挥学院任教,先画油画、漫画、实用美术、剪纸等,后主攻中国画。多年来,苦练画技,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取百家之长,在艺术的道路上严以律己,始终以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个人履历

他勇于探索,勤奋创 作,1988年以来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美作2000余幅;被军内外多家《网站》、《解放军报》、《人民武 警报》、《武警影讯》、《驻马店日报》、《周口日报》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参加军内外美展作品 20余次获奖,连续多年获得武警文艺奖,曾被多家报刊美编。

出版画册

近年来,出版了《彭旺松实用美术作品选》 、《军人道德教育画册》、《军人心理教育画册》、《军人法纪教育画册》、《非典防治宣传画册》、《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疏导》等图书。20多次立功受奖,在杭州院校被评为优秀学员,在团机 关被评为优秀政工干部, 经过24年的军涯生活锤练,工作作风过硬,绘画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画风已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2008年创办“迎松”美术创作室,边创作边教学,目前主要研究创作中国画花鸟、 仕女等。

生平履历

彭旺松生于1967年,河南商水人。从小就跟随舅舅学画,天赋好悟性高,在十里乡间小有名气。1983年入伍后又在武警河南总队专事宣传绘画工作,进修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靠一支画笔获奖立功,成绩卓著。先后获军内外美展奖20余次,立三等功3次,也将自己画成了县团级。2006年退役后定居在服役初期的驻马店市,创办了“彭旺松美术工作室”,成为职业画家,讲学创作相得益彰,培养出了数百名学生。

旺松由于绘画基本功扎实,还曾多次参加过北京武警总部的大型书画创作活动。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2300余幅,艺术成就被《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人民武警报》《解放军画报》《警苑》《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青年导报》《周口日报》《驻马店日报》等各大媒体和网站宣传报道。出版过画集《彭旺松实用美术作品选》《军人心理教育画册》《非典防治宣传画册》《军人法纪教育画册》《公安系统法制宣传画册》等9部专著。我以有这样一个好友为荣,常常在谈到书画时会说:我认识河南的彭旺松。

旺松的画学百家之长,形成了以山水、花鸟、人物、飞禽、走兽为主派的自家风貌。狮虎学赵汝殷、张善I、冯大中;山鬼学张渥、徐悲鸿、傅抱石;山水学张大千、刘海粟、雷正民;花鸟学徐渭、王雪涛、张世简。用旺松自己的话说是:“以画笔描绘人生,以勤奋填补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生是最大的画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十年来独自拼搏,在绘画上所下的功夫是常人比不了的。特别让我忘记不了的是几年前,他因颈椎病几次手术,但从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画笔,是真正的画界拼命三郎。

旺松是让人尊敬的画家,声名鹊起后任然很低调,一心扑在绘画的事业上。作品先后被武警总部、驻马店市等单位收藏,同时受到天津、江西、深圳、陕西书画藏家及爱好者的热捧。我常打开电脑欣赏他的《瑞雪赐福》《山鬼》《虎虎生威》图,他用笔雄健,特别讲求笔墨的苍润,彩墨交融形神兼备,那雪,那松,那虎的皮毛,虎威、虎势均饱含着雄健之美和奔放之情,是力与美、意与真的和谐。他在这些作品上常用“虎符” 圆章和“望虎松堂”斋印,体现了他的艺术主旨和探索创新的趋向。

一个画家的艺术个性或风格的形成,是由多方的因素构成的。比如家庭出身,学养,师承,游历,文化环境等等。旺松的山水画就是观摩古今名作,不拘泥一家一派,游历探访峨眉、黄山,寻根深山老林,开阔视野面壁自然,情不自禁写生创作的精华。作品里泼墨泼彩,融会贯通,巧妙地使用了勾皴擦染点,画出了意境全新的山水图,翻开这本画集你就能感受到万古江山多娇。

旺松浓眉大眼,体魄健壮,一脸的络腮胡,画艺也正如日中天,适逢新画集出版,我特以此文表示敬意。并坚信旺松的绘画能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同时随着他画艺的增长和艺术气质的形成,旺松也必将会成为画界新一代的美髯公。

郑宏义, 男 , 1958年生 , 河北涿州人,斋号l雅楼主。美术活动家、收藏家、《中国西部书法》特约撰稿人。曾拜访撰稿------启功、孙轶青、刘炳森、刘艺、欧阳中石、范曾、刘文西、刘大为、雷正民、韦江凡、王成喜、何家英、米南阳、刘颜涛、方英文、王光英、邵华、邵华泽等几十位书画、政界名人。

呕心沥血画狮虎,艺海泛舟终不悔――彭旺松大写意虎作品赏析(吕桂芬)

军旅画家彭旺松(望虎松堂),1967年出生于河南商水。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自幼跟随舅舅学画,在十里乡间小有名气。83年从戎24载,一直从事部队宣传文化工作,中校警衔,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靠一支画笔获奖立功,成绩卓著。先后获军内外美展奖20余次,立三等功3次,也将自己画成了县团级。他先画油画、漫画、实用美术、剪纸等,后主攻中国画。虽然彭旺松不是专业美术院校出身,但是他天赋好、悟性高,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苦练画技,学百家之长,形成了以山水、花鸟、人物、飞禽、走兽为特色的艺术风貌。狮虎学赵汝殷、张善I、冯大中;山鬼学张渥、徐悲鸿、傅抱石;山水学张大千、刘海粟、雷正民;花鸟学徐渭、王雪涛、张世简。用彭旺松自己的话说就是:“以画笔描绘人生,以勤奋填补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生是最大的画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十年来的艰苦拼搏,呕心沥血画狮虎,艺海泛舟终不悔,他在绘画上所下的功夫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多年来他在全国发表各类美术作品2千余幅,出版了《彭旺松实用美术作品选》、《军人心理教育画册》、《非典防治宣传画册》、《军人法纪教育画册》、《公安系统法制宣传画册》等专著、画册近10部,《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驻马店日报》、《周口日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解放军画报》、《警苑》、《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青年导报》等各大网站和多家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他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河南美协会员,驻马店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彭旺松虽不是科班出生,又不是世袭名家,也无名师亲临指导,但是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是一个真正的不折不扣的多面手。他的山水作品,大气壮观,气象万千;他的人物仕女图,姿态妖娆,妩媚动人;他的人物画鲜明生动,颇具个性;他的花卉作品题材广泛,很有传统功力。但是他却在众多的绘画题材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把狮虎做为他的主攻方向,他创作的一系列虎作品更是为世人所称道。彭旺松却徜徉其中,乐在其中,呕心沥血画狮虎,艺海泛舟终不悔。尤其近年来他向千幅虎图发起了进攻,这将极大地考验一个画家对虎文化深刻内涵的理解,是对书画家的绘画功力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也是对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老虎的极大挑战。也许是命运让彭旺松与老虎结了缘。

虎是山中之君、百兽之王,作为源远流长的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喜爱,人们在虎身上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虎象征着权力、权势与力量,象征着威风、威严和荣耀,象征着个性、放纵和不服从,同时虎也是代表吉祥与平安的瑞兽,人们常常用“龙腾虎跃”、“龙呤虎啸”、“虎头虎脑”、“生龙活虎”、“藏龙卧虎”、“如虎添翼”、“虎虎生威”等词来表达对虎的喜爱和赞美、评析生活中的人和事。人们爱虎也畏虎,认为虎具有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因此人们有时也将虎视为凶猛、残暴的动物,虎有时候也是强权恶势力的象征,成语“虎假虎威”就是形象地表达出了这层含义。而在现代人心目中,老虎则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保护财富的象征,所以为官、经商、做大买卖者较喜收藏。

既然虎在中国人的的心目中具有这么多的象征意义,占有这样崇高的地位,所以历朝历代喜欢画虎的画家很多,套用一句俗话说:“那就是画虎的人比东北虎还要多”。在前辈画虎的大家中我们知道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如张善I,刘继卣,刘奎龄,张善子,冯大中,孟祥顺,饶光斗等等,他们画虎的成就为世人所知,如一座座高大的丰碑阻挡住了许多画虎者的脚步,成为了很难超越的高度。画虎难,虎难画,“画虎不成反类犬”,或者是画虎不成反类猫,总之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画虎高手难度可想而知。

彭旺松近年来潜心致力于大写意虎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彭旺松的虎图意象深刻,情感丰富,独具特色,独俱慧眼,独具匠心。他笔下的虎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老虎,而是寄寓了无限的象征意义,是极通人性、人情之生灵。历朝历代很多画虎大家更注重的是虎图腾的威严和不可侵犯的王者气度,中国传统虎画常以松月、山石、清泉为背景,一般多为独虎,姿态不是上山虎就是下山虎,表现方法大多采用工笔或是兼工带写,过分注重虎的细节刻画,皮毛的华美,神态威严凶猛的居多,令人望而生畏。而彭旺松笔下的老虎比之前辈大家的老虎更多了一些温柔敦厚的感觉,更多了一些内心情感的刻画,更多了一些美的元素,更多了一些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风格特点。他采用拟人化的手段,赋予了虎喜、怒、哀、乐的人格特征和崇高的精神品质,视角独特而夸张地表现了虎王国一些过去被人们所忽视了的情感,甚至打破时空和常理,大胆地把一些花花草草如牡丹、菊花、荷花、兰花和一些柔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猫、小狗、小羊、小猪等跟威风凛凛的老虎画在了一起,这不仅丰富了虎画的表现题材,扩大了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使凶猛、庄重的老虎图平添了几分暖意和平民气息,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最难能可贵的是,彭旺松画的虎,有着异乎寻常的美,漂亮而不失威严,威猛而无凶恶之气,给人以正气凛然、雄壮英武、温柔敦厚的感觉。他画的老虎无论是上山、下山、奔跑、趴卧、静思、嘻戏、护幼,醉酒等都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我们欣赏彭旺松的老虎图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和体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对虎图腾的害怕、敬畏和崇拜,带之而来的会是一种心灵上的美好享受和愿意亲近虎、靠近虎的美好的视觉感受。

有了好的题材还需要好的表现形式。白石老人有一句说的非常好:“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所以画老虎首先要形似而后才能更好地追求神似。彭旺松所画老虎造型生动准确,栩栩如生,这得宜于早年彭旺松学过油画,在部队时画过大量宣传画,有着很好的素描和透视基本功,所以以简练、准确的形态表现虎的解剖、透视等元素是他的强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的虎画并非精确的图解式的再现自然,而是努力把握虎的精神内涵,并通过手中的画笔向外部世界传达出画家的内心情感和对世界的认识。我们看彭旺松早期的虎画创作,过于注重对虎外部形象的捕捉描画,而近年来彭旺松画风突变,以速写笔法快速描画,直取虎的神韵。彭旺松非常注重画面的营造和经营,讲究构图的完美,构图满而不塞,虚而不空,不论是一只虎、双虎、三虎还是群虎,他都能调度得当,开合自如地去把握,为观者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画面。更为无懈可击的是彭旺松对线条的追求。中国画家几千年来不可否认的是在追求意境的同时以追求、玩弄笔墨情趣为目标,中国画缺少了线的灵动也就失去了中国画的灵魂。所以彭旺松对线的痴迷简直快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特别注重笔墨的运用和表达,用笔刚健有力,笔法多样;用墨酣畅淋漓,不拘墨法。他的虎画笔墨精妙,雄浑苍劲、以书法线条入画,线条流畅,灵动飞扬,遒劲有力,这些书法线条的运用,恰恰跟他笔下老虎的斑纹相吻合,老虎身上的斑纹恰似书法线条的变化,所以画家表现起来更为得心应手。书法笔法的运用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虎的动态,他笔下的老虎以线立形,以形达意,以形写神,笔墨精练到极点了,似乎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则嫌少,结构的精确蕴藏于笔墨的狂放之中,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令人折服。在色彩上彭旺松打破常理常规,一改传统虎画注重表现老虎皮毛质感和美感,常常在淡墨的基础上施以淡彩,有的老虎图再配以大量的诗歌、书法,追求一种新文人画超凡脱俗、淡雅清丽的画风,这也是他的独到之处和个性表现,这样的作品除了具有形式上的美之外,加以传统文化的内涵和诗的意境而使画作更显意味深长,隽永传神,超凡脱俗。

彭旺松百幅虎系列犹如一部虎的史诗,又好似一部生动有趣的连环画,每个画面似乎都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故事,他以生动的笔墨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既矛盾又统一,既对抗又和谐的虎世界。彭旺松的虎画系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也许在过去被许多画虎大家所忽略。虎是母系社会,有着崇高的母性情怀,彭旺松所画老虎,如人类社会一样,有各自的地位和集团分工,也有喜、怒、哀、乐等心态表情,彭旺松采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虎画新的内涵和意趣处理,在对形式表现的追求中注入了很多精神性的因素。他抓住老虎最不为人类关注的时刻,将之刻画出来,老虎被添加了它人性的一面,开创出了独具特色的新画风,深受专家和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他的省参展作品《风雨兼程》,独步山林之虎,不畏严寒,所向披靡,长啸山林,威振四海,奔腾跳跃,健步如飞,威风凛凛,目光炯炯,很好地表现出了虎独特的精神世界;《天下太平》一只温柔的趴卧的大猫和一只小花免嘴对着嘴,小花免笑眯眯地好像正在对庞然大物诉说着悄悄话;《爱子图》中幼虎的顽皮可爱,虎妈妈温柔的一面,母子的舐犊柔情,拳拳慈母之心跃然纸上;《日久天长》表现了虎夫妻耳鬓厮磨,相依相伴,亲密无间的感情;《花开富贵》、中的老虎好似贵妃一般醉在了芍药花丛中,表现了虎可爱平凡的一面;《亲如手足》,表现了虎与虎之间亲如手足的兄弟之情;《通冠三军》表现了蓄势待发,不怒自威,统领三军的场景;《洪福齐天》传达出一种正义威严、气吞山河,不怒自威的的王者风范,丰富了虎画的意蕴与精神内涵;《居安虑危》传递出即便已成山林霸主也要教育孩子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相敬如宾》表现了虎与鹰这对天敌之间和谐相处,不再相残,希望世界和平,寄予了作者博爱、真爱的拳拳深情……画家题材范围之广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

上一篇:石屋禅师

下一篇:苏珊·班尼特